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種植過程中,應該怎麼合理使用農藥?

霧都山客


您好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怎樣處理茭白中的農藥保留或減少農藥成分有以下幾點建議1、合理施肥 由於茭白生長期長,植株高大,需肥量較多,是一種耐肥作物,要求基肥要足,追肥要及時。基肥:每畝施人畜糞便35—40擔,或碳銨50公斤加過磷鈣40公斤,拌勻結合整地深層耙施。追肥:插後10—15天追施一次“促苗肥”,施人糞尿8—10擔或碳銨25公斤加過磷酸鈣10公斤,但要注意施碳銨時要在陰天下午離茭苗0.2釐米左右撒施,防止燒苗;栽植後1個月再追施一次“分櫱肥”,施人糞尿20—25擔或尿素10—15公斤,促進早分櫱早孕茭,7月底再追施一次“孕茭肥”,這次施肥要掌握適時,施得過早植株貪青,施得太晚影響孕茭,一般掌握大田有80%的植株分櫱呈扁形,看得出膨大時施用,要求畝施人糞尿30—35擔或尿素15公斤。

2、科學灌水 要根據茭白不同的生長期確定灌水深淺。茭白栽植後以0.3釐米的淺水促成活,隨著茭苗的生長,逐步加深水層,分櫱前保持0.5—0.7釐米的水,分櫱後期保持1—1.3釐米水以控制無效分櫱,到孕茭期要加深到1.7—2釐米,促進茭肉潔白肥嫩。

3、中耕剝葉 從栽植到封行期間要進行二次中耕除草和一次剝葉。剝葉主要是剝去植株上的老葉,黃葉和病葉。中耕除草分別在栽後半個月和封行前進行,以疏鬆土壤消除雜草。

4、病蟲害防治 茭白主要有一病三蟲:葉繡病、茭螟、蚜蟲、白臘蟬6—7月份由於高溫高溼,再加上株高葉茂容易發生葉鏽病,一般可畝用波美0.1—0.2度的石硫合劑+新高脂膜800倍液或敵鏽鈉0.5%+新高脂膜800倍液噴射。茭螟、蚜蟲、白臘蟬可畝用80%的敵百蟲100g+樂果100g兌水75公斤+新高脂膜800倍液噴射防治。

5、適時採收 採收標準是在三片外葉長齊,心葉短縮、孕茭部分膨大,葉鞘由抱合而分開,並露出白色茭肉時,即可採收上市。第一次採收後採收時要小心,不要踩傷鄰近的幼茭。第一次採收後,要追施一次速效肥,促進二茬茭的發育膨大,提高單產。





機械綜藝咖


一、茭白對銅製劑比較敏感,不提倡使用或慎用;

  二、病害特別是鏽病防治上強調聯防聯治,避免交叉重複侵染,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當病蟲混發需多藥混用時,應當在農技人員指導下進行,各對口農藥交替使用;

  四、嚴格遵守各農藥最多使用次數與安全間隔期,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及明令禁用的農藥,做到科學安全用藥。



愛吃魚的貓咪1


茭白有秋產單季茭和秋夏雙季茭兩類,均用分株繁殖,長江流域單季茭在清明至穀雨分墩定植,夏秋雙季茭可分春秋兩季,春栽在穀雨前後,秋栽在立秋前後。

茭白的種株選擇

由於灰茭、雄茭每年都會在正常的茭白田內自然產生,因此必須年年選種。在一些新引種茭白的地方,往往是第1年生產較好,第2年即開始出現灰茭、雄茭現象,第3年種墩就不能做種,出現大量灰茭、雄茭,產量大幅度降低。若用灰茭、雄茭的種墩或分株做種,第2年還是灰茭和雄茭,絕不會成為正常茭。

