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提起姜文的名字,爱他的人会称他为天才,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总是能为影迷提供某种极端意义的视觉体验,恨他的人,会说他是个疯子,他那些超前的表现力,总会让影迷一头雾水,无法接受。

他热衷于历史,热衷于自我表达,影迷想吃的是饺子,他想给的只有醋,也正是这个原因造就了姜文近两年来在影迷印象中的两极分化。

用王朔的话来说:姜文不干行活儿。

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人,在中国影坛从演员到导演,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才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迷,仅仅是导演生涯的处女作,就征服了全世界的影迷。

初出茅庐,演而优则导

高考落榜的姜文,在朋友英达的推荐下,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一年后就开始自己的荧幕生涯,先后与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多位知名导演进行合作,如此发展轨迹,放在许多演员身上可以说是望尘莫及。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拍完《大太监李莲英》后,王朔搬到了姜文家的对面,拿着自己的小说《动物凶猛》找到了姜文,希望可以将这本小说翻拍成电影,王朔自己不想做编剧,两人聊了许多次,姜文就跑去拍《北京人在纽约》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其实在与张艺谋的合作中,姜文层与当时还只是初出茅庐的张艺谋发生多次争执,那时候张艺谋就说过,姜文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人物,将来肯定要当导演。

从美国回来后不久,姜文就在重庆组建了剧组,文隽帮助姜文拉了一笔资金,姜文用几个月时间,拿出了一个比小说还要长的七万多字的剧本,连王朔都感叹自愧不如。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这事就这么被定了下来,1995年就有了那部惊艳世界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

军区大院带来的创作情节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故事,乍看之下并不复杂,夏雨所饰演的马小军,生活在20世纪的70年代,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姜文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王朔的小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在保留了原著的血与骨的基础上,重新为整个故事注入了新的灵魂,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自己的生活回忆,以及个人的感情色彩。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因为时代的原因,父母大都不在身边,比他们大的孩子都去了农村和部队,在几个主人公看来,这座城市是属于他们的。

王朔和姜文从小都是在军区大院长大,同时代的多个文艺创作者都与他们有着相同的成长经历,因为从小受到的都是与战争有关的教育理念,加上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是打一顿,所以他们这一代人做事风格简单明了,不计后果,讲义气大过一切。所以童年时期的他们特别热衷于通过打架了解决问题。

当他们开始创作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将那种狂野气息代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不遗余力的创作着一部部被那个特殊时期所影响的文艺作品。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可以说将这一类创作推到了一个巅峰,姜文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将自己的镜头对准这个时代,以此来审视它,在他的镜头里,故事单纯的被放在了对于那个时代长得的美好回忆之中,影片中的马小军与他的几个朋友从小都在大院长大,热衷于逃课,打架,有着向各种危险探索的野心,尽管如此,在他们看来,这个时代让他们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不必去学习那些后来注定要忘掉的无用知识。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正是因为这样纯粹的叙述,让整部电影变得更为纯粹,使这部影片成为一部一流的青春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被现实与幻想所交叉的成长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主题其实并不复杂,它很纯粹,也很直接,讲述了一个关于男孩青春期成长的寓言,在充满梦幻色彩的成长中,经历的那些关于友情,关于爱情的故事。

据说姜文原本的七万多字的剧本中,还包括马小军一帮人长大之后的故事,从现在普遍放映的版本来看,影片同时具备三个时空,包括幼年时期,少年时期以及成年时期,如果按照原版剧本去拍摄,影片过于之长,故而最终呈现的版本,将少年时期作为重点去展现,幼年和成年后的时空基本都是辅助性的展示。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幼年时空主要展示了马小军所生活的背景,以及通过这几组镜头,充分的说明马小军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在影片的开头,马小军的父亲就去了贵州公干,成了他一直羡慕的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在贴近部队的成长环境中,幼年的马小军就具备强烈的英雄主义:

我最大的幻想便是中苏开战,因为我坚信,在新的一场世界大战中,我军的铁拳定会把苏美两国的战争机器砸得粉碎。一名举世瞩目的战争英雄将由此诞生。

幼年时期,王学圻所饰演的父亲这一角色,就是马小军心目中的英雄,在父亲出发前将自己脖子上的哨子交给父亲,是对自己那个英雄梦的期盼。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带着这样的憧憬,影片进入了少年时空,这个时候马小军与自己的好友重新聚集在一起,童年的英雄梦发展成了一种无处释放的原始的野性。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刘忆苦这个角色可以说是马小军这个时期的一种向往,长得精神,当过兵,打架手黑,迅速的成为这群小伙伴中的第一人,而这一切都是少年时期马小军所渴望能够得到的,与之相反的是,马小军一直若隐若现的懦弱性格,在多数情况下他会表现出一种怂的形象。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在刘忆苦一行人去给傻子和洋搞报仇的时候,马小军一直拿着砖头所在角落里打转,直到打完架,大家把对方最后一个人包围的时候,才冲上去直接拍了那个人一砖,回去洗澡的时候,因为这一砖,说话都变得充满了底气。

