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現在開始大調整,領導每天都找老員工麻煩,不管多大的事都會發火,您們經歷過嗎?

跟小車過週末


【山如畫】目前經濟環境仍處在復甦階段,不少企業走過2個月的困難期後,已經失血嚴重,不得不靠裁員、降薪的方式止損,你現在遇到的情況很可能是公司裁員前兆。

2月復工第一天就有企業裁員500人了,我朋友說他們公司1月份掙了4千萬,2月份虧了3千萬,這一來一回,2個月相當於白乾。可以看到現在這行情,大部分企業都不好過,今天還在朋友圈看到製造業原材料成本上漲,企業如果想要減少虧損,目前來看只能員工的薪酬和數量來開刀了。

一、為什麼裁員能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1、因為追求利潤最大化是企業存在的目標,其利潤最大化的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從經濟學角度看,當宏觀經濟面臨蕭條時,人們的需求會下降,為維持利潤,企業就會降低產量和價格,最終企業會通過採取降低員工工資或裁員等措施以維持企業效益。

2、卡茲組織壽命曲線。

美國學者卡茲通過大量的統計調查,構建了一條倒U型的組織壽命曲線,即卡茲曲線。

他認為組織的最佳年齡區間為1.5到5年,此時組織內的信息溝通水平最高,獲得成功也最高。而1.5年以下或高於5年的企業會因為員工相處時間過少,或者思維固話導致企業喪失活力。

因此為了激發員工創造力,組織適時的調整員工的工作環境和崗位,甚至讓他退出企業,對於企業來說是有利的。

二、企業可能會採取什麼方式來裁員呢?

1、削減人員。這是企業裁員的首選方式,它將人工成本視為企業的負擔,將勞動關係看作是短期關係。

其優勢在於短期內能夠快速將人工成本降至最低,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具體手段包括:辭退、人員分流、買斷工齡、提前退休等等。

缺點是:靈活性差,涵蓋範圍廣,容易出現一刀切的情況,需要控制好風險,而且裁員後,員工對工作會缺乏安全感,當企業渡過危機後,可能出現勞動力短缺。

2、優化職能。這種方式通過調整組織架構,重新設定職能和工作,合理配置組織資源,提高效率來達到裁員的目的。比如精簡工作職能、管理層扁平化,減少工作週期等。但在應對突發狀況時難以快速生效。

3、系統簡化。它不單單關注企業內部成本,還把供應商、工作流程、營銷方式的其他方面造成的隱形成本給考慮進去,通過精簡這些成本來提成企業競爭力,避免簡單粗暴的裁員。

三、作為員工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通過前面的分類介紹,在把題目中企業現在的做法對應進去,大概率是在採用削減人員和優化職能這2種途徑來降低企業成本,而你很可能是削減人員中的那部分。

由於老員工工資高,但是在工作方法和思維上如果無法比新人更厲害,更有創造性,很可能被短視的、沒有人情味的企業給替換掉。畢竟你拿2萬,2個新人可能才拿1萬,還能接下你的活,企業不找你麻煩換掉你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掌握核心技術,或者不可替代性非常高。在這種情況下,領導已經開始找你麻煩了,應該如何處理呢?

1、不要急躁,調整心態,冷靜下來。

領導找老員工麻煩,無非是想讓他們待得不爽,然後主動辭職,這樣公司就可以避免出一筆補償金啦,畢竟老員工在企業工作時間長,這筆補償金還是很可觀的,所以不要輕易被激怒,也不要主動提離職。

2、臉皮要厚,堅持自我

不要因為領導找你麻煩就亂了自己的節奏,如果你因為心緒不寧導致工作失誤,正好可以給他們留下把柄,到時候給你隨便扣上一個帽子把你勸退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一定要穩住,告訴自己咱不怕,咱臉皮厚,我只要做好自己本質的工作,問心無愧,領導要挑刺就讓他挑被,咱們就態度謙和的接下領導的挑剔,不用跟他著急上火的。

3、保留證據,捍衛權益

如果領導發現找你麻煩結果你卻無動於衷,那他可能會轉變方法,比如通過崗位調動、調整薪酬、異地派遣的方式來逼迫你就範。這時候一定要保留好各種文件、電話、錄音等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員工入職時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和工作內容都是勞動合同的必備內容,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應該明確的表明。企業要安排合同中約定的工作內容以外的工作,應該取得員工的同意。

