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能否擔當起社區民眾健康的重任?如果能,需從哪些方面提高?

牧野lxg


若人人搞高健康意識,小疾早治早防,免拖延誤而成病甚則危重的認知,而不是所謂某些專家西醫散佈〝自限制(自愈性),小疾不管,等嚴重了再治和手術等誤導後果,導致很多家庭看不起病甚則人財兩空的局面。小疾早防早治免延誤致病而言,中醫完全可以承擔。也將大大減輕國家、人民及家庭經濟,病痛負擔和壓力


宜昌忠善堂中醫診所


整個醫療體系的制度就該調整,西醫一家獨大中醫靠邊的現狀是不正常的。合格的中醫人才培養是關鍵,並且要優勝劣汰精中選精。應該讓中醫人管中醫,中醫院校的制度也要符合中醫理念,不能讓西醫去管理中醫,制度的設置也西醫化。民眾醫療觀念也要改變,不能再動輒掛水上抗生素消炎藥,也不能大量推行剖腹產等非必要的手術。同時設立招賢館廣招一切有真本事的人,初步篩選後隨機從醫院病人中選志願者讓他們現場把脈現場治,就像切脈驗孕一樣,跟蹤治療結果最後來判定真偽與療效。整個過程全程監督但不宣傳防止抄作,最大限度保證客觀公正。整個工作開始會比較難,但只要堅持慢慢形成完善的制度就好了,而且此事做好了不僅能廣納人才充實醫療隊伍,也能一勞永逸的解決那些江湖遊醫騙子濫竽充數混水摸魚的問題。凡是敢吹牛的就讓他去招賢館試試,不論真假去了都登記在冊,通過了發給證書允許在相關範圍內行醫,通不過發通知書警告不準再做遊醫騙人,一旦被發現就嚴判重罰。

治理河道就是堵住汙染源及引進清水排出汙水,讓清水更清而汙染絕跡,若不如此則永無寧日。小到家庭單位大到國家,都是一回事。所謂國泰民才安,世界一棋盤。不要以為事不關己反正可以向國外移民,病毒不分有錢沒錢以後公共安全是大問題。自己國家強大才能保護你,否則就像現在那些困在外面的國人,一面擔驚受怕病毒一面擔心暴徒,想走走不了回國沒航班……



壓軸熊瘋


1910年鼠疫來襲,6個月左右導致滿洲里地區6萬人死亡,由伍連德主導的新醫防疫方式乘著近代文明之風,在官方主持下衝擊著國人的生活,中醫在民間的診療活動因與新醫防疫方式格格不入,遂遭到新學派的指責和嘲諷,《大公報》首先發難,抨擊舊醫妄傳方藥、任意錯置。最具“觀賞性”的當屬狗屁貓尿一戰。

在伍連德率領防疫人員在哈爾濱第一次蕩平疫氛之後,總結參與防疫人員的死亡人數發現,防疫人員2943人,死於鼠疫者297人,死亡率是10%;其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救護車司機,死亡率45%;其次就是當地中醫,死亡率達44.4%;死亡率最低的是醫學堂的學生,29人死亡1人,死亡率是3.5%;

在長春有一個10萬人的地區,西醫很少,在鼠疫的大流行中,中醫的生意特別興隆,其後果是登記在案的31位執業中醫中,17人死於鼠疫(約54%)

當時有一些不知深淺的中醫,瘋狂詆譭伍連德的防疫工作,屢屢欺騙民眾,吹牛說他們能治癒鼠疫。要知道中醫其實是沒能力診斷鼠疫的。每當有發燒並咳嗽的病人前來求診時,他們總是說預後良好,並將診金裝入腰包,如果這個病人得的根本不是鼠疫,而是某種自限性疾病(疾病發展到某種程度後自動停止,逐漸恢復痊癒,如傷風感冒、水痘),病人當然會康復,這就有的可吹了。如果這個舊醫倒黴,遇到了真正的鼠疫患者,那結果就是雙雙斃命。