在秋茭採收前,選取孕茭早、茭肉粗壯白嫩、主茭與櫱茭採收期一致、無灰茭、無病蟲害、四周無雄茭的優良單株,插竿作為標記,發現灰茭、雄茭應將葉片打結作為記號,到第2年春季分墩時,先將灰茭、雄茭連根挖去。每畝田需種株200-300墩。選好的優良種株待採收後,於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將種茭叢連根挖起。

茭白種株以地表向下1-2節地下莖所萌發的芽為有效分櫱,所以應切除種株最上部和最下部各節,留中間一段進行扦插假植。假植的行距為50釐米,株距15釐米,每隔5-6行留出80釐米的走道,假植深度以齊茭墩泥為度,並保持1-2釐米的淺水層。為了促使假植苗早髮根萌芽,防止受凍,秧田可採用地膜覆蓋,能使茭白提早生長髮育,從而提早成熟和提高產量。

當假植苗成活後,每畝秧田可施入碳酸氫銨3-4千克,促進幼苗生長。春季對根莖密集、分櫱擁擠的茭墩,當苗高10釐米左右時應將細弱分櫱除去,同時向根際壓1塊泥,使櫱芽向四周散開,以改善營養狀況和株間通風透光。在移栽定植前1周,除去生長勢過旺、趨向"雄化"的幼苗,以減少雄茭的發生。由匍匐莖上萌芽的"遊茭"不能作種茭用。

茭白的種植方法

1、茭田選擇:茭田應選擇光線好、土地平整、土層深厚、有水源的保水保肥力強的田塊,以有涼水經過的水田,或近水庫可利用庫區深層水灌溉的地塊最好。

2、翻耕施肥:翻耕茭田,每畝施入腐熟農家肥3000千克或濃人糞尿2500千克,如前作是水稻田,還要增加基肥的用量,並耙平,然後灌水2-3釐米,做到田平、泥爛、肥足。

3、適時定植:在4月至5月上旬,當茭苗高20釐米左右、水田土溫10℃以上時即可移苗定植。如果選用老茭墩育苗的,此時將老茭墩連根挖起,用快刀順著分櫱著生的方向,按3-5個健全分櫱為1墩進行縱劈分墩,分墩要求帶老莖,劈時儘量少傷及分櫱和新根,並做到隨挖、隨分、隨栽。如茭苗過高,可剪去葉尖,使苗高保持在25-30em,防止栽後倒伏。定植密度一般為行距70-80em,墩距65釐米,並分大小行,大行為走道。每畝定植1200墩左右,保證6000株基本分櫱苗。定植深度以所帶的老莖薹管沒土為度,以晴天下午栽種為好。

茭白的種植管理

1、水位管理:茭白水位管理以"淺一深一淺"為原則。定植後的生長前期(分櫱之前),保持3-5釐米的淺水位,有利於提高地溫,促進發根和分櫱。到6月份分櫱後期,將水位加深到12-15釐米,以抑制無效分櫱的發生,由於7-8月溫度高,深水位還具有降溫的效果,但要定期進行換水,防止土壤缺氧造成爛根。進入孕茭期,水位應加深到15~18釐米,但不能超過"茭白眼"的位置(最高水位不宜超過假莖的2/3),防止薹管伸長。孕茭後期,應降低水位至3-5釐米,以利採收。採收後茭田應保持淺水層或溼潤狀態過冬,不能幹旱。在每次追肥時,要等肥料吸入壤中後再灌水,如遇暴雨天氣,應注意及時排水,防止因水位過高而造成薹管伸長。

