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戰爭美劇都有哪些?

美劇浮世繪


我推薦《血戰太平洋》。《血戰太平洋》是由HBO公司出品,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湯姆·漢克斯製作的二戰題材電視劇。劇集是從萊基(詹姆斯·貝吉·戴爾飾)、斯萊治(約瑟夫·梅澤羅飾)和巴斯龍(喬恩·塞達飾)三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視角展現整個太平洋戰場。電視劇劇情中表現的戰爭情節,涵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戰役。電視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劇本改編自參加過二戰太平洋戰區的前美軍士兵尤金·斯萊治的回憶錄《美國海軍陸戰隊:老兵故事》、羅伯特·萊基的回憶錄《頭盔當枕》以及海軍陸戰隊士兵約翰·巴斯隆的故事。其他引用參考的書籍還包括《紅血》、《黑土》)、《中國海軍對戰隊》。



這部劇以萊基(Leckie)、斯萊(Eugene)和巴斯隆(Basilone)三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視角展現整個太平洋戰場。萊基和斯萊治兩人的經歷都寫在各自出版的自傳裡,巴斯隆的故事由已故歷史學家安布羅斯採訪並由他的兒子休·安布羅斯整理。 自從2001年之後,湯姆·漢克斯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HBO電視臺,這道算式的結果,想必美劇愛好者都知道等於壯烈的迷你劇《兄弟連》。然而,從今天開始,這道算式就會有另一個結果,那就是《血戰太平洋》。這部被稱為《兄弟連》兄弟篇的迷你劇美國時間3月14日開播,整部劇一共10集,每週播1集,每集1小時,但耗資竟然達到2.5億美元,成為史上最貴的電視劇。製片人斯皮爾伯格也不忘提醒觀眾:“這也將是電視史上最慘烈的10小時。”


《血戰太平洋》從2007年8月開始在澳大利亞取景拍攝,於2008年5月完成拍攝。2009年4月,背景音樂全部完成。2010年3月15日開播,每週日晚9點播出一集。《血戰太平洋》跟《兄弟連》一樣,一共拍攝了10集,每集一小時。這部迷你劇估計在澳大利亞的攝製花費為1.5億美元,而整部劇的攝製成本可能高達2.5億美元。從而超過了《兄弟連》的1.25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貴的電視劇。

按照通俗的眼光來看,《血戰太平洋》首播集不算很“打”,大部分篇幅都用在鋪墊士兵們奔赴戰場前的經歷,以及初次到達太平洋島嶼之後的新鮮和好奇。首播集快結束的時候,才出現了美日兩軍面對面交火的戲。並且這場短暫的交火發生在夜裡,想過一把戰爭癮的觀眾可能會略感失望。 雖然首播集描寫戰場之外的場面非常多,但一點也不悶。開篇就是老舊的黑白紀錄片,親歷當年太平洋戰場的美軍老兵現身說法,一下子就把觀眾帶進了二戰的氛圍。然後本劇製片人湯姆·漢克斯親自旁白,講述太平洋戰爭的意義和拍攝本劇的目的,讓人覺得“不看這劇你就虧大了。” 《血戰太平洋》的音樂和《兄弟連》一樣棒,煽情場面也不輸《兄弟連》。在和日軍交火之後,戰場上佈滿了雙方的死屍,奄奄一息的一名日軍拉響手雷炸傷了前來攙扶他的美軍士兵。這個舉動激起了美軍的怒火,他們瞄準一名遠處的日軍士兵,用步槍打著他的四肢取樂。男主角羅伯特看不下去了,舉起手槍擊斃了這名日軍士兵。這時候,悠揚的曲調響起,觀眾很容易和羅伯特一樣陷入莫名的哀傷中。



一個普通的摔迷


2001年,一部由HBO出品的二戰題材迷你限定劇,憑藉著強大的製作陣容,出色的故事水準、超高的拍攝成本以及好萊塢幾位大神斯皮爾伯格、湯姆·漢克斯以及喬治·盧卡斯史無前例的精誠合作,一經播出就立時成為一部全球現象級的二戰題材影視作品,並獲得了藝術口碑與商業利益的雙收。沒錯,這部只有十集,每集卻堪稱一部電影的美劇就是《兄弟連》。

改編和拍攝《兄弟連》電視劇的構想,源自於斯皮爾伯格另一部獲獎無數的電影作品《拯救大兵瑞恩》。

事實上,《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故事開端與核心馬特·達蒙所扮演的瑞恩的兄弟們都在戰爭中犧牲。其故事原型就源自於斯蒂芬·E·安布羅斯所撰寫的二戰紀實著作《兄弟連》。

只不過書中是這樣寫道:美國士兵司格特·弗裡茨·奈蘭德在法國服役時,收到兄弟在諾曼底登陸犧牲的消息,弗裡茨搭車去見另一個兄弟,發現普雷斯頓也於6月7日被殺,之後他第三個兄弟愛德華也被證實死於中緬印戰場,他的母親一天之內收到三封通知死訊的電報。真實的故事是弗蘭茨很快被所在部隊的隨軍牧師找到,並安全遣送回家。

