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致信警方:支持戰“疫”到底

隧道盡頭總會有光明

■記者 鄭蓮花 通訊員 陳奇

這是津巴布韋小夥米萊到中國留學的第三年。這三年裡,他不但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在杭州市上城區的公民警校國際驛站做起了志願者,經常來西湖邊協助上城警方維持秩序。米萊是浙江科技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還是學校留學生會主席。

這個21歲的異國男生,努力上進,勤學敏思。疫情當前,米萊和他的小夥伴們給杭州上城警方寫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我們是命運共同體,我們共同抗疫,雖然我們不能到西湖邊做我們平時和警察一起做的志願者活動,但我們會在學校裡盡最大努力確保留學生服從身邊的預防措施。這一切終將過去,而作為國際志願者,我們祝願所有的警察、醫生和前線的每一個人都有力量、有毅力去戰鬥到底,並呼籲每一個人都給予這些英雄支持。隧道的盡頭總會有光明,也許不是今天,但明天一定會是美好的,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今天是學雷鋒日,洋雷鋒,是米萊在國際驛站做志願者時給自己取的名字。

米萊和中國結緣並非偶然。高中時,他就開始關注中國及其發展。用他的話說:“我太喜歡中國了,這裡的發展迅速,文化也很有特色。”

2017年,米萊申請到浙江科技學院的獎學金,同年9月開始了他的中國留學生活。剛來中國時,米萊的溝通相對困難,但他通過學校的漢語培訓課程,很快就改變了最初的尷尬。慢慢的,米萊的普通話有了杭州味,變得接地氣。2018年,米萊加入公民警校國際驛站,成了一名志願者。

米萊說,能在中國做志願者,很開心,因為在異國他鄉能認識很多朋友,而且能更多地融入中國社會。冬至,社區的杭州大媽教他包餃子,他教大媽們口語。“我每個月都會為志願大媽們上兩次英語課,這樣我還能和他們用漢語交流,自己的口語也提升了。”米萊說,他曾在採荷街道的幾個社區給志願大媽們“開小灶”上英語課,“這麼做不僅是興趣愛好,更是為了助力亞運會。”

其實,米萊的公益初心從高中的時候就有了。在津巴布韋,米萊加入志願組織,參與環保等志願活動。來到中國,米萊做志願者的腳步不曾停歇。去年9月,米萊在留學生會換屆選舉中當選留學生會主席,這次抗疫期間,米萊的學校雖然封校,但他仍在忙碌著。作為浙江科技學院留學生會主席,他組織留學生會成員協助學院留學生中心,每天溝通檢查情況,安排志願者協助宿管檢查學生外出情況,呼籲所有在杭留學生配合、遵守學校的相關規定。

米萊說,自己還想在中國讀研究生,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加入志願服務隊伍,“這樣,一切困難都會過去!”

勞拉,同樣是公民警校國際驛站的志願者。這個25歲的羅馬尼亞姑娘,現在是浙江大學國際商務專業的研究生。其實,勞拉和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是在高中階段。當年,學校請了孔子學院的中國老師給他們上課,就是這樣一堂中國課,讓勞拉深深愛上中國。到了大學,勞拉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大學期間,勞拉通過學姐的介紹,還做起了中文家教。2016年,勞拉第一次來到中國,來到杭州。在杭州的日子裡,見到的方方面面,讓她更堅定了來中國讀研究生的想法。2017年,勞拉考入浙江大學,攻讀國際商務專業的碩士。

而勞拉和“陳奇外語服務青年突擊隊”(公民警校國際驛站的前身)結緣,是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現在,因為研三學業忙,勞拉參加的志願活動相較少一些。

勞拉的普通話水平已通過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化考試(HSK)的最高級6級,此外,她還會英語、羅馬尼亞語、法語和意大利語。勞拉說,正是因為當時自己對中國的熱愛,然後勇敢地嘗試,並來到中國,一步步實現了當年的夢想。疫情當前,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打贏這場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