2、分期追肥

①提苗肥:茭苗定植7-10天成活後,畝施人糞尿500千克或碳酸氫銨15-20千克催苗,如茭白田基肥足夠,可減少施肥量。

②分櫱肥:在分櫱初期(與第1次肥隔10天左右),畝施人糞尿1000千克或碳酸氫銨20-30千克,促進有效分櫱和植株的生長。如沒有施提苗肥,應適當提前追施分櫱肥。

③調節肥:在分櫱盛期的6-7月問,應視植株的長勢情況進行追肥,一般畝施碳酸氫銨10-15千克,如植株生長強健可不施。

④催茭肥:當新茭有10%-20%的分櫱苗假莖已變扁(開始孕茭),此時應重施催茭肥,促進肉質莖膨大,提高產量,一般畝施腐熟人糞尿2500~3000千克,或碳酸氫銨30--40千克。催茭肥要適時施入,過早施,植株尚未孕茭,易引起徒長,從而推遲孕茭。過遲施,趕不上孕茭期對肥料的需要,則影響產量。

3、中耕耘田,摘除黃葉茭白定植成活後應及時耘田除草,為了保護好分櫱苗,耘田時要由近及遠,以防傷害分櫱苗。耘田以無雜草、泥不過實、田土平整為佳。在6月下旬茭白分櫱後期,株叢擁擠,應及時摘除植株基部的老葉、黃葉,以促進通風透光,促進孕茭,隔7-10天摘黃葉1次,共2-3次。將剝下的黃葉隨時踏入田泥中,可作肥料。

4、防治蟲害:茭白的主要蟲害有長綠飛蝨、大螟、二化螟、薊馬、蚜蟲等。長綠飛蝨群集於葉片上危害,造成葉片枯黃而減產。大螟、二化螟以幼蟲在結茭期危害茭肉。薊馬、蚜蟲群集危害幼葉,造成葉尖枯黃卷縮。防治措施:在定植成活後至採收前7-10天,每隔12天噴藥1次進行預防,長綠飛蝨、薊馬可用40%樂果1000倍液、25%撲蝨靈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1000-1500倍液。大螟、二化螟用5%銳勁特1000倍液、Bt系列可溼性粉劑8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18%殺蟲雙800倍液。兼用20%三唑磷800-1000倍液、25%亞胺硫磷600-800倍液或20%好年冬1000倍液,交替噴霧。

5、防治病害:茭白的主要病害有茭白鏽病、胡麻斑病、紋枯病,危害葉片和肉質莖,使葉片和肉質莖枯黃乾死,特別是高溫季節發病嚴重,影響產量。防治措施:茭白鏽病在發病初期,用20%粉鏽寧1500倍液、97%敵鏽鈉500倍液、70%代森錳鋅700倍液或40%福星80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共2-3次。各種藥劑應交替使用。胡麻斑病可用50%撲海因1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防治。紋枯病用5%井崗黴素300倍液防治。在茭白進入孕茭期後,禁止使用殺菌劑,以免殺死黑粉菌,造成茭白不孕茭,因此防病必須在植株生長前期(分櫱之前)進行。

6、適時採收:山區茭白一般在7月上旬開始孕茭,8月中旬至9月上旬採收,比平原地區秋茭提早20~30天採收。不同的氣候條件,特別是氣溫的高低,會影響茭白的孕茭時間和採收期。採收時削去薹管,切去葉片,留葉鞘40em,帶葉鞘的茭白浸在清水中可貯存3~5天(若採用冷庫貯藏,可保鮮60-70天)。一般從開始孕茭到採收約需14-18天。採收過早,肉質莖尚未充分膨大,產量低。採收過遲,則茭肉變青,質量下降,且易形成灰茭。在進入採收期後,應每隔3-4天採收1次。一般畝產殼茭1600千克左右。






農民三子表


一般來講在一季茭白種植期間進行2~3次的除草即可,在植株變綠時的初期進行第1次除草,然後每15天進行一次除草行為即可,切記不要使用百草枯一類的農藥。一是要防止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燒苗發生,如果說你是在大棚中種植茭白的話,那麼你一定不要食用碳氨尿素之類的揮發性肥料以及任何的化學除草劑,哪怕你使用了優質的3月複合肥,也需要在溫室的兩側,通風2~3天以上,以確保植物苗株的安全。二是防高溫灼傷以及凍結狀態,如果說所處地區溫差較大的話有必要在高溫時間段,揭開兩端的膜進行通風,而且要嚴防倒春寒的事件發生,不宜過早地移除大棚上所有的薄膜。