斯皮爾伯格為了使故事更具感染力,讓情節顯得波瀾起伏,足以架構起這部電影的精神內涵,顯然作了較大的改動。

我們可以看到在《拯救大兵瑞恩》中,美軍統帥為了把痛失數個兄弟,母親尚在家中獨守空房的瑞恩平安帶回,派出了以湯姆·漢克斯扮演的美軍軍官為首的拯救團隊,電影的故事也由此順理成章的擴展開來。

作為斯皮爾伯格自《辛德勒的名單》後第二部有關二戰題材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使斯皮爾伯格達到了事業生涯的又一高度。電影在上映之後,很快成為了全球觀眾及影視界所關注的焦點,並最終成為當年度奧斯卡獎的最終贏家。

當然,電影所獲得的好評並不能掩蓋電影劇情本身所存在的問題:失真。

尤其是在諾曼底登陸之後,對於士兵和戰場的描摹過於誇張。而犧牲一堆,拯救一個的做法,雖然謳歌了人性的偉大,充滿了對戰爭的反思,可卻並不能說服資深軍迷和充滿理智的影評人。

因而,在電影上映之後沒多久,經過與《兄弟連》原著作者斯蒂芬·安布羅斯、《兄弟連》主人公之一的E連連長理查德·溫特斯等一眾人的密切交談,斯皮爾伯格和湯姆·漢克斯最終決定再來一次前所未有的改編創作。

《兄弟連》第一集於2001年9月9日上映,吸引了大約1000萬名觀眾觀看。即便兩天之後,就是舉世聞名的“9.11”事件爆發日期。但在第二集播出時,這部電視劇仍然吸引了約730萬名觀眾同時觀看。

2002年,中央電視臺央視8套鑑於《兄弟連》所具有的弘揚反法西斯戰爭正義勝利價值觀念和劇情流露出的反戰意義,史無前例的向HBO電視臺購買了版權,把《兄弟連》搬上中央電視臺的大銀幕,並將原有十集的劇集編為十四集。

《兄弟連》由此在異國他鄉的中國又收穫了一波收視熱潮和口碑佳評,是那個時代無數國人們的美劇啟蒙作品。

時隔多年之後的2010年,斯皮爾伯格為了了結父親想讓自己拍一部關於“二戰太平洋戰場”,同時也為滿足那些二戰老兵們的夙願,最終重執導筒再次攜手HBO電視臺為世人們帶來了另一部戰爭鉅作:《太平洋戰爭》。

如果說《兄弟連》當年高達1.25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已經令人瞠目結舌的話,《太平洋戰爭》最終的製作成本2.25億美元基本可以說歎為觀止了。

什麼概念呢?讓我們用同時期的好萊塢電影鉅作《阿凡達》來做個對比,創造全球票房第一成績的《阿凡達》其製作成本是2.37億美元,《太平洋戰爭》作為一部根本不會登錄電影院上映的電視劇作品,製作成本居然基本和《阿凡達》持平,達到了2.25億美元。

HBO的總裁曾經在採訪中明確的表示過,他們根本沒曾想過這部電視劇能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商業效益和影視成就,只是覺得這部電視劇的拍攝與製作是一種責任,能夠弘揚人們的愛國觀念,能夠把《兄弟連》中的那種生死兄弟情意繼續延續下去。

話雖這樣說,電視劇播出之後卻也確實沒能夠獲得和《兄弟連》同樣的收視成績,在口碑上也不及《兄弟連》。更有人指出這部電視劇根本就是蹭情懷,糟蹋錢的失敗改編。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平心而論,《兄弟連》是根據E連十餘個二戰老兵的回憶匯成的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在故事的完整度和飽滿度上自然是要高過僅僅根據三個人的回憶錄和一些訪談錄改編形成的《太平洋戰爭》。

但是,在故事的深刻度上,相比前作《兄弟連》,《太平洋戰爭》卻可以說拍出了已然年過半百的斯皮爾伯格真正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核:戰爭究竟是什麼?戰爭的意義又在何處?

如果說劇集的前三集用繁複龐雜、更迭不斷的故事人物,讓觀眾或多或少會有些一頭霧水,幾個主人公的人物刻畫在此時也稍顯得有些平面,不夠鮮明。那麼到了第四集的時候,則把劇集推向了第一個高潮。

主人公之一的羅伯特·萊基因為長期在大雨傾盆的雨林作戰,最終患上了遺尿症,並得以被轉移到風平浪靜的戰區醫院休養。可良好的生活待遇、恬靜舒適的生活之下,卻蘊含著比前方炮火更恐怖的敵人:崩潰的人性。

透過劇中主人公的視角,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群滿懷著愛國激情,義無反顧踏上戰場的好青年在連綿不絕的戰爭陰霾以及兇狠無比的敵人淫威之中,漸漸變為另一種人。

情況極壞的比如第四集中和萊基同處一室,帶有濃烈創傷後遺症狀的往昔戰友。情況稍好的,也不過就像劇中的另外一個主人公尤金·斯萊治,經歷了這場戰爭之後,他從一個對未來充滿熱枕的青年蛻變成為了一個迷失者和一個沉思者,心中永遠留下了戰爭的陰影。

