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與思孟學派有何區別?

朱八戒CC


思孟學派有“性與天道”學說、“性善論”學說、“民貴君輕”學說和“五行學說”。我們知道,殷代滅亡之後,為了說明周為什麼能夠取代殷,周公提出"敬德"來修補天命思想;春秋後期,天命思想搖搖欲墜,孔子提出"仁"這種道德規範,企圖用來調和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仁"本身雖然沒有上帝的成分,但孔子思想中仍保留了上帝的地位。"誠"的提出,則是為了取代上帝的地位,並把上帝泛神化。這種思想是將孔子倫理思想擴大化,從而成為更廣泛、更唯心主義化,以至趨向宗教性的思想。從而為儒家思想奠定了哲學的基礎。孔子“老而好易”,在會通 人道與 天道、 地道之後開始大談“性與天道”,以至於他的高足弟子都想不明白(“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認為自己“學問不高,老師給我們講性與天道的那些話我們聽不懂,聽不著” 。《中庸》中的性與天道論就是對孔子有關論述的繼承和發展。孟子的“性善論”來自於《 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論斷;其高舉的“義”旗,就是依據孔子提出的仁、義,禮、智對舉思想 ,對其仁學的節度,對墨家“兼愛”思想的反制;孟子民貴君輕思想是對孔子“革命理論的發展(《易傳·彖·革》講:“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

思孟學派對易學也有貢獻,就是解決了大易 醫人的問題。我們知道, 易經號稱帝王之學,“群經之首”。其 醫國問題由《 易傳》基本解決; 醫病問題由《 黃帝內經》基本解決,醫人的問題,則由思孟學派提出的德性論《 五行》學說給出了答案。思孟學派比照數術論五行(金木水火土),提出了仁、義、禮、智、聖五行。所謂“聖”不是指“誠”,而是指會同天道、人道的本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童子問易》認為:“思孟學派這種將數術引入儒門的努力,高揚‘ 人道’主義旗幟的表現,是企圖把 儒家的道德條目加以自然哲學和生命哲學化的明證。其理論勇氣是巨大的,對國人思維方式影響也是深遠的,甚至可以說其對我國古代社會發展進程影響都是深刻的。自此, 易學真正走上了醫國、醫人、醫病的光輝歷程。孟子曾言‘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隱含著終始交替的意蘊。由此看來,應是思孟學派開‘五德始終說’之先河。”

思孟學派講善道和 德道。就個體而言,就是講仁義禮智善道;就社會講,就是弘揚由易經而來的 德道: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民主、法治。此正可謂今日我們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基石。


當君懷歸日


大家好!我是茅山德垕,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孔子與孟子的區別

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但是二者卻有著較大的區別。

首先,從兩人的人格來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要別人大氣,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這與孔子的人生經歷有關,孔子早年家貧,作過吹鼓手,也放過牛羊,他是自學成才,因而他自然就養成了謙遜的性格,他向長者請教時也總是恭恭敬敬。成材後,他也將這種恭敬的習慣一以貫之,所以才有“有教無類”的思想,他要讓年輕人少走彎路,對年輕人的教誨總是不厭其煩。他是老師,也是長者,所以,脾氣暴躁的子路都會受他的影響,並拜他為師。寬恕始終是他的人生信條,如在陳國,被別人形容為“喪家之犬”,他都不生氣。但在原則上則義正詞嚴,毫不妥協。當他發現魯國國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該他享受的音樂時,他也會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

孟子則不同,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在那個時期內諸侯們交相攻伐,仁義早被拋諸腦後,“興滅繼絕”的傳統也煙消雲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孟子把個人與社會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懸為己任,自然是看不慣諸侯們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號迴盪在他的心中,這更激起他的憤世疾俗。孔子也憤世疾俗,只不過他最大的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孟子則不同,他是“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孔子的憤怒是出世,孟子的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邁之情,自信之氣,他越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從對後世文人的人格的影響來看,孟子的影響超過了孔子。

