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心態是你刻意練習的?

天生wo麗質


1.我覺得堅強的內心吧,不要總是想著會有人來幫助你,更多的是要能夠自立。只有自己先立起來,才能談其他。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會慢慢變成家裡的頂樑柱,父母需要你贍養,孩子需要你養育,家庭裡的大事小情都會由你來拿主意。

2.闊達,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以前一些能讓你悲憤異常、失去冷靜地事情,會逐漸看開。嘗試著用闊達的心態的看待身邊的人和事,處理好家人、朋友、以及周圍人的關係。

3.學會取捨與專注,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瞭解現階段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暫時要放棄的,應該專注在哪些事上,同時應該忽略哪些。

4.冷靜,一定要冷靜。

5.不斷提高自己,包括各個方面,能力、素養、技能、知識面等等。


別有滋味


對我個人來說,有兩種心態是刻意練習的。

第一種,就是面對別人的責罵,學會一笑置之。因為很多人都是喜歡受表揚,討厭被責難,我也不例外。有幾次,被領導批評,被同事擠兌,我也一肚子火,偶爾回敬幾句,結果可想而知,得罪了領導也被同事疏遠。我採取的態度是不論什麼先應承下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反正不頂嘴,不發火,偶爾還得笑笑,雖然很難,但是這種心態還是得培養的。第二種,就是面對困難,不氣餒的心態。我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這些都需要我們堅持不氣餒,不自暴自棄,這種心態利於我們幹大事,幹成事。


鳳翥龍翔1984


因為我是一個焦慮症患者,開始對每一件事看得很重,做不好,或者做不到就導致失眠,焦慮。

後來為了緩解焦慮,我開始練習空杯心態,把什麼事情都不會看得很重,這樣失去得到,都不會使我焦慮,會使我過得輕鬆。

如果你是一個焦慮抑鬱患者,可以學學阿Q自我安慰,空杯心態。


人際關係心理分享


面對失敗、挫折時的平常心。

我從小失敗後會感到非常羞愧,上課時答錯一個問題,整個課間都不敢動,覺得自己沒臉見人;現在經歷的事多了,看的多了,認識到自己不是天才、不是神,沒必要什麼事都做到很好,遇到做的不好就說服自己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努力了,對得起自己的心就好!


小小中醫醫生


反思自我的心態,這為我帶來了3個方面的收穫!

1、家庭關係更好!和愛人相處,通過反思,我接受了改變愛人之前,需要先做好自己,然後潛移默化影響到愛人。

2、同事協作!在和同事有工作微小衝突後,我下班途中反思,同事在表達時候,我並沒有關注對方的情緒和需求,暗暗記住,在工作會議中更加冷靜!

3、親子關係!反思自己,再去要求孩子,自己先做到,再要求孩子做到,會減少孩子的不滿和抵抗!


陳墨菲


太直觀的個性,使得自己的不內斂暴露無遺。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社會對人生的感悟,逐漸的學會了內斂與隱忍;不在輕易自己的喜怒哀樂,減緩了個性鋒芒,把易激怒的個性脾氣逐漸收斂,學會了與人相處。變得包容,彬彬有禮,不再尖銳莽撞,激進的思想換成了平和相處,與人為善的君子風範。

以上便是我個人的切身體會,敬請條友多多指教。

馮瑞山

2020年3月13


Shandonglinyi馮瑞山


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但這種很小的差異卻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所以,我們需要刻意練習的往往是積極向上的心態。


  1. 積極的心態

    我自己的感受是,對任何要做的事情,單純去做,結果自然而成。並不是外在的環境不提供機會與條件,更大的原因是我們沒有單純去做事情,反而因為困擾無法做成事情,問題的關鍵是在我們自己的心態。不確定環境下,對模糊性和風險的承受能力是關鍵,控制風險也是一個基本的要求,所以Facebook創始人說:
    最大風險是你根本不去冒險。是的,這種積極的心態是極為關鍵的,如果沒有積極的心態,很難去迎接不確定性。
  2. 歸零的心態
    心態歸零是幫助人們面向未來的一種心態。要學會歸零,因為糾結於過去,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而言,都是沒有意義的。每一個未來都需要面對新的挑戰,需要新的成功來佐證;每一個未來都會產生新的問題,需要新的解決方案。對於學習的理解,我也希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去看未來,而不是用所學的知識去總結過去。
  3. 開放的心態
    你一定要打開自己,你真正要徹底打開。“打開”這個詞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是要由內而往外推開,不是拉開,拉開是從外往裡。你只有打開才能包容、接納,才能真正理解這個變化。包容變化,接納挑戰,學習未知,做到這些需要一個開放的心態。
  4. 確信的心態
    我覺得確信的心態很重要,因為這也是一種信仰的力量。信仰就是一種相信的力量,只要你相信,其實你就有了信仰的力量。中國文化下,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很難建立陌生人的信任。如果無法建立陌生人的信任,更大範圍的合作也就無從談起,所以一個需要整合資源,持續發展的企業,就必須把陌生人建立關聯。

