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應該嚴格要求的好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九鬥學生心理


孩子的培養家長應該做一位園丁,辛勤培育讓孩子健康長大成為他自己。順著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然成長,家長靜待花開!很多家長恰恰相反,都想當一名教育孩子的雕刻家,想讓子要類父,讓孩子長成自己想要的模樣,不僅實現不了,還給孩子帶來傷害。

民國第一才女林微因與中國現代建築學之父梁思成之子梁從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林微因與梁思成都希望子承父業,努力培養孩子學習建築學。高考的時候梁從誡成績不佳考不上北大建築系,林微因不信,去查考卷發現梁從誡在高考的考卷上寫:我不喜歡建築系,我喜歡歷史。夫妻不得不同意兒子的決定,於是梁從誡考上北大歷史系,成為北大歷史系教授。

培養孩子要理解與尊重孩子的天性與成長規律。設定邊際管教,只要孩子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給孩子獨立空間成長,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孩子在體驗中成長,在領悟中成長,讓孩子長成自己,這是最好的培養方式。

每個孩子的天性不同、天賦異稟。家長應該多觀察孩子的特性,幫助孩子成長。不為孩子設定前提。讓孩子自然成長。

嚴格就是儘量不讓孩子犯錯,讓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標準培養。而自然並非不要管教,而是理解與尊重孩子,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做的不好,耐心教導,靜心陪孩子逐漸成長。

從心理學的角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有擺脫弱勢,獨立自主的慾望。如果家長過於嚴格容易導致孩子因被打壓而自信不足,有些孩子甚至會很叛逆,難於管教。

自然管教在設定邊際管教的前提下,給孩子獨立成長機會,鼓勵孩子成長,敢於犯錯,敢於挑戰,孩子會比較自信,比較有勇氣,也比較獨立。

至於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學習習慣方面,家長儘量通過打造學習氛圍強的家庭環境,父母樹立良好的榜樣,鼓勵孩子適應環境,鼓勵孩子模仿父母閱讀習慣、寫字習慣,與孩子共讀,與孩子成為良師益友,孩子自然會愛上學習。

分數不是孩子的唯一。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學霸,學霸也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家長無須過於焦慮。培養一個健康、聰慧、有創造力的孩子,讓孩子成長為他自己,健康、幸福地生活,努力學習、實現他自己的目標與理想應該是最美的選擇!



學習興趣研究專家文揚


我的孩子沒有報過輔導班,現在上四年級了,他學習都挺好的,每次考試,英語基本都是100分,數學語文也就差一點兒是滿分,一直都是穩拿前三名。朋友們看到我的孩子很優秀,都問我,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你是老師,你肯定有教育的方法,其實說真的我一天工作挺累的,我從事的是幼教,被小寶貝吵一天,回家都不想說話,對於孩子學習,基本上我都沒有輔導過,上這幾年學,都是他自己在學,可以說,我都基本沒有費過心,就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每次做完作業我都過一遍手,他不會的幫他輔導。這樣抓了他一學期左右,他逐漸養成了愛學習的習慣,一回家他就主動學習。其實孩子學習,你只要抓住他的關鍵期幫他好好輔導,讓他養成良好的習慣,一旦學習習慣養成,今後你就不給他輔導了,他自己就知道學了,越學就越愛學,越能學懂就越喜歡學習,另外,在學習上,你要給他一定的自由和空間,畢竟是孩子。該玩的時候還是要讓他玩,該學的時候就讓他學,時間把握上,由他自己來掌握,給孩子一個輕鬆的童年,不要總是覺得自己孩子不優秀,給孩子,太多壓力。也不要總是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其實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有他的閃光點,你要善於發現他的優點,鼓勵他,引導他,這樣他就會很自信,心中也會充滿陽光。


我心飛揚1445831


我想說的是小學,初中成績好,不代表高中成績好!我的女兒小學畢業考試六校第一,後參加市重點初中自主招生以17名的成績入圍(參考人數1600人)。初中階段成績優異,以580分中考成績考進市重點高中重點班。可是慢慢的成績下滑,真是揪心啊,孩子很努力,也許因為是理科的原因,學的很吃力,她的強項是文科,當時選科不聽勸非要選理科,考試成績上不去,最近又轉到了文科班!作為家長,真是無賴和迷茫啊,不知道她後續會學的怎樣,只能順其自然了!!


