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從不使用現成的課件?

從2000年使用多媒體工具輔助教學以來,迄今已有20年。在這期間,我使用的課件數以百計,但印象中,我從沒使用過現成的課件,要麼創制,至少修改。我為何不使用現成的課件?

一是教學理念不同。現成的課件大多秉承知識教學理念,課件中充斥著五花八門的知識,作者介紹、作品評價、寫作背景佔據很大篇幅。各種專家對一篇課文的不同解讀爭相登臺表演。這種教學設計顯然是將學生視為保管知識的容器。

而我更多奉行“素養中心,能力先行,知識跟進”的教學理念,往往不做任何鋪墊,直接進入文本,並且單刀直入,直奔主題,只在學生認知困難或有待深化或有待擴展時補充相關背景知識,始終將解讀能力的培養、語文素養的培育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和基本任務,更多關注學生讀出了什麼,讀懂了什麼,困惑是什麼,努力貼近學生的認知實際。

我為何從不使用現成的課件?


二是認知方式不同。現成課件大多先有結論,這結論來自教師用書或教輔資料,教學過程便是證明權威結論的過程,而證明和解析的依據也來源於教師用書或教輔資料,於是課件便成為教師用書或教輔資料的演示。而這種演繹式教學思路顯然難以增進師生的認知智慧,有時還會以訛造訛,導致謬種流傳。比如教材(含新教材)對《赤壁賦》中“逝者如斯”“盈虛者如彼”的翻譯,錯得慘不忍睹,可一屆又一屆的老師照本宣科,實在誤人子弟!

而我只講自己的理解和發現,講自己理解和發現知識的方法和過程,也引導學生講認知的成果,並在此過程中發現學生認知的障礙,並設法打通障礙,在師生的雙向和多向互動中不斷將認知引向深入。比如講詩歌,譯讀環節重點講省略和變序,解讀環節重點講詩眼解讀法和緣景明情法,也捎帶講一下以意逆志法和知人論世法。在反覆實踐中,引導學生嫻熟運用這些戰法,以增強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

我為何從不使用現成的課件?


三是課堂價值觀不同。現有課件認為課堂的價值在於販售知識,教師的角色則是知識的二道販子。我則認為教師是知識的發現者和生產者,語文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發現知識和生產知識的過程,課堂的價值在於提升學生的思考力和表達力。所以講《沁園春•長沙》,我會引導學生對教材給出的“悵寥廓”的講法提出質疑,講《勸學》《寡人之於國也》《過秦論》《師說》,我也會引導學生質疑其思想內容和寫法。

我為何從不使用現成的課件?


當然還有其它一些因素,如圖片的加入,視頻的引入,問題的設計等。

正因為有上述考量,所以我不曾用過網上下載或教輔附贈的課件,哪怕疫情條件下,人處在隔離狀態,手頭只有一支手機,也要自制課件,儘管在手機上用Wps製作課件非常麻煩,連選定一個字都要付出很多次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