    有變化才是永恆的。這是一個真理,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海會枯,石會爛。天會荒,地也會老。就是太陽,也可以用時間來衡量。因此,生活在這滄桑世間的我們要學會調整。適者生存!善於調整才能成功;才能生活於這多變的世界;才能有能力在人生的茫途上走得好。


小碳的日常生活


人的成長過程,也是心態不斷調整和成熟的過程。自己刻意練習的心態有:

一、陽光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青少年時期,在學習語文課《金色的魚鉤》後,在艱難險阻面前,老班長樂觀助人,處處想著別人,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也深深打動我,給我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從此,無論什麼環境,無論什麼困難,我都陽光樂觀積極向上。實踐證明,這是“年難過年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事無成事無成事事無成事事成”的致勝法寶。

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本來這是學習解放軍的,我將其借鑑、引申、內化為自己的心態。尤其是後來學習毛澤東《為人民服務》中“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還有“蠟炬成灰淚始幹”,遂立志“油盡燈滅,光熱留人間”,有了這個心態,就能吃苦耐勞,敢於為民請命。

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持續學習心態。我雖曾學習好,但並不聰明,前期是靠刻苦鑽研,後來,就開始尋找方法。方法就是比較法,揚棄法。比我優秀的,自己與別人有哪些差距,原因是什麼,自己可以學習借鑑的是什麼;別人有優點但有何缺點,缺點對其優點有何弱化效應,改正後有何效果。這樣就可以取長補短,規避不足,持續學習。

四、注意交際,轉型性格。隨著理想信念的確立,我認識到成大事必須改變性格,高三時開始由內向型性格刻意向外向型性格轉化。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我做到了,這個過程,直到大學二年級才算確立,後來又不斷完善,現在是綜合型性格。

五、堅持鍛鍊,7+1>8。高中時,刻苦勤勞省吃儉用,搞壞了身體,遂改變現狀,想法設法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多餘時間鍛鍊、交際。實踐證明,加強體育鍛煉,身心得到全面發展,效率提高了,身體健康了,團隊協作意識強了,磕磕絆絆不計較了,格局大了。說實話,大學階段,我是學習好的人,但不是最刻苦最努力的人,我不再使蠻力,卻收穫多多。

六、審慎決策,信息優先的理念。這個理念是從大學三四年級開始醞釀的,我喜歡泡圖書館,有精讀,有走馬觀花,還看了別人不看的,比如國家前瞻研究課題。這有好處,就是結合“規律”的判斷,未來改革開放必然會有某選項。當我在省計經委實習時,領悟實踐快就是自己愛哲學愛舉一反三,責任重於泰山,決策前信息多多益善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後來,我任信息中心主管,專門對信息系統化內在轉化。

七、萬宗歸一,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個心態源自於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源於中國古代哲學,源於對水仙花的感悟,有了這個心態,學習力明顯加強。2004年,我到杭州拓寬視野,事實證明跨行業跨專業一樣行,還有一個重大好處,由於發散思維,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幫助企業由民用向軍民兩用成功轉型。也因為這個潛在能力,本是文科的我,在借調廈門研發中心時,以業務專家身份完成了項目的檢驗和驗收。

八、日日新,日清日高,每天進步一點點,明天應比今天好。這一心態不多說,懂行的人,實踐過的人會發現只要持之以恆,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就會有“我非我,我仍是我”的感覺,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九、捨得的心態。金融市場會將人性的弱點體現得淋漓盡致,最後會讓你明白陰陽辯證關係,明白捨得的真諦。由此及彼,一切皆同理。

印度有句古諺:播種行為,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成功。態度決定一切,做人做事就要刻意培養良好心態,養成習慣,最終化為自己的性格。


時空靜明


人生在世 ,不可能一帆風順。



當我們遭遇挫折和困難時,有人可能遭遇幾次打擊就一蹶不振,再也爬不起來。

而有人不管遭受幾次打擊,還是一如既往,如同尋常,最終爬出了生活低谷,贏得峰迴路轉。

生活中我們看到有的人好像並不是很聰明,卻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這些都是為什麼,就在於他們都有一個良好健全的心態。

良好健全的心態對於我們生活大有益處,而它也會伴隨我們渡過一個豐盈充實的人生。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有意識的去訓練自己,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在工作和與他人相處中,去訓練自己養成一些好的心態和習慣,如果經常練習,久而久之,這些好心態就會常伴我們了。

我自己現在刻意練習的心態有:

