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的?

身死道消阿悟


林黛玉身上的標籤有兩個是非常鮮明的,第一多愁善感,第二聰明清秀;多愁善感算是她性格上的缺點,包括林黛玉小心眼,愛使小性子。我看到有很多黛玉粉為林黛玉的“多心”辯解,說什麼只給賈寶玉使小性子。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想笑,如果林黛玉只在賈寶玉面前使小性子,那麼林黛玉肯定不算是小心眼。可是在賈府從主子到奴才,都知道林黛玉是“愛使小性子”,難道這些人全部是眼瞎?還是心術不正?連賈寶玉自己都承認,林黛玉小心眼。賈寶玉算是最維護林黛玉的人,難道他也說瞎話嗎。

我想說的是在紅樓夢中,美玉微疵,是作者對人物最好最真實的描寫,因為任何一個人都有缺點,如果林黛玉沒有多心,她還有其它缺點嗎?應該是沒有,沒有缺點就是一個完美的人,當然在很多黛玉粉眼中,林黛玉就是一個完美的人,然而這樣的“林黛玉”絕非是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是一個人,一個會對寶玉說“放屁!外頭不是枕頭?”這樣帶有粗話語氣的女人,我倒是覺得很多讀者分不清林黛玉與絳珠仙子的關係,總是把林黛玉看成仙子,而不是看成已經下凡歷劫的女子,在人間林黛玉就是人,她有著正常人的喜怒哀樂。所以只要是人,就會有缺點。對於林黛玉的缺點,她本人也承認,如黛玉對寶釵說“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極好的,然我最是個多心的人”當然如果黛玉粉,為了維護黛玉的完美形象,也可以說黛玉說這一番話,只是自謙。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最善良的一個女性,為什麼要用最呢,除了在賈寶玉的問題上,她會主動出招,攻擊薛寶釵史湘雲外,林黛玉對任何人都沒有敵意,無論賈府上下多少人,中傷黛玉詆譭黛玉,林黛玉全然不在意,也絕不會伺機報復,這是林黛玉最大的優點,也是黛玉最大的善良,整部紅樓夢中能達到這種思想境界的,也只有賈寶玉一人而已。


青埂峰下的鬼話


疫情期間剛看完87版紅樓夢,87版紅樓夢是結合紅樓夢原著以及眾多紅學家的分析來拍的,個人覺得比續寫的紅樓夢要略勝一籌。

100個人的眼中有100個林妹妹,我在看視頻的時候,彈幕也都在刷不同的看法,多人是把林妹妹和薛寶釵相比。有人說談戀愛和林妹妹談,結婚和薛寶釵結婚;林妹妹和賈寶玉是純粹的愛情,你妹妹不會勸賈寶玉考取功名,但是寶釵會勸賈寶玉考取功名;林妹妹心裡從始至終只有寶哥哥一個人,但是寶哥哥卻只是寶釵宮中選秀落選後的第二選擇。

作為一個女生,我佩服寶釵與人相處的圓滑、說話的周全以及管理能力,這個黛玉是比不上的,但是寶釵有時候會為了自己做出一些“卑鄙”的事情,比如聽到丫鬟在說一些秘密的事情,她在外面偷聽被發現了,就大叫“顰兒在哪”,讓丫鬟誤以為之前是黛玉在這偷聽……所以我更敬仰黛玉的真性情。下面是原文、黛玉自評和他評:

1.原文評價

正冊判詞(釵黛合一)

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2.自評

(1)比不得寶姑娘,什麼金什麼玉的,我們不過是個草木之人罷了。

(2)父母早逝,雖有銘心刻骨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雲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症。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3.他評

(1)賈雨村:怪道我這女學生言語舉止另是一樣,不與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為榮府之孫,又不足罕矣,可傷上月竟亡故了。

