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中國人的生活水平還很低,填飽肚子是最大的人生願望,在物質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大家對教育也就不怎麼上心,在原本該上學的年紀卻不得不必須背起一定家庭責任,放牛、割豬草、幹農活是許多七零後、八零後的童年回憶,如今物質條件變好了,大家都教育也開始上心起來。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已經成了許多中國人都認可的事情,然而當代的中國家中對教育是有了足夠的重視,卻在教育方法和方式上還有很大的欠缺。中國的許多家長只認成績,打著為你好的旗幟,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控,卻忽視了對孩子的三觀和天性的培養,那到底該如何培養子女呢?民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梁啟超先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模本。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梁啟超一共有九個子女,古有一門三進士,今有一門三院士,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這是梁啟超先生的教育成果。百年前,梁啟超先生在蘇州學生聯合會上做了一次演講,在此次演講中,梁啟超談起了自己的教育觀:通過知育、情育、意育,教人做到不惑、不憂、不懼。梁啟超說:“如果做成一個人,智(知)識自然越多越好;如果做不成一個人,智(知)識卻是越多越壞。”

在他看來,成人比成才重要得多;在孩子的品行教育上,他說,做人第一,能力在其後。

成人的標準又是什麼呢?梁先生的標準很高,他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做到不惑、不憂、不懼,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梁啟超非常喜歡給子女寫信,換句話說,梁啟超十分重視與子女的交流,而且梁啟超從不隱藏對子女的愛,反而大聲的告訴子女,他很愛他們,“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情感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中國人是含蓄的,大多數中國父母都不會主動對孩子說我愛你,但大多數父母都會用行動來表達對子女的關愛,正所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用行動來表示對子女的關心和關愛也很不錯,用嘴說還是付諸於行動都是愛的表達方式,重要的不是方式而是讓家庭和諧充滿愛,在這樣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自然不會陰暗自卑,自會滿臉陽光,熱愛生活。

梁啟超的教育觀念很明確,軟硬結合,用愛來塑造子女的內核,用學識和強健的體魄武裝身體和大腦。愛家、愛生活、愛國、愛工作,只有把子女的內核擺正了,才能教育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懂禮貌,知對錯,分得清什麼是該做的事,什麼是不該做的事,知廉恥,懂榮辱,內心有底線,做事有原則,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你不必為他擔心什麼,他自己就會生活的很好。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梁啟超作為民國首屈一指的文學家,他對子女學業要求很嚴格,梁啟超認為要想做到不惑,首先要有大量的常識,從小學、初中一直到大學,這都是豐富我們常識的一個途徑,常識多了才不會少見多怪。但僅僅有點常識還不夠,我們做人,總要各有一件專門職業,多總結學習這一職業的經驗和知識,我們有了這種學識,應用他來處置這些事,自然會不惑,反是則惑了。常識和學識都足夠了,才能形成一個總體的智慧,這就是知育。

梁啟超先生是真正的教育家,他對子女的教育自成系統,而事實證明,梁啟超先生的教育方法很不錯,梁啟超的九個子女,基本都從事不同的職業,有經濟學家、有軍官、有火箭控制學家、有考古學家,還有建築學家,甚至還有圖書館管理專家,梁啟超鼓勵孩子勇敢嘗試,去探尋自己值得一生奮鬥的事業,感興趣的事情才能專注探索,做感興趣的事情才能收穫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生存很容易,獲得幸福卻不容易,幸福來源於生活和工作,能讓子女過上幸福的生活,是做父母最大的願望,但是大多數父母常常偏離的軌道,將物質基礎看成所有,基於這個導向,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找到一個好工作,能賺很多的錢,可又有多少父母關係過子女真正喜歡什麼呢,可曾關係過子女是不是真的幸福?

父母教育子女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幸福,但許多父母卻在偏執中慢慢遠離了初衷,甚至是背道而馳,最後教育出了一個不僅反噬父母,還對社會有害的人。學業精不精通是很重要,但如果連個人都不是了,學業越精通,危害越是大。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成績並不是孩子的一切,先成人後成才,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成績好就是什麼都好,只管成績不管別的,這樣只會培養出巨嬰,而且會讓孩子覺得只要成績好了我幹什麼家長都是能接受的,會變得更加叛逆。

教育孩子其實是一門藝術,裡面有很多的學問。很多時候孩子的教育出現了問題,其實是父母教育的不好,但也不能全部怪父母,畢竟他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來做這種事情。唯一能做的就是孩子成長的同時家長要跟著一起成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學習的最快途徑就是看書,這裡給廣大家長們推薦一套正面管教孩子的家庭教育書。教你真正的走進孩子心裡,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不會講道理那就看看這套書,聽出孩子的潛臺詞,說到孩子心坎裡。書中結合了家庭教育的典型問題,闡述了完美親子關係的本質規律和關鍵點,輔以大量的常見場景和問題加以說明,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操作性建議,讓父母切實掌握這些技巧。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家長們吼叫孩子,孩子其實是聽不到的,有時候只會感覺到害怕。所以在教育孩子問題之前,家長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這樣孩子才能聽進去,不是誰吼的聲音大誰就贏的。

聰明的父母都知道,好孩子不是吼出來的。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家長們關於教育孩子這件事真需要好好學習一下,不要犯錯了就又打又罵的,哄的時候再拿玩具來哄。這樣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成績不是孩子的一切,梁啟超:除了學業精通,成不成個人更重要

這套書一共4本,豐富的案例足夠解決你遇到的問題,4本一共58元,非常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