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路上的巾幗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數萬的女性醫護人員戰鬥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而就在我身邊,也有一支以民警、職工、輔警為主的疫情防控“娘子軍”,在無私的奉獻著巾幗力量,在窗口服務、卡點值守、社區排查等方面,用他們最美的身影詮釋著入警的初心和使命。在家,他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走上抗擊疫情的戰場,她們就是堅強剛毅的戰士。在工作中,他們奮勇爭先,用實際行動詮釋巾幗英雄吃苦耐勞的品德,為全所的疫情防控工作撐起了“半邊天”。

服務群眾有我—王婉婷。和她初識是在屏錦所,90後的她更像是一個鄰家小妹,工作的緣分又一次在同一個單位共事。因為年前辦事群眾的大量返鄉,她在窗口一直工作到農曆臘月28日,大年三十接到返崗的通知後,沒有半分遲疑,便從老公位於四川通江的老家匆匆趕回。同志,請先測量體溫、帶好口罩、保持距離、依次辦理業務,每一個到窗口的人,她都會重複這幾句話。2月10日上午,一位年輕的媽媽抱著剛出生的兒子前來上戶,婉婷幫她辦理完業務後,也許出於女性的敏感,看著婉婷有點笨拙的行動問道:“你是不是……”?婉婷委婉的點了點頭。說完,那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孩子離開,半晌之後,她捧著一杯熱騰騰的奶茶送到婉婷的面前,連聲說到:辛苦了、辛苦了!說完,她們聊起了孩子,婉婷說:兩歲的兒子已經半月多沒見了,說完,她眼眶溼了,後來她說,本來沒有這麼脆弱的,這淚水可能是被你這杯奶茶感動了、也可能是想兒子了吧……。疫情期間,她先後為群眾辦理了身份證件200餘個、各類戶籍業務100餘起。

後勤保障有我—李娟。雙警家庭,就意味著雙份的付出、雙倍的堅守。李娟,所裡的內勤,她的丈夫,金帶所的所長,作為兩個孩子的父母,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夫妻倆並肩作戰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作為內勤,她擔起了疫情數據核查上報、戰時後期保障、所內工作宣傳的職責。每天將各類核查數據統計、整理,以村、社區為單位整理分發至各包片民警,並蒐集情況報送;巡邏、執勤、值守安排、日常消毒、口罩、護目鏡等防護物資按需發放、記錄這些都是她的工作……有一天,我問到:“泉哥呢”?她說:“他已經個把月沒回家了”。“孩子呢”?,她說:“大的在萬州、小的在梁平,都是父母帶著的,萬州是重災區,回也回不去”。說完,我轉身離開,喉嚨有些哽咽……

日常工作有我們—女輔警。她們,有的是兢兢業業的內勤助手,有的則是衝鋒一線排查員;有的輕傷不下火線、有的甚至病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她們在村民群眾都閉門不敢外出時,始終與我們一起在村落中“逆行”,宣傳引導、摸底排查、巡邏執勤……鄔原英,2019年一場大病至今腿腳不便卻從未提出過自己的困難;華芹梅,因工作勞累病倒至今住院已有半月有餘 ……她們舍小家為大家,不顧安危、日夜奮戰的無私奉獻,撐起了所裡抗疫工作的“半邊天”。

不問芳華,無問西東。她們只是全局婦女同志抗疫路上的一個縮影。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全局婦女同志堅守初心、不忘本職,用她們柔弱的身軀,扛起了沉甸甸的責任;用無畏的精神,譜寫著抗疫路上的巾幗之美;她們的“逆行”,成為了抗疫路上最美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