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優秀?這場疫情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作 者 | 無才姐

公眾號 | 女子無才便留德(ID : wucai6de)


1月22日深夜我輾轉難眠,一個從來不在家族群發帖的人,破天荒轉了一篇關於冠狀病毒的文章,叮囑家人要戴口罩。

囉嗦得就像我媽叮囑我要穿秋褲一樣。

此刻我的心裡慌得一批。

習慣開車聽收音機的我,已經被新聞轟炸了幾天,謹慎的德國人甚至已經開始討論本國醫療系統的應急措施。

除了慌,還有難以言說的恐懼。

2003年非典過後,我曾經通過各種方式去了解那一場災難,知道得越多,越明白人類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有多脆弱,個體在遲鈍的系統裡面有多無助。

時隔十七年,如果歷史捲土重來,我的同胞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1月23日,武漢封城,石破天驚。

一大早我去藥店幫國內的朋友買口罩,藥店說能幫我訂一盒,我說不,我要十盒,至少。

店員查了系統說不行,我們只能訂到一盒,目前全德國現貨只有29盒,生產商那裡二月初才有貨,具體日期無法確定。

人為什麼要優秀?這場疫情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一瞬間我的腿有點發軟。

這家藥店向來都是上午訂貨下午就到,從沒聽說過全國調不到貨的情況,何況是防病毒口罩這種平時沒什麼人會買的東西。

全面缺貨說明什麼,細思極恐。

此時德國連一例疑似都還沒有啊!

走出藥店,我又想起武漢封城的新聞,欲哭無淚。

和所有戰爭一樣,最後留在城裡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最無助的,一種是最勇敢的。

誰來守護他們?誰來給他們希望?

病人因恐慌擠兌醫院,醫務人員超負荷運轉,醫院床位飽和,醫療資源奇缺。。。非典的劇本早就寫在那裡,這一次又會怎麼來演?

生平第一次有種深深的,深深的無力感。

一直都覺得自己還挺行的,夠給力也夠仗義,從來沒有辜負過朋友。

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會被小小的口罩難倒,像無頭蒼蠅一樣滿城亂轉,心急如焚,一無所獲。

愛莫能助四個字,刺痛了我的心。


1月24日,信息轟炸,氣壓很低的一天。

上班、接娃、準備年夜飯,想讓自己儘量忙起來,忙到沒有時間刷手機。

不想看那些驚心的數據,不想理會那些離譜的謠言,更無法面對那些求助的聲音。

武漢二十多家醫院聯合向社會發起求助,請求緊急支援!

但凡略有歷練的人都可以品出點什麼來,但凡能品出點什麼來的人都會覺得無比揪心。

血濃於水,我做不到置身事外。

可我能做什麼呢?

我沒有購買醫療防護用品的渠道,沒有運送大量物資回國的物流和通關團隊,沒有來自一線可靠的人員和信息,更沒有突破重重阻礙把物資安全送達一線的能力。

我連幾個口罩都買不到。

我能做的,也不過就是捐出口袋裡的錢而已。

而文件裡一句“暫不接受境外捐贈”,把我心裡最後的火苗也澆滅了。

是的,我竟然連幾個破錢都捐不了,報國無門,如同廢人。

人為什麼要優秀?這場疫情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官方圖片


晚上我刷到了德國另一個資深公號主的朋友圈,看到他振臂一呼已經籌集到200盒口罩,正打算熱火朝天地運送回國。

說實話,寫了這麼久公號,我從來沒有羨慕過他的粉絲比我多,影響力比我大。

但是這一刻,我酸了。

同樣是打字的人,卻不得不承認,他打的字比我有價值啊!