Lily心


先舉個我自己的例子。

我從小父母基本沒操心過我的學習,沒有嚴格的要求我必須怎樣怎樣,但是我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啊,比較好強,考試總考第一名,現在實現了自己的理想,當了老師啊,哈哈哈。後來,我爸媽用同樣的方法對待我弟,這下好了,我弟上學連書包都不背了,我爸媽著急了,開始嚴格要求我弟,但他已經到了叛逆期,越嚴格越叛逆。

所以我想說的是,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看,如果你家孩子本身就有較強的自控能力,有學習的自覺性,你當然可以適當的放鬆,順其自然,但是,如果孩子從小對家長就有依賴性,任何事情都靠父母靠習慣了,那就請嚴格要求。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如果想毀掉一個孩子,就請用他喜歡的方式過暑假。雖然題目誇張了些,但內容說得不無道理,現在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太強,一旦你選擇了順其自然,那就像莊稼地裡的莊家不除草不施肥一樣,後果就是野草叢生,影響莊家的質量!

但是,這裡所說的嚴格要求一定是有度的,過於嚴格有時候會適得其反,當然,過於順其自然有時候孩子就走了彎路,所以,凡事沒有說不是這樣就得那樣,順其自然有順其自然的好處,嚴格要求有嚴格要求的好處,有時候二者結合起來說不定會產生更神奇的效果。

喜歡就關注我吧,我是Xu老師。




Xu老師


不能一概而論吧!我就是從小被媽媽逼出來的,爸爸雖是教師,他只顧教育別人家的孩子,真的沒管過我們。媽媽沒有太高的學歷,但是她把我逼到寫字檯前,至於我寫啥,算啥,寫的對於不對,她就不再過問了。偶爾我也是坐在桌子旁豬鼻子插蔥裝相的。不管怎樣,我的成績沒有讓媽媽失望。現在輪到我教育自己的子女了,我也使用媽媽對我的方法,不管用,孩子的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幾乎逼的孩子週末也沒有休息的時間,是否我的做法過頭了?而我家妹妹,她對孩子就是順其自然,可是她家的孩子出奇的乖巧,當五年級了,沒抱過任何補習班,學習也名列前茅。所以說沒有定論,人家郎朗被爸爸一逼,還成了中國乃至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家之一了。


糖紙吳柿子


不聞不問,過度嚴苛,都叫走極端,都不好。偏嚴格還是偏寬容,這要看家長的性格和期望值。我這人比較寬厚,我是屬於偏寬容的,我被我的兄弟姐妹說我慈父多敗兒。

講個故事吧。

我家孩子高二,在廣州一家排前五的高中讀重點班。這家學校2017年一本率百分之九十幾,重點班的平均分有600分。算一個不錯的學校吧。

這學校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學生的文娛活動非常多。文娛活動多,學生業餘生活多姿多彩,學校成績還有保證,當然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學生參與學校的文娛活動,是好事,但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太積極了,參與過度了,就肯定影響成績。臺上一刻鐘,臺下苦練功。付出大量的時間去訓練,是必然的。時間就這麼多,訓練多了,學習時間肯定就會被侵佔。有一天我去送演出服,在門口跟保安阿姨聊天,她說咱們學校的孩子真好啊,排練間隙,都在做作業。排練間隙學習,精神可嘉,但效率肯定沒有坐在課室裡面高。

我家孩子就是一個文娛活動的積極分子。積極參加文娛活動,晚上經常要排練,時間精力分配不合理,到了期中考,惡果就在成績那裡體現出來了。考了全班倒數第三。家長會例行公事,成績差的家長得留下來。我跟老師提出了一個請求,我說能不能不讓他參加學校的文娛活動。老師對著我苦笑,歌詞大意是,這十七八的孩子,屬於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他也沒法。

開完家長會,回家我也沒批評他。我就是勸,勸他考慮一下合理分配一下時間和精力。學生嘛,文娛活動是業餘活動,你又不是文藝特長生,你得先搞定課內的功課,學有餘力了,才去搞課外的文娛活動呀,你不能因為文娛活動荒廢學習呀。這個勸不知道有沒用,也不知道人家有沒想我要合理分配時間,把主要的時間用來學習,把餘力用來娛樂。半個學期又過去了,終於迎來了藝術節頒獎晚會,我兒子擔任鋼琴手的樂隊,拿到了樂隊冠軍,需要參加頒獎禮的演出。我又去送演出服,順路看了氣勢恢宏的藝術節頒獎晚會。老實說,重點中學的孩子們,確實多才多藝。