湖鄉阿軍


茭白栽培技術

一、產地環境條件

茭白產地應選擇遠離城鎮、交通主幹線、工礦區、工業汙染源、生活垃圾場等。其中,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GB 15618—1996《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規定的二級標準,農田灌溉水水質應符合GB 5084《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的規定,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GB 3095—1 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的二級標準以及GB 9137《保護農作物的大氣汙染物最高允許濃度》的規定。產區四周宜有天然屏障或建有隔離緩衝帶,以道路、溝渠為主,寬度8m以上。重點做好排灌系統的隔離,確保常規區水不浸漫到有機茭白種植地塊。轉換期應達24個月以上。

二、品種選擇

茭白栽培過程中,應選擇抗性和適應性強的品種。常見單季茭(一熟茭)品種如象牙茭、蔣墅茭及鄂茭一號鈴雙季茭(兩熟茭)品種如小蠟臺、兩頭早、廣益茭、劉潭茭、群力茭、浙茭2號及鄂茭二號等。

三、大田準備

茭白栽培過程中,宜輪作,輪作作物宜為豆科作物、綠肥作物或深根作物。輪作方式宜為水旱輪作,亦可與其他水生作物輪作,或茭白一魚輪作。冬前耕深20-30cm,充分凍垡。綠肥作物宜在整地20 d以前直接翻壓還田。定植前10~15 d,耕翻耙平,要求耕深30 cm以上,並灌水2~3cm。基肥每667 ㎡宜施腐熟廄肥2 000~2 500 kg,或腐熟大豆餅肥130kg,或腐熟花生餅肥150 kg,或腐熟棉子餅肥250 kg,另外加施磷礦粉40kg和硫酸鉀10 kg,均勻施入。

四、種苗準備

應使用茭白種苗。但在茭白種植的初始階段,經認證機構許可,可以使用未經禁用物質或方法處理的非有機來源的種苗。茭白種苗純度應達90%以上。宜實行寄秧育苗,即將秋季選中的母株叢挖起,先在寄秧田中寄植一段時間,然後再分苗定植於大田。宜於秋冬季植株葉片枯黃時,將地上部留1~2節薹管,其餘割除。母株叢挖起後,地下莖段亦留1~2節切除。母株叢寄栽行距50 cm,叢距15 cm,並保持l~2 cm淺水。

五、大田定植

單季茭應春季定植,雙季茭有春季定植,亦有秋季定植。

1.春季定植

長江中下游流域於4月上中旬,茭苗高20 cm左右,氣溫13℃以上時定植。從寄秧田取出母株(茭墩),分成小墩,要求每小墩均帶老莖,並有健壯苗3~5株(單季茭)或7~8株(雙季茭)。隨挖、隨分、隨栽。一般行距100 cm,株距50 cm。

2.秋季定植

江浙一帶栽培雙季茭時,常採用秋季定植。4月育苗,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不遲於8月15日)分株定植。栽前先去基部老葉,然後起苗墩、分株。每小墩帶1~2苗,並剪去葉梢45 cm左右。宜擇晴天下午或陰雨天進行,寬窄行定植,窄行行距40~50 cm,寬行行距100 cm,株距25~30 cm。

武漢部分地區栽培小蠟臺等雙季茭品種時,亦採用秋季定植。大田定植時期一般為7月上中旬,密度為株距50 cm、行距100 cm。

六、大田管理與選種

1.雙季茭和單季茭定植當年的大田管理與選種

(1)追肥茭白栽培過程中,在按要求施足基肥的情況下,宜少追肥,一般追肥一次即可。對於春季定植的茭白宜在8月上旬追肥,秋季定植茭白宜在定植後10~15 d追肥,每667 ㎡宜施腐熟人糞尿500kg和硫酸鉀10 kg。

