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繳納檔次前後不同,應該怎麼辦?

脫靶m


我是社會保險從業者,這個問題我簡單說說。

康樂說:社會保險,這裡主要指的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繳費,會有一個繳費的檔次,這個檔次沒有必要保持前後一致。

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人群主要是兩類:

1、企業職工

2、靈活就業人員(包括下崗待業職工、個體工商戶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等等)

對於企業職工來說,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也可以理解為繳費檔次),是與該職工上年度平均工資相關,所以企業職工是不主動選擇繳費基數(檔次)的,由個人承擔個人部分(繳費基數8%),企業承擔統籌部分(繳費基數20%)。

而靈活就業人員就不同,因為靈活就業人員需要自己承擔個人部分(8%)與統籌部分(12%),所以是可以選擇繳費基數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根據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以下簡稱社平工資),設定若干的檔次,比如繳費基數與社平工資相同,就是100%的檔次,繳費基數是社平工資的60%,就是60%的檔次。我們當地的檔次由60%-300%一共設立了若干的檔次。

為什麼要弄這些檔次呢?因為靈活就業人員的繳費需求是差別很大的。

有些下崗待業者,可能經濟狀況不好,又希望繼續繳費,這時候的最低檔次60%,就十分合適了。

有些靈活就業人員,如自由撰稿人、律師、演員等,其收入較高,也會有較高檔次的繳費需求(因為多繳多得),所以也會對靈活就業人員設立到最高繳費檔次(300%)。

但是繳費的前後不同,是沒有任何影響的,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每一年度繳費時,可以自由選擇的。因為最終在計算退休待遇時候,是綜合多年繳費,平均計算的。

比如,某人某年繳費60%,上一年繳費時100%,這兩年平均就是80%。如果下一年繳費300%,那麼三年平均就是(60%+100%+300%)÷3=153%左右。

因為靈活就業者的收入會有浮動,所以讓靈活就業人員自己選擇與其某時間段相符合的繳費檔次,以後再綜合計算退休待遇,這樣的方案無疑是非常合適的了。


讀者是客,問答相遇就是朋友,歡迎留言探討,共同學習進步


康樂苑


只要公司滿足最低繳納標準,高低都要看公司的安排,這就是公司的福利待遇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