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負債累累,連電話都不敢接的時候,學學猶太人怎麼日進斗金的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風險控制。)

對於猶太人而言:最大的財富是智慧

《孟子·滕文公上》曰:“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意思是說:“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被統治者養活別人,統治者靠別人養活。”

據說,多年以前,有對父子被關進集中營,當時,猶太人所有的家當都被納粹沒收了。爸爸對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我們的腦袋,記住,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讓它大於二的方法。”

當你負債累累,連電話都不敢接的時候,學學猶太人怎麼日進斗金的

數百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父子倆憑意志力活下來。後來他們來到美國,白手起家,在休斯敦做起銅器生意。

有天,爸爸問兒子:“你知道一磅銅的價格多少錢嗎?”兒子很精確地回答:“三十五分錢。”爸爸說:“這不是我要的答案。整個德州的人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三十五分錢,你身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一磅銅是三塊五美元。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吧。”

許多年過去了,父親去世後,兒子一樣經營銅器生意。他不只把銅做成門把,也做成瑞士鐘錶上的簧片和奧運獎牌,一磅銅曾被他賣到三千五百美元。這個時候,他已經是一家銅器公司的董事長了。

他始終奉行著父親的教誨。真正使他“點石成金”的,是紐約的一堆垃圾。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自由女神像翻新所造成的廢料招標,但因為紐約的垃圾處理環保規定非常嚴格,弄不好就會被起訴傾家蕩產,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投標。這位董事長聽說此事之後,立即飛往紐約,看著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當場與州政府簽了處理廢棄物的合約。

許多運輸公司等著看他笑話,都認為承包這個生意,吃力不討好。不過,猶太人立即著手組織進行廢料分類:把廢銅料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精彩的是,他一丁點廢料也不浪費,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稱之為“自由之塵”。幾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超過三百五十萬的美元現金。

有智慧的人可以“點石成金”,變廢為寶,這就是智慧的力量。原來聽說過一箇中國商人的真實的故事,很有啟發性:

有位老闆,從別人手裡接手了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超市,接手後他把這做超市進行了整修,劃分出來一些商鋪,進行出售,售後,超市的面積縮小到1700多平方米。他機會看的好,銷售店鋪獲得的收入基本可以與接手超市所付的轉讓店面費相當。原來超市經營者在超市開張前花了400多萬元買入了設備,以35萬元的低價轉讓給了他,他在將超市面積縮小的過程中,拆掉了部分的電梯等設備,獲得了30萬元。

最後算下來,他用5萬元買到了一座1700多平米的超市,其實這超市裡的冷庫等設備的價值已經超過了5萬元很多。

用腦去賺錢

猶太人認為賺錢是天經地義、最自然不過的事,如果能賺到的錢不賺,那簡直就是對錢犯了罪,要遭上帝懲罰,猶太商人賺錢強調以智取勝,用腦去賺錢,因為智慧是能賺到錢的智慧,也就是說,能賺錢方為真智慧。

掙錢術:擅長把機會變成財富

撬裝加油站讓……“日進斗金”成為現實,自動化加會員式管理,方便規範實用


當你負債累累,連電話都不敢接的時候,學學猶太人怎麼日進斗金的


4個小故事,看懂投資的本質

1.烏龜三原則

日本股神是川銀藏曾提出“烏龜三原則”,其啟示來自於龜兔賽跑的故事,動作慢的烏龜能取得最後勝利,全靠穩打穩紮,謹慎小心。

當你負債累累,連電話都不敢接的時候,學學猶太人怎麼日進斗金的


2火雞故事

幾乎每一位投資大師級的人物都講述過關於止損的種種故事,不過,美國著名的成長性企業的投資大師威廉·歐奈爾講述的火雞故事可以說最為精闢有名:

有一個人佈置了一個捉火雞的陷阱。他在一個大箱子的裡外灑了玉米,只要等到火雞進入箱子,就拉扯繩子把門關上。一天,有12只火雞進入箱子裡,還沒等他拉繩子,有1只就溜了出來,他想:“我等箱子裡面有12只火雞後,就關上門。”然而就在他等第12只火雞的時候,又有2只火雞跑出來了,他想:“我等箱內有11只火雞後,就拉繩子。”可是他在等待的時候,又有3只溜出去了。最後,箱內一隻火雞也不剩。

當你負債累累,連電話都不敢接的時候,學學猶太人怎麼日進斗金的


“放手讓虧損持續擴大,這幾乎是所有投資人可能犯下的最大虧損。”這是威廉·歐奈爾的名言。

3鱷魚原則、

被譽為“華爾街的終結者”維克托·斯波朗迪有一個精闢的交易法則被稱為“鱷魚原則”。這來源於鱷魚的吞噬方式:獵物越試圖掙扎,鱷魚的收穫便越多。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臂試圖掙脫你的腳,則它的嘴巴一張一合,便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臂。你越掙扎,便陷得越深。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務必記住:你唯一的機會便是犧牲一隻腳。

當你負債累累,連電話都不敢接的時候,學學猶太人怎麼日進斗金的


4羊群效應

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裡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裡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裡就只剩下那位後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裡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笑過之後,聰明的你應該很快就能明白這就是“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從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也被稱為“從眾效應”。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認為投資者都是持“偏見”進入市場的,而“偏見”正是瞭解金融市場動力的關鍵所在。當“流行偏見”只屬於小眾時,影響力尚小,但不同投資者的偏見在互動中產生群體影響力,將會演變成具主導地位的觀念,這就是“羊群效應”。

當你負債累累,連電話都不敢接的時候,學學猶太人怎麼日進斗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