第二,從他們對“仁”的看法來看,孔子是大廈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針對“春秋無義戰”提出了“仁”思想,他並沒有將“仁”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仁”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孟子則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為“不忍之心”,並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種從社會道德到社會政治的一個飛躍,這種飛躍將能更好的鞏固“仁”的觀念,並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從具體的施政來看,孔子的施政綱領比較簡單原始,孟子的施政綱領則詳細具體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禮樂”二端,他的禮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樂就是“浴乎沂,風乎舞雩,沐而歸”,簡單說來就是簡政施仁。孔子也贊同發展經濟,他很贊同管仲,他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他也贊同用適當的刑罰來懲戒,不過,他不贊成濫施刑罰。孟子則不同,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可誅殺“獨夫”,雖多了點殺伐之氣,卻表現出其朗朗正氣;他認為樂也當用來治理國家,“古之樂猶今之樂”,為君者當“與民同樂”,以此來教化百姓。孟子不贊同刑罰,只因戰國時期各國刑罰太甚,他認為施刑是“網民”,他倒贊同教化“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他最贊同的是發展經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無奪其時,十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的經濟就是“教養”二大端,畢竟“倉廩實而後知禮節”。

總的說來,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他們的不同主要是時代使然。





茅山德垕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的弟子曾子得孔子孝道之正傳,作《孝經》。曾子的弟子子思,作《中庸》。子思與再傳弟子孟子合稱“思孟學派”,為孔子之後最重要的儒家學派。這是先秦儒家發展的主線,被稱為孔孟之道。他們不僅在倫理學上建立了自己的思想體系,而且,也為古代科技的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孔子所整理過的“六經”中包含古代科技典籍,其中最重要的是《夏小正》。關於《夏小正》的來歷,據《禮記禮運》記載,“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時焉。’”鄭玄注:“得夏四時之書也,其書存者有《小正》。”這就是《夏小正》的來歷。另外,《史記夏本紀》也說:“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一般認為,現存的《夏小正》有經、傳之分,其中的經是孔子編訂過的。《夏小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具有豐富物候知識的著作。該書按照一年中各月份的先後順序,對各個月份的物候、氣象、天象和農事活動分別作了記載,涉及天文、氣象、動植物等多方面的知識。

作為孔子之後的重要儒家學派,思孟學派也整理編訂過不少古代科技典籍,其中最重要的有《尚書堯典》、《尚書禹貢》和《禮記月令》。需要指出的是,《堯典》、《禹貢》和《月令》一直被看作是古代天文學、地理學和農學的經典著作


追夢小卒


孔孟之道與思孟學派區別很大,從各自的創立、發展中可以理解,二者區別如下:

孔孟之道,就是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孔孟之道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義的性質:主張“禮”,維護周禮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後來發展成為中國古代正統文化。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張施行仁政,並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反對苛政;主張給農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農民勞動時間,寬刑薄稅。

孔子與孟子同為儒家文化的大師,都推崇

“仁”的思想,都講求“仁者愛人”,故把兩人的理念合稱為孔孟之道。

思孟學派,嚴格說來應該是子思學派和孟子學派的通稱,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種一致性,所以人們往往將其聯繫在一起,稱為思孟學派。但在歷史上二者則可能是分別獨立的,當“孟氏之儒”出現時,“子思之儒”可能依然存在,由於只是在墨守師說,缺乏創造,所以真正發展了子思想的,反倒是後起的孟子學派。


土右鍾海濱


孔孟之道是孔子思想和孟子哲學的合稱。孔子首創仁義禮之儒家思想核心價值體系。是中國儒家哲學思想的締造者。倡導中庸之道,奉行君臣有別,主張仁義處世。只是勾勒了一個治國的大致框架。而孟子作為孔子子孫子思的弟子。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學說。提出仁政思想,主張重民輕君,不拘舊禮,憤世愱悚。是對孔子思想的完善,影響和作用順應實際,靈活有效。但他們的核心思想都是一致的。所以後人把他倆合稱孔孟學說。

思孟學派是子思和孟子學派的合稱。孔子門下三千客。各子的性格理念不同,也形成了八股小派。各有千秋。從孔子到孟子跨越了百年。其學派的發展和完善經歷了孔一曾一思一孟四個階段。而孟子又師從於孔子嫡孫子思,深得孔子思想真諦。他們與時俱進,豐富完善孔子儒學的內涵,形成了更加實效的思孟學派。

他們是儒家思想的創造者,傑出的代表者。為後世治國做人確定了核心價值觀和道德體系!


