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然有序!大亞灣區省市重點在建項目全部復工

  日前,大亞灣區在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的同時,復工復產工作紮實有序推進,企業生產、群眾生活漸漸步入正軌。一家家企業井然有序開工復產、一批批工人身著統一廠服返回崗位、一個個工地打樁基響聲隆隆,一件件產品在生產線有序排開……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

  記者從大亞灣區復工復產辦瞭解到,截至3月11日,大亞灣區復工企業1045家,工業企業復工443家。其中,168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工率100%;規上外資企業復工60家,復工率100%。全區省市重點項目17宗,其中在建項目12宗已全部復工建設。


井然有序!大亞灣區省市重點在建項目全部復工

企業忙碌的生產車間。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德輝 通訊員邱秋菊 攝

  網格化聯防聯控,精準護航企業復產

  3月1日,168家規上企業全部復工,復工率100%;

  3月8日,石化區化工企業全部復工,復工率100%;

  3月10日,全區省市重點在建項目全部復工建設;

  ……

  為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大亞灣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和領導,堅持全區一盤棋,堅持疫情防控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一方面加強經濟運行分析監測,積極應對、精準施策,落實省市區支持企業共渡難關政策措施,強化網格化聯防聯控,加大力度為企業紓困解難,確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雙保障”;另一方面加快重點項目如埃克森美孚、中海殼牌三期、慧聰等大項目建設和推進,在疫情“大考”中穩建設、穩經濟,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關口前移,企業成為疫情防控的一線陣地。為護航企業復工復產,及時解決企業防疫困難,大亞灣全區企業按行業劃分為14個一級網格,由區領導擔任一級網格長;各企業為二級網格,設二級網格長、網格管理員,從全區抽調了14個單位211人擔任二級網格長和網格管理員,負責對企業每一項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全程跟進、全程參與、全程服務。同時,大亞灣對596家規下製造業企業配置了75名網格管理員進行網格化管理。

  通過網格化管理,區內每家企業都有網格管理員全天駐點到位,精準實施幫扶,協助企業查找疫情防控隱患,指導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協調解決企業生產面臨的實際問題,保障企業安全平穩運行,得到企業一致好評。

  2月中旬,時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在大亞灣重點項目石化區工地,工期不等人,急需一批員工開展鑽孔作業,但該批員工到大亞灣未滿觀察期,能否申請到崗作業成了難題。瞭解到這一情況,區網格化管理小組立即研究解決,經向用工工地瞭解,該批員工行動軌跡清晰,屬“點對點”包車接送的員工,且到醫院檢查各項體徵健康,工地作業點間隔也充分,管理小組要求工地做好防疫措施後,協助該批員工上崗作業,幫企業搶回了工期。

  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協助防疫物資採購

  當前,用工不足是企業反饋最多的問題。為協助企業解決困難,大亞灣區復工復產工作辦公室結合網格化管理方案,對規上企業開展用工需求調查,摸清企業用工需求。協助企業異地務工人員分期分批安全有序返惠返崗,通過市人社系統採取“點對點”包車方式,與機場和汽運總公司聯繫溝通,讓赴惠復工返崗人員集中乘坐務工班車從“家門口”直接到“廠門口”,務工班車配醫護人員測量體溫,提供健康檢查等服務,確保途中防疫安全。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鼓勵企業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各項補貼政策辦事指南》申請相關補貼,進一步解決企業用工後顧之憂。惠州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的產品技術員龐志勇就是通過務工班車返崗上班的。2月19日,他和廣西百色籍其他返惠返崗務工人員搭上免費返崗專車抵惠,“服務都很好,安全保障也到位。”龐志勇說。

  口罩是復工復產的“必備武器”,為緩解企業復工復產後對醫療衛生防控物資的需求壓力,大亞灣區多措並舉,專門成立物資保障組,統籌採購防疫物資,積極爭取上級物資調配和支援。同時,區工貿局引導區內有資質的企業轉產口罩等防疫物資,大大豐富了防疫物資儲備。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1日,全區累計向企業免費發放口罩92000多個、消毒液近10000公斤、消毒粉1200多公斤。

  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隨著復工復產步入正軌,企業採購需求擴大,大亞灣區創新工作方法,組建口罩等醫療衛生防控物資集體採購微信群,及時發佈防控物資的生產廠家及供應商信息,幫助企業之間相互交流分享採購信息,有效擴大了企業採購防控物資渠道,目前加入微信群企業已超200家。

  真金白銀補貼 助企紓困解難

  敏華傢俱製造(惠州)有限公司是大亞灣區的重點工業企業,主要生產和銷售高檔傢俱、沙發等產品。從2月12日復產至今,32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但訂單太多,人員沒有全部到齊,還是忙不過來。

  “我們現在要按下單時間排號生產,還要繼續招人,儘管生產很緊,但防疫不能鬆懈,我們有信心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完成今年生產目標!”敏華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在做好疫情防控“五個到位”的同時,該公司專門購買了噴霧消殺機,每天4次對車間、辦公樓等公共場所進行消殺,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

  據悉,像敏華公司這種採購防疫物資的,根據《惠州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措施》(簡稱“區十條措施”),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對應的配套支持和獎勵。

  “區十條措施”明確,疫情防控期間,已開工的企業自行購買紅外體溫探測儀、消毒水、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的,按照疫情期間在崗人數、不超過100元每人的標準,對購買金額的50%給予補貼,每家企業累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在支持防控應急物資生產方面,大亞灣符合條件企業在“市十條措施”的支持基礎上,增加區內獎勵。“對2月1日至29日期間符合條件的,按市支持金額的20%給予配套支持”,即在市給予50%獎勵、每家企業最高200萬元的基礎上,區內再給予10%、每家企業最高20萬元的支持。

  目前,大亞灣區相關部門正在制訂“區十條措施”實施細則,有望近期發佈,區內符合條件的企業可申請對應的支持補助。

採寫:記者歐陽德輝 通訊員邱秋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