在劇終的時候,通過尤金父母之間的對話,通過尤金與父親外出打獵卻突然痛哭流涕,觀眾得以瞭解到,尤金在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依舊會經常在夜晚驚醒、哭泣……

“誰有過他這樣的經歷?隨他去吧。”這是《太平洋戰爭》結尾,尤金的父親對他母親說的話,也是全劇最後一句臺詞。

當然也有人在漫長的戰爭之後,憑著在戰爭中的奉獻,贏來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主人公之一的羅伯特·萊基從第一集登場到最後一集退場,他的戲份應該是最多的。但是在劇集的人物形象塑造上,羅伯特·萊基卻是三個主人公之中較為失敗地那一個,整個人物的轉變與情節展現,顯得他甚至於有些神經質。

但是在劇終集裡,他和心儀的姑娘維拉的再度相會,卻在一瞬間把這個人物整個烘托的十分令人動容。

在約會上,維拉問他為什麼沒有把那些寫給她的信寄給她呢?

萊基說:“我當時覺得反正活不長,寄不寄都沒什麼區別。”

維拉繼續問他信裡都寫了些什麼,萊基充滿深情款款地說道:“此生最美的詞句……”

說完了劇中兩位得以活到戰後的普通士兵,就該說影片中塑造最為出色的主人公形象了。約翰·巴斯隆,一個獲得了軍功之後,有幸被包裝成為“戰爭英雄”,回到國內給軍方去推銷戰爭債券的普通士官。

在電視劇前期,我們可以看到當另外兩個主人公在前線如火如荼地進行作戰的時候,約翰·巴斯隆在國內以英雄的面目四處為軍方兜售戰爭債券、空閒時就打打高爾夫球,與著名女演員打情罵俏……

然而,當有一天他再也無法選擇漠視戰爭的時候,他選擇了回到訓練基地,選擇了去重返戰場,也在訓練基地中遇到了一生的摯愛,短暫的熱戀與蜜月之後,約翰·巴斯隆最終如願以償地帶著自己訓練的新兵回到了戰場。

而最終的戰死彷彿就是命中註定的,也使得他真正做到了作為一個戰爭英雄,所應該做到的一切,雖然這也同時註定他和新婚妻子永遠的別離。

在《太平洋戰爭》中,另外兩個主人公大多是帶著批判和反思戰爭的角度進行敘事的,唯獨約翰·巴斯隆,電視劇延續了《兄弟連》中的謳歌士兵英勇和英雄事蹟的傳統,正面表達了對這場戰爭勝利的正義思想。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所延續和繼承《兄弟連》的片頭炭筆畫製作和雄渾的背景音樂。

炭筆在無形之中彷彿象徵著那些浴血奮戰、出生入死的普通士兵靈魂。在戰火中,所有士兵的靈魂就像炭筆一樣破碎掉了,而片頭曲最後,那根炭筆在碎末中游走,則是對那些靈魂受到創傷的士兵們想要修補靈魂的一個縮寫。

在這場漫長而又殘酷的戰爭之中,當眼前曾經熟悉的戰友一個個倒下,士兵們所能做的唯有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活下去,活著就是唯一的信仰。

在他們自己看來,熬過戰爭的他們都不是什麼所謂的英雄,但曾經和英雄並肩戰鬥過。

當戰爭結束,歷史的篇章悄然翻過,那些逝去的靈魂已然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漸行漸遠……唯一欣慰的是活下來的士兵用筆把戰爭寫了出來,用他們的方式,講述著這場值得銘記的戰爭,並由此來告訴後人,和平的重要。


迷影生活


我硬盤裡常年珍藏的是

《兄弟連》,美劇至尊,歐洲戰場

《血戰太平洋》,兄弟連姊妹篇,太平洋戰場,相對於兄弟連增加了對人性的描寫

《我們的父輩》,德劇,五條線同時進行,不慌不亂還吸引人,佩服導演和編劇強大的邏輯,相對於前兩部又少了戰爭場面,多了人性描寫,二戰帶給德國的苦難比任何一個國家都重,女主好漂亮。。。

《殺戮一代》,說伊拉克戰爭的,有答案詳細說明了,HBO出品,必屬精品

《那時那地》,也是說伊拉克戰爭的,是唯一一部軍隊還未撤出戰場就播放的劇集

最後,雖然不是美劇,強烈推薦如雷貫耳的《拯救大兵瑞恩》,長達26分鐘的諾曼底登陸戰,被二戰老兵評為還原最成功,最接近真實戰場的戰爭片,真是很佩服湯姆漢克斯和斯皮爾伯格


C哩學派


《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兄弟連》


自在獨行一TSM


《兄弟連》,《太平洋戰爭》





LABIGCAI


行屍走肉第四季,太平洋戰爭,末日孤艦第一季,越獄第一季。個人感覺這幾部都挺好看的,而且豆掰評分也挺高的


來自火星的一條鹹魚


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


暴躁的孩紙


漫威有很多可以看的美劇作品,比如綠箭俠,神盾局特工等等,詳細的可以搜索漫威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