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赫赫的秦叔寶,為何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倒數第一?

tb雅


因為演義小說和影視劇的原因,秦叔寶在民間有很高的知名度,再加上過年大家張貼門神的習俗,更是讓他幾乎家喻戶曉。於是就有人會對秦叔寶僅僅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倒數第一的位置感到疑惑。

背景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讓著名畫家閻立本在皇宮凌煙閣內描繪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以表彰其功。畫像完成後李世民經常到凌煙閣懷舊,這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由來。

那麼為什麼在民間有這麼大名氣的秦叔寶確只能排在最後一位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秦叔寶在貞觀十七年排定座次時,官職最小。

因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不是按照功勞大小來排名的,而是確定下名單後,根據當時的官職大小來排序的。比如第一位的長孫無忌當時位列司徒,三公中第二位。因此當之無愧的排名第一。又比如第二到第五的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都是司空,三公中的第三位,但是李孝恭、杜如晦、魏徵在貞觀十七年都已經去世,所以活著的房玄齡本來功勞和名氣絕不亞於他們,但秉著逝者為尊的原則,只能屈居第五了。再回來看秦叔寶,他雖然也早在貞觀十三年(公元638年)就已經去世。但他生前的最高職務只是左武衛大將軍,只是正三品的職務,的確和其他人無法相比,因此只能排在最後一名。


那麼為什麼在打天下時,立下汗馬功勞的秦叔寶似乎官職不是很高呢?

秦叔寶只是一名悍勇的武將,並不是統兵決勝的帥才。

演義小說裡文武雙全的秦叔寶幾乎是完美的化身,但實質上他與尉遲敬德、程知節一樣都是悍勇型的武將,並不是統兵作戰的帥才(初唐時期的軍界大拿是李靖、李世績等人)。李世民在征戰天下時有一支精銳無比的玄甲隊,就是由秦叔寶、尉遲敬德和程知節等人率領,作為李世民在戰場上最有力的打擊武器來使用。另外在《舊唐書秦瓊列傳》中,專門大篇幅的記載了秦叔寶的悍勇,李世民每逢和敵軍交戰,如果對方有武將敢於在陣前炫耀武力,李世民必定指派秦叔寶與之單挑,每次秦叔寶都能在兩軍陣前槍挑對方大將,簡直就是專治各種不服。此等悍勇的描寫,在歷朝正史中是及其罕見的。

秦叔寶在貞觀朝幾乎都在養病,沒有過多的仕途和沙場表現。

或許在統一戰爭中多次單挑大將,又多次率領玄甲隊拼死衝鋒,秦叔寶的確多次受傷。這也導致他在貞觀朝其實沒有多少表現。同樣在《舊唐書秦瓊列傳》中也記載了他的病情。

其後每多疾病,因謂人曰:“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

也正因為他的長期生病,一直與他交情深厚,且官職和功勞相當的程知節才慢慢通過貞觀朝的表現才在官職上超越秦叔寶,並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十九。

關於秦叔寶因為玄武門之變受到冷落的爭議

其實一直以來關於秦叔寶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因此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靠後,在貞觀朝不受重用和冷落的觀點都很流行。的確在玄武門事變中表現突出的人都在貞觀朝受到重要,並且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都排位靠前。這本無可厚非,畢竟打天下可以狹隘的說是為了大唐打的,打下來可能是李建成當皇帝,但是玄武門之變那是的的確確提著腦袋為李世民爭奪皇位。李世民對這些人高看一眼也很正常。但是秦叔寶到底有沒有參與玄武門事變呢?

個人觀點秦叔寶應該是參與了。首先舊唐書是明確有記載的,但是新唐書卻表述模糊,因此有人就以此為由認為秦叔寶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

這裡我們要看看新舊唐書的特點對比。通常認為舊唐書點是資料詳實,因為他有很多唐朝的政府記錄為依據,再加上編撰的人沒有過多加工。而新唐書則是簡潔流暢,文采更佳,編撰者的文學水平高(大文豪歐陽修主持編撰)所以進行了一定的文字加工(我這裡的意思不是說改變史實,而是單純的文字優化)。

搞清楚這個特點對比,我們再來看新唐書中的原文是什麼?

