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攝影越來越強,你覺得手機最後真的會替代相機嗎?

小魚大魚看世界


手機最原始的功能是通信,隨著技術的升級迭代,現在智能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大了,手機拍照功能更是標配。很多人拿著手機就能拍出不錯的照片來,甚至手機拍的照片有時感覺比專業單反相機拍出來的效果要好,以至於很多人有這樣的錯覺:未來手機相機可以替代專業的相機。真的是這樣嗎?在這裡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手機和專業相機的定位不同,手機無法替代專業相機!

現代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

手機上配置拍攝功能有幾十年歷史了,那時候手機拍攝無論是像素還是畫質都不盡人意,而現代智能手機的攝像頭也變得越來越多了(一些手機甚至有3個攝像頭,還有手機號稱有1億像素)。

不可否認,現在智能機的攝影體驗越來越好,從數碼變焦到現在的無損變焦,還支持很多特效(如:美顏、背景虛化、人眼跟蹤等),讓很多攝影新手也能拍出很好的照片來。

手機拍照的最大優勢就是:簡單便捷、不需要專業的攝影知識。

專業相機拍出的照片未必比手機拍出來的效果要好

可能有人想,手機都能拍出很好的照片來,那更專業的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豈不是更好?還真不是!

就拿單反/微單相機來說,你想拍出好照片那就必須掌握一定的攝影知識:要會調光圈、快門、曝光等參數、還要會一些後期處理。對於沒有攝影基礎的新人來說,單反拍出來的照片99%的情況下都比手機拍出來的要差一些。

手機攝影和相機沒有可比性

其實手機攝影能不能取代相機還是要看用戶群體:

  • 對於不具備攝影知識的普通用戶而言,手機攝影比專業相機更容易拍出自己滿意的照片來;

  • 對於高質量照片而言,手機攝影永遠取代專業相機!

無論現代及未來的智能手機攝影頭如何升級,手機攝影永遠是有侷限性的,比如說:

  • 感光元件(CMOS)沒有專業相機的大,無論手機像素多大,拍出來的照片畫質永遠比不上單反的畫質;

  • 手機缺少專業鏡頭的支持,光圈調不了、也沒有長焦鏡頭。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交流 ~ 我是科技領域創作者,十年互聯網從業經驗,歡迎關注我瞭解更多科技知識!

網絡圈


但是手機拍照的優勢也是相機不能比的,手機因為其便攜性,多功能,並且在現在網絡時代手機照片可以很輕鬆的分享到網絡上,在這一點上相機不具備優勢。圖一為手機拍攝 圖二 圖三相機拍攝


平頂山夏羽


縱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人生的三大境界之一。學習攝影的人,由簡單到複雜再到簡單,這也是境界的昇華。


手機攝影在進步,這是不可否認的,會不會取代相機的地位?至少現在還不會!

國產高像素智能手機首選努比亞z17,2300萬+12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更高像素,更多細節。這是官方給的數據,確實這在手機界的像素算是最高的了。

  華為P10是世界第一款前置F/1.9徠卡鏡頭的手機,前置鏡頭像素800萬。前置攝像頭增加智能廣角,能夠根據畫面人物數量,自動切換單人自拍模式或廣角群拍模式,單人自拍更清晰自然,多人拍攝則有更廣取景角度。華為P10後置主鏡頭為1200萬像素彩色+2000萬像素黑白徠卡雙攝鏡頭,配備光學防抖。華為P10配備更加專業的肖像模式,可以隨時調節膚色、光線、景深等參數,即使不通過電腦編輯也能夠調出完美的照片。 由此可見,手機像素也是不可小視的。

普通的 數碼相 機現在像素也有1000萬以上了。其實像素只是決定圖片的大小,分辨率,不是像素越高越清晰。有1000萬像素的,日常用足夠了,否則怎麼一般的單反都是在1200萬像素左右呢。