遊遊蜉蝣


孔子

嚴格說來,思孟學派應該是子思學派和孟子學派的通稱,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種一致性,所以人們往往將其聯繫在一起,稱為思孟學派;但在歷史上二者則可能是分別獨立的,當“孟氏之儒”出現時,“子思之儒”可能依然存在,但由於只是在墨守師說,缺乏創造,所以真正發展了子思思想的,反倒是後起的孟子學派。

在思想史上,很少有像思孟學派這樣既有著顯赫的地位,又產生不斷的爭議。說它地位顯赫,是因為至少從宋代起,它已被看作是得孔子真傳,居儒學大宗;說它爭議不斷,乃是因為對於“思孟學派”具體何指,其特色為何,甚或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都一直是個存有爭議的問題。歷史學家說,我們所知道的只能是流傳下來的歷史。

子思


我們說思孟學派在歷史上爭議不斷,決不僅僅是因為《漢書·藝文志》中的“《子思子》二十三篇”在唐代以後已經失傳,更重要的,乃是因為後代學者在爭論中往往摻雜了自己的意志、觀念,他們真正關注的也許並不是思孟學派的真實面貌,而是思孟到底從夫子那裡傳下了什麼樣的“道”。在這種情況下,典籍的遺失、缺乏固然會影響到人們的理解、判斷,但又何嘗不會為後人的借題發揮、“六經注我”提供了便利;而這種借題發揮、“六經注我”雖然不無其自身價值,但它終歸已不是思孟學派的原貌。首先要從春秋戰國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去探究思孟學派的演變、發展;同時更要將其原有的內容與後人的發揮區別開來,終歸我們探討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孟學派,而不是作為“道統”化身的思孟學派。

孟子

那麼,思孟學派是如何提出來的呢,它在思想史上又經歷了怎樣的演變?讓我們首先對這些問題作一番探討吧。在先秦典籍中,明確把思、孟作為學派看待的應該是戰國後期的韓非子,他在《顯學》篇說:

“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故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分為三,取捨相反不同,而皆自謂真孔墨。”

這裡雖然提到“子思之儒”、“孟氏之儒”,但似乎只是把它們看作“儒分為八”中的兩派,對於二者關係如何,則根本沒有提到。不過韓非子“儒分為八”的說法也有一些讓人費解的地方。比如,它所說的八派並不處於同一時期,最早的子張、漆雕氏(漆雕開)等屬於孔門的七十二子,約生活在春秋末期,最晚的孟氏(孟子)、孫氏(荀子)則已到了戰國後期,前後相差約二百餘年,所以韓非所說的“儒分為八”顯然不能僅僅作為並列的學派看待。又比如,八派中有“顏氏之儒”,孔門弟子中除顏回外,還有顏無繇、顏幸、顏高、顏祖、顏之僕、顏何、顏濁鄒等人(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及《孔子世家》),但多數學者還是傾向認為是指顏回一派。如果是這樣,那麼顏氏之儒就應該是由顏回弟子創立,但又尊奉顏回;因顏回先於孔子而卒,根本不可能立派。八派中又有“樂正氏之儒”,先秦儒家為樂正氏者有曾子弟子樂正子春和孟子弟子樂正克,前人考訂樂正氏之儒也不外乎此二人。如果是前者,那麼,“儒分為八”中有曾子弟子創立的樂正氏之儒,卻沒有曾子;如果是後者,則孟子與其弟子分別創立了兩個學派。此外,韓非所提到的八派似乎也並不能概括孔門後學的全部。象《荀子·非十二子》所批判的“賤儒”共有“子張氏”、“子夏氏”、“子游氏”三家,而韓非所提到的只有“子張氏”一家;還有,《孟子·離婁下》所提到的率弟子“七十人”的曾參,《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所提到的“從弟子百人,設取予去就”的澹臺滅明等,顯然也都是開宗立派的大師,但均沒有被韓非列入八派之中。所有這些都讓人感到費解,搞不清韓非分派的根據是什麼。與此不同,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將則思、孟前後相續,認為二者具有內在的聯繫。