(2)賈母:①我這老冤家,是那一世裡孽障?偏遇見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②林丫頭那孩子倒罷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狠結實了。要賭靈性兒,也和寶丫頭不差什麼;要賭寬厚待人裡頭,卻不濟她寶姐姐有耽待、有儘讓了。

(3)賈寶玉: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她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此為寶釵勸寶玉好好讀書,考取功名)

(4)妙玉: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

(5)薛寶釵:更有顰兒這促狹嘴,她用‘春秋’的法子,將市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她想的倒也快。

(6)鳳姐:①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②(林丫頭)是美人燈兒,風吹吹就壞了。

(7)興兒:(林黛玉)面龐身段和三姨不差什麼,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這樣的天,還穿夾的,出來風兒一吹就倒了。我們這起沒王法的嘴都悄悄的叫她“多病西施”……自己不敢出氣,是生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

4.評點者評價

(1)脂硯齋:

黛玉之心機眼力。(甲戌本第3回)

可惜這樣才情學術卻只一耗耳。(甲戌本第19回)

黛玉情情。(戚序本第19回)

奇文!寫得釵、玉二人形景較諸人皆近。何也?寶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論貴賤,皆親密之至,豈於寶釵前反生遠心哉?蓋寶釵之行止,端肅恭嚴,不可輕犯,寶玉欲近之,而恐一時有瀆,故不敢狎犯也。寶釵待下愚,尚且和平親密,何反於兄弟前有遠心哉?蓋寶玉之形景已泥於閨閣,近之則恐不遜,反成遠離之端也。故二人之遠,實相近之至也。至顰兒於寶玉似近之至矣,卻遠之至也。不然,後文如何反較勝角口諸事皆出於顰哉?以及寶玉砸玉,顰兒之淚枯,種種孽障,種種憂忿,皆情之所陷,更何辯哉?此一回將寶玉、襲人、釵、顰、雲等行止大概一描,已啟後大觀園中文字也。今詳批於此,後久不忽矣。釵與玉遠中近,顰與玉近中遠,是要緊兩大股,不可粗心看過!(庚辰本第21回)

寶釵可謂博學矣,不似黛玉只一《牡丹亭》便心身不自主矣。(庚辰本第22回)

二玉事,在賈府上下諸人,即看書人、批書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書中常常每每道及,豈具不然,嘆嘆!(甲戌本第25回)

(2)張汝執:

寶玉之痴,痴得正;黛玉之痴,痴得偏。寶玉之痴,痴得真;黛玉之痴,痴得詐。寶玉之痴,痴得渾厚;黛玉之痴,痴得乖張。同一痴也,大有天淵之隔。

寶玉為人,尚可規正。其奈與黛玉日相親密,所以將性靈錮蔽住了,甚為可惜!

書中每寫黛玉處,其性情何等乖張,何等猜忌。惟此一回,寫探春之因抄而動氣,寫寶釵之未抄而尚且回家。若黛玉亦在被抄之列,而乃默無一言甘傷顏面,而忍受,何也?

(3)夢覺主人:

林黛玉之仙草臨胎,逆料良緣會合,豈意摧殘蘭蕙,惜乎《摽梅》之嘆猶存。似而不似,恍然若夢,斯情幻之變互矣。(甲辰本卷首)

(4)王希廉:

黛玉一味痴情,心地褊窄,德固不美,只有文墨之才。(護花主人總評)

黛玉《哭花詞》極嘆紅顏薄命,是黛玉一生因果,與《紅樓夢曲》遙相關照。(第27回)[74]

(5)周璇飾林黛玉(1944電影劇照)

黛玉之哭只哭得自己,賈寶玉之慟直慟到一家,深淺不同,是兩人分別處關鍵。(第28回)

(6)塗瀛:

人而不為時輩所推,其人可知矣。林黛玉人品才情,為《石頭記》最,物色有在矣。乃不得於姊妹,不得於舅母,並不得於外祖母,所謂曲高和寡者,是耶,非耶?語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其勢然也。”於是乎黛玉死矣。