演出完了,孩子送我出校門。我跟他說,還有八天就和其他三家重點高中搞四校聯考了,藝術節也結束了,你是不是應該加把勁,把成績搞一搞。孩子點點頭,說,爸你放心,我會努力的。

期末考考完,我少有的每天刷校訊通,看學校啥時候會有成績出來。苦練八天,不要再倒數就好。終於等到校訊通發成績,哈,還行,四校進了前40。意外啊。

週末回家我問他,都是參加文娛活動,為啥期末會好這麼多?他說,我想通了,確實學習是主業,有餘力才去搞文娛活動。我自己調整了重心,學習這邊上心了,文娛那邊沒那麼上心了,所以活動就不太影響成績了。

太嚴格會有反叛情緒,太鬆成績差。這次經歷告訴我,勸,讓他自己明白,好像是最有用的辦法。


春暖花開003


對孩子的學習,是順其自然的好還是嚴格要求的好呢?這兩者之間的尺度都需要合理把握,過度的順其自然,會讓孩子放任自流養成很多好習慣,所以嚴師出高徒,對於學習來說,以下幾點需要家長嚴格要求

第一點:對於孩子的作業要嚴格要求,最起碼作業卷面要乾淨整潔,字跡工整

我們經常說:字是出馬槍,見字如見人,作業的字裡行間透露著這個學生對待學習是否認真,可是當下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作業順其自然沒有嚴格要求,導致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應付了事,字跡潦草,大小不一樣,隨意塗改,到處都是修正帶的塗改痕跡,很多孩子更是把寫錯的地方隨意的塗成了黑團,我把這樣的作業稱之為一張“草稿紙”,詳細內容下圖所示


久而久之養成了壞習慣,在考試的時候卷面也是一團糟,由於書寫不規範被扣分,這樣的作業怎麼可能給老師留下好印象呢?所以對待孩子的作業,家長一定要嚴格要求,讓孩子認真書寫!字跡工整!

第二點:對孩子的學習態度要嚴格要求,不能順其自然

為什麼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始終不理想呢?歸根結底的原因就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造成的,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很多家長,除了不認真寫作業以外,還體現在該背的不背,每天就是不負責任的玩耍,比如英語,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學習態度不端正不背單詞和短語造成的,各門功課出來也不主動去複習,總是臨到考試了才走馬觀花的翻一下課本,其結果必然是考試成績不及格,因此家長要從小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讓孩子主動學習,



第三點:對孩子玩手機遊戲的時間要嚴格要求,不能順其自然,否則會形成網癮,嚴重的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身心健康

①先從學習上來說,遊戲對孩子的學習影響有目共睹,一個孩子一旦沉迷遊戲,那麼他的心思就會完全離開學習深陷在遊戲之中,在學校不能專心聽課滿腦子都是遊戲攻略,放學回家作業不想寫直接就抱著手機沒完沒了的玩遊戲,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滑越來越差,比如下圖中這兩個成績差好幾門不及格面對著中考和高中還要玩遊戲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②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遊戲中的打打殺殺和不文明的語言攻擊,會扭曲孩子的人生觀和道德觀
,讓孩子失去理智性格暴躁,尤其是孩子進入初中以後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很容易讓孩子形成做事情我行我素不計後果的思維,所以家長要嚴格要求合理規劃自己玩手機的時間,不能順其自然的任由孩子無節制的玩遊戲,規劃如下
嚴師出高徒,很多良好的習慣來自於父母嚴格的管理,很多壞習慣也是由於父母順其自然的放任自流養成的!好習慣才能出現好成績!

以上內容和圖片摘自《贏在終點家庭教育實操手冊》,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閱讀更多家庭教育內容


家庭教育感悟


剛看到一個新聞,12歲男孩痴迷於做飯無法自拔,數學考試成績僅為“1”分。男孩媽媽心急如焚,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給出的結論是男孩智力偏中低,屬於在學習上很難“開竅”的孩子。

我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去同學家玩,同學的媽媽在教同學的哥哥數學題。同學媽媽拿著一把雞毛撣子,同學哥哥錯一道題或者聽不懂,同學媽媽便拿著雞毛撣子抽一下。作業的輔導過程中,充斥著同學哥哥被抽打的鬼哭狼嚎聲。這幕情景留給我的印象太深了,以至於事情過去了幾十年記憶依然很清晰。但即便同學媽媽教育如此嚴厲,同學的哥哥還是初中畢業即早早輟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習總是中下甚至倒數,徹底跟不上沒信心了。