及平隱、巢,功拜左武衛大將軍,實封七百戶。

就簡單的一句話,但是仍然有一個字“功”。如果秦叔寶沒有參與,新唐書就沒有必要用這個字甚至不需要這句話。

再著,我們看和秦叔寶類似的程知節,他在新唐書中在玄武門之變後的描述也僅僅只有一句話。

但是有人發現程知節在玄武門事變前還有李建成試圖調離程知節的記載,而且也記載了程知節在面對這次調動的態度,以此證明程知節參與更深,態度更堅決。但我個人倒更願意認為其實秦叔寶已經開始生病,在李建成看來,這員虎將的威脅性降低了,同時李世民在謀劃玄武門事變時,也可能考慮了這個因素,沒有讓秦叔寶深度參與。

最後,我們再看玄武門事變後的封賞,尉遲敬德等人的確在玄武門事變中立功較大,所以所受封賞也較多,但是我們看尉遲敬德受封的職務並不比秦叔寶高,只是賞賜和封戶較高(一千三百戶)。而明確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程知節,職務也和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一樣是正三品,但是封賞和秦叔寶也一樣是七百戶。考慮到尉遲敬德是在玄武門之變論功第一,這樣的安排其實也證明在玄武門之變剛剛結束時,秦叔寶和另外兩位沒有什麼差別。

綜上,個人認為秦叔寶應該是參與了玄武門之變,只是參與程度的確較低,估計和程知節一樣。但是他本人在統一戰爭中受傷頗多,因此身體長期有病,所以貞觀朝沒有過多的表現。再加之他本人能力可能有點偏科,武力技能點的多了一些,因此李世民也沒有安排他文職或讓他參與到治國理政的工作上來。這些因素彙集到一起,使得他死前也僅僅是正三品的官職,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低,按當時排序規則也只能無奈墊底了。


圍爐品茗人


秦叔寶為何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一名

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唐太宗命畫師閻立本繪製開國二十四功臣,列於凌煙閣。



二十四功臣之一秦瓊秦叔寶排位最後一名,秦叔寶在民間名聲很大,隋唐演義裡面是主角人物,與尉遲敬德併為門神,那麼他為何是最後一名哪,原因可以從二十四位名單分析得出,名單為: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長孫順德、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勣、秦叔寶。

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杜如晦,侯君集四人是玄武門之變的謀劃執行者肯定功勞是第一等的。

然後太宗親戚,長孫無忌,李孝恭,高士廉,柴紹,長孫順德。

文臣,杜如晦,魏徵,房玄齡,虞世南,張亮

還有武將十二名。

這裡就看出來了,唐太宗排名是重文輕武,親屬優先,出身擇優,秦叔寶本身瓦崗降將,出身平民,不是士族,在建國以後,也開始談泊名利,所以排位最後一等也不出奇。


月下讀史


個人覺得秦叔寶排名靠後主要有五個原因:

第一:秦叔寶雖然在戰場上英勇無敵,但是他和尉遲敬德一樣,只是一員猛的戰將,並不屬於帥才。歷朝歷代論作戰的功績並不是講究的單打獨鬥,講究的是統帥一方的指揮能力。你看拿破崙雖然長得比較矮小,但完全不影響他在世界軍事上的排名。

第二:從秦叔寶的個人經歷來看,他最先是隋朝的一名將領,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後來投奔過瓦崗寨的李密,然後又去投奔了王世充。最後才是投奔的李世民。軍人最注重的氣節,想秦叔寶這樣一生服務了6位主人。從氣節和身份上他就不佔優勢,所以說從身份氣節上秦叔寶就先輸了。