根據規定,如果公司要把你派去合同裡面沒說明的地點,是需要勞動雙方協商一致後,簽訂書面協議的。所以,只要你不同意調動崗位,公司也沒辦法強制你調動,假如真要迎來,就保存好證據找勞動仲裁處理。

4、企業給足賠償金金,可以離職。

因為領導找麻煩這種,大多數是因為愜意不願給賠償金,如果他願意給,並且是根據規定給的N+1的賠償(工作N年,就要賠償N*月薪+1個月薪水),那倒是可以爽快的走,畢竟我們跟企業只是僱傭關係,要是死賴著不走也糟心,不如拿了賠償金痛快的走,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四、總結

  • 特殊時期,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不少企業確實難熬,想要裁員也無可厚非,但是要裁員就大大方方的,何必通過找麻煩這種方式來勸退員工呢,真的是不厚道啊。

  • 那碰到這種情況,為了捍衛我們的利益,還是要見招拆招。企業不提裁員的事,噁心你,你就好好做自己的工作,該加班加班,改996就996,不要受影響。想想房貸車貸、老婆孩子,保護好自身利益最重要。

  • 如果企業原因協商,並作出賠償,儘量多爭取要到高的賠償金,畢竟現在裁員那麼多,合適的工作未必這麼好找,而且老員工,年齡也比較大,考慮到這個困難點,可以跟企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能拿越多賠償是越好。

  • 最後,希望大家都不碰到裁員這種煩心事,努力提升自己,讓自己成為企業離不開的人才,做一個炒老闆魷魚的人哈哈哈!祝好!


山如畫


曾經有個朋友是公司老員工,本來做得好好的,忽然被公司派到一個非常清閒的崗位,啥事也沒有,就一個人在辦公室呆坐著,其它人卻忙得不行,開始還感覺很舒服,但時間久了,他也發現不對勁了,自己正在被公司逐漸邊緣化,因為沒有其它工作任務派給他,所以也就沒有績效獎之類的,只能拿很少的低薪,最後他不得不辭職離開了公司。


相信類似我朋友的情況也有很多人經歷過,如果是在現在的情形下,公司開始大調整,領導每天找老員工麻煩,那根據不同情況來分析這一情況了:


一、領導自己也有可能會被調整,自己很焦慮所以找下屬麻煩


公司調整不可能只針對普通員工,應該是全體員工,包括一些中高層都可能會有變動,所以領導本人也極有可能在調整範圍內。這樣的壓力下造成他自己也非常焦慮,而人一焦慮就容易控制不住脾氣,所以在工作上就容易發火。


這種情況下,一方面他是不由自主控制不住情緒發火,另一方面有可能他希望藉此讓下屬辭職,走的人越多,他能繼續留在公司的可能性就更大。


二、領導來找老員工麻煩,想逼老員工自行離職


對於公司來說,不管是經濟性裁員還是辭退員工,都必須給予經濟補償金,在公司工作越久的員工,需要支付的補償金就越多。所以有些公司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就會直接或者間接隱諱地採取一些措施,逼員工自動提出離職,因為員工自動申請離職,是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的。


還有就是公司也不好調整裁員名單,用這種方法來進行人員的篩選,一些受不了氣的員工可能就憤而辭職了,這樣也減輕公司裁員的負擔。


所以從這點來看,領導一直找老員工麻煩,而且不停衝老員工發脾氣就會存在這種可能性。


三、可能只是大家焦慮的過度反應


當然也有可能是全公司的人都知道馬上要進行調整,可能會裁員,草木皆兵,都怕這個裁員落到自己頭上,所以全員焦慮。



在這種焦慮情緒影響下,領導衝誰發火都會被擴大化,可能在之前大家會覺得沒所謂,很正常,而換到現在這種特殊時期,就會被放大,被大家理解為領導故意找麻煩,其實並非如此,只是心理作用。


如果公司出現這種情況下,不管是什麼原因,作為職場中人士,我們還是應該做好自己的準備。


1、騎驢找馬


在公司即將調整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開始關注並尋找適合自己新的工作機會,如果有合適的就跳槽吧,不要等公司調整結果下來再臨時尋找,有可能會出現職場空窗期,沒有任何收入,對於現在我們大多揹負房貸和車貸壓力的職場人士來說,斷了經濟來源還是讓人心焦的。