我生活在法國的姐姐也曾經發過一個微信,轉錄至此:

這兩天有朋友家兩個孩子一直住我家10天了,女孩已經10歲了,9月份就要上初中了。今天不知道聊什麼,聊到了乘法口訣,這孩子就說她在這個口訣上很強,Laurent隨口問6x7,結果她盡然三次都給了錯誤答案,父母就在旁邊,弄的我都有點尷尬,但是人家父母根本不以為然,說總的有人賣麵包,有人理髮,有人做工人等等,到時候找不需要乘法口訣的工作就可以了,而且現在也有計算器。這個女兒非常乖巧,懂事,美麗,長的真是個典型的小甜心,我有時候問她長大了幹什麼,她就說 或者去做理髮師,或者象媽媽一樣做個家庭主婦,她媽媽小學文化,但是賢妻良母,做的一手好菜,家裡任何時候去了,都是井井有條,一塵不染,花園裡種著各種新鮮菜蔬,老公銷售主管,一個人工作,這個媽媽把老公有限的收入量入為出,有條不紊。這個小孩學習不好,但是無論是學校還是家裡還是社會都沒有給她任何的壓力,這個孩子非常陽光,非常可愛自信。 我認識另外一個男孩初中了還不知道7x8等於幾,這個孩子特別喜歡寵物,後來在寵物商店做了兩年銷售員,後來做了寵物商店負責人,現在月薪2000歐,比干了10年的老師收入還要高……法國家長注重的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操持家務,侍弄花園,修修補補,這兩天一直在我家住的這個小甜心雖然不知道6x7等於幾,把西班牙的首都回答成倫敦,但是她已經會做各種甜點,她會把自己化妝化的漂漂亮亮,她會種各種花草,知道各種生活小常識,她溫柔可親,喜歡音樂。我相信以後她會過的非常幸福的。

回到這個問題,對於孩子的學習,到底是順其自然還是嚴格要求?我覺得父母還是要回到孩子自身去尋找解決思路。比如上述幾類孩子,我覺得就屬於父母再怎麼嚴厲管教可能在學習上都無法“開竅”,成績不可能會出類拔萃的孩子。這種情形下,以自己之短去攻別人之長是一件出力不討好,事倍功半的事。與其在學習上去跟別人硬PK,不如退而求其次,專攻自己所擅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個世界上,讀書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做什麼事都能成功,前提是你需要足夠專注,足夠專業,技藝足夠精湛。



我有一個好友,國內某知名大學教授,她兒子也屬於學習上不開竅,但極其喜歡珠寶領域的探索,這個孩子幾乎通曉涉及珠寶領域的所有知識。針對她孩子的這個興趣和天賦,我朋友也在想著順勢而為,看能否引導孩子把他的這種天賦轉化為他未來的職業?

以我孩子為例,從他小時候,我一直在觀察他,看他某個方面是否有特殊的天賦或者興趣,觀察的結果是“NO”。這種情形下,我開始試著去引導他學習方面的潛力。以一個教師的專業眼光而言,我的孩子還屬於“孺子可教”的一類:學習領悟能力較好,一抓便可以出成績的那種。針對孩子的這個特性,鑑於孩子們貪玩的天性,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學習上嚴格管理,讓孩子得聰明才智不要浪費在無謂的玩樂中。



所以,對於孩子的學習,到底是順其自然還是嚴格管理?最終還要回到孩子自身的特質去尋找解決思路。觀察自己的孩子,孩子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決定了你可以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媽媽。不人云亦云,不盲目跟風,客觀認識自己的孩子,因勢利導,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思路,這是我們父母所需要學的第一課。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高考小改變,教育大發展》

郝峰濤

人的成長規律決定高考形式,而非高考決定人的成長。

一個小問題:A生數學100、語文50;B生數學90、語文90,誰更具潛能?這不是一個分數多少的小問題,而是一個人才觀念的大問題。

我們的社會、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認定B生為優秀人才,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所以一位小學校長就敢這樣說:“我這裡沒有天才,我只要考試的分數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應試困境!錢學森老人發出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呢?”錢老明白人才的力量:一個孫子,勝過千萬趙括。

A生具有優科(數學)優勢,B生具有均科(均衡)優勢,這兩種不同的優勢,哪一種最具潛能?

