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自己的膽量不如從前,變得怕這怕那。確實,“初生牛犢不怕虎”,隨著經歷的增加,人越長大反而恐懼的事物越多:對失敗的恐懼,對衰老的恐懼,來自新聞的恐懼……就這樣,恐懼漸漸變成了我們人生路上的攔路虎,它讓我們變得不再敢於嘗試,而是猶猶豫豫,甚至止步不前。在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裡,三傻之一拉加的主要特點就是“恐懼”。他遇到什麼事情都求這拜那,所以他的室友都很煩他。他整個生命體驗都是被恐懼所籠罩的,任何狀況出現,他都習慣性地退縮。

你或許有過這種疑問:恐懼如何產生的呢?哪些方法能讓我們正確面對恐懼呢?下面就讓我們從“恐懼是什麼”開始,一起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一 恐懼究竟是什麼?

1 恐懼是進化的產物

《恐懼與應激心理學》一書詳細研究了動物的恐懼與應激反應。簡單地說,一些動物先天存在著對其他動物的恐懼,這種本能性的恐懼讓它提前警覺到掠食者,迅速識別以便及時逃避,求得生存。

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人類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器官還是認知或是情緒,都是一種生存手段,是為了生存而存在的裝備。“恐懼”其實也是一種裝備,是一種類似軟件式的裝備,它植入到我們的內心來保護我們,讓我們在面對巨大的危險時,不至於渾然不知。

“恐懼”既是一種探測器,也是一種命令。你現在的行為或者你處在的某種場景,如果有危險,“恐懼”就會以一種你意識不到的方式強迫你終止這個行為,或者逃離目前的場景。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沒有恐懼,很多物種可能就不存在了。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2 天生恐懼無所不在

近幾年,很多景區為了吸引遊客,都陸續建了玻璃棧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家界的天門山。如果你去那裡,看到的不只風景,還有人們的醜態——有的雙腿顫抖緩慢行走,有的踟躕不前……這些玻璃棧道雖能直接看到下面的萬丈深淵,實際上是很寬的,而且是玻璃鋼做的,硬度和鋼板一樣。但由於人們天生的恐懼,很多人都是不敢直接往前走的。

這種現象科學家早已經研究過,那就是著名的“帕斯卡思想實驗”。這個實驗是把一塊足夠寬的木板支起來放在地面,當你從這頭跑到那頭去時,腳是不會觸到地面的,但如果把這塊木板放在兩個懸崖之間的高空,幾乎就沒有人敢過去了,甚至連挪過去都不敢。

這個實驗也說明了:人的理智在情感面前是非常無力的。理智已經清楚地告訴你很安全,但天生的恐懼感無所不在。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3 恐懼伴有生理現象

當我們意識到有某種危險時,我們的軀體就會迅速自動地處於警覺狀態,出現心跳和呼吸加快,肌肉緊張,兩手出汗,臉色通紅或者蒼白,血壓升高等生理現象,有些人甚至會有顫抖、眩暈、噁心等症狀。這時,我們在精神上和體力上都做好了準備,動員了所有的力量去進行抗爭。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二 恐懼是如何產生的?

1 出生是恐懼經驗的原型

John Wood在《你害怕什麼?》一書中形象地描述道:

“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最初體驗很可能是充滿恐懼的。我們被迫離開母親的子宮——一個柔和、溫暖、安寧、舒適的世界。進入到這個世界彷彿是一場充滿光亮、噪音、寒冷、疼痛的噩夢。嬰兒出生的時候,它害怕得身體緊縮,疼痛得面部扭曲,雙眼緊閉。我們與母體脫離之後的第一種情緒就是恐懼,第一個反應就是躲避。”

弗洛伊德曾說:“對個體來說,出生是恐懼經驗的原型,成人經驗的恐懼狀態往往是對‘生之創傷’的重新體驗。”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2 幼年期的冷漠對待或過早承擔

一個人在幼年時,如果被父母冷漠地對待,會很容易在成年後的生活中恐懼不安。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極度需要安全感,這份安全感一般來自父母。如果在需要食物、生病或者害怕時,父母不能在身邊提供支持,孩子就會產生孤獨的感覺。這種感覺會使孩子對挫折過分敏感,從而缺少面對挫折的勇氣。

孩子過早地承擔家庭責任也會產生恐懼,既包括經濟上,也有精神上的依賴。正如一些生活壓力大的單親媽媽,她們把孩子當成傾訴對象,讓孩子過早分擔生活的苦悶。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像一個小大人一樣體貼母親。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樣的孩子“懂事”,然而這些“懂事”的孩子會形成一種心理慣性——過多為別人著想,只有在“被需要”時才有安全感。如果有一天,他們發現自己不再被需要,恐懼感就會油然而生。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3 青春期的父母管教或同伴欺凌

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處於苛刻或者放縱的家庭環境中,他們也有可能會產生恐懼。

在苛刻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總是害怕自己無法滿足父母的要求。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他們就會擔心無法滿足別人的要求,會因為恐懼而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扛。

而放縱的家庭環境看起來自由,實際卻缺少榜樣。這會讓孩子很難判斷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長期下來,孩子會害怕做選擇、做決定,他們更願意過隨波逐流的生活。

還有最近幾年備受關注的校園欺凌事件,對孩子構成不同程度心理影響,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危害生命,就像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和“少年的你”中,都有人被逼到自殺。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4 成年期的家庭暴力或精神高壓

很多人認為,一個人在成年以後,會有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儘管受到了傷害也會恢復,事實卻並非如此。正如近期曝光的家庭暴力事件,中國30%左右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的情況,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因為長期處於家庭暴力的狀況下,她們精神高度緊張。即使這些人最後鼓起勇氣選擇了離婚,她們也需要很長時間,才可能走出陰影。就像近期的網紅“宇芽”遭遇家暴後,男人的前妻七年後接受採訪,回想當時的遭遇,還是忍不住痛哭流淚。