當然如果是公司老員工,還要權衡經濟補償金的數額,如果數額很大,則可以等公司裁員確定領取經濟補償金後再走。如果才剛入公司不久,就算補償也沒太多金額的,那就沒所謂了,有合適 的就跳槽吧。


2、尋找副業


尋找一個新的副業,為自己開拓一個新的職業B,副業收入一開始可能不會特別多,但有收入保底總會讓人心安,而且不會出現空窗期,為尋找到更好的工作準備一個平穩過渡的方式。


而且也有很多人副業做得很好,甚至超過主業,則可以副轉主,好好發展即可。


總得來說,公司調整是每個公司都可能會面臨的事情,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後,職場中人士要學會永遠保持一顆居安思危的心,隨時學著提高自己的能力,活到老學到老,儘可能多的掌握技能,獨擋一面,這樣不論什麼情況,都能以不變應萬變。


奈奈姐姐


經歷過公司組織架構的大挑戰,也見識過罵員工罵的很厲害的領導,但沒經歷過因為公司調整找員工麻煩、朝員工發火的領導。

首先我們想想,領導應不應該朝員工發火?你是否能受得了領導朝自己發火?

我發現一個趨勢,90後、95後們是越來越不經罵了,你真的可能罵跑他們。我們公司去年招了一個95年的小姑娘,稍微對她的工作表現出一點質疑彷彿就要原地爆炸,要是再批評兩句直接能給你頂回來,更不要說罵她了,所以現在我們和她交流一般都小心翼翼。

70後、80後還算是抗罵的吧,但我有一個領導,70年代的尾巴,在公司工作了很多年,最後選擇了離職,開拓新的職業發展方向。她離職後我們一起吃飯,她說起有一次捱罵經歷,領導根本不給你任何解釋的機會,在十幾個人的會議上劈頭蓋臉就是罵。如果追究起來,這可能也是她離開的原因之一吧。

可見就算是再能抗罵的70後、80後,如果有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一定也會毅然決然地離開,沒人能忍受企業中的“罵文化”。

那麼領導為什麼要罵員工呢?是領導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氣”嗎?

在《大江大河》第二部(電視劇是第一部,寫的是78年-98年這20年間的事,第二部是98年-08年這10年的事)中,留學德國回來的柳鈞子承父業管理工廠,在管理一線生產工人的時候就慢慢發現,你用客客氣氣講道理的方式他們的次品率就很高,你和他們拉開距離動輒就罵的方式次品率反而降了下來。

可見有時候領導只有罵了發脾氣了,員工才會真正覺得這件事重要,需要做好。所以領導經常不得不罵,以表現出對某件錯誤絕對不能容忍的態度。

不過隨著員工素質的提高,領導罵的頻率也應該逐漸降低下來。在我們公司就會發現,年齡比較大的領導比較能“罵”,年輕領導的管理方式就更人性化一些。

如何應對罵人的領導?

面對領導罵人,下屬一方面搞清楚領導罵人的真正原因,提高自己的辦事效率,因為碰到這樣的領導絕對是逼迫自己快速進步的有效外力;另一方面也要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學會察言觀色,判斷領導的主觀意志,是恨鐵不成鋼,還是有什麼其他原因。

如果確實無法忍受這種管理方式,或者領導罵你確實是在表達對你的厭惡情緒,可以嘗試換崗或者離職。畢竟總是捱罵受氣對自己的身心也都不是好事。


職場三原色


現在我們單位就面臨這個問題,本來去年效益老闆就非常不滿意,為了2020年能打個翻身仗,去年優勝劣汰,淘汰了一批人,引進了幾個優秀的銷售。睡知道碰到疫情,眼看著上半年業務沒辦法開展,復工又沒接到通知,每天在微信裡講話陰陽怪氣。