(2)水位管理定植期水深3~5 cm,分櫱前期5~10cm,分櫱後期逐漸加深至10 cm左右,7—8月高溫季節10-15 cm。夏秋季多暴雨,注意排水,勿使水淹過茭白眼。秋茭採收期水位以5 cm左右為宜。

(3)耘田、除草、打老葉定植成活後開始耘田除草,8~10 d進行1次,共2~3次。分櫱後期,即從7月上中旬開始,從葉鞘基部清除老黃葉。雜草、老黃葉均宜踩入泥中。

(4)留種去雜於採收期選留種用母株叢。選留標準為:茭墩內無灰茭和雄茭,品種特徵特性明顯,結茭較多且整齊一致,薹管相對較低。應對中選母株叢作好標記,用作寄秧育苗。對於灰茭、雄雄茭及異品種植株則應及時清除。

2.雙季茭定植翌年的大田管理與選種

(1)勻苗補缺 春季萌芽初期苗高15~20 cm時,對過密株叢應進行疏苗,每株叢留外圍苗20株左右,同時向株叢中央壓泥塊,以使分櫱分散生長,利於通風透光。對於缺苗穴位,宜從出苗多的大株叢上取苗補栽,一般要求每穴有苗6~8株。

(2)肥水管理 老茭田冬季宜保水2~3 cm,開春後宜保水3~5 cm。2月下旬萌芽開始時,每667 ㎡施腐熟人糞尿2 000kg。4月中旬,每667 ㎡施硫酸鉀10 kg。

(3)留種 兩熟茭白的早熟品種主要在夏茭採收初期選遊茭作種,即夏茭早熟選種法。遊茭入選標準為.母株叢孕茭早,具該品種特徵特性,兩側各有一個分櫱苗,左右對稱。將入選遊茭移栽留種田,採收主莖上的茭白,使其分櫱苗繼續生長。在秋季複選看有無灰茭和雄茭,若有則及時除去。

武漢地區也有采用夏季選種、秋季定植的。一般於5月下旬一6月中下旬在夏茭田選種。選種標準為夏茭結茭早、多、齊、部位低,而且品種性狀典型,選種對象為夏茭採收後的新發分櫱和未結夏茭的分櫱(比結茭者遲發者)。選種後,先將中選苗葉片上部割去,基部留25~35 cm,然後按15 cm行距、l 5 cm株距假植,假植期30~50 d。

3.病蟲雜草防治

茭白病蟲害及雜草防治措施應優先採用農業、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禁止使用有機合成的化學農藥。蟲害可用頻振式殺蟲燈、雙波燈等誘殺,亦可用昆蟲性信息素等誘殺。做好田園清潔,及時清除茭白植株殘體和田邊雜草,對防治茭白螟蟲、長綠飛蝨、菰毛眼水蠅、茭白鬍麻葉斑病、茭白鏽病及茭白紋枯病等茭白病蟲害效果明顯。茭白紋枯病可於發病初期噴50%井岡黴素l 000倍液防治。此外,改善株間通透性、3年以上水旱輪作等措施對病害亦可起到防治作用。茭白田間雜草宜配合田間管理,採用人工拔除,踩入泥中。

七、採收與貯藏

茭白葉鞘基部開裂、露出白色茭肉時,為適宜採收期。秋茭採收期一般為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宜2~3 d採收一次。要求及時採收,否則茭白易老化,且消耗過多養分。夏茭採收期一般為5月中旬至7月中旬。秋茭每667 ㎡產750 1 250kg,夏茭每667 ㎡產1 000~1 500kg。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謝謝


劉雙看三農


茭白在我國的種植範圍較為廣泛,是南方一種常見的水生蔬菜,種植就像水稻種植一樣,可以種植在水田中,茭白口感獨特,深受許多種植朋友的喜愛,在種植之前我們需要對茭白有一定的瞭解,茭白適合生長在溫暖的環境中,最適宜的溫度在15°c到25°c之間,茭白耐寒能力較差,溫度低於5°c時,茭白會停止發芽,到了茭白分櫱期,溫度在25°c最佳,除了溫度,種植茭白需要注意的問題還有很多,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茭白的種植!