除此之外,長期處於精神高壓的狀態下,人也會產生恐懼。有一本心理療愈書籍《身體從未忘記》,書中記載了美國士兵離開越南戰場回家後,大多都無法過上正常生活的痛苦。這些士兵不能聽噪音,不能看煙火……一切讓他們想到戰場的事物,都會再次把這些士兵擊潰。成年人也不是銅牆鐵臂,如果經常被凌虐或者長期處於精神高壓的狀態之下,很有可能產生無法擺脫的恐懼。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三 如何面對恐懼?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當人們覺得憑藉自己的能力無法完成一件事或者可能搞砸一件事的時候,恐懼感就會出現。但是,假如你去嘗試,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恐懼感其實是毫無依據的。特別是當你將自己的能力推到極限時,讓你感到恐懼的事就會開始減少。其實,那些未知並沒有你認為的那樣危險。

1 肯定自己,保持個人特質

《直面內心的恐懼》的作者弗里茲•李曼認為:克服恐懼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肯定自己。恐懼對於人類來說彷彿是天生的弱點,它更多來源我們內心的映射,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有戰勝恐懼的希望,從而讓恐懼這種本能逐漸變成了嚴重的問題。一味的否定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可能會使我們更加恐慌,從而產生反效果。

而且,我們在克服恐懼的過程中還要學會保持個人的特質。就是在克服恐懼時,不要試圖成為別人。在《莊子•秋水》中記載了一則小故事。一個燕國人到趙國去,覺得趙國人走路的樣子很好看,他就開始學,結果他沒學會趙國人的走路方法,連自己原來的走路方法也不會了,最後爬著回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一味想成為別人,很有可能的結果是沒有成為別人,還把自己搞丟了,最後得不償失。

2 加強練習,減少災難想象

如果危險真的發生了,擔心和恐懼反而使人緊張、虛弱,沒有力量面對危險。你腦海中應該有這個概念:沒有做好某件事情,這是正常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事情我們都必須去練習,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這方面的行家,應對自如。

探索一下自己內心的想法,注意你的災難想象:我認為會發生的糟糕情況,這與事實相符嗎?這發生的概率很高嗎?回想之前遇到的事情,有幾件你想象中的事情真的發生了?你會發現這個幾率很小很小,而且即使真的發生,通常你總還是能處理好的。用不著僅僅因為有些事情不盡如人意,就長時間地感到不安,這會動搖你的信心,延緩你的行動力。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3 放下過去,直面心中創傷

“當你試圖克服恐懼的時候,不要衝上前去,讓自己一下子面對一切;這樣做很糟糕,結果往往會與你預想的目標適得其反,使你原來的恐懼陡然增加十倍。最好的辦法是,與你懼怕的對象保持一點兒距離,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接近它。這樣,你會越來越適應你害怕的處境。”

只有直面創傷,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放下過往,面向未來。電影“國王的演講”講述了英國國王喬治六世有口吃,他很自卑,遍尋名醫,但每一次治療都讓他有被羞辱的感覺。所以,他決定不再治療口吃。後來,在一名沒有執照的怪醫生的鼓勵下,他慢慢開始勇敢地走到公共場合演講,逐漸接受了口吃的現實,也慢慢克服了在人多場合不敢說話的心理障礙。最後他治好了口吃,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表公開講話,號召大家反法西斯,英國民眾都被他的精神所鼓舞,對反戰做出了貢獻。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4 勇於傾訴,建立親密關係

在心理學上,“傾訴”一直都是最有效的方法。若你可以向一些可以給予你支持的人訴說衷腸,這是邁出了改變的重要一步。你可以選擇向自己的家人、好朋友傾訴。你就會發現,他們會真誠的理解你,會認為你的恐懼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弗里茲認為,和伴侶一起成長是克服恐懼的最佳方法。一個人如果與伴侶有穩定的關係,他會比別人更容易擺脫恐懼所帶來的影響。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患有妄想精神分裂症,曾多次被送入精神病院治療。後來在妻子艾麗西亞的幫助下,迴歸了正常的生活。而與納什同一時代,相同病情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中很多人都選擇了自殺。他們和納什結局不同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伴侶提供的心理支持。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5 敢於冒險,去做恐懼的事

如果你打算改變現狀,那麼你必須去冒險,必須做那些使你感到恐懼的事情。如果我們去冒與人打交道的風險,諸如索賠錢財、打消不合理願望、拒絕邀請……這些都可能讓我們有機會得到一些收穫。如果不去冒險,我們就會一無所獲。

當你可以更注重實際的挑戰上時就可以很明顯地改善這種情況,比如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曾經感覺到害怕而遲遲未做的事,你會發現你就在克服自己的恐懼。

TED演講中,有一個人分享自己如何突破自己的恐懼,他就是每天都去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然後把他放到社交網站上,比如嘗試向一個陌生人借錢、向不認識的人求助……當他嘗試越多,他發現:總體而言,拒絕他的人少,而答應幫助他的人很多。

冷漠、暴力、高壓、欺凌……這幾件事幫你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

法國前總統戴高樂說過“恐懼是萬惡之源”。他的意思是“很多的邪惡源自於恐懼”。就像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說的,“歷史上那些殘暴的劊子手常常都是懦夫,最殘暴的人往往又是最懦弱的人,因為他們身懷恐懼的時候會做出極其殘忍的事情來。”願我們放下過去、肯定自己、保持個人特質、建立親密關係,踢走“恐懼”這塊絆腳石,在有限的人生中勇往直前,活出想要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