據說老闆每天火氣特別大,開始打起了老員工的注意,希望老員工在這個時候能夠主動提出離職,每天都繞彎子找老員工茬,又不好意思直說,聊了一堆沒用的。我們作為老員工也裝傻,除非老闆讓你走人親口說出來,否則當下這個情況找工作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們幾個老員工也悄悄的私下開小會,大家合計著不能讓老闆把我們掃地出門,也不能坐以待斃,對付老闆的方法就是:我們口徑保持好一致,如果老闆讓我們走人,我們就是不走,都統一回答,特殊時期國家、社保局不允許這樣做,如果你的公司宣佈破產我認倒黴,如果裁員堅決不同意,我們去社保局反應去,非要辭退我們可以,按照工齡來算,我們工作都在8-10年,單方面解僱我們,看把賠償問題好好談談吧。

我們的這個想法,被領導知道了,說他不怕是假的,而且並不是一個人,幾個人一起聯合,老闆也頭疼,本來操心業務都來不及,還要費心思煩這些破事。這兩天在微信群裡沒有看到老闆在發火,不知道是想通了,還是想辦法對付我們呢!


閃亮金星


我經歷過很多次,因為我就是題主所謂的老員工。

一是我們單位年底都要大調整,這與老闆多年秉持的“人挪活,樹挪死”管理理念關係很大。當然,在每次大調整前後,領導們心態都無法保持心靜如水,不起眼的小事,都會招致大的動盪,借題發火、藉機找事、莫名找茬成了領導們的常態,對此,我們也已經見怪不怪了。我們常常自慰的名言,就是獅子不因犬吠回頭,鴻鵠不理燕雀喳喳。

二是這幾年由於企業整體經營形勢難如人意,很多學歷較高的年輕人,無法承受企業較低的工資待遇,幹不上幾年就辭職了。這樣的形勢持續幾年後,領導們不敢輕易對年輕人發火了,畢竟年輕人腦子好用,很多新技術和知識,還的靠年輕人支撐檯面。

三是我們這些40、50的老員工就處在比較尷尬的境地,基本上成了領導們的“出氣筒”,獨立支撐著企業特色“罵文化”的不斷前行。當然,在企業“罵文化”的洗禮下,我們也鍛鍊成領導眼裡的“老油條”。只要領導言辭不是特別尖酸刻薄、太傷自尊,我們一般都能堅持隱忍下來。

四是每次領導找茬發火,我們這些老員工也是肝火激盪,當面頂撞、針鋒相對也有人在,更有甚者忍無可忍,辭職走人。沒過多久,大部分人又回來了,好話說盡,賠情道歉,重返崗位。沒辦法,“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想想崗位和自己的年紀,就當是自己真的又錯了。

五是在畸形的企業文化形勢下,我們老員工常常用被罵說明自己還有被罵的價值,如果哪天你連被罵的價值都沒有了,那你在這裡也就不用呆了等等的語言平復心情,勉勵自己,不斷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六是我們老員工面對領導莫名的找茬發火,不敢怒不敢言的行為,讓很多年輕人看不起。我有個徒弟,當初就是這個原因離職的。去年年底來看望我,說起這事仍然是憤憤不平。我輕描淡寫的說,年輕人,還需要歷練?他回了句,我現在的單位就沒有那樣的領導!“窮山惡水出刁民”,領導要真有素質,企業能走到舉步維艱的地步嗎?這道理,簡簡單單能說清楚嗎?


繁華正在遠去


我去年剛剛從那場戰火中跳出來。

我們公司是一個私企,公司有一批90後的小青年,幹勁倒是十足,可是沒有我們這群80後耐實,但是顯然老闆更重視培養90後。

一有任何培訓,公司都是直接派90後參加,也確實,我們作為有孩子有家庭的人,並不能隨時出差。

但偏偏小青年感覺這裡沒有什麼讓他們穩住的東西,湊在一起辭了職,有一個直接去創業,覺得自己還年輕,經得起失敗,沒有必要浪費時間一直給別人打工;有一個憑著自己家裡的關係選擇了公務員,這兩個是有確鑿理由辭職的。剩下的那幾個,我覺得純粹是因為好朋友都走了,自己留下也沒意思,就跟著走了。


幾天時間,公司又成了我們這堆“老年人”的天下了,老闆的心情肯定受影響了。開會的時候,直接說,年輕人不懂珍惜公司給予的培養機會,反而任性的離開,讓他覺得很寒心,同時,對我們幾個加強了監控。


