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自救故事②丨他拓展新項目、推出新產品讓企業活下去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中小企業的發展遇到困難,但我們也看到,很多企業即使受到衝擊卻依然堅守本分、復工復產;即使艱難運轉,卻仍不忘反思企業的痛點難點;即使賬面資金緊張,卻仍然努力為明天的生機尋求科技與商業力量。

即日起,將推出"期待花開·中小企業自救故事"系列報道,關注疫情影響下的中小企業。關注他們如何臨危不懼,積極應對?他們如何尋求模式創新,逼迫自己升級?他們如何積極自救,探尋花開的力量?

(二)

這個春節假期,李強終於有時間靜下來讀讀書,寫寫文章,提升一下自己。"平時做企業太忙,每天見客戶、忙生產,也沒整塊時間好好看看書,這次反而是個機會。"

李強有一個企業家夢,他在創業初期就為企業定了"三個十年"的發展計劃,並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著。

今年是企業成立的第八年。他為企業制定的第一個十年規劃中有關搭建一支規範化淨化設計、施工、管理團隊的設想提前完成。雖然此次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將使他的企業家夢不知延遲多久實現,但李強並不悲觀。

"做企業本就是九死一生,早在創業時就已做好準備。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不冒進,降成本,只要企業活著,就得努力幹好每天的事。

"

在自己的領域堅守好本分,沒必要出現危機就恐慌

相比於企業家,李強更願將自己定位為小微企業主。

2012年,34歲的他從工作了10年的外企辭職創業,成立了濟南昌耀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是做淨化廠房和一些耗材銷售,企業僱員不超過16人,是典型的小微企業。

2016年,他意識到很多人由於不瞭解淨化知識,對淨化行業不重視。於是,他決定建立企業公眾號和由客戶、同行組成的齊魯淨化微信群,每天公眾號定期推出淨化行業知識,並把知識在群裡分享,培養企業的粘性用戶群體,擴大企業的知名度。

近年來,昌耀淨化企業的發展態勢很好,在業內小有名氣。2019年年末,李強剛在河北某地簽下2000多平方米的潔淨廠房訂單,卻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工程進度被一再推遲。

"甲方本打算正月十五後投產,因為我們不能完工,影響了他們的進度。雖然特殊時期人家理解,但不能交工,工程款一時半會收不回來。"李強說。

儘管如此,相比很多小企業主的焦慮,經歷過非典的李強,仍顯得頗為淡定。

春節假期,李強雖然每天待在家裡,卻並沒有閒著,他通過公眾號分享淨化知識,還針對疫情口罩急缺的情況,在公眾號分享了防疫口罩的生產標準,得到了客戶的認可和點贊。

"我一直堅信,專業東西出來了,無知謠言就少了。企業沒必要出現危機就恐慌,而應該在自己的領域堅守好本分。"李強透露,通過每天不間斷分享和推薦,以及在喜馬拉雅的音頻節目推廣,他有了很多粉絲,也因為這些粉絲為自己帶來不少業務。

"做工程類項目有一定隱蔽性,需要靠信譽才能生存。他們認可我的理念,信任我這個人,才會放心跟我籤合同,所以每天的分享,是建立客戶對品牌的信任和依賴,對日後發展是有利的。"李強笑著說。

即使借錢也堅決不裁員

企業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有了一定的積累。李強對此感到很欣慰,他告訴記者,任何大企業都是從小企業做起來的,任何NO.1的企業也有衰敗、甚至消失的那一天。昌耀淨化團隊正在逐步的壯大,只要生存一天,就要努力做好企業該做的事。

2月9日,拿到企業的復工許可後,10日企業正式復工。他帶領員工們準備好防疫消殺用品,每天做好辦公場所的消毒,並上報復工員工的體溫。而對於不能復工的員工,他也堅持全額髮放工資。

疫情沒有打亂企業的發展節奏,李強一面讓員工做好老項目的維護,對於不能及時完工的項目,一定要和甲方做好解釋和說明;另一面,針對疫情導致口罩、防護服淨化車間及各類醫院的傳染病負壓隔離病房需求增加,他讓員工不間斷的用微信、電話和客戶聯繫,持續拓展一些新項目。

"只要想幹,沒有什麼困難解決不了,不能見面拓展客戶,你可以打電話、微信溝通。實在不方便線上拓展客戶,你也可以趁機做品牌宣傳、思考企業以後怎麼發展,辦法總比困難多。"李強說。

中小企業自救故事②丨他拓展新項目、推出新產品讓企業活下去

“全副武裝”出差見客戶

李強坦言,和很多小微企業一樣,他目前能夠維持公司開支的賬面資金很緊張。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企業固定辦公人員16個人,每個月的人工費用支出是10萬,每個月房租1萬,加上辦公費用等,一個月差不多十幾萬元。而銀行貸款二百多萬,一年光利息就是十多萬。雖然,企業的應收欠款有600-700萬,但這個時候想要收回來也很困難,他對此並不抱任何希望。

"企業不能惦記著朝過去要錢,而是向未來要利潤。與其費力討債還不如開拓新業務。"為此,李強利用專業的淨化知識,聯合淨化產業鏈的企業成功開發了防疫產品——智能高效消毒滅菌艙,產品被列入濟南市工業信息局的推薦產品名錄,得到了社會和政府的高度認可。

中小企業自救故事②丨他拓展新項目、推出新產品讓企業活下去

安設在濟南市東環國際的滅菌倉

中小企業自救故事②丨他拓展新項目、推出新產品讓企業活下去

人們經過滅菌倉消毒


當記者問他,有沒有想過像其他企業一樣,通過裁員來減少成本?李強搖搖頭。

"企業不能只想著自己賺錢,也要記得自己的社會屬性。這時候裁員,他們不好找工作。試著想想,如果一個家庭3-4個月沒收入,有多少可以頂得住。

"李強說,"只要我賬面上有錢,我就不裁員。即使沒錢了,想辦法,哪怕借錢我也不裁員。"

企業只有強化內功才活得長久

在這次疫情面前,不知多少創業者的企業家夢破滅,但作為小微企業主代表,李強依然樂觀並堅持創業的初心,冷靜尋求自救辦法。

他告訴記者,天災人禍這些不可抗力無法避免。疫情來了國家也不容易,對於企業而言,國家給點政策就是輔助作用,想解決實際問題、長遠發展,企業還是要靠自己,並加強內功地修煉。

"我個人認為,企業的優勝劣汰需要用市場的規則來辦,這樣才有利於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現在各地都推出了中小企業優惠扶持政策,如果能夠減免租金、稅費固然好,但企業自身問題不解決,也只是活得了一時而已。"

據李強介紹,全國像他這種類型的小型企業非常多,很多公司業務都處在高投入階段,疫情期間情緒焦慮難免,不過還是應該在當下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從我所在的行業來看,在不裁員不招人的情況下,公司需要做好內部結構優化,降低損耗。同時,要積極尋找原材料供應商,提高人效,降低管理成本,使員工和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這樣,公司才可以健康有序地發展。"李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