這一點手機就比不上,當然,相機的價格也不只是在像素上,更是他的對焦與高感。在感光器方面,手機和單反的感光器都會不斷進步,但是在同一時代,顯然更大的感光器會有更優質的性能,同時一些高端的技術也會先用在單反上(比如分層感光器);在對焦能力方面,隨著各家反差對焦、相位對焦的不斷進步,未來二者差距可能會慢慢接近。在鏡頭方面,手機的體積決定了其鏡頭的體積不會太大,所以如果光學上不做出大調整,手機在大光圈和長焦距鏡頭的實現方面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要說他們兩孰輕孰重,要看對於什麼樣的人而言了。如果你是專業的攝影師,用手機在影棚給客戶拍照豈不是笑話,即使攝影師滿意了,客戶也不會太樂意吧。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你想要拍各種照片,在恰當的時候手機和相機哪個不能用呢?

感謝看我的回答,本人學識算是簡陋,請多多包涵。


阿藝哦


手機和單反在攝影上的地位並不是取代關係,用取代這個詞並不恰當,它們在不同拍攝場景發揮著各自的優勢,也互相彌補著對方的劣勢。


手機

特點:感光元件尺寸小,鏡頭組體積小。

優勢:

1、輕便、能夠隨身攜帶並及時分享照片

2、學習成本低,按下拍攝按鈕就能得到一張清晰的照片,不用關心曝光、對焦等參數。

3、各大手機廠商對和各種美顏APP對照片做了優化,一般比相機直出效果好。

劣勢:

1、大多數手機只能輸出壓縮格式的文件,損失了一部分後期空間。

2、暗光環境下高感性能差,噪點嚴重。

3、功能單一,配件少,可玩性不高。


相機

特點:相機感光元件尺寸大,鏡頭成像素質高、配件多。

優勢:

1、可以輸出RAW文件,後期空間大,能夠輸出大尺寸高畫質的照片。

2、寬容度和高感性能出色,尤其是暗光、大光比環境下的畫質手機是達不到的。

3、鏡頭和配件非常多,選擇餘地大。

劣勢:

1、機身及鏡頭等配件體積大、重量大,攜帶不方便,雖然可以用數據線或者WIFI傳照片到手機,相對於手機來說還是麻煩一些。

2、學習成本高,想要出好作品不僅要掌握曝光、構圖等知識,還要學習後期。

3、JPG直出效果很多時候不如手機拍的,對於初學者容易打擊信心。


總的來說相機和手機的特點鮮明,優劣勢也很突出,剛才這番對比差點忘記了價格,畢竟手機和專業的單反價格還是有差距的。也不要忘了拍照只是手機諸多功能的一部分,卻是單反的核心!


極致影像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手機已經取代了市場上一半以上的相機,那就是卡片機。自從手機的攝影越來越好以後,現在你看誰還會去買一個卡片機那?以前人們出去旅遊一半都是會帶一個又小又輕巧的卡片相機,現在這樣的相機已經逐漸走向末路。

而這些民用級別的普通卡片機一直在相機市場上佔據了主流銷量,現在它們只能要麼退出市場,要麼走向高端化。

所以說,在取代相機的這條路上,手機已經成功了一半。那麼手機會不會完全取代那?

目前看來,還不會。畢竟手機攝影有一個最大的制約那就是感光元件,一個巴掌大的手機,感光元件再大也不可能做的像全畫幅相機那樣 24mm X 36mm,所以在專業級別的攝影上,相機尤其是全畫幅相機還是非常安全的。這裡所說的專業級的攝影指的是一些追求高畫質高細節的商業攝影和體育攝影一類的。

而在一些不那麼專業,對畫質的要求不那麼高的攝影領域,手機正處於和相機的爭奪階段。

手機憑藉著便攜快捷和越來越高的畫質不斷的攻城略地,而相機憑藉著更方便的操控、更大的感光元件、更高的像素不斷想辦法嚴防死守。但是就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手機的技術進步要遠遠快於相機。防抖、雙攝像頭、大光圈、高像素……等等等等,這些手機已經實現的功能和取得的進步,說出來就讓相機害怕。相機領域的一大巨頭索尼都被逼出了全畫幅的微單。這裡面手機所佔據的功勞也不可小視。