1月25日,凌晨失眠,在群裡和粉絲們交換信息,相互打氣。

德國的小夥伴們一個個心急如焚,很想做些什麼,我卻無法告訴他們可以幹些什麼。

官方的捐助我擔心資金的流向和效率,民間的捐助我擔心組織的信用和能力。

我無法甄別眼花繚亂的信息,也無法以個人信用為任何一項活動背書,於是只能提醒各位粉絲尋找可靠的渠道實施善舉。

我和他們中的每一個一樣,關心則亂,漫無目的。

中午時分,我看到了校友在朋友圈轉發的捐助告示,眼睛一亮,立刻留言:拉我入群!

南京大學四個字,足以承載我所有的愛和信任。

兩百多人的群,為一位88級師姐個人發起的定向捐助活動而建。

和其它組織先籌款再採購走一步看一步不同,這裡的校友們已經以極低的價格和廠商確定了一萬件防護服的貨源,已經準備好物流和配送團隊,已經有一線的志願者接應,萬事俱備,只差善款!

撲面而來的就是我熟悉的南大校風,踏踏實實做事,沒有半句虛言。

人為什麼要優秀?這場疫情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校友群愛心捐贈說明


群裡有記者提供官方信息,有律師提供法律支持,有醫生提供內部資訊,有企業家提供人力物力,有會計師提供財務審核,還有許多志願者進行統籌、執行和支持工作。

校友過於優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負責物流和配送的兩家公司是自己人,費用全免,所有善款只用於採購。

想當一個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志願者?好像比當年考南大還難吧。

我本來想著自己好歹是商院畢業的幫忙算算賬應該沒問題。

不好意思啊,內審志願者需要財務或審計5年及以上經驗,我不配!

我也就只配捐點錢了。

可我們優秀的校友會缺錢嗎?

三十五萬元善款四小時全部到位,群主立即宣佈停止捐贈,謝絕入群。

趕上了這一輪捐款,我眼淚差點掉下來。


1月26日,前方情況有變,多數醫院已不接受民間捐贈,一律等待官方發放。

校友捐助群裡氣氛非常緊張,各方信息不停地交換確認中。

大家都很著急,防護服是目前最急需的物資,必須爭分奪秒送達前線。

無才粉絲群裡的國內朋友開始安慰我,說官方的補給應該很快就能到位,民間捐助這時候其實已經沒有太大必要。

但是情況果真如此嗎?

經武漢醫療戰線的校友確認,物資緊缺的狀況並無緩解,需求依然非常緊急,非常緊急!

原因我想這篇文章也許可以給出解釋:

人為什麼要優秀?這場疫情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乏統籌和調度,各級職能部門盲目等待市政府指示,卻不知令從何來,導致大量物資囤積市外,無法到達醫療一線。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

(群學書院:《這一次,學生走在了老師的前面》)

我們的00後小校友們已經在不到24小時內組織了志願者團隊、完成了募集善款近15萬元、物資採購、物資運輸、賬目公佈等所有工作,在未來的一兩天內,這批物資將運送各定點醫院,送交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目前已順利送交)

校風長存,後生可畏!

現在的年輕人這麼猛,我們中年人抱起保溫杯要往前衝啊!

幾乎與此同時,德國。我被幾個留德華的神操作驚呆了。

人為什麼要優秀?這場疫情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華科校友朋友圈截圖


德國供應商Dash在收到華中科技大學德國校友會資金的情況下臨時毀約,表示要退回所有資金,把口罩留給德國。千鈞一髮之際,以Bosch集團採購總監為首的校友談判組週末殺進廠區,經過一小時的艱苦談判,終於說服老德履行合約。(目前已順利取貨)

看到在德國這片土地上一路打拼的同胞們終於成長為中流砥柱,我忍不住替偉大的祖國露出了姨母般的笑容。

以前總是羨慕北美華人一言不合就把直升飛機開上天去拉愛國橫幅,現在的留德華們雖還沒那麼財大氣粗,肩膀卻也已經相當可靠。


1月27日,北京時間上午十點,南大校友捐助群終於傳來好消息:所有物資已經全部送達一線醫生們手裡。

人為什麼要優秀?這場疫情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南大校友捐助群捐助物資已到位


志願者48小時沒有閤眼。

期間的種種艱辛曲折難以想象。

一位校友在休息前用疲憊又激動的聲音向大家講述了運送的經過,說到提貨的困難重重一波三折,說到路上的武漢市區的志願者看到運貨的車開來,幾個大老爺們當時就哭了,說到幾千人的醫院只剩二十多件防護服,說到。。。