第三:秦叔寶病逝於公元638年,而李世民搞的凌煙閣功臣排名是公元643年。站在李世民領導的者的角度,死去的人對統治者也沒有多少的價值,還不如把哪些活著的人排名靠前點,讓他們對大唐更加的忠心和多奉獻。可能秦叔寶如果晚死幾年的話,說不定排名會適當的靠前一點的。

第四:李世民對功臣的排名,更多的是參考了玄武門戰役的時候出力的多少決定的(領導者論功行賞,一般是按照關鍵時候出力的大小)。秦叔寶在玄武門之前就被李元吉調走前去征討突厥了,所以實際上玄武門之變秦叔寶壓根也就沒有參加。同時從李世民對大臣的封賞也可以看出秦叔寶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玄武門之前,秦叔寶的封賞是比尉遲敬德高的,但是玄武門之後,秦叔寶只有700戶,而尉遲敬德有1300戶,差不多一倍多。可以看出在皇帝心中參加玄武門之變和不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差距,玄武門之變是大臣之間拉開差距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第五:歷史上真實的秦叔寶可能對於李建成和李世民爭奪帝王保持相對中立的態度。這一點讓李世民不太舒服,可能他們的個人感情不算特別好。


婚禮攝像師-郭靖


因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是根據貞觀十七年的官職高低決定的,秦瓊在唐朝開國戰爭中只是將才而非獨自統軍的帥才,李世民登基後長期出於傷病狀態沒有繼續建功立業,最後於貞觀十二年去世,所以官職低。另外,說秦瓊沒參加玄武門之變的都是隻看網文不看史書的,秦瓊百分百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所以這不是理由。


先來駁斥一下所謂“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傳言。這個根本毫無邏輯。首先《舊唐書•太宗本紀》明確記載了“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如果秦瓊沒參與,為什麼要寫他?另外,在《舊唐書•長孫順德傳》更是寫了“武德九年,(長孫順德)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所以說,秦瓊在玄武門之變的主要任務就是掃清太子李建成餘黨,而且還是帶領眾人的,怎麼就沒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秦王府人人上陣,連長孫皇后都親自犒勞將士助威,秦瓊的身份是秦王府右三統軍,說明白點就是李世民的家將,還想不參與?那不叫保持中立,那叫吃裡扒外,會被斬首祭旗的。有人誤以為玄武門之變僅僅發生在玄武門,其實它是一個全面的政變,包括宮門、宮外、宮內三部分,秦瓊就在宮外打李建成的餘黨,還有諸如玄武門五大首功之一的侯君集,史書對他做了什麼隻字未提,一般分析就是在宮內控制李淵,由於不太光彩所以史書不寫。不是隻有長孫無忌、尉遲恭帶的那些埋伏在宮門的人才叫參與了玄武門之變。


那為什麼排名最後,首先要明白凌煙閣功臣的排名依據,那就是設立二十四功臣時(貞觀十七年)的官職排名。比如,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官職是司徒,正一品,三公之第二位(三公按太尉、司徒、司空排名),二到五位的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都是三公中排名第三的司徒,其中,李孝恭、杜如晦、魏徵都已死,死者為大,所以排在活著的房玄齡之前。而三個已死的人中,李孝恭是皇親,所以排三人中第一位。後面第六位、第七位的高士廉、尉遲敬德都是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第八位、第九位的李靖、蕭瑀都是正二品特進,從他們開始就是二品官了。就是這種排名方法,以此類推。

然後看秦瓊,生前最高官職左武衛大將軍,正三品,死後追封徐州都督,也是正三品(大都督從二品,一般都督正三品)。再看哪怕是排名倒數第二的李勣,官職最高為光祿大夫,從二品。所以,秦瓊是二十四人中官職品級最低的,自然排在最後。

那秦瓊的官職為什麼最低?首先,他是將,而非帥,雖然功勞不小,但是不像李靖這樣能夠獨自作為主帥統軍,功勞自然不能同日而語。其次,不能做文官處理政務。秦瓊是純武將,沒有治國之才,國家太平後,更需要文官治國,如虞世南等人就更容易獲得高官,秦瓊不行。第三,常年征戰留下的傷病,讓他在李世民登基後的軍事戰爭中沒有參與。史書記載秦瓊一直生病,每逢生病就對人說我一生百餘戰,留下無數傷,怎麼能不病呢。一直生病就不能帶兵打仗,自然不能建功,也就官職升不上去了。