手機取代相機,不光是在技術上的逐漸取代,更多的是在使用習慣上的取代。

現在的時代是一個讀圖的時代,也是一個手機的時代,所以人們通常都是在手機上閱讀圖片已經分享圖片。所以手機拍攝出來的滿足於在手機上傳播和瀏覽的圖片越來越成為主流,這也就使得手機攝影會越來越成為主流。

今年過年時,陳可辛導演用手機拍攝了一部叫做 《三分鐘》的短片,感動了無數國人。而在我們被感動的同時,手機取代相機的路程又向前邁進了一部,這次不光是要取代相機,連攝像機也變得岌岌可危。

綜上所述,短期之內手機不會全面取代相機,但是手機在攝影領域的地位會越來越高,不斷蠶食相機的現有市場。而相機只能憑藉著自身體積更大的優勢,不斷深入高精尖的專業領域,在民用領域和準專業領域,手機會大幅度和逐漸取代相機的地位。


如有更多問題可在評論中向我留言,瞭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在下頭條號——攝影人老酒,滿世界瞎溜達,用心帶你看世界。



攝影人老酒


手機越來越強大,對專業相機的市場份額影響也是岌岌可危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專業攝影還是一種儀式化較強的藝術化創作,手機在專業攝影領域硬件上無法取代單反相機,它們之間還存在著微單,微單無反相機時尚、小巧、復古這是一個備受青睞、非常趨勢化的智能電子攝影產品,隨著時代的發展,攝影,手機徹底顛覆單反(含微單)產品可能性不大,但它們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用“光影記錄生活”攝影會更加地貼近百姓。



當下與展望不久的將來,攝影也許還會是兩條腿,一條是方便快捷、隨時隨地拍攝、網絡一鍵修圖、一鍵分享的手機攝影;一條腿是搞創作各種相機做專業攝影。


JIEZ先生


在早幾年前,我還用卡片機出去掃街,現在我要麼用C畫幅或者全畫幅掃街,要麼就是用手機,那手機會替代相機嗎?

一、會,並且已經發生了

大概是2015年的時候,我還會用卡片機掃街,一臺佳能的A2300,很普通的幾百塊的卡片機,其實當時的iPhone已經勝過它了,只是我喜歡物理的快門按鍵,而現在當我習慣了手機的快門按鍵,我漸漸的放棄了那臺卡片機,得到的是更方便的修圖和分享,所以在這方面手機已經替代了相機。下面的圖是卡片機拍的,清晰度輸給手機無疑。



但是,手機不會完全替代相機。

二、相機可能會變得小眾且專業

相機變得小眾,如同當年的MP3,現在被整合在了手機裡,MP3越來越少見在日常當中,尤其是便宜的MP3,而高端一點的比如一千以上的,還是有小眾的人群愛著,同樣,相機也會如此。

相機變得專業,相機從來都有專業的一塊地,說變得專業是入門消費級別的機器越來越少,專業設備依然是專業。商業攝影、體育攝影、新聞攝影、婚禮攝影等等,我不認為手機能真的替代相機,舉個粗暴點的例子,下面這兩張圖,第一張是原圖,幾乎是一片漆黑,第二張是提亮原圖過後的圖,這後期空間是手機無法企及的。


綜上,手機會替代一部分相機,但不能完全替代相機。除非光學有重大突破,例如無需鏡頭能直接成像,甚至突破小孔成像原理等等現在難以想象的黑科技出現,不然手機無法完全替代相機。

其實題目說“最後真的會替代相機嗎”的“最後”是有多後?十年還是五十年,還是一千年?所以,以上都是我基於目前能預料到的而推論的,也很可能十年後就能完全替代了,誰知道呢,就像十年前我沒想過買東西能用手機支付一樣。


攝影小小新


HUAWEI P30pro發佈以後,引起了攝影界的極大震動,按照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的話來講,就是“引領未來影像,重新改寫攝影規則”。超感光鏡頭、潛望式長焦鏡頭、超廣角鏡頭、TOF鏡頭等影像技術的革新,讓P30系列在拍照體驗上完全可以媲美專業相機,而且比專業相機操作容易的多,那麼手機攝影越來越強大,最後真的會替代相機嗎?

