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與莫言,誰的作品更得人心?

海闊天空hdj549


浩然與莫言,誰的作品更得人心?

浩然與莫言,一個是六、七十年代中國最走紅的作家,一個是中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兩人均是中國文壇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著名作家。

浩然,祖籍河北寶坻,真實名字是梁金廣,浩然是其筆名。

浩然是一個只讀過三年小學的礦工後代,經過自己不懈的奮鬥和努力,成長為一個著名作家,他在小說中創造了一系列個性鮮明的人物,不僅有高大全等形象,也有彎彎繞、滾刀肉等生動的人物形象。他的《豔陽天》、《金光大道》等作品,將永載中國文學史冊。


莫言本名管謨業,山東高密人。

莫言童年正值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年困難時期”,在小學五年級時因“文化大革命”輟學,在農村主要從事農業,種高粱、種棉花、放牛、割草。後來,莫言靠著《中國通史簡編》這套書度過了文革歲月,接著又揹著這套書走出家鄉。

莫言以鄉土作品崛起於80年代中期,其作品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1985年初,莫言在《中國作家》雜誌發表《透明的紅蘿蔔》而一舉成名。同年在《人民文學》雜誌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引起文壇極大轟動。後由《紅高粱》改編的同名電影在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成為首部獲得國際A類電影節最高榮譽的中國電影。

莫言的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著有《紅高梁家族》、《酒國》、《豐乳肥臀》、《檀香刑》等長篇小說十一部,中短篇小說一百餘部。莫言主要寫的是一出出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紐約時報》評論說:“莫言把高密東北鄉安放在世界文學的版圖上。”在獲得意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時,評委會讚揚他的作品“語言激情澎湃,具有無限豐富的想象空間”。


從浩然與莫然的基本情況上看,浩然和莫然的作品特色各有千秋,

著名作家陳忠實認為,“浩然是一個不一樣的作家,有很多的不一樣經歷。”其“不一樣”突出體現在文學創作和個人境遇兩個方面:“浩然的很多重要作品,反映的是農業合作化過程中各種人物的情感世界。他所熱情描寫的那個年代雖然已經過去,但作品中所洋溢的濃厚生活氣息、鮮活的人物形象,以及特別的藝術真實性,使這些作品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廣泛影響並存活於世;其次,作為文革這個特殊時期活躍於文壇的作家,浩然與人為善,甚至幫助一些作家度過困難,體現了人格力量。”

浩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的讀者或許也都記得,浩然曾經是中國最走紅的作家,也是“文革”時期中國唯一的作家。在那個時代,除了《毛選》外,印數最大的出版物就是浩然的小說了。故而有“八億人民八個戲,金光大道一作家”之說。


寫農民,為農民寫,這是浩然一生的創作宗旨。

在40餘年的寫作生涯裡他曾出版著作80餘種,先後創作出短篇小說集《喜鵲登枝》,長篇小說《豔陽天》、《金光大道》、《蒼生》等。其中《豔陽天》等主要作品被搬上銀幕及熒屏、電臺連播,並被改編成連環畫冊,被譯成蒙、朝、維等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在日本、法國等國翻譯出版。

浩然的名字還被載入英國劍橋和美國傳記中心的《世界名人錄》。


在這裡,若要說說浩然與莫言,誰的作品更得人心?這隻有通過比較才有鑑別

莫言的作品,通過對自己故鄉的生活方式和一般生活狀況的描寫,傳達了某種帶普遍性的人性內容和人類生存狀況,將一般的鄉情描寫轉化為對人的“生存”的領悟和發現。這樣就使得莫言的作品超越了一般“鄉土文學”的狹隘性和侷限性,而達到了人的普遍性存在的高度。.....

莫言作品的影響力,從獲國外眾多獎頂來看,國內不及國外。


浩然的作品被學者稱為“中國農村近半個世紀的形象畫卷”。

他的代表作、120餘萬字的三卷本長篇小說《豔陽天》一問世即引起強烈反響,讓浩然家喻戶曉。後來,同名電影的上映更使這部作品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99年,面向全球華人世界的香港《亞洲週刊》評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1949年至1976年的中國大陸小說,只有浩然的《豔陽天》和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年輕人》榜上有名。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他還出版了長篇小說《金光大道》。

作家蘇叔陽說:“我感覺他的作品裡充滿著別人作品中沒有的陽光”,“用現在的話說是比較‘陽光’的,當時看來是充滿農村清新的氣息。”

綜上所述,我的回答是:浩然的作品,熱情謳歌翻身解放,走上社會主義集體化的金光大道的新型農民 ,這種以昂揚向上的、戰鼓衝鋒號式的人民文學,應該是更得人心。


友德之聲


當然是浩然了,浩然正氣嗎!浩然是歌頌社會主義祖國和歌頌人民的作家。





鶴崗崔哥


西北大學附近的紅專路,現在還叫紅專路!

專業水平肯定都有!

自古都有心好,心壞之說!

說這個人心很壞,或心好!

對自己國家看誰心紅,心黑。

高科技幹壞事的很多,知識多,人太精。應了那句知識越多越……

又紅又專,浩然!!