選地與整地:茭白不能連作,以防重茬產生病害,選擇土壤時,我們要選擇前一茬沒有種植過茭白的地方,我們可以選擇一塊水田作為種植地,茭白根系發達,水田中的土壤要較為肥沃,最好為保水保肥能力較強的粘壤土,在進行整地時,我們需要將土壤深翻疏鬆,增強土壤的透氣性,茭白需肥量較大,我們在翻整土地後,需要在土壤中施有機肥作為底肥,施肥將土地耙平後,起寬度為150cm寬的畦,然後灌水大概2、3cm深,就可以準備接下來的播種工作。

播種育苗:茭白與一般用種子進行播種的作物不同,我們需要使用茭墩進行種植,用刀子割下一塊茭白根作為種苗,播種時,茭白苗行距控制在15cm,株距在10cm左右既可,注意播種時不要過深,將茭白苗放入到土壤中沒有浮起來就可以,如果我們是在早春季節進行播種,為了防止溫度過低凍壞茭白苗,我們可以在播種後覆蓋上一層地膜,這樣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等到茭白苗生長到20cm以上時,我們就可以準備進行移植了。

定植:在定植過程中,我們需要將長好的苗進行分切,連根拔出後,我們順著分櫱生長的方向,將3、4個分櫱為一墩,然後用刀切下,注意不要砍傷茭白根,將茭白分切好後,按照分株後立馬定植的原則,根據一定距離進行定植,考慮到後期茭白的生長情況,我們需要調整一下間距,株距在25cm左右,行距在50cm左右,這樣保證茭白之間的空氣流通,種植深度控制在根部埋入土壤8cm左右既可,過淺會容易使茭白苗浮起,從而影響成活率。

施肥:茭白生長週期較長,需肥量也較大,除去前期的基肥,後期在茭白生長過程中,我們也需要進行追肥,定植完成大概一週後,我們需要進行第一次追肥,我們可以施撒一次提苗肥,注意在施肥過程中,應在距離幼苗2、3cm處施撒,施肥距離過近的話,肥力太濃會容易燒壞幼苗,等到了分櫱期,為了預防茭白出現早衰現象,我們可以適當施加尿素,最後茭白進入孕茭期時,我們施肥量可以加大,這樣促進果實的膨大,從而提高產量。

病蟲害防治:在茭白生長階段,很容易誘發鏽病,這種病症主要危及茭白的莖葉,在夏季患鏽病的幾率會更大,在患病初期,茭白葉片會出現一些斑點,病情嚴重時甚至導致茭白整株枯死,對於鏽病,我們應以預防為主,在進行定植時,擴大株距,空氣流通性較高可以減少患病的幾率,施肥過程中,我們可以適當追加一些鉀肥,這樣可以提高茭白的抗病能力,當茭白患病時,我們需要將病葉去除,以免影響健康的植株,同時為茭白噴灑藥劑。

當我們看到茭白果肉膨大,並且出現一些皺痕時,我們就可以進行採收了,茭白葉片較為鋒利,我們需要穿長袖長褲進行採收,以免葉片劃傷我們的皮膚,夏季進行採收的話,我們可以直接用鐮刀在茭白根部砍下,一般每隔5、6天就可以進行一次採收,在秋季採收時,我們要注意不要傷害到茭白的根部,以免影響第二年的生長,採收下來的茭白我們就可以進行售賣了,茭白的種植方法就為大家說到這裡啦


汪汪的生活記錄


茭白對銅製劑比較敏感,不用使用或慎用


lin林子zi


幼年前禁止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