從那時起,培訓越來越少,甚至覺得我們幾個是不是來公司混日子的。

先是實行加班制,免去夏季午休時間,其次實施激勵政策末尾淘汰制,業績做不好直接罰款,然後把那群小青年的瑣碎工作,一一均攤到我們幾個身上,但是不提加薪的事。


如果遇上誰哪天日報總結太過流水,直接群裡點名發飆。現在想想,那時候我們還真的是能忍受,不過最終還是離開了,因為老闆一副不該走的人走了,不該留下的人留下了的態度,真的是看不到發展。


現在再來分析一下你的問題,領導面對公司的調整,肯定是心裡不痛快,這個時候,一點點的事,都能給他爆發的機會。但同時,也暴露了他的焦慮,且無可奈何。

這段時間,儘量少招惹他,能避免就避免,也不要到處抱怨,誰還沒有困難的時候,看看最終的調整是不是會影響你的職業發展,最終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自己的去留。


如果領導只是借發脾氣,來讓你們知難而退,那就更應該保持平穩的狀態,觀察事態的發展動向,亂世的時候,最好的應對就是靜下來,觀察。


看清楚實際情況之後,再做最後的決定。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謝謝點個贊。歡迎關注@言時姑娘,關注個人成長,分享人生百態。

言時姑娘


我自己確實經歷過,也是在公司調整的時間,領導每天都在罵人,有些情況下,因為罵人的理由很不合理,會覺得他在無理取鬧。這種情況下,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會想直接辭職。畢竟每個人都只是為了工作,沒有必要為了工作,承受一些沒有必要的委屈,自己又不是沒有其他的工作機會。

但我最終也沒有真的就辭職了,一方面,是因為領導也就是連續幾天罵人,後面就恢復正常了,那時候,自己也還沒有找到其他合適的工作機會,所以,還沒有提出離職;另一方面,自己也會有猶豫,畢竟換工作不是一件小事,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也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規劃。

且我自己,也會認真思考,思考領導為什麼突然變成這樣,自己是不是真的就要因為這個原因辭職?一般來說,領導突然在一段時間性情大變,那可能會有如下原因:

1、客觀環境影響到領導的心情

就拿我之前那個領導來說,雖然他以前的性格也不能算是溫和,因為性格比較急,所以,偶爾也會罵人,說一些比較傷人的話。

但以前畢竟是小頻率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那段時間,他突然變得很容易生氣、罵人,經過後面我們瞭解,是因為那段時間公司調整,需要大批量的裁員。要保證裁員對公司來說,沒有法律風險,且要考慮如何能讓被裁員的人接受公司的補償,不影響到運行市場的正常運行……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在承受了較大工作壓力的情況下,還需要處理自己常規的一些工作,性格自然比較急。在一些工作不順心時,自然就會容易罵人,脾氣暴躁。

2、你的工作沒達到領導的期望,甚至是遠低於期望。

公司調整,作為管理者,必然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即使不是主導這項工作的人,也會需要考慮部門人員的安排,也需要做一些取捨。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連自己常規的工作都做不好,頻頻出錯,還給領導額外增加很多工作,領導自然會很生氣。

這種生氣,一方面,是因為你在他很忙的情況下,還給他增加很多額外的工作,使他“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是因為是辜負了他的期望,作為一個合格的下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法為領導分憂,最應該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儘量降低領導的工作負擔。

3、領導有其他的意圖

就公司符合經濟性裁員的條件來說,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必須符合裁員人數為:“20人以上或者不足20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前提條件,並符合以下4種情形之一:

( 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且必須經過以下三個程序: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三個程序缺一不可。

且裁員也有不能裁減的人員,如:女性員工在三期內的,或者是因公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因此,裁員並不是公司想裁就裁的,不僅需要按照勞動法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還需要勞動法規定的條件及程序。

這種情況下,公司可能想通過各種方式讓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既能免除自己的法律風險,也可以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這些方式,最常用的,就是公司領導會無端辱罵員工、對工作各種挑刺、工作中各種刁難……