我已經淚流滿面。

請原諒我不能提供語音或截圖,在圓滿完成任務後,群內已經實行實名制,便於捐款的核對工作,群員一致決定信息不對外公開。

很多人默默地來了又默默地走了。

也許我們曾經在校園裡擦身而過,也許因為年齡的差距素未謀面。

在這裡我們只是一個個陌生的名字,但名字後面都有一個共同的後綴:南大校友。

1月28日,我加入了校友二群,為第二批物資的捐助盡綿薄之力。

平行空間裡,00後小校友們的捐助活動也已經開始第四輪。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含笑沙灘上。

人為什麼要優秀?這場疫情給了我最終的答案

南大第四批募捐情況的說明


作為一個育兒公號主,我常常思考成長的目標和教育的方向。

熟悉我的朋友應該知道,我並沒有什麼名校情結,更沒有一定要讓孩子進名校的想法。

我常常覺得自己只是一個運氣好到爆的nobody,實力和努力都還遠遠不夠。

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做一個獨立而快樂的人,僅此而已。

但是這一場疫情令我的想法有所改變,我變得有點貪心,希望我的孩子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平時和諧共存的芸芸眾生來不及躲藏,已經紛紛現出了原形。

無知的人,嚼大蒜抹香油噴白醋幻想自己百毒不侵;

無聊的人,刷著朋友圈看著小視頻一堆謠言轉來轉去;

無情的人,喊完武漢加油轉身就把他們當做瘟疫避之不及;

無能的人,除了搶口罩搶菜就只會罵爹罵娘怨天怨地;

無恥的人,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坑騙同胞出賣良心。

只有優秀的人,才有能力讓這個世界變得好一點,再好一點。

如果你是護士,可以為病人提供最直接的護理。

如果你是醫生,可以確定病人的治療方案,挽救他們的生命。

如果你是企業家,可以捐獻物資和設立醫學研究基金。

如果你是政治家,可以用最有利的措施保障公共衛生安全。

如果你是科學家,可以研製出疫苗和特效藥,在不久的將來把病毒徹底解決。

一個人的能量有多大,決定他的社會價值有多大,決定他對這個世界的意義有多大。

只有優秀的人,才能和更優秀的人在一起,才能突破個人的能力範圍,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孩子,我從沒有哪一刻像現在這樣,盼望你努力變得優秀。

我無法保你一生幸運,護你一世平安,我無法阻止病毒的肆虐,災難的降臨。

我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和你一起變得優秀一點,再優秀一點。

因為所有的災難都只害怕一種人,優秀的人。

平凡固然也好,但優秀才是人類面對災難時最堅固的盔甲和最鋒利的刺刀。

p.s. 發稿時德國已有四例確診病例,在距離我數十公里的慕尼黑近郊。該來的終於來了,但我並不害怕。在德國人眼裡,所有的武漢人都是中國人,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武漢人。武漢別怕,我們在一起!

-end-

本文轉載自“女子無才便留德”,作者“無才姐”。無才姐,資深留德華,淡定倆娃媽。當你感到煩躁、焦慮、挫敗的時候,不妨用一杯下午茶的時間,看一看無才姐的爆笑故事,聽一聽無才姐的歪理邪說,看看這個才華有限而熱情有餘的女子,是如何把一地雞毛的生活過成了科學段子。


對醫護人員最好的支持就是保護自己的身體,對病毒最有力的反擊就是把傳染的可能摁死在家裡。做好衛生,當好肥宅,儘量平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