伊耆角木


因為玄武門之變秦叔寶雖然參與了,但是和往常的一馬當先,勇冠三軍不同,甚至很多史冊和學者懷疑秦瓊到底有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

後來論功行賞的時候也看出了秦瓊是參與玄武門之變中的將領中封戶最低的,比侯君集、程咬金都要少,而居功第一的尉遲恭是秦瓊的幾倍。

這就好比平時組隊次次都是mvp的秦瓊,居然連助攻和補兵都是0,換成你是李世民會滿意嗎?因此玄武門之變以後,秦瓊其實是不在被李世民待見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尉遲恭、程咬金、甚至後來謀反的侯君集在玄武門之變中都鼎力支持李世民,而作為李世民心腹愛將的秦瓊反而出工不出力呢?

實際上秦瓊其實是比較痛苦的,和李世民其他將領不同,秦瓊的官職和地位是超然的,是李淵的愛將,是在李淵的受命下來幫助李世民的,因此玄武門之變中秦瓊才進退失據,不管是背叛李世民還是逼宮李淵,秦瓊都做不到。

秦瓊只能保持中立,這是秦瓊的道義和準則迫使秦瓊在玄武門之變是全程打醬油,尉遲恭就成了獨挑大樑的先鋒,殺死李建成、李元吉,割下首級平定東宮之亂,進而逼宮李淵,確保李世民改天換日成功。

於是尉遲恭是除了幾位宰相和皇族李孝恭之外,凌煙閣排名最高也是爵位官職最高的武將,即使是有大唐軍神之稱的李靖也排在尉遲恭之後,可見在李世民心中玄武門之變的意義之大。

正是因為在決定李世民生死有命,還是富貴在天的一戰,秦瓊沒有堅定的站在李世民這邊,導致李世民和秦瓊是有了間隙的,更何況秦瓊的功績多是在李淵的武德年間立下的,李淵也和秦瓊是有很深淵源的,因此實際上秦瓊是李淵的心腹愛將。

凌煙閣實際上是李世民紀念自己的文臣武將的,如果是紀念開國的話,劉文靜等人不可能不上,李世民更多是想弱化李淵和李建成的功績,來抬高自己,李世民還開了一個壞頭,親自指示瞭如何寫史書,其中抹黑李淵和李建成的可是不少,那麼秦瓊的功績自然就不能言說了,因此這也是秦瓊排名最末的原因之一。


塵子渝


秦瓊之所以在凌煙閣排名墊底,我相信答案只有太宗自己心知肚明,下面我也來個穿越,回到大家都魂牽夢繞的大唐帝國來採訪一下偉大的太宗陛下,親臨現場問一問他到底是如何想的。大家等一等,容我把時間機器調到唐貞觀十七年,也就是公元643年,月份就調到太宗定下二十四功臣後的某一天,GO!

各位看官,我現在已經來到公元643年4月的一天,目前的位置是長安朱雀大街上,在這150米寬的大道上,我由衷得自豪大唐文明的發達,現在是白天大街上人來人往,我估計走到朱雀門得有一段時間,大家一會兒見……

感謝各位的等待,我用了大約半個小時已經來到了朱雀門,裡邊兒不遠就是唐朝的最高權力中心太極宮!我現在就進去,大家稍後等待我的佳音。

老李:“咳咳,勞煩大哥們通稟一聲,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代表今日頭條各粉們採訪一下太宗陛下,啊不對!是皇帝陛下,可以嗎?”

衛兵長:“何邦國?如是外使?可有通關牒文?拿來我看!”

老李:“哥們兒,我出來匆忙,身上沒帶護照,到是有張身份證你看中不?”

各位看官!我現在已經來到了宮內,只用一張身份證就辦到了,不需要門票啊!