略法先王而不知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為仲尼、子游為茲厚於後世。是則子思、孟軻之罪也。”

按照荀子的說法,子思、孟軻不僅前唱後和,主張一種五行說,而且在當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受到一批俗儒的支持、擁護。荀子是戰國後期儒學的代表人物,他的說法自然有一定根據,所以後世所謂的思孟學派實際也就是由這條材料而來。那麼,如何看待韓非與荀子不同的說法呢?我們認為這可能同二者的著眼點不同有關,韓非所說的可能是歷史上產生的具體學派,而荀子強調的則是學派間的歸屬和聯繫。

我們知道,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主要是通過收徒設教的形式,據劉向《新序》,“孔子年二十三歲,始教於闕里,顏路、曾點、琴張之徒,往受學焉。”是孔子第一次收徒設教,後不斷通過這種形式,孔子在其門下匯聚了龐大的弟子徒眾,形成了最早的儒家學派。從《論語》、《禮記》等典籍來看,孔子與其弟子的關係往往是寬鬆、自由的,弟子由於信奉孔子的思想,推崇孔子的人格,來到孔子門下;也可能由於某種原因離孔子而去,儒家內部似乎始終沒有形成嚴格的組織系統,更沒有對學派的傳授作出明確規定,體現了儒家不同於一般宗教的特點。所以孔子以後,儒家內部雖然出現分化,但各家立派依然是通過收徒設教的形式。當儒家的某一人物,在門下聚集了一定數量的弟子,在社會上產生一定的影響,甚或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張,便形成所謂的“派”。這種“派”的數量自然會是很多,遠遠不止於八家,韓非的“儒分為八”只是後人一種籠統、模糊的印象,並不能以此為據。同時,由於韓非乃法家人物,對儒家情況不可能十分了解,他只注意到子思、孟子都曾立派,故從旁觀者的立場將其分為兩派,至於二者關係如何,自然不是他所關心的了。荀子的情況則不同,他主要是從儒家內部的派別劃分來看待思、孟的關係,認為二者在儒家內部處於同一思想路線。在十二子之外,荀子又提出仲尼、子弓,稱讚其為“總方略,齊言行,壹統類,而群天下之英傑”,是“是聖人之不得執者也”,認為自己即是出於仲尼、子弓之後。因此,子思、孟軻與仲尼、子弓實際代表了荀子所理解的儒家內部的兩條不同路線,他將思、孟聯繫在一起,並給予批判,正是出於這種考慮;就荀子而言,他也並沒有肯定思、孟就是一個學派。