薛寶釵善柔,黛玉善剛;薛寶釵用屈,黛玉用直;薛寶釵徇情,黛玉任性;薛寶釵做面子,黛玉絕塵埃;薛寶釵收人心,黛玉信天命,不知其他。

(7)姚燮:

還淚之說甚奇。然天下之情,至不可解處,即還淚亦不足以極其纏綿固結之情也。書中林黛玉,自是可人。淚一日不還,黛玉尚在;淚既枯,黛玉亦物化矣。

神瑛與絳珠,一草一石,所謂木石緣也。人皆重金玉而賤木石,豈天意亦與為轉移耶?(第1回)

黛玉自雲近.日少淚,不知無淚之比有淚,其心為更傷,其病為更深。(第49回)

雪芹先生不欲以曖昧之事遭蹋閨房,故於黛玉臨終時標出“身子乾淨”四宇,使人默喻其意。黛玉氣斷之時,即薛寶釵婚成之候。新房熱鬧,滿堂合奏笙簫;舊院淒涼,半空亦有音樂。夫笙簫者,生所同也。音樂者,死所獨也。黛玉亦何慊乎釵!(第98回)

(8)張新之:

寫黛玉處處口舌傷人,是極不善處世、極不自愛之一人,致蹈殺機竟不覺。(《紅樓夢讀法》)

(9)周春:

黛玉幼居母喪,克盡孝道,其心地極明白者。故其死也,既悲雙親之早世,又憤外婆之炎涼,因而嘔血數升,奄奄垂絕。若專以為相思病,亦不諒其苦心也。此書發於情,止乎禮義,頗得風人之旨。(《紅樓夢約評》)

(10)文學史評價

林黛玉出身於“清貴之家”,由於小時父母鐘愛,比較任性。後因父母早喪,寄居賈府,孤苦伶仃。環境的齷齪勢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備”,為保持自己純潔的個性,她始終“孤高自許,目下無塵”,語言“比刀子還利害”,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她在寶玉面前鄙視封建文人的庸俗,詛咒八股功名的虛偽。在賈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霜刀劍嚴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鬢廝磨的賈寶玉才是她的“知己”。她和賈寶玉之間的真摯感情,成了她能在這個勢利環境中生活下去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支柱……在焚稿斷痴情一回中,她一面吐血,一面焚稿,以死向這個黑暗的社會表示最後的反抗。在黛玉身上又使我們看到一種新型婦女的思想意識的萌芽。

(11)王文娟飾林黛玉(1962版越劇電影劇照)

林黛玉是一個美麗而才華橫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賈府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許,在那人際關係冷漠的封建大家庭裡,曲高和寡,只有賈寶玉成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於對賈寶玉的愛情中。她用尖刻的話語揭露弱點,以高傲的性格與環境對抗,以詩人的才華去抒發對自己命運的悲劇感受。她為保持自己的愛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其它評價

(13)魯迅:你們看,林妹妹整天愁眉苦臉,哭哭啼啼,小肚雞腸,我可受不了啊……林黛玉雖然美,但那是一種病態美。

(14)王國維:賈母愛薛寶釵之婉嫕而懲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說而思壓賈寶玉之病;王夫人固親於薛氏鳳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於己也;襲人懲尤二姐、香菱之事,聞黛玉“不是東風壓西風,就是西風壓東風”之語(第八十一回),懼禍之及而自同於鳳姐,亦自然之勢也。賈寶玉之於黛玉,信誓旦旦,而不能言之於最愛之祖母,則普遍之道德使然,況黛玉一女子哉!由此種種原因,而金玉以之合,木石以之離,又豈有蛇蠍之人物、非常之變故行於其間哉?不過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為之而已。