我現在已經來到了宮殿外,公公已經進去通報了,用不了多久我就能見到太宗的龍顏了!好激動!

宦官:“皇上駕到!請外邦使者覲見!”

老李:“皇上萬福!不對不對,萬安!額......萬壽無疆!”

李世民:“這個......使者不必多禮,今日朕偶有閒暇,忽聞有一遠邦之國的使者前來納貢,快快呈上來與朕看來。”

老李:“陛下,我是來自2019年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來的目的是想訪問訪問陛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為什麼把秦瓊排在末位,這個問題已經困擾後世一千多年了,不知今天陛下能給我們一定合理的解釋嗎?我來時匆忙沒有禮物,身上還有一盒口香糖,陛下不嫌棄的話就獻給陛下。”

公公將口香糖拿走,一臉不知是什麼鬼的茫然退到旁邊。

李世民:“後世子孫竟如此在意此事,朕意外之極,想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乃我大唐開國棟樑,每位皆居功至偉。秦愛卿真乃帥才也,為大唐開疆拓土、鞠躬盡瘁矣。一身傷病久治不愈,終英年故去,榮華富貴享受少矣。秦愛卿已走五載,朕思念至深,熱淚不絕而出。嗚嗚……”

老李:“陛下節哀,子孫們都看著您呢。”

李世民:“咳咳!嗯……此事說來話長,二十四功臣之中大多是朕之幕僚,先皇之近親、下屬。他們在朕與先皇起事之初便跟隨至今,也不乏能征慣戰、賢才賢德之輩。秦愛卿雖為朕心腹,功勞仍不及上述人,故此排名墊底。”

老李:“如果是這樣的話倒是好理解,我們後世人也想到這些原因了,但是包括我在內仍質疑一件事,是不是當年秦瓊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您心中不免有所顧慮,這也是秦瓊最終墊底的原因呢?”

李世民:“這個......咳咳......咳咳......”

宦官:“陛下小心龍體,啊怠!你好大膽,竟激起陛下回憶那悲傷之事,當年是建成和元吉二人密謀謀害陛下在先,如不是陛下反戈一擊,早已成了他二人的魚肉!你再無他事便退了下去罷,不要惹得陛下龍體欠安,來人吶!傳御醫上藥!”

李世民:“不必!朕無礙!想必你此次前來的目的是為此吧?那一日玄武門內,秦愛卿在場但姑息朕與兄弟手足之情,並沒有動手參與,事後朕心生埋怨。但多年來朕對玄武門之事一直耿耿於胸,朕真是不得已才為之的啊!朕與兄弟從小情深似海,如不是他二人蓄意謀害,朕何故肯殺之?秦愛卿早已看出此理,故不肯出手相助,也是為朕著想啊!如今朕好孤獨好孤獨啊!嗚嗚......”

之後宮殿內嘈雜起來,御醫們來了,宮娥們來了,公公們也來了,不時還參雜著那個老宦官的聲音:“把他給我轟出去!轟出去!”

我看著一隊衛兵氣哄哄奔我而來,當即腳底抹油跑到一處沒人的地兒,啟動時間機器穿越回來。

至此秦瓊墊底之謎水落石出,那麼為什麼秦瓊不參與那一場玄武門之變,用魏徵的一句話也能給出答案。魏徵評價秦瓊,說他是一個良臣,但是不是忠臣,他只會忠於江山社稷和國家,而不會為了某一個人而去動搖江山社稷和國家基業,這其中也包括他的老大李世民。這樣看來秦瓊的三觀如此高尚,可謂出淤泥而不染,在其他人為了權力之柄不息手足相殘的時候,他卻能保持冷靜和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堅決站在大眾的對立面,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可謂少之又少,秦瓊真不虧是大英雄真豪傑!





老李講故事


大家好,這裡是小青春,一個熱愛文史的小青年!

為什麼秦瓊秦叔寶的功績很高,甚至高於尉遲恭和程咬金,但為什麼他卻是凌煙閣功臣的最後一名呢?


