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雲南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雙黃連苦口更苦惱

本篇內容雲南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面試熱點知識《雙黃連苦口更苦惱》。

【新聞背景】

1月22日左右,新型冠狀病毒全面爆發,疫情因春節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而導致全面蔓延,全國多地陸續淪陷。這一問題也帶來了全國民眾的恐慌,1月31晚人民日報微博發文稱“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民眾瘋狂搶購雙黃連口服液,據新聞報道,甚至獸用雙黃連都被搶購一空。2月1日,人民日報微博客戶端發文警告:請勿搶購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

1.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張伯禮院士:不主張將雙黃連作為預防用藥

http://www.xinhuanet.com/2020-02/04/c_1125527754.htm

2.人民日報:請勿搶購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

http://gov.eastday.com/shtzw/shtzw2017/n3715/n3721/u1ai1925277.html

3.打贏“抗疫”戰 呼喚主流媒體流量擔當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209/c40606-31577710.html

【小試牛刀】

2020年1月31晚人民日報微博發文稱“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引發民眾瘋狂搶購雙黃連口服液,甚至獸用雙黃連都被搶購一空。有人說抑制不等於預防,搶購行為是為智商交稅。對此,你怎麼看?

【思路點撥】

1.亮明自身觀點

我認為,搶購行為確有民眾盲目跟風交智商稅的嫌疑,更多也是民眾疫情中焦慮情緒的體現,需要官方媒體正向引導。

2.分別分析題幹觀點並論述自身觀點

第一,民眾確有跟風行為。民眾的跟風行為,使得搶購到的民眾歡欣鼓舞,沒搶到的唉聲嘆氣。此次跟風搶購原因在於,其一,發佈報道者為人民日報,是全國公認的官方媒體,民眾公信力高;其二,人民日報發佈的是“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這兩個具有專業性的機構的發現。而民眾歷來盲目信任專家,也是引發問題的核心原因。

第二,民眾情緒焦慮嚴重。因為春節前後返鄉探親、外出旅遊等情況,此次疫情來勢洶洶。且疫情爆發前期死亡率較高,導致民眾心理恐慌。而人民日報的報道就是點燃人民心理恐慌的一根火柴,讓民眾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所以才會引發民眾過度解讀,將“抑制”等同於“預防”,導致哄搶。

第三,官方媒體不夠嚴謹。人民日報在31日晚發佈此文,其目的在於,在全面各地都是疫情確診病例增加的悲壯新聞通訊中,帶來一些好消息,能夠給予民眾戰勝疫情的困難和信心。但是,因微博發文並無確切根據,且經過後續瞭解,雙黃連確實存在對離體病菌的抑制作用,但是臨床實驗還未證實。這恰恰反應出人民日報微博端報道時思考並不嚴謹。

3.談具體落實

一是,官方媒體應嚴謹,做好正向引導。在疫情期間,官方媒體確實要實時更新報道讓人振奮的消息,如10天建造火山神醫院的中國速度;如外媒對中國武漢疫情的確定速度及快速封城舉措的肯定;如全國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警務人員的身影;如全國各地支援武漢、聲援武漢眾志成城的情景等等。但是也要保證信息報道的嚴謹性,考慮信息通訊的影響性。

二是,社會民眾應理智,做好科學抗疫。根據科學報道,勤洗手、少出門,出門戴口罩;出現發熱、乾咳、乏力等症狀時,第一時間就醫檢查,早發現早治療。科學防疫,保證自身與身邊人的安全與健康。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疫情來臨,是全國性的考驗。我們要相信,在舉國之力傾盡全力的情況下,疫情終將過去,春暖花開終將會降臨!

2020雲南事業單位面試熱點:雙黃連苦口更苦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