(15)俞平伯:①釵黛雖然並秀,性格卻有顯著不同:如黛玉直而薛寶釵曲,黛玉剛而薛寶釵柔,黛玉熱而薛寶釵冷,黛玉尖銳而薛寶釵圓渾,黛玉天真而薛寶釵世故……一個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一個是它的肖子寵兒。②作者借了抑揚褒貶進行批判,對於釵黛有所抑揚。其揚黛抑釵,他的意思原是鮮明的。

(16)王蒙:林黛玉是理想、是詩,她本身便是情,是一切電腦沒有,而人類所渴望所難以獲得,所夢寐以求的情。她的鐘情、嫉妒、多疑、糾纏、懼怕,她的病態,表現了許多弱者的內心,表現了許多強者深藏的、潛意識中的不願人知的那一面內心。

(17)呂啟祥:林黛玉不僅是《紅樓夢》的女主人公,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整個中國文學史的重要人物。她是凝聚著本民族文化的華粹精英……如果說,他把天地間靈秀之氣所鐘的女兒喻之為花,那麼,林黛玉就是花的精魂;如果說,他把生活心靈化而流瀉為詩,創造了充滿詩意的真正的藝術,那麼他所創造的林黛玉形象最富於詩人氣質,是詩的化身。



不懶卻愛吃的梅子醬


林黛玉是個內慧外秀,楚楚動人,惹人憐愛,多愁善感的女性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黛玉天生麗質,氣質優雅絕俗,“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她有著寄人籬下、父母雙亡的不幸遭遇,處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賈府的惡劣環境,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說,外頭看著光鮮,其實十分難熬.但是她也有著青春少女的活潑熱情,並非終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整點小料


黛玉用詩詞來宣洩自已的離情別緒。她所寫的多是些哀傷的詩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敗。筆者認為:正是由於身體上的先天虛弱,黛玉對事物的反應比較消極,什麼事多從其反面來考慮,這也導致了黛玉在思維方式上極為消極和被動。人的氣質是和性格聯繫在一起的,某種氣質更容易形成某種性格,如多血質人的容易形成樂於助人,活潑好動的性格,而黛玉屬於抑鬱質,這種氣質為她性格的形成起了奠基的  ?作用,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靜不喜動”。大觀園中的女兒們知道她天生氣質如此,對她也就不過分地苛求了。這些姐妹們喜歡寶釵的多於喜歡黛玉的,每次湘雲來賈府總是愛找寶姐姐玩,而不會首先去找林妹妹,這使得黛玉與別人的社會性的交往逐漸減少,也促成了她更加憂鬱的性格。家道中落對黛玉造成的影響就是:敢愛而不敢言,只有把愛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著別人能幫她一把,把自己的愛情寄託於別人的憐憫,形成了強烈的依賴感。只把著了一個救命的稻草,信守愛情,正所謂,愛至深,傷也深。最後,直至為愛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總括

  林黛玉是個內慧外秀,楚楚動人,惹人憐愛,多愁善感的女性 林黛玉之美,還表現在她才學橫溢和濃郁的詩人氣質。

  黛玉天生麗質,氣質優雅絕俗,“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她有著寄人籬下、父母雙亡的不幸遭遇,處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的賈府的惡劣環境,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說,外頭看著光鮮,其實十分難熬。但是她也有著青春少女的活潑熱情,並非終日都只在哀愁之中。


gds耶和華的僕人


自己看得起自己就好了。內心強大,不在於他人目光和評價,又不生活在別人眼光和口中,有氣質也能把地攤貨穿出名牌感


方樂樂


林黛玉性格十分豐富複雜,既自尊又自卑,既敏感又坦蕩,既尖刻又寬厚,既孤傲又謙和,既脆弱又堅強。








我是大敏兒


曹雪芹的《紅樓夢》是中華民族四大名著之一。著中林黛玉美若天仙相貌青秀,明眉皓齒秀眼柳腰,琴棋書畫無所不會。由於父母早逝,家道中落寄身外婆家中。所以導致了她性格孤獨遇事忍讓,為人懦弱與人無爭的悲慘結局,最後丟掉了自己的生命。她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也是一個在愛情上的賠葬品。


