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科山紀遊


西出惠安縣城數十步,有座山峰象蒼古的畫屏,遮斷了西方半個天宇。山上層巒疊嶂,林泉幽美;石徑蜿蜒,盤向峰巔。遊人右傍石壁,左臨溪澗,拾級而上,聽那澗底暗流穿石,琤琤琮琮,聲如鳴琴,真是悅耳動聽。難怪宋代詩人、泉州太守王十朋當年來到這裡,拍手讚歎:“堪與蘇州虎丘媲美!”


我來到“半山亭”,但見那四根花崗岩石柱,頂託著覆瓦飛簷式的亭蓋,跨道矗立,軒昂中帶有幾分古雅情調;周圍綠樹搖風,颯颯作響,逸韻天成。眼前則巖壑層疊,引人入勝,使人彷彿置身深山大谷,心曠神怡。


再前行數步,石徑斜欹,頗費腳勁,只好停步,稍歇片刻。仰看懸崖,上有老樹虯枝,盤根錯節;野鳥飛鳴上下,其聲嘹嚦,更具深邃幽邈之感。俯視腳下,澗深數丈,山泉漱石,澄明如鏡。古代詩人莊應禎漫遊此山,寫道:


石徑春山外,溪流夕照中。

幽花時浥露,高樹晚多風

詩中正是此處的景色。如今雖已深秋,卻也不減當年盛春韻致。

峰迴路轉,見那峭壁下面、溪澗旁邊的石墩上聳一座石亭。蒼勁的石樑,石棟和石瓦上面,苔痕斑駁,標誌它年代久遠,更顯古頑堅毅。它不需要匠工們的細刻精雕,更不需要彩繪師們的丹青細描,樸樸實實,腳踏實地,迎來朝暉,送走夕陽,為人們遮住炎炎的赤日,或擋住瀟瀟的山雨。我愛這樣的亭,在它周圍徘徊瞻望,豁然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亭西邊,巖崖高壘,頗為峻奇,上多古人石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春臺”二字,大如簸箕,字跡端莊秀麗,自成一格。《泉州府志》載:宋時,惠安名士“盧瞻讀書於此”。他常登臨崖上平臺,縱覽山川景色,嘯傲於天地之間,寫了不少《春遊》、《春望》、《春興》之類的詩篇。後來,“瞻以八行舉”,名登科甲,人們遂把這座原名“登高峰”的山,改為“登科山”,簡稱“科山”。南宋惠安縣令鄭清子上山遊覽,分別在盧瞻嘯傲處和讀書處,題鐫了“春臺”和“登科山”等石刻,來紀念這位高士。因此,又名為“高士峰”。


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這座春臺,千百年來,吸引了不少遊人。元代惠安名士盧圭峰,是當時泉州府所屬各縣獨一無二的進士。他到這裡遊覽,曾題記曰:“山有林壑泉石之勝。諸峰環峙,萬象在下,大海際天,一望無極。”明成化年間,被稱為“一代風流”的惠安縣令張桓,也在春臺高處,題刻“最高峰”三字,並在其下附題了“身在翠微兮,眼望溟渤;足躡青雲兮,手扶紅日”,來描寫這個高超開闊的境界。其旁,有人刻下“雲路”二字,以表現山勢雄拔,可以平步雲天的氣勢。

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我登上春臺,縱目眺望,但見高天鳶飛,遠海浪湧;輞川灣上,風帆片片;靈瑞山頭,翠嶂屏張。轉觀西北,則蓮花峰外,天幕之下,筆架、大帽諸山,纏雲裹霧,美如“天外芙蓉”。科峰北麓、蓮花峰下的“七一”等兩個人工湖的綠波,滾滾流過環城渠道,奔向城東南方廣闊的田野。

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眼前,山連海,海連山,山海都有溪流渠道緊相連。比起那惠安名宦“鐵面御史”陳玉輝題刻在崖上《詠科峰》詩中的“海門潮上連天碧,嵐岫煙浮擁縣青”,不知要生動壯麗多少倍了。我既是“童稚年年上此山”,又是“老大回鄉萬象新”的故鄉人,能不撫今追昔,有所感觸?一個久已淡忘的印象,突然浮現在腦海之中。

那是我十來歲時,天大旱,三月不雨,山野焦黃,禾田龜裂。有幾個紳士,暗裡大搞糧食囤積居奇;明裡卻裝出副“悲天憫人”的偽善面目,率領城鄉百姓,成群結隊(有的還穿著孝服)抬著“境主”、“鋪主”、“城隍老爺”、“觀音佛祖”等大大小小尊神、菩薩,一路上跪跪拜拜,口裡呼號著“皇天降雨”,來到了深藏在這春臺背後的“科峰禪寺”,以及明朝萬曆年間建造在山腰巨大磐石之上的“祈雨亭”,頂禮膜拜,乞降靈雨。我也好奇地跟上山來。啊,香燭幾乎燒成漫山的濃霧,淚珠幾乎滴滿了每個窮苦人的胸襟。結果,得到的報應是“顆粒無收”,“餓殍載道”。

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從此,我每年春節來到這裡遊玩,總覺得祈雨亭下,巨巖上面,那莊嚴大方、剛健雄渾的“山高水長”四個大字,是對當時現實的諷刺。因為,實是“山雖高,而水不長;地貧瘠,而甕無糧”。

今天,我站在這春臺之上,目光所到之處,一派大好春光,由於封山育林,山更高了;由於興修水利,水更長了。“山高水長”四字,科山當之無愧,惠安也當之無愧!

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今天,在明媚的春光裡,科山東麓的惠安縣城,新的建築群出現在天宇之下。看到科山古寺及周圍的名勝古蹟修葺一新,那文昌閣、夫子壇,又以它古樸的藝術風貌吸引遊人,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場所;治山治水紀念碑在動工修復;新遊覽區在擴建,由僑胞新建的“檳城閣”、“溯宇亭”等建築群,高閣飛簷,碑亭屹立。

家山風物丨科山紀遊

我頓時感到社會主義春光,從四面八方擁上春臺,撲進眼簾,暖透心脾。我的目光,不禁又移到另一座石刻,上面有詩曰:“腳躡青雲兮,揮長風而直上!”真是大氣磅礴。我想,幹“四化”就要有這種豪情牡志,才能使我們的祖國和家園更加美麗富饒!




城市因記憶而美麗!我為我的記憶而感動!惠安文獻館邀請您一起來留住這座城市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