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

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我市抗疫阻击战基层一线,除了党员干部、村干部,还有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是农村工作的后备军,是乡村振兴中的“年轻力量”,他们是“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这群年轻的九零后们,他们默默坚守,勇于担当,他们也是这场防疫大战中坚定的逆行者,勇往直前的士兵。让我们记住这些年轻的面庞,为他们点赞!

今天,我们来看下漳平市的“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情况。

1月23日(农历二十九)战“疫”的号角吹响,服务在漳平市和平镇“三支一扶”麻梦诗就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放弃春节假期,发挥“5+2”“白加黑”精神,同分管领导下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到省外返乡人员家中做思想工作,及时撰写疫情防控信息。每次父母亲打电话过来关心问候,问她身体状态和工作情况,能否回家休息几天?她总是回答说:“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放假,要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
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

在全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李鸿烨作为去年刚走出校门加入到我市在新桥镇的一名“三支一扶”成员,在正月初三上午就返回了新桥镇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为遏制疫情扩散、战胜疫情默默地奔忙着。

他是一线战斗员。作为新桥镇城门村包村队长兼唯一队员的他,正月初三刚参加完镇疫情防控布置会后就立即联系村干部,共同下村排查、登记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入户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材料;劝导村民做好自身防护,引导村民用科学方式防控疫情,减少外出;为强行隔离观察对象和自我隔离观察对象提供服务,帮助他们采购配送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用品。配合村两委干部在村中设置检查点,细致做好村民的体温测量、登记、出入村民的劝导和疫情防控常识解答。至今共入户共摸排城门村176户750余人,排查外省返乡人员22名,其中湖北武汉返乡人员4名,责任挂钩3名新桥籍湖北返乡人员,入户劝导其自行在家隔离。

他是前线守门员。为防止疫潮侵袭,阻隔病毒传播,保障群众生命安全。李鸿烨主动参与新桥镇06线公路双溪口检测点的值班值守,仅在元月十五元宵节当天就满负荷完成了200余辆过关车辆和司乘人员的身份排查、登记及体温测量,为全镇的疫情防控筑起了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大网。

他是安全宣传员。作为新桥镇消防站及食品安全委员会干部,在参加防控疫情斗争的同时,李鸿烨没有落下自己的本职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大量村民群众都居家预防隔离。用火用电量剧增。为提高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对新桥23个行政村以及镇辖区内加油站发放、张贴宣传材料,落实好各个村疫情防控及消防安全音频播放、并参加镇里组织的市场整治、圩天劝导活动,劝告村民不聚餐、不聚会、不赶圩。

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
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
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

正月初二,本应还在与家人团聚的吾祠乡2019级“三支一扶”卢丽华,在接到乡党委政府的疫情防控通知后,不得不离家返岗。根据乡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她在乡党政办负责值班值守,负责全乡所有疫情登记、汇总、疫情防控信息编发、推送、宣传材料编印等后勤保障工作。值班值守期间,当下村干部回到乡里交下一大叠名单后,剩下的汇总、分类、梳理等工作便是她的全部任务,所以,办公大楼里,看到的多是她在电脑前埋头苦干的背影。卢丽华做事细心,后期乡政府又安排她兼着交通检疫组工作,奔赴在各个交通劝导点,实时了解过往车辆,“请问你们从哪里回来的?有没有漳平市外旅居史?最近有没身体不适的情况?”这几句便是她每天说的最多的话,但她仍能耐心地为每一位村民们解释,并一一做好来访人员信息台账。虽然防控工作多且复杂,但她始终能默默地坚守着吾祠乡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疫情防控以来共登记汇总各类信息1300多条,编发各类疫情防控预警短信30多条,为全乡推送短信、微信26300多人次,编印宣传材料2200多份。

湖北

加油!

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漳平市“三支一扶”毕业生抗“疫”身影记

服务发展、服务人才、服务民生

校对 │ 杨锶译 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