  1. 抗壓心。 前文提到了,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學習工作或人際交往中的困難,遇到了,不要怕也不要急,這也是馮唐說過的‘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因為你著急害怕也沒有用,日子還得過下去。這個時候不如靜下心來,分析一番,有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或者索性不管,過段時間再看,可能就不一樣了。同時,也不要太在乎自己,有一顆玻璃心和薄臉皮,其實我們沒有那麼多觀眾,做事做錯了,感覺很丟人,沒事誰都有做錯的時候,在繼續做就行了。遇到事,可以扛起來扛得住。
  2. 勇敢心。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成長的歲月中,我們取得的一些成績,那開始的時刻就來源於勇敢。比如:在學校的時候,面對百人演講。老師確定一個主題,邀請想上臺的同學可以自由演講,你想去可是心裡又不敢,後來索性不管不顧上去或者是被同學推了上去。自己心裡發著慌,面對幾百雙眼睛,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說了什麼,就講完了,可是下臺的時候,老師同學還誇你講的不錯,這個時候就是勇敢;喜歡的女神,喜歡了好久,總想等自己足夠好了再去表白,時間久了,卻被旁人追去,你不去說怎麼知道她不喜歡你呢。也許,她正好喜歡你,多少世間的遺憾和錯過,就是你不言她不語。人生,就這一生,喜歡什麼想做什麼,勇敢去做,做錯了總比沒做過而後悔。
  3. 長遠心。 人類都是從剛出生的嬰兒一步一步慢慢長大的。可是長大後,我們做事情總是想快速的得到,快速的獲得結果。學習沒多久,看到沒有突出效果,就抱怨自己沒學會,不是學習材料;畢業工作剛沒幾年,就想著升職加薪,不要急,要有一個長遠心態,只要不斷去做,不斷修正和積累,讓自己掌握了真正知識和本領,成績會自然出來,長遠看待問題會讓心靜下來,專注眼下,做好當下。就像有句話說的‘ 別人擁有的,你不必羨慕,只要努力,你也會擁有;自己擁有的,你不必炫耀,因為別人也在奮鬥,也會擁有’。
  4. 成長心。 無論是學習或工作亦或是其他,人生在世,想要取得成績,我們就需要去不斷的學習和鍛鍊,向書本學,向身邊的人學,向高手學,讓自己獲得不斷成長,才能遇見更廣闊的天地。我們要像一顆大樹一樣,把自己深深的扎進泥土裡,去吸收雨露和陽光,不斷成長。
  5. 樂觀心。 在我們生活中,身邊的朋友裡,總有那麼一兩個朋友,有事沒事都成天樂呵呵的,感覺他們好像中了彩票一樣。你問他,遇到什麼好事了呀,他回答,也沒有什麼,就是樂是一天,苦也是一天,為何要苦呵呵的呢。簡單話語中蘊藏著智慧,樂觀會讓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樣,工作和生活也會充滿活力更有朝氣,人們會更願意和那些面帶笑容的人交往。有句俗語說的好“開口一笑,好運自然來”。

以上心態,是面對自我以及自我做事的時候需要刻意練習的。

那我們生活中,總會與他人相處和交往,在這方面,我練習的有:

  1. 寬容心。 人與人相處過程中,難免有磕磕碰碰,無論是夫妻和父母也不例外。他人做錯了,不要一味去苛責,可能對方心裡也不好受,你再一味的指責,只會增加語言的冷暴力;俗話說的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2. 感恩心。無論是對父母還是家人朋友,生活中,有人幫助了我們,就要心存感激,找到合適的機會,我們就要回報回去,哪怕是說一句感謝的話,也會讓人覺得溫暖,讓人際關係變得更順暢。別人對我們的幫助不要當成理所當然,沒有人是理所當然的必須對我們好,如果只是一味的索取而不感恩,只會讓我們的內心變得麻木,朋友也會離去。
  3. 利他心。不管自身的能力有多大,如果有朋友向我們尋求幫助,自己正好有時間也有這個能力,那我們就可以幫幫朋友和身邊的人。即使是幾句話也可能會幫助到一個走彎路的人。漠視會讓我們沾沾自喜,鑽進自己的小天地裡,如同井底之蛙。你幫助的人越多,自己的影響也就越大。

朋友們,以上就是我目前到今後刻意去練習的心態,可能現在馬上也做不好和做不全,但只要不斷刻意練習,我們就會收穫豐盈而充實的人生。

希望對你有用!

一個健全的心態比百種智慧更有力量。——狄更斯


曹二牛I三十而力


學會感恩!

我之所以將感恩分享在前面,是因為我覺得一個人擁有感恩的心態很重要。一個人的感恩心態,可以體現在很多的細節,比如說很常見的:

在一個群裡,你領了別人發的紅包,你是會說一句基本的謝謝,還是會習慣性的潛水?

如果別人做的事情是本分,那你說句謝謝也是本分,如果別人做的事是情分,那麼感恩戴德更是你的本分。

我離開我的老領導四年時間,這四年時間,每年我都會寄一些禮品,感激當年的知遇之恩。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真正需要做事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響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