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這裡的醫院請別的醫院專家來做手術,除了手術費還和病人家屬要專家費,應該嗎?

我家在海邊


您說的這個專家費叫做會診費,或者我們叫做“飛刀”。他與我們平時說的送“紅包”性質還是不太一樣。因為國家明確規定有“會診費”這一說,只是因為當時做規定時年代久遠,所以價格很低,所以現在沒有按照那個價格執行。

其實我認為會診費是雙贏的。作為患者一方,不出家門就能請到當地乃至全國最有名的專家給你做手術,病人不需要舟車勞頓,不需要等床位,家屬也不需要住小旅館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作為專家,利用自己業餘時間自己辛苦一點做手術賺取“會診費”,雖然有些舟車勞頓,但是也可以獲得物質上的積累。

本來是雙贏的結果,但是總是有人認為自己吃虧了。之前的新聞有報道過某位家屬前腳請專家過來做手術,後腳就把專家舉報了。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是當地的病人再也請不到專家來做手術了,哪怕你花再多的錢專家也不來了,所以最後受傷害的是當地的患者,因為為了做手術,他們不得不去離家遙遠的大城市,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天才能預約上,即使預約上了做了手術,術後需要有人陪護,家屬們需要請假過來照顧,租住旅館,前前後後的費用加起來遠超了那點會診費。

另外舉個我自己朋友的真實例子,因為腦子裡有腫瘤需要做手術,方案一:自己本醫院醫生做,不要任何會診費,一般來說術後需要再ICU恢復10到15天(ICU花費每天平均1萬左右)。方案二:請全國某知名專家做,會診費1萬5。

後來我這位朋友請的全國知名專家,專家水平確實高,做手術又快又好,出血也少,術後在ICU住了4天病人就轉到普通病房了,單純在ICU省的錢就10萬左右。並且術後恢復的也很順利,基本沒有什麼後遺症。

所以這個本來是件雙贏的事情,就看你自己怎麼看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