我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要明確可以取代哪類相機?

1.完全可以取代替代卡片機和低端的微單、單反相機

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即使沒有華為P30Pro這樣的手機,這個趨勢也是不會改變的。看看攝影技術發展的190年曆史,先後經歷原始相機、膠片相機、數碼相機和手機拍照四個階段,每當後一個階段相機取代前一個階段相機的時候,都會引起廣泛的爭論,但是新的相機取代老的相機終究成為現實。手機攝影為什麼能夠取代一般的數碼相機,攝影像頭和感光介質的創新不是最根本的,帶來根本性的改變是手機攝影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再現分享方式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從拍照、儲存、處理到分享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生態體系,這才是手機攝影早晚有一天取代數碼相機的原因所在。

2.手機攝影完全取代專業相機是不可能的

現在手機攝影的普及,人人都可能成為攝影愛好者,但是,攝影作為一種職業,也不可能完全消失。正如汽車的普及,人人都可能成為司機,但是公交車、出租車、特種車,仍然需要職業司機來承擔。對應以攝影為職業的人來說,大畫幅數碼相機、高檔專業數碼單反相機還是必要的,他們不可能拿著手機來從事自己的攝影職業,如影樓、體育攝影記者、職業風光攝影者,他們需要輸出高畫質、大尺寸的圖片。因此,高檔專業數碼單反相機早晚一天只能成為職業攝影者的專業器材,或者是具有情懷的小眾攝影者的設備,就如現在的膠片相機地位一樣。

想了解更多的攝影知識和技巧,可以關注我的《今日頭條》個人主頁《董宏偉手機攝影》,感謝您的點贊、轉發和關注。


董宏偉手機攝影


在紀實題材方面有可能,但是風景,人像,微距,商業,體育,自然類題材方面絕對不可能。不過話說手機的效果真的越來越好了,給你看我前天拿手機拍的一張圖。




魅藍拍的,我沒加水印。


v很帥


手機攝影越來越強大,會不會取代相機的地位?

我的回答是可以部分的取代,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作為日常生活的影像記錄的部分,完全可以用手機來完成。我看到過太多人的單反放在牆角吃灰,平時拍照更多的都是用手機。

畢竟手機是我們隨身攜帶的,使用起來方便,後期調整和分享更是方便。很多人在外出旅遊時即便是單反拍的照片,不也是導入手機裡修圖,然後分享麼。

當然,涉及到專業領域的部分還是單反的天下。儘管手機的拍攝性能有了很大提升,但要想完全替代單反是不可能的。

單反就是為攝影而生的,他的每一個零部件都是為了得到更好的影像而存在,單是cmos的大小手機就比不了,對焦的速度、色彩還原能力都要高於手機。再加上單反更為專業的鏡頭群和各種燈具,這都是手機所不能比擬的。

具體到我們是用手機還是單反,我覺得首先要考慮的是你的照片用途。如果只是記錄生活,發發朋友圈,或者小幅度的出片打印,手機是完全可以勝任的。但如果是商業拍攝還得是單反。

另外,想拍出好作品,最重要的還是你自身的技術和審美。如果你技術不達標或者審美跑偏,給你再專業的器材也是浪費。相反,利用好手機也能拍出好作品。分享幾張我的手機作品,歡迎大家指正。

最後這張是上面人像作品的原片,抓拍於地鐵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