針對當時的鼠疫,新醫在治療方面也無良策,但畢竟有效的防疫措施阻遏了鼠疫的蔓延。可就在那個經濟上捉襟見肘的亂世,牙縫裡擠出來的防疫專款,中醫也要分一杯羹。伍連德負責防疫機構的經費預算,對每一筆款項都有詳細說明,唯恐因為經費不足誤了大事。

在1921年,也就是鼠疫死灰復燃第二次襲擊東北時,有個很有影響的中醫團體,不知道怎麼巧舌如簧地說服了道尹,由政府出資4000元,設立了一所鼠疫病房,採用中醫療法。這所病房於當年4月1日開張,由12位中醫負責,每位每月薪資100元,應其所請,伍連德他們將10位已確診的病人於4月1日至4日送去醫治,結果全部病亡。4月5日這些不知深淺的傢伙告饒了:別送病人了,我們治不了……這短短的5天之內4000元就打了水漂。從此以後中醫從來不提純中醫治療,沒逢大疫就參合進來搞所謂中西醫結合治療,分一杯羹。


Nicoluu


從國家層面改革才能有中醫擔當社會責任的可能。

第一,改革衛生部,分西醫衛生部和中醫衛生部。徹底改變大一統管不過來的被動局面。中醫管理中醫,西醫管理西醫。包括中醫行醫執照分類考核分類管理。發揮中醫單項技能優勢,一技之長行醫成為中醫主流。

二,恢復祖國漢醫,將中醫歸納為中國漢醫管理範疇。藏醫,苗醫,中醫等各個有特色漢醫和漢方統一由漢醫管理機構負責。


科恩達_深度睡眠酶


把中醫中藥作為醫保範圍。把西醫西藥踢出醫保範圍。中醫治未病也能治已病,中醫中藥對症治療快速有效成本低,預後效果好,是全民健康醫療的最好保障方式。而西醫西藥費用高療效差長期用藥效果不佳成本太高應戒除。醫療.體制改革應以中醫中藥為主導主體。大力培養髮展中醫中藥人材和產業是正途。


海山


鼓勵中醫坐堂制度,適當放寬中醫行醫准入條件,成立獨立的中醫管理體系,多方面扶持中醫,保護祖國傳統文化。祖國醫學博大精深!講究天人合一,中醫是一門哲學,希望能夠傳承好發揚好,造福人類!讓百姓多一個健康保障,多一份選擇!讓普通百姓看得起病用得起藥。


天地情緣tdqy


中醫可以說,她可擔當社區民眾健康需求。因為中醫藥有幾千年的經驗和中醫多其它方面的中醫技術,只要民眾願意接受,中醫藥治病比西醫治病更有可靠性。中醫不管是大病,小病都能通吃。可是中醫雖能治好百病,但精通中醫的甚少,現在懂得中醫幾乎為半桶水,說他不懂他又懂點,做事裝模作樣。說其懂做事又拖泥帶水。這樣的人是信任不萬社區工作的。要他信任工作,找個精通的人員。


隱居林中85466304


中醫完全能擔當社區健康服務,但十分重視醫術級別的中醫,上崗畢業生?五年以上臨床經驗的?最關鍵的問題是有沒有技術的中醫,是否有能力擔當的中醫生?最好是每個社區配二至三位中醫,其中必須要有一位有技術,有責任擔當的好中醫。否則解決不了社區健康問題。


曹圓浩


中醫不但能擔當社區健康的責任,還能承擔全民醫療的重任,要提高中醫管理等級,擺脫西醫模式管理,必須要精通中醫的人才能成為領導管理者,立即放開民間純中醫執業,收集沒有傳承人的老中醫的技術經驗,挖掘中藥配方,改變現行中醫培養體系,成立初中中醫專業,從小培養,鼓勵師承,拋棄與中醫無關的西醫知識,使中醫走上正規發道路。


Z202m203h


小感冒發燒,買點中成藥,稍重一點診所吊液體,這些來的快,不誤事,誰有時間天天熬藥,而且中醫療程太長,大一點的病,就進縣醫院,現在農民居民收入高了,生個孩子都選擇地區級醫院。縣鎮醫院都吃不飽。何況社區中醫。中醫確實在專科領域裡有許多獨到經驗療法,這也是長期鑽研的結果,可惜,影響不廣。受惠人群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