用戶338279877846014


浩然真實描寫了中國農民的樸素向上和中國農民盼望走共同富裕的集體主義道路的美好願望。闡述了中國農村只有走互幫互助的集體主義道路才是農村發展的金光大道。善良,正直,陽光的人們自然喜歡浩然。莫言的作品正好相反,把農村落後,愚昧的一面加以頌揚,宣揚獸性的人性。陰暗,猥瑣的妖魔鬼怪喜歡莫言。


遙遠的海平線


浩然的作品,我們在前面相關的回答中已經說過,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金光大道,豔陽天,影響之大,有些章節可以背的下來。文學作品,無不打上時代的烙印,即是浩然這樣的嚴肅作家,他的小說中未免鮮明的有高大全的成分,為政治服務是當時文學作品的通病,階級鬥爭是當時表現典型環境典型人物的主題,離開了這個主題,作品就會被質疑,作者就會受到問責。所以浩然的作品寫的相當成功,只不過表現的思想意義不同而已。

莫言的小說,是真實的表現生活,他的小說借鑑了西方的,現代的,意識流方面的表現手法,有些是揭露陰暗面,主要特點是講故事,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人性的善惡,道義的碰撞,試想,只有經歷了三九嚴寒的人才知道春天的溫暖,他把深藏的心中的痛傾注於筆端,喚起一層有相似經歷者的共鳴,但是莫言的作品雖然獲得了世界級的獎項,有的讀者總認為不對其胃口,這似乎吃慣了某種食品,突然更換了菜譜一樣,即使是美味佳餚也有些不適應,這跟老農他們喝慣了玉米麵糊糊,吃不慣城裡的大餐是一個道理。

浩然莫言誰的作品更得人心這個題目也使人難以適應,這不是得人心的事,應該老老實實比較恰當的評價兩位作家的作品,我覺得各有千秋,都是值得推崇的稱頌的大作家,特別是莫言,能夠得到諾貝爾這樣的世界大獎,尤其令人肅然起敬。


山谷大師


這二人的作品,要說讀者人數,相差十萬八千里。浩然的作品,在當時,只要能讀小說的沒幾個人沒讀過,而莫言的小說,在沒得諾獎前,沒有多少人知道,讀過的人數按人口比例可以忽略不計。浩然的小說,宣傳當時黨的政策,滿滿的的正能量,使農村這點勞作的小事,使讀者看時手不釋卷,甚至廢寢忘食,那時的社會風氣怎樣?人人互相幫助,扶老攜幼,拾金不昧,沒有恐怖分子毒品,刑事犯罪分子很少,一個縣的公安局沒幾個人,還沒什麼事。莫言的小說,專寫社會的陰暗面,國人是那麼的愚昧無知,有人說莫言寫的是實情,被專家精英稱為天堂的美國,槍擊案頻發,每年死傷不計其數,如果專門寫一部槍擊案的恐怖小說,也是反映真實情況,那麼是美國的主流嗎?正因為小說影視宣傳的不是正能量,當今社會的風氣怎樣,大家都知道。頭條上問老人跌倒要不要扶?回答的人大部分人都選擇不扶,為什麼?沒錢扶不起。宣傳正能量的人和宣傳社會陰暗面的人對社會的影響怎樣?事實勝於雄辯!


平民博士


魯迅受民國的統治者歡迎嗎?大家都知道魯迅用批評的大筆深刻揭露醜鄙的社會。你說魯迅傳遞的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

莫言雖不能與魯迅相提並論,但莫言有自己獨特的思維看當時的中國。莫言筆下基本真實反映了他所生活年代一切!當然莫筆下的人物多數是醜陋的、血腥的。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社會的形態是多元化的,文學的形式更是多元化。批判與歌頌並存才能使社會鍵康發展。

浩然是特殊年代的作家,他的作品與時代同步前行,但文學的價值與莫言不在一個層次!





三哥7536


要回答這一問題,前提是必須細讀兩位作家的作品,如果過份誇大浩然作品中具有時代特徵的階級鬥爭因素或者把莫言小說中有些不合時宜的描寫來以偏概全加以認定,都不是對作家和作品的準確定位和評價。浩然的小說鄉土氣息濃厚,語言生動活潑,人物性格鮮明,如果對農村和農民沒有真摯的情感,是寫不出如此被大眾所接受的作品的,他的《豔陽天》入選建國七十年經典作品,即是文學界與讀者對他的肯定。莫言對傳統敘事和現代敘事的結合作了有益的探索,其有些作品中雖有批判現實的描寫,但總體上是對人性張力之美的表現,莫言的小說想象力豐富,但西方意識流、魔幻等手法的運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讀性。兩位作家的作品相比,浩然的作品可讀性強,相對更顯有時代特徵。而莫言的作品文學性更強,在表現手法上更為獨特。總體而言,莫言作品的讀者群要小一些。






春風化細雨


這是兩位不同時代的作家。小時候,電影豔陽天,金光大道,看了無數遍,後來看小說金光大道,現在都是耳熟能詳。小說是歌頌當代生活的產物,不同時期有不同時期的作品。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對浩然情有獨鍾。個人觀點!


海納百川79年兵


浩然,時代的寵兒。那時,電影少,無電視(高幹除外),作品屈指可數,青少年可看書本就是豔陽天及金光。可憐得很。這批可憐之人,一般都會把少時看到的東西印在腦子裡,甚至奉為經典。那時餓著肚子看書,融入書中就感不到餓的滋味了。所以,莫言先生以春秋直筆,坦言舊日饑荒老事,喚醒了這批可憐人的記憶,其中有些人就不樂意了,感覺受不了當年的大飢餓的痛苦,不願別人揭瘡疤,於是,群起反對莫言先生。唉,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希望不再有餓死幾千萬人的人禍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