桑榆晚華靜


林黛玉性格複雜多變,既自尊又自卑,既敏感又坦蕩,既尖刻又寬厚,既孤傲又謙和,既脆弱又堅強。


老陳的電影往事


林黛玉不僅是《紅樓夢》的第一女主人公,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做整個中國文學史的第一女主人公。她是凝聚著本民族文化的華粹精英,如果說,他把天地間靈秀之氣所鐘的女兒喻之為花,那麼,林黛玉就是花的精魂。

如果說,他把生活心靈化而流瀉為詩,創造了充滿詩意的真正的藝術,那麼他所創造的林黛玉形象最富於詩人氣質,是詩的化身。


大益茶



心性高潔,但有些過於自憐自哀,肚量一般。大小姐脾氣。

說她小心謹慎嘛,初入賈府時,提醒自己不肯多走一步路,不肯多說一句話。她又總是搞新聞,試問賈府上下誰人不知她和寶玉剪不斷理還亂。

說她情不情,對落花等沒有感情的事物都尚存憐惜之心。但卻看不起劉姥姥,當著姐妹的面取笑劉姥姥是個母蝗蟲。

至情至性是她,對愛的人(寶玉……)掏心掏肺的好,對不愛的人一點情面也不留。

難怪抑鬱寡歡,是冷場王。

周瑞家的捎來宮花給她,她直言,莫不是別人揀剩的才給她,當場給人難堪。反觀寶釵,與人相交融洽的多,宮花而已,不爭閒氣。

黛玉沒有安全感,哀憐自己是風中飄萍,無依無靠,其實誰不是呢,當小姐的,不比丫鬟僕婦們幸福?她怨嘆自己不被眾人所喜,那是因為她也不喜眾人呀。人生何其艱,誰願意熱臉貼冷屁股?

其實她不必如此惋惜自己的身世的,父母雖早已離世,但均是人中龍鳳,光明磊落。比起有個總是招惹禍端的哥哥的寶釵而言,這樣的先天條件不知道要優渥多少倍。她和妙玉倒真是一路人,可惜至察則無徒,然妙玉心胸更為開闊,你們不愛我也沒有關係,畢竟我也不愛你們。

妙玉也避俗唯恐不及,劉姥姥用過的茶杯,原意是想要給它砸了,寶玉言送給劉姥姥貼補家用是好事一樁,遂交由寶玉處理。劉姥姥待過的院子,務必用大水沖洗一遍。

獨木不成林。寶釵明白這個道理,但黛玉不明白。無怪乎最後漸失人心,連一向感情要好的湘雲都倒戈相向,更偏好寶釵了。

寶釵和湘雲相交時日亦無多,然她能體諒湘雲在史家生活不易,幫湘雲出謀劃策甚至贊助湘雲圓滿一次設宴的雅興。

寶釵亦能為黛玉送來至好的燕窩,體貼關懷黛玉的身體。甚至點醒黛玉自己亦喜愛《西廂記》,但為避免徒惹禍端,少與大環境做不必要的抗爭,免折損自己。寶釵的處事方法是否可取難言,但她很多時候能急人所急這很大氣。

然寶釵有個很大的矛盾,她過於識時務,保全自己。她可以奉揚貴妃,可以取悅王夫人等。她甚至可以在偷聽小紅秘密講被發現之時,為掩蓋自己的小人行徑,急中生智,自導自演一出“不是我,也許是黛玉”的戲碼。

黛玉是不屑害人,但黛玉也是沒能力保全自己。

其實沒能力保全自己又如何,“是非功過轉眼成空”,黛玉和寶釵來人間一趟,肆意活過,已是幸事。

人誰無過,推己及人,我們也並非完人,黛玉的錯,可能我們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