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導讀: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曾鞭楚平王屍。在儒家看來,這種行為自然大逆不道。但屈原作為楚王宗親,卻高度讚揚伍子胥,還直斥楚平王之非。在他眼中,導致吳國入侵、楚國破敗的根本原因在於楚平王的昏暴。因此,伍子胥的鞭屍之舉雖出於個人恩怨,卻向國人昭示國家民族與君主的地位孰輕孰重。屈原這種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也是他始終不願離開楚國的思想基礎。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是《楚辭》的主要作者,作為秦楚競爭及國內政治鬥爭的犧牲者,他以高尚的人格感召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屈原傳世的二十五篇作品大抵為仕途失意時所作,字裡行間洋溢著他對斯土斯民的熱愛、古聖先賢的景仰,以及追求真理、堅守正義、保持激情、擁抱理想的精神。

《史記· 屈原列傳》曰: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在神話傳說中,楚人的遠祖古帝顓頊是一個神奇的人物。楚國保存了許多上古、夏、商時代的宗教巫術文化。屈原是楚國的重臣,曾掌巫史之職,熟悉這些宗教活動。因此,他的作品朗麗綺靡、誌哀情深,既善於鋪陳,又富於聯想,這與楚國巫風的燻浸是分不開的。

周朝得天下後,大封同姓諸侯,發展出宗法制度來統治國家。然而在南方的楚國,宗法觀念尚未形成。楚人的國家民族意識中,還遺留很多氏族社會的痕跡。因此,屈原更多地用氏族社會的觀念來看問題。如屈原對於伍子胥的態度,就是一個極佳的證明。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伍子胥鞭屍楚平王

伍子胥為報父兄之仇,曾鞭楚平王屍。在儒家看來,這種行為自然大逆不道。但屈原作為楚王宗親,卻高度讚揚伍子胥,還直斥楚平王之非。在他眼中,導致吳國入侵、楚國破敗的根本原因在於楚平王的昏暴。因此,伍子胥的鞭屍之舉雖出於個人恩怨,卻向國人昭示國家民族與君主的地位孰輕孰重。屈原這種強烈的國家民族意識,也是他始終不願離開楚國的思想基礎。

其實,屈原在仕途失意之時,考慮過前往他國追求理想:

“ 思九州之博大兮, 豈惟是其有女?”

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離騷》)

縱然如此,他至死都沒有背棄自己所眷戀的楚國。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與楚王同宗。到了春秋前期,楚武王熊通封其子瑕於屈,後代遂以屈為氏。戰國時期,與君主同族而另去他國謀職的人並不罕見。如商鞅是衛國公子,韓非是韓國公子,卻皆曾出仕於秦。假如對楚國獨有的文化缺乏認識,的確會覺得屈原不願去國的決定在當時是個異數。然而,瞭解屈原這種置國家民族於君主之上的意識後,我們會發現:他留在楚國、以身殉國是必然之事。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屈原《九歌·山鬼》圖

屈原生活於戰國晚期,年代稍晚於孟子、莊子,而比荀子、韓非子稍早。屈原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對於北方諸夏文化的經典非常熟悉,並把其內容思想融入自己的詩篇。如在《天問》篇中,屈原歷數唐、虞、夏、商、周這些中原王朝的史事,篇幅比例大大超過楚國史事,可見他不僅瞭解,而且認同中原的歷史文化。

非僅如此,從屈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對各家學說都有深入的瞭解。儒家主張的仁義之道,屈原非常推崇:

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豐。(《懷沙》)

儒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這種思想在屈原的作品中也得到了繼承: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離騷》)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離騷》)

除儒家的先王外,法家所取法的齊桓公、秦穆公等霸主,屈原也表示尊尚:

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廚。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雲而知之!(《惜往日》)

他在早年助懷王變法,可謂繼軌吳起的法治觀念: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娭。(《惜往日》)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屈原行吟圖

在流離憤懣的放逐之際,屈原的思想一度傾向於道家,希望能夠拋開俗世,超然高舉:

悲時俗之迫阨兮,願輕舉而遠遊。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託乘而上浮?(《遠遊》)


屈原對諸子的思想,無疑是有足夠的認知、理解和接納的,但與各家的主張也有不合的地方。屈原畢竟是詩人,而非思想家。要勉強把他劃入某一學派,以求概括他的思想,實不相宜。

屈原的鉅製《離騷》中,最後兩句是這樣的: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據王逸《楚辭章句》,彭咸是殷代的賢大夫,因諫君不聽,投水而死。屈原意欲取法彭咸,並非僅因一己之不遇,而是感到“美政”不能在楚國實現,理想破滅之故。何謂“美政”?王逸的解釋是“行美德,施善政”。“美德”“善政”的內容,一言以蔽之,就是聖君賢臣之治。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楚懷王不辨忠賢,最終客死秦國

相反,對於古代的暴君,屈原則毫不留情地加以貶責:

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遊以佚田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長。(《離騷》)

夏啟自縱、后羿淫遊、寒浞陰狠、夏桀違道、商紂誅殺忠臣,他們的作為不僅導致家國的破亡,更落得千秋惡名。這些沉重的歷史教訓,屈原也念茲在茲。


春秋以來,隨著權臣執政(如晉六卿、齊田氏等)、諸侯兼併,貴族的地位日益下降。沒落貴族將王官的知識帶入民間,而平民因有機會學習知識而得以晉身士大夫階層。戰國以後,北方魏文侯、秦孝公、齊威王、燕昭王、趙武靈王等先後變法成功,稱雄一方。南方的楚國雖早在楚悼王時就任用吳起變法,但卻功虧一簣。究其原因,依然在於楚國獨有的文化傳統。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寬恕還是仇恨,《春秋二胥》演繹世紀難題:伍子胥顛覆楚國,申包胥光復楚國

很早開始,楚國的軍政大權就由包括昭、屈、景三族在內的貴族宗室所把持。雖然也有平民登上楚國的政治舞臺(如孫叔敖以布衣而為令尹),但為數極少。吳起的變法削減了貴族的利益,自然引起強烈的反對。屈原雖身為貴族,卻欲踵武吳起,繼續變法。而變法初期是頗有成效的(參前引《惜往日》“奉先功以照下兮”章)。從屈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知道他固然推重箕子、比干、伯夷、周公、伍子胥這些貴族中的賢能之士,但他更強調要不拘一格地任用人才:

說操築於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離騷》)

屈原看重傅說、呂望、甯戚這些平民賢才,無疑就是希望在楚國建設北方那種“處士橫議”的政治生態。進而言之,對於一些大醇小疵之人,屈原也認為要因其才而致其用: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茞?(《離騷》)

正如明人錢澄之解曰:“椒桂性芳而烈,比亢直之士,非如蕙茝,一味芳馥可親。雜字著眼,惟雜而後可以得純粹也。”無論亢直還是芳馥可親的賢士,屈原對於他們的基本要求乃是一個“忠”字。在他的作品中,“忠貞”“忠誠”“忠信”等詞語每每可見,而屈原自己就是一個忠臣的典範。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總而觀之,屈原的賢臣觀念與楚國傳統貴族判若雲泥。而上官大夫要奪取屈原的改革憲令文稿,不但出於個人的忌妒,更是為了保障傳統貴族的既得利益。

西周建國後,隨著神權思想的消退,以周公為首的政治家們都反覆強調民本思想。如《尚書》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左傳》曰:“夫民,神之主也。”在屈原的“美政”理想中,君德臣忠固然重要,而其終極目的乃是在於民生。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離騷》)

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離騷》)

願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抽思》)

在屈原看來,為人君、為人臣者,只要能令人民安居樂業,就能成其聖、成其賢。當然我們也必須指出,屈原的政治抱負雖然遠大,但他政治生命的終結與其本人的性格也有莫大的關係。上官大夫之所以能輕易令懷王疏遠屈原,除了貴族勢力影響、懷王昏庸等因素外,也由於慷慨激昂、剛直不阿的屈原缺乏政治人物應有的周旋能力。因此,屈原的悲劇不在於其個人之浮沉起落,而在於他本身的性格和理想與實際的政治、社會環境之間存在著難以協調的矛盾。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羋月傳》中南後鄭袖

東漢班固曾站在儒家的立場批評屈原“顯暴君惡”,即是說屈原因為自己的仕途不遇而揭露君主的短處,不合乎溫柔敦厚之旨。實際上,班固的批評正好說明,屈原的忠君並非愚忠。所謂“怨靈脩之浩蕩”“惜廱君之不識”,足見他對楚王忠之深而責之切,視“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式的自怨自艾何啻霄壤!

而另一方面,面對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等讒佞的迫害,他沒有分毫的妥協。在那沒有法律保護也沒有合理途徑來表達政見、抵制誤國之徒的時代,他選擇以死進諫。司馬遷說:“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屈原重於泰山的死,對於當今的社會風氣,不論委曲求全或動輒輕生,未嘗沒有撥亂反正的效能。


如果說孟、莊、荀、韓的學派皆以義理為依歸,屈原的流派則以辭章為核心,難怪歷來都有人將屈原列為諸子之一。屈原的楚辭創作,除有發憤抒情的功用外,更意味著文學意識的覺醒。在中國文學史上,他雖然不是第一位留名的詩人,卻以大量精力投入詩歌創作,可說是以詩歌為寄託、為志業、為生命。因此,屈原有“詩人之祖”的美譽,衣被百代,暉麗千秋。從司馬遷、曹植、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曹雪芹到龔自珍,他們的創作無一不受到《楚辭》的影響。

(作者陳煒舜,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戰國時期士人紛紛擇主而事,屈原為什麼偏要吊死在楚王一顆樹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