因此,領導亂髮脾氣、罵人,可能只是為了讓下屬無法忍受而主動提出離職。


淋說職場


我現在和你情況有點相似,兩個多月前,我從子公司借調到總公司,安排在一個我心儀很久的部門,這部門馬上有個老同志即將到點退休,一切都在計劃和順理成章中!可是就在接替新崗位前十天,關照我的領導出事了,我的事情因為人事變動就被擱置了,由計劃調動變為內部招考,更是雪上加霜,原以為關係不錯的子公司領導,聽說我可能要回去,竟然把我部門與其它部門合併,並通知我最好能留在借調單位,回去估計要調崗!關鍵我是七零後,在如此境況下,有點腹背受敵!但是我也調整好了心態,因為我一直有個創業夢,也需正好激發我奮鬥的潛力


海闊天空BBC


我自己確實經歷過,也是在公司調整的時間,領導每天都在罵人,有些情況下,因為罵人的理由很不合理,會覺得他在無理取鬧。這種情況下,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會想直接辭職。畢竟每個人都只是為了工作,沒有必要為了工作,承受一些沒有必要的委屈,自己又不是沒有其他的工作機會。

但我最終也沒有真的就辭職了,一方面,是因為領導也就是連續幾天罵人,後面就恢復正常了,那時候,自己也還沒有找到其他合適的工作機會,所以,還沒有提出離職;另一方面,自己也會有猶豫,畢竟換工作不是一件小事,會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也會影響到自己的職業規劃。

且我自己,也會認真思考,思考領導為什麼突然變成這樣,自己是不是真的就要因為這個原因辭職?一般來說,領導突然在一段時間性情大變,那可能會有如下原因:

1、客觀環境影響到領導的心情

就拿我之前那個領導來說,雖然他以前的性格也不能算是溫和,因為性格比較急,所以,偶爾也會罵人,說一些比較傷人的話。

但以前畢竟是小頻率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但那段時間,他突然變得很容易生氣、罵人,經過後面我們瞭解,是因為那段時間公司調整,需要大批量的裁員。要保證裁員對公司來說,沒有法律風險,且要考慮如何能讓被裁員的人接受公司的補償,不影響到運行市場的正常運行……壓力可想而知。

所以,在承受了較大工作壓力的情況下,還需要處理自己常規的一些工作,性格自然比較急。在一些工作不順心時,自然就會容易罵人,脾氣暴躁。

2、你的工作沒達到領導的期望,甚至是遠低於期望。

公司調整,作為管理者,必然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即使不是主導這項工作的人,也會需要考慮部門人員的安排,也需要做一些取捨。

這種情況下,如果你連自己常規的工作都做不好,頻頻出錯,還給領導額外增加很多工作,領導自然會很生氣。

這種生氣,一方面,是因為你在他很忙的情況下,還給他增加很多額外的工作,使他“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是因為是辜負了他的期望,作為一個合格的下屬,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無法為領導分憂,最應該的事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儘量降低領導的工作負擔。

3、領導有其他的意圖

就公司符合經濟性裁員的條件來說,企業進行經濟性裁員必須符合裁員人數為:“20人以上或者不足20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前提條件,並符合以下4種情形之一:

( 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且必須經過以下三個程序: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三個程序缺一不可。

且裁員也有不能裁減的人員,如:女性員工在三期內的,或者是因公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因此,裁員並不是公司想裁就裁的,不僅需要按照勞動法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還需要勞動法規定的條件及程序。

這種情況下,公司可能想通過各種方式讓員工主動提出辭職,既能免除自己的法律風險,也可以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這些方式,最常用的,就是公司領導會無端辱罵員工、對工作各種挑刺、工作中各種刁難……

因此,領導亂髮脾氣、罵人,可能只是為了讓下屬無法忍受而主動提出離職。


貝殼也有夢想


上司找員工麻煩在很多企業都會發生,尤其是臺灣廠。如果是遇到搬遷外地或者更換管理層人員的時候,公司明裡暗裡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在富士康做師級幹部的時候,我經歷過奇美大搬遷,那時計劃搬遷到嘉善、南海、重慶、崑山等地。兩層廠房的液晶顯示器組裝線,從日產出12萬臺下降到零,這樣的調整非常大。

剛開始公司動員大家積極向搬遷地調動,並做出相對應的補助。可是搬遷的地方太遠,大部分員工要麼主動申請調到其他事業群,要麼等待栽員。而就是在等待栽員的這些人,因為每天無所事事,經常會受到上級的刁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