論一:人是以“中心”發展為模式,以某一學科為核心發展,進而帶動相關或相近學科的學習,而強迫性均科發展實際是去“中心”化,大量而無用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同興趣、方向和高度一塊埋葬。

論二:孩子們各有天賦,在發展中就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這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也是專才成長、優科發展的內因外果。而全面均科發展,其實是一種違揹人性發展的人才策略。

論三:專才(優科)的成功在於他們努力建設自我的專業興趣、專業方向和專業高度,而所謂的全才(均科)其實是被誤導的無興趣、無方向和無高度的三無產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長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專業發展。

論四:天才優於專才,專才優於全才,全才只能算是個人才。植物有頂端優勢,才成其高;動物也各有本領,故能生存。再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專才,而非全才,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所以,專才(優科)的人才發展觀是優於現代教育中盛興的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天才源於自覺,專才源於興趣,全才源於誤導,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是扼殺天賦、迷失興趣的禍首。

教育要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鴨式和應試觀,要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要給天才、專才(優科)更大的成長空間!

高考的一小步,將是教育的一大步!

一,高考是指揮棒,要從“均科固定文理制”向“優科自選建構制”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二,義務教育階段讓學生自選1-3門優勢學科參加評價,其餘參試科目作為參考,鼓勵學生髮掘自身的興趣、方向和高度。

三,學生優勢學科的不確定性、可改變性和學科組合的複雜性,有利於打破教育功利和學科固化,弱化家長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強化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教育不僅是競爭有限的職位,更是創造全新的事業,而培養孩子的興趣、方向和高度,才是復興的希望。

荒原開蹊徑,枕草待曉鍾。

十年心酸夢,只為此文生。

 

優科專才的佐證:

1,蘇霍姆林斯基:如果學生有了一門喜愛的學科,那麼你不必為他沒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倒是門門成績優秀卻沒有一門喜愛的學科的學生,多年的經驗使我確信,這種學生是不懂得腦力勞動的歡樂的平庸之輩。《給教師的建議》(第69頁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版)

2,偏科的普遍性,不是壞事,是優科的普遍存在。所謂的天才,只是找到了為之努力的方向。

3,古今中外的人物,皆是以優勢為中心的存在:他們博覽群書,皆以優勢為中心,而非漫無邊際的學習知識。

4,民國大師的特點:偏科偏文(胡適、錢鍾書、季羨林、吳晗等數學很不理想);學歷低(齊白石,啟功,巴金,華羅庚,沈從文,梁漱溟等),在那個教育貧乏的時代卻湧現了大量的人才,優科自學是一個重要特徵,現代教育應該從中汲取力量。

5,愛因斯坦:所謂教育,是忘卻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內容之後剩下的本領。

6,許多偉大的人物,成績有時候也很平庸,只是在一定的年齡發現方向後,才奮發有為:牛頓、托爾斯泰、馮特、丘吉爾等等,所有的偏科、等待都是有道理的:與其“拔苗組長”,不如靜待“雨後春筍”。

7,2012諾獎莫言,小學五年級輟學: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8,2014諾獎中村修二,亞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費時間:浪費了孩子最大的資源——有無限可能性的少年時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9,人才觀念的更新,高考方式的轉變,教育模式的改革,縱然任重道遠,也當砥礪前行。

致敬: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若覺此文不錯,請推送轉載,舉手之善,或將成為教育改革的最大動力!


大道者至簡


所有的孩子剛開始上一年級,家長都特別重視,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方設法創設優越環境,以求開局順利,一路順利。一般到三四年級以後孩子有個性了,對學校的運行機制瞭如指掌了,家長開始鬆懈了,五六年級孩子更加獨立,家長基本順其自然了。

個人以為,是嚴加管教還是順其自然要看孩子綜合狀況,孩子各方面健康發展,習慣良好,學習優秀當然要順其自然 ,但家長也是在長期觀察綜合評價之後才敢放手。大多數孩子還是要嚴格監管的。由於小學階段孩子在十二三歲,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判斷事物能力以感性為主,依舊容易衝動,性情不穩定,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而偏離正確軌道,家長朋友還是要正確引導,積極監督管理,養成好習慣,使以後的學習道路更加平順。小學階段的養成教育還是很關鍵的,如同建樓的地基,好習慣養成則會持續發揮積極作用,反之,不良習慣養成就難改正了。

還是在小樹苗階段捋順直,多示範引領,多耐心說教 ,長大自然挺直。總之,建議嚴格管教,是必受益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