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有很多種,可是為什麼單單隻有鯉魚能成為中國畫中的吉祥物?

飛龍在天9783


從古到今,魚一直被人青睞,中國魚文化非常豐富,歷史也很悠久,在魚中,鯉魚更有著特殊地位。古代藥鋪招幌掛魚,因魚"愈"同音,寓意"愈",古人鑰匙製成魚形,是因為魚不暝目,以此來辟邪鎮宅,古人房屋山牆懸魚,取魚如魚得水之意,進而水克火,祈防火消災。

魚中鯉魚最受崇拜,鯉魚名稱由來,一說是生活水底最裡面,故名鯉,另一說是因魚紋而來,李時珍本草綱目稱:“鱗有十字紋理,故名鯉",中國人最崇拜龍,而傳說鯉魚能化為龍,民間謂《鯉魚躍龍門"即由此而來,先秦時,鯉魚己躍為魚類第一,到唐朝,皇家姓李,並尊道家之主老子李聃為始祖,與李諧音的鯉魚更受尊崇,官稱鯉魚為"赤",嚴禁捕食鯉魚,如拿到市上賣"杖六十"。而民間則另一番理解,魚同"餘",鯉通"利",故鯉魚備受民間喜歡,正月初五,將鯉魚作為財神迎回,凡年畫中畫魚必是鯉魚。正因如此,所以歷來國畫家常將鯉魚作繪畫題材,畫魚名家不少,這裡僅選幾幅。

九如圖,民國畫家陳舊村畫,所謂九如,本指詩經中"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曰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是全方位的祝頌語,九如諧音九魚,故畫魚常有畫九如圖,現也可理解九為長久,九如為長久如意。


陳舊村畫,

吳青霞畫,
吳青霞畫,海上畫魚名家,

趙少昂畫,嶺南畫派名家,林湖奎畫,趙少昂的弟子,





林湖奎畫。


瀚墨尋夢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

鯉魚之所以能成為中國畫中的吉祥物,其一我認為其中很大的因素,離不開從古至今關於鯉魚的傳說“鯉魚躍龍門”。


《埤雅·釋魚》裡說道:“俗說魚躍龍門,過而為龍,唯鯉或然。”說是能越過龍門的鯉魚就會變成龍。

魚躍龍門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我在這裡就不再贅述。但是躍龍門說的是跳過去的,那跳不過去的呢?據說從空中摔落下來的鯉魚,額頭上會落一個黑疤。直到現在,黃河鯉魚的額頭上都還有這麼一塊黑疤。

唐朝大詩人李白,也專門為這件事寫了一道詩:“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所以,人們常常用“鯉魚躍龍門”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寄託了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現在


就連幼兒園小朋友的繪本里都有鯉魚躍龍門這個故事,用來教育小朋友們要積極向上,不要被困難打倒。

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鯉魚代表祥瑞的習俗,大概也是源自於鯉魚躍龍門的故事。


傳說孔子的夫人生了兒子,魯國國君還專派人送了活鯉魚祝賀,孔子十分高興,覺得這是祥瑞之兆,於是便給孩子取名為鯉,字伯魚。


其二,我認為鯉魚會成為吉祥物,還因為他們中的一種,紅鯉魚。



紅鯉魚相傳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早年在東龕巖隱居讀書時,就在他的洗墨池內養了紅鯉魚,他出山時,用毛筆在魚頸畫了一個環,以便回來相認。

紅鯉魚通體紅豔,儀表美觀。而我國素來以紅色為吉祥色,故此紅鯉魚便自然而然的染上了“吉祥”意味。

其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向來比較注重“吉利”一說,而“魚”與“餘”互為諧音,很多祝福詞彙或吉祥詞語中常常會帶有“餘”字,如“年年有餘”“吉慶有餘”等等,“鯉”和“利”也互為諧音,並且鯉魚的名氣和典故以及寓意都是極好的,這便使得鯉魚的名氣彷彿滾雪球般越來越大。


綜合以上三點,鯉魚,或者說紅鯉魚,一路平步青雲,超越其他魚類,成為了我國畫中的吉祥物。

想來現在轉發錦鯉的行為,也與這三點脫不了關係吧。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有不同意見也歡迎指正。

轉發這篇錦鯉,會有好運哦。


山海經解密小七


長年、年年有餘的題字,常見於白石老人畫鯰魚圖,寄託吉祥,不僅諧音,也是因為鯰魚有須。

鯉魚善躍,魚躍姿態比較好看,比喻人生難得幾次拼搏,也是因為有須,跟鯰魚相類似,具有非同凡響的可能性,這是因為龍就有須。鯉魚越過障礙就可以遊進龍門,金榜題名,像龍那樣雲行雨施☔,造福一方百姓了。

與鯰魚相比,鯉魚善躍的品行更有可能擺脫困境。但是鯰魚亦非天生凡品,只要潛在猛進,不務虛榮,學歷不高卻不懈努力,也是有可能出類拔萃的,二者都是有須的。因此之故:

天行健,地勢坤,魚化龍。🐟🐠

須,是心理憑藉物。鯉魚、鯰魚得其三昧,終於雙雙列入吉祥文化。

然則蝦亦有須!魚鱉蝦蟹,蝦排名偏後。蝦不甘落後,奮起直追,在齊白石筆下,公認排名第一,這是偶然的麼?


106492757089


來幾張九鯉魚油畫和大家分亨,年年有魚








仙平九鯉魚油畫


鯉魚是我國流傳最廣的吉祥物。相傳孔子夫人生下一男孩,恰巧有人送幾尾鯉魚。孔子"嘉以為瑞",於是為兒子取名鯉,表字伯魚。由此可見以鯉為祥瑞的習俗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已經普及。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賦於鯉魚以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我國有些地方舉辦婚慶時有"鯉魚灑子"的儀式。古人用魚形木板做信封,用於傳遞書信。因此在古詩文中,鯉魚又是友情和愛情的象徵。"鯉魚躍龍門"是我國民間家喻戶曉婦嬬佳知的美好傳說。在蘇南地區逢年過節和祭典必用整條鯉魚烹飪上桌祭祖。在中國畫中都把鯉魚當作吉祥物畫於紙上掛在中堂以圖多子多福吉祥如意。鯉魚中的上品錦鯉因魚身色彩斑斕觀賞價值極高而得到大家追捧。


SY43625156


要問鯉魚吉祥處,躍過龍門可化龍,原本池中物,飛昇可達天,震時雷雨作,汙泥亦生蓮。中華文化的"喜結蓮李(鯉)喻聖人之父,野荷(合)而生丘。


安水閒人


鯉魚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吉祥物,古有鯉魚跳龍門的故事,以此激發人們奮法向上,永攀高峰,這個故事喻意好,所以在中國民間流傳很廣,幾乎被天下父母教育兒女所引用。其中尤其是紅色的鯉魚,色彩亮麗吉祥,奪人眼球更是讓人喜愛有佳。可能正是這些原因,鯉魚被歷代文人墨客所偏愛,成為歷代畫者筆下的常客。


順良9


因為鯉魚有鬍子,最有名的黃河鯉魚,在湍流奔騰的黃河中一躍而起,讓誰看了也振奮精神,況且它好養,看看到了國外的狀況就瞭解了。

最著名的就是逆流而上躍龍門。因為政治中心一直是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最多的有特色的當屬鯉魚,從上而下的傳播,加以神話色彩,自然更富盛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