影片中关键的女性角色,米兰也基本是围绕着马小军这种渴望成长的幻想而存在着,对于米兰的详细解析会在下一部分做整体的叙述。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成年时期,最后只是单纯的在结尾的黑白画面中闪现,成年后的一帮人坐着加长轿车,少年时期的目标刘忆苦被炮弹炸成了傻子,一帮人在车里陌生而又熟悉的互相寒暄,

这一段落的黑白色调以及那种陌生的游离感,已经说明了姜文对于那个时期最关键的表达,一夜之间长大,原本那种向往危险的野性力量也早已经被丢失在那段美好之中。

青春的荷尔蒙和性幻想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伴随着马小军等人的有两个女性角色,一个是陶虹饰演的余北蓓,一个是宁静所饰演的米兰。这两个角色基本承载了马小军青春时期的性幻想和蓬勃的荷尔蒙。

余北蓓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刘忆苦带来的,在2013年修复的蓝光版本中,交代出余北蓓就住在刘忆苦家里,在人们好奇他和刘忆苦怎么睡在一起的时候,马小军会趁只剩下他和余北蓓的时候告诉对方,这样容易出事,这个时候的马小军在懵懂的性意识中还保留着对于一份纯真的幻想。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米兰这一角色可以说是影片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女性角色,最初选角的时候,姜文认为宁静并不符合原著中大飒蜜的描写,所谓大飒蜜是北方的一种特有的形容词,这类女孩,没有公主病,你打架她给你递砖,后来在管虎的《老炮儿》之中,许晴饰演的就是一个标准的大飒蜜。

宁静最终还是用自己的演技征服了姜文,同时这部影片也可以说是宁静的演艺生涯的一个巅峰。

整部影片随着米兰出现的有两个关键性道具,两个不同的钥匙。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第一个钥匙是对于马小军热衷上开锁后所打造的钥匙的统称,在遇见米兰之前,他极为享受那种用钥匙打开一把锁时候的感觉,尤其是他热衷于打开那些未知的门锁,钥匙成为了马小军探索大人隐秘世界的一种工具,他也是用这个钥匙打开了米兰家的大门,在床底看到了突然回家的米兰。

这里出现了第二把关键性的钥匙,被米兰用皮筋套在脚腕上的家门钥匙,也是因为这个特征让马小军有了之后在警察局和米兰回家的路上与米兰相遇的段落,这把具象的钥匙,成为了青春期马小军性幻想的一种美好向往。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影片讲述到一半的时候,在老莫的生日会上,剧情突然急转直下,姜文的旁白声中,告诉观众,一直以来的故事都是马小军的一种幻想,这种表现充满了青春的质感,少年时期的我们总是喜欢用情感去装饰那些年少无知的回忆,让一切看起来都变得美好而又顺理成章。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这时候观众也知道对于马小军和米兰的很多镜头大多都是幻想,马小军一开始并不认识米兰,关于米兰的很多记忆都是他所臆想出来,而这个钥匙就是他这一切幻想的具象。

在修复版中,他得知米兰与刘忆苦多次脱光在一起的那一刻,冲向了米兰的家中,雨夜的表白让两个人相拥在一起,到了第二天米兰依旧与刘忆苦亲密的走在一起,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这个时候马小军的少年幻想基本已经到了破灭的边缘,只需要他自己亲手去粉碎这一场梦,脱光双脚,冲进米兰的家中,这个时候他已经不需要钥匙就能打开米兰家的房门,其实这里有一个细节,马小军进去的时候米兰并不在家,一扭头却又出现,这就更充分说明了,米兰这个角色的不真实性。

马小军扑倒米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拽断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皮筋,也彻底斩断了自己青春期的美梦,当米兰在混乱中把马小军反压在身下的时候,马小军又一次怂了,推开米兰逃离了现场。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马小军的少年时期,一个十八九岁的男生,他心里对女孩子的想法比厕所还要肮脏,但同时他又在渴望一份纯真美好的爱情,从幻想中开会时,在幻想中结束,他扯断了自己那份纯真,却也无法直视自己内心的肮脏,只能快速的逃离现场。

而这一个男孩也真正的长大成了男人,自己少年时期的野性被彻底的丢在了过去。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无法超越的青春片

《阳光灿烂的日子》拍摄了25万尺的胶片,创造了国产电影的记录,拍到一半连投资人文隽都被拍跑了。由于拍摄周期过长,现如今看到的很多在阳光下肆意宣泄的镜头,都是在寒冷的冬天拍摄完成。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宁静那张打开马小军性意识大门的照片,也是拍了无数次都不能让姜文满意,最后直接采用胶片进行拍摄,在23000多格中挑出一张最满意的进行冲印。

从演员被敲定的那一刻开始,就被穿上了军装,送到了部队的营房,给他们营造姜文他们小时候的环境来体验生活。

《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场被幻想和野性包围的青春

姜文这种偏执的制作,让这部影片一经推出就享誉世界,17岁的夏雨,拿下了当年的威尼斯影帝,创造了95年国内最好的票房纪录。

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没能看到一部能与其比肩的青春电影,对于《阳光灿烂的日子》来说,它准确的拍出了一个男孩青春时期的那种迷惘与幻想,那种无所畏惧的野性与探索精神,而这些东西终将因为一夜之间的突然长大,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里,再也无法被找回,而我们现在看到的青春片,总是莫名其妙的长大,莫名其妙的撕扯。

却没有了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