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愛,無形的依靠


父愛,無形的依靠

背影,永遠的愛

----獻給為人父親的我們

也許男性表達感情的方式比較含蓄,年輕的孩子又不善領會,總之,父親與兒子始終無法和母親與子女間的親密度相提並論。然而在許多關鍵時刻,父親的一句話,卻往往成為兒子人生方向的轉折點或者指標。一句話,表達了父親的偉大,打破了父子之間的隔閡,使父親不再是陌生的“他”,而是兒子永遠的依靠………

我曾經聽過很多高中生、大學生的談話,意外發現孩子心中的父親,原來如此的容易受到傷害;即使父子之間仍有一份微妙的感情維繫著,但是想要具體描繪出父親的形象也非易事,不少人甚至對自己的父親一無所知。

一名22歲的大學生說:“我們父子像競爭對手。假如父親佔了上風,我內心總有點不平衡…….”“父子的感情也不是特別差,只是經常在一起講不了幾句話。”

現代的父親似乎多采用放任主義,不僅不會嘮叨不停,也不會強迫兒子接受自己的價值觀,更談不上切磋性的對話。事實上,這是一個任何人都無法把握的時代。每位父親都面臨著漂泊的工作環境,還可能被炒魷魚的威脅,從而喪失了自信心。許多父親留給兒子的印象,只是家庭中的一件擺設而已。

然而,在這個看似淡薄的家庭關係中,一旦有所謂不聽話、不好好讀書、不認真工作的孩子出現,那麼父親的形象就會突然偉大起來。

曾經一位孩子談論到自己的父親:高中畢業前,覺得父親與我的對話內容都是在數落我的缺點,直到這次大學考試不理想,有意願重新考試的時候,父親的一句話“尊重你的決定,我堅決支持你”,才讓他感受到他對我的信任,也縮短了父子之間的距離。也曾經有位父親在孩子工作不如意、頻繁跳槽的時候,對他說:你的選擇,一定有你的理由。這話讓他感動不已。除此之外,最能讓兒子感受到父親的存在的,大概就是“父親默默工作的背影”了。“一次做不好,再做十次”,我認識的一位研究生終於體會出了父親這句話的重要性,高中以前,他對於一心工作想出人頭地的父親的評語是“可恥的父親”。但是他離家獨立選擇學者生涯後,他才開始覺得父親一頭栽進工作的精神了不起,“父親說:與其抱怨,不如先做做看,這是很困難的,在這道德標準不固定的時代裡,父親的話就成了我內心深處的支柱”。高中時代就讀名校的他,見到疲於營生的父親經常在睡覺時口水長流,覺得有股嫌惡感,暗下決心他日後必成為人上人,不想成為父親那樣,對人陪笑哈腰的小生意人,但是進大學後他開始給父親幫忙,終於體會到父親的辛苦與無奈。現在每次放假回家父親都邀他散步,說些“水隨器皿而成為方圓”之類的話,他雖然還是有些不懂,但是仍舊陪笑說:知道了,老爸!父親也許是想告訴他:人是脆弱的,這位學生說:父親縱有幾分沒出息,但仍舊是個善良好人。他表示這一點自己一定要堅守,做一個像父親那樣的好人。

父親,我們都曾遺忘或者忽略的那個人,始終都站在我們的前方,有他,兒子便會看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