荀子在批判思、孟時,特別說到“以為仲尼、子游為茲厚於後世”,表明思、孟一系曾自認為出於仲尼、子游之後。對於這個子游,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子弓之誤,理由是荀子“屢言仲尼、子弓,不及子游。本篇後雲‘子游氏之賤儒’,與子張、子夏同譏,則此子游必子弓之誤”(王先謙《荀子集解》引)。但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說,“別處之所以屢言‘仲尼子弓’者,是荀子自述其師承;本處之所以獨言‘仲尼子游’者,乃子思孟子的道統。這是絲毫也不足怪的。”[4]所以按照荀子的記載,子游應該是對思、孟產生過影響的重要人物。子思與孔子年齡相差較大,不可能接受孔子的教誨,子思的父親孔鯉也早卒,說子思受到孔子弟子的影響,完全符合情理。不過從思、孟的言論來看,他們似乎較少談到子游,而是更多地談到孔子的另一個弟子曾子。如在《禮記》中,子思常與曾子討論孝親執喪;孟子也常將曾子、子思並舉:“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曰:‘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子思居於衛,有齊寇。或曰:‘寇至,盍去諸?’子思曰:‘如伋去,君誰與守。’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師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則皆然。’(《孟子·離婁下》)這裡的“同道”是說曾子、子思具有相同的思想方法,而並不是說在傳授“道統”,但也說明在孟子眼裡,二人確實具有某種聯繫。此外,《孟子》一書提到曾子九次,對曾子十分推崇。在孟子筆下,曾子常常被描繪成剛強、弘毅,具有獨立精神的人物:

昔者曾子謂子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施捨之守氣,又不如曾子之守約也。’(《公孫丑上》)

曾子曰:“普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義;吾何慊乎哉!”夫豈不義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公孫丑下》)

這裡的曾子顯然就是孟子的化身了。孟子在思想上也受到曾子的影響,“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盡心上》)與曾子以“忠恕”釋“一以貫之”相同。正因為如此,所以後人往往認為思、孟實際是出於曾子一派。不過仔細分析,以上兩種觀點其實也並不矛盾。前面說過,子思雖為孔子之後,但他既未及遇孔子的垂教,又經幼年喪父的變故,主要是在孔子弟子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這樣一來,與其發生聯繫的人物自然不在少數,而曾子、子游可能是其中較為重要者,子思與其二者在思想上也具有某種一致性。所以荀子說思、孟一系曾經推崇子游,應該是有根據的。至於曾子,他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則較為複雜,除了對思、孟產生影響外,可能與荀子也具有某種聯繫。據筆者統計,《荀子》一書多引曾子的言論,對曾子似乎也十分重視(詳見第三章);而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者,衛人也,好用兵,嘗學於曾子。”吳起乃早期法家人物,竟然也曾受學於曾子門下,這樣看來,曾子便是思想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從曾子的思想來看,孟子雖然稱其“守約”,突出了其重視內在精神的一面,但史書也不乏曾子有關論禮的記載,說明他對於外在禮儀同樣十分關注,這樣以後的孟、荀實際都有可能與他發生聯繫,產生共鳴。而可能正是這個原因,當荀子在對儒家各派進行批判總結時,便從自身的立場出發,只將子游劃歸思、孟一系而不談及曾子,但就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可能曾子、子游都對思、孟產生過共鳴。


天天讀詩


作為儒家的代表人物,“至聖”孔子和“亞聖”孟子的大名自然無人不知。而兩大宗師的思想、學說聯繫緊密,相輔相成,因而常被合稱為“孔孟之道”。

嚴格說來,思孟學派應該是子思學派和孟子學派的通稱,因二者思想上具有某種一致性,所以人們往往將其聯繫在一起,稱為思孟學派;但在歷史上二者則可能是分別獨立的,當“孟氏之儒”出現時,“子思之儒”可能依然存在,但由於只是在墨守師說,缺乏創造,所以真正發展了子思思想的,反倒是後起的孟子學派。


肖哥5680


孟子和孔子區別:人格不同、著作不同、主張不同

一、人格不同

1、孟子:孔子偏向敦厚。

2、孔子: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

二、著作不同

1、孟子:《孟子》

2、孔子:《論語》

三、主張不同

1、孟子:孟子主張“義”。

2、孔子:孔子主張“仁愛”。


儒釋道趙公子


孟子和孔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被人並稱“孔孟”,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和孟子並稱為“思孟學派”。


SZ666OK


“孔孟之道”與“思孟學派”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中國“儒家學派”之“正宗”。所謂“思孟學派”中的“思”就是指孔子之孫子孔伋(字“子思”),“孟”就是孟子,都是以傳承和發揚光大孔老夫子所開創的“儒家學派”為己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