秦瓊雖然是凌煙閣功臣的最後一名,但這並不代表著他的功勳少於在他前面的那些人!我認為把他放在凌煙閣最後一位,有以下幾個原因!

1.身體原因

在玄武門之變之後,秦瓊就一直在家養病,很少參與朝堂之事,這也就意味著在李世民當朝當中,他得到功勞的機會沒有了,但而反觀長孫無忌和尉遲恭等人,他卻一直活躍在朝堂當中!

2.過早去世

貞觀12年,秦瓊因病去世!此時距修建凌煙閣還有5年的時間!凌煙閣作為一種表彰功臣和收買大臣人心的政治工具,當然是活著的人優先排在前面!

3.封賞過大

最後秦瓊在評封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前獲得的封賞太大。在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的所有武將傍邊,只有秦瓊一人得到過“上柱國”的榮譽稱號。另外,秦瓊病逝後,不僅被追贈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還被李世民特批在墓前造石人石馬以表彰其生前戰功。


有的人說秦瓊並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我認為這種說法不對,雖然史書中沒有關於他參加玄武門之變的記載,但這只是說他沒有進入玄武門,並不代表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作為秦王府中的一員虎將,秦瓊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今天中午正要在頭條號發表一篇關於秦瓊的文章,裡面有詳細的說明,感興趣的可以去頭條“青春愛歷史”中尋找答案!

所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封賞對秦瓊而言只是錦上添花,於是將其放在最後一位。


史料小王爺


在唐朝,又提起秦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和尉遲恭,都是元帥,尉遲恭,原來福寶,劉五洲,一日搶三關,奪八寨,是,是秦瓊,秦書寶,和老王爺,尉遲恭,三鞭換兩鐧,是秦瓊收降了,尉遲恭,以後他歸降了大唐,在24,開國功臣當中,秦瓊,救過李世民一家,是老李家恩人,秦瓊,因病死的早,所以說,他排在後邊,秦瓊功勞,超過尉遲恭,他是大唐,第一個開我元帥,可以說,超過,李靖,無論在人品,武術,等各方面,秦瓊秦書寶,都會超過,尉遲恭唄!24國公,排行,不影響,秦瓊,秦書寶的功勞,她和尉遲恭,都是門神唄!一左一右,傳為千古佳話,謝謝


北斗星3557


個人認為秦叔寶他是一個猛將,戰鬥力很足,但是並不能成為一個統領一方的統帥,也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至於他為什麼會被排在倒數第一呢,肯定是李世民的不喜歡。一個原因是晚點秦叔寶身體虛弱,渾身是傷,已經用處不大了。不過最重要的原因應該跟玄武門事件有關。雖然歷史上秦叔寶到底有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還眾說紛紜,可是事變前秦叔寶的功業,職位,賞賜都比敬德等人高出很多,但是事變後,封賞缺比大多數人都低,甚至比張公謹,侯君集都要低。所以就算秦叔寶大概率是沒有參加事變的,這也是導致他在李世民面前失寵的重要原因吧。



小歷史jon


秦瓊在唐初期有不少的戰功,也很受李世民的重用,與程咬金,尉遲恭,翟長孫是李世民手下的四大將。曾拜左武衛大將軍,正二品,是李世明時期武將中的核心人物。

有人說秦瓊之所以列到最後一名,是因為他沒有參加玄武門事件,其實不是的,玄武門事件時,李世民派秦瓊在城外鎮守十萬大軍,以防不測。當時秦瓊是這支軍隊的最高領導,是掌握全局的。後來,率軍入城穩定局勢。

李世民繼位後,秦瓊因為傷病,就沒有再參加過征戰了,不久因病去世,李世民厚葬他,而且特令在他墓上立石人,石馬。這是一般的武將沒有的待遇。秦瓊去世五年後,李世民開始獎勵功臣,設凌雲閣功臣。由於這期間也有很多的戰事,所以秦瓊排在了最後一位。但是,並不代表秦瓊的功勞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