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新年伊始,全國進入了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戰鬥中,我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形成了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在這場嚴峻鬥爭中,長寧團區委向全區團員、青年發起志願者招募,招募崗位包括專業醫護、心理疏導、社區服務、大數據整理、重點人員轉送和外語翻譯志願者等。目前,共收到1156條志願者報名信息,已有728名志願者參與奮戰在疫情的最前沿:

  430名專業醫護和心理疏導志願者

  由區衛健委統一安排,作為具備專業技能的醫務志願者,支援上海市援鄂醫療隊、市區級疾控中心、重點隔離集中點等防控一線。

  243名青年志願者

  負責協助社區幹部排摸返滬人員情況、樓道、公共設施消毒、送菜、發放通行證、測量體溫等工作,守護小區大門防線。累計服務時長近25000小時。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37名外語翻譯志願者

  助力長寧區域內外籍人員較多的虹橋街道、天山街道、程家橋街道和周家橋街道,陪同社區居民幹部上門,對返滬外籍人員排摸疫情情況提供翻譯,發揮中外人員溝通的友誼橋樑作用。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12名區疫情防控大數據處理志願者

  這支隊伍由學校團幹部、大隊輔導員等青年組成,他們每日負責彙總區域內所有企業、員工及居民上報的2萬餘條海量數據,更要在短短3個小時內,對所有數據進行處理上報並做到“零差錯”。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9名“南瓜車”造型師志願者

  為緩解醫務人員防控期間的理髮難問題,主動請纓為長寧區域內10家醫院的328名醫務人員提供免費理髮服務,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7名重點人員轉送志願者

  甘冒風險、勇挑重擔,24小時駐紮在區內集中醫學觀察所,接送和陪護區內重點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在指定醫院和集中醫學觀察場所之間來回。在為期10天的志願者工作中,他們共出車20餘次。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些年輕的臉龐

  疫情當下醫者仁心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來自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95後”團員青年汪陽,小年夜接到醫院群裡的援鄂醫療隊報名通知,義無反顧地報了名,得知可以作為增補隊伍去武漢,既緊張又激動的她當場就答應了,為了這身工作服,她覺得義不容辭。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95後”團員青年秦明作為護理界的“新兵”,當年畢業時,他有兩個選擇,可以去從事健身格鬥,也可以從事護理。最後,他選擇了能救死扶傷的護理。作為一名團員青年,面對馳援武漢,他也毫不猶豫第一時間報名,就為幫助更多的人。

  疫情急招使命擔當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00後”大學生夏聞欣參與區疾控中心的重點人員陪護志願者,談及為何要來做志願者,小夏說是受到父親作為一位投身於防控一線的人民警察的言傳身教,此次疫情來勢洶洶,他覺得正是需要志願者的時候,可以幫助減輕醫務人員的負擔,他的想法得到了父親的肯定和全力支持。作為一名“00後”團員青年,使命是一直支撐他完成任務的信念。

  為疫情數據“加速前行”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張優悠作為一名共青團員,主動報名,成為了長寧區大數據處理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員,累計服務70小時。在崗期間,她主要負責彙總和上報外來人口數據,並進行查重、查錯和分析。在面對平時較少接觸的工作內容時,她也積極思考,通過筆記的記錄,以截屏和標註的方式將步驟程序化並形成了一套《防疫數據彙總操作手冊(圖解版)》,幫助其他志願者們更快掌握操作流程的同時提高效率降低出錯率。

  疫情時刻人文關懷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疫情當前,長寧區的醫務人員始終堅守疫情防護第一線,簡單修整自己頭髮是很多醫務工作者的心願。長寧區領軍人才盧鑫所創立的企業“南瓜車”造型瞭解到這些需求後,造型師志願者們積極響應,組成了一支特殊的志願者隊伍,為此次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免費為醫務人員提供理髮服務,解決他們的“頭等大事”。

  上陣母子兵抗疫心連心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當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避之不及的時候,卻有很多人選擇勇敢地站出來,新華路街道左家宅居民區有一對特殊的“逆行者”,他們是一對母子。母親蔡穎報名參加了社區防控志願者,兒子李採揚是東華大學大一的學生,被母親的舉動所感染一起為社區疫情防控並肩作戰。母子二人為居民區電話排摸長租租戶信息和錄入返滬人員信息,他們互相配合,默契十足,這種戰友般的微妙情感將母子的心連在一起,他們是舍小家為大家的普通人,也是我們堅信終究能打贏這場戰役的最堅強的保障!

  我志願我抗疫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大學生都放棄了自己的寒假生活,積極報名參與社區志願工作,在華陽路街道有一位吉林大學社工專業的大學生朱寒楓,從年初開始就駐守在社區防控第一線,在工作中他發揮了自己語言上的優勢,及時與外籍居民進行溝通讓他們瞭解到目前疫情的情況以及居委會的工作。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社區居民插上一把心頭“平安鎖”。

  幾十年如一日的公益之路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上海向陽花青年公益社是長寧區一家從事公益事業的社會組織,在疫情期間,多次向基金會、街道捐款捐物資。負責人孫冰是個熱心公益的人,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他本人積極支援一線工作,報名參與仙霞新村街道社區志願者服務,為社區居民登記、發放口罩,得知虹橋火車站將會有大量入滬人員,又參與到虹橋火車站入戶登記工作中。瞭解到浦東城格工廠正在趕製防護服的任務,迅速集結了一批青年志願者前往幫忙,投入生產大隊。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孫冰和向陽花公益社的身影,從事公益事業十幾年,他始終保持著充滿大愛的奉獻精神!

  自我防護守望相助

1156、728 長寧這群好青年奮戰在戰“疫”的最前沿

  在春節期間,得知疫情肆虐,上海長寧區啟明青年醫生公益發展中心第一時間為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籌集捐款58萬。為了隔絕疫情的傳播,大家都自覺待在家中隔離,互聯網成為防控工作的有效抓手,作為一家醫療類社會組織,他們就利用網絡,製作了3部疫情防控視頻“七步洗手法”“如何正確使用消毒液”和“肺部保健操”,指導大家在家做好疫情防控的正確方法,緩解、疏導大家對疫情產生的焦慮和不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