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爭,軍事天才項羽為何從屢戰屢勝淪落到烏江自刎?

綿綿p1p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一個大話題。

但說來說去,就是項羽的外交和軍事戰略能力不足,不是劉邦的對手。

項羽最強的地方,在於他是戰術天才,可以打出一個個驚人的戰役。

鉅鹿之戰,項羽5萬人,擊潰王離章邯大軍40萬人,俘虜王離,章邯投降。

彭城之戰,項羽3萬人騎兵擊潰劉邦56萬大軍,殲滅30多萬人。

這些都是歷史上難以趕超的超級戰績。

所以,項羽是真正的戰神,中國歷史上沒有人能夠超越。

但是,項羽是個蹩腳的外交家和軍事戰略家。

當時天下並不是只有項羽和劉邦,還有各國的勢力,都很強悍。

在鉅鹿之戰,趕來救援的其他幾國援軍就有30萬人,當時項羽才5萬人。

然而,項羽在外交上的表現很弱,這些國家的實力派幾乎全部被劉邦爭取過去。

甚至連自己很好的盟友,英布、張耳、司馬,申陽、共敖、臧荼、魏豹也都先後投靠劉邦。

最終,項羽等於是和整個國家作戰。

以彭城之戰為例,因齊國反叛,項羽被迫出動大軍殺入山東攻打田榮。

在雙方激戰的時候,劉邦趁虛而入,一舉抄了項羽的老巢彭城,漢軍高達56萬。

正常來說,項羽此時就已經完蛋了。攻打齊國久攻不克,後路又被切斷,項羽大軍無法補充,死路一條。

如果不是項羽以驚人的戰術能力,以3萬鐵騎一舉擊潰56萬漢軍,當時項羽就得自殺。

而項羽依靠的主要是楚國,但楚懷王又和他不合,實際上項羽並沒有真正自己的地盤。他的核心是三千子弟兵為基礎的一個軍事集團。

相反,劉邦在軍事戰略上厲害太多。

他們背靠糧倉和人口稠密的漢中為根據地,聯絡國內其他實力派,穩步推進,圍攻項羽。

彭城之戰大敗以後,劉邦能夠迅速恢復實力,消滅陝西的章邯,打垮了項羽牽制他的最後法寶。

項羽無奈,親自帶兵攻打河南,在洛陽附近和劉邦大軍鏖戰。

但劉邦同時派遣主力抄了項羽老巢楚國。

此時項羽已經陷入崩潰的頹勢,軍隊再強悍沒有補充和糧草也是無法作戰的。

結果就是,項羽部下不是被打垮,就是投降,最終只剩下少數嫡系。

而當時劉邦的實力佔有絕對優勢,主力就有60萬人,楚軍只剩10萬。

雙方兵力相差太遠,項羽又失去了根據地,敗局已定。

項羽其實只適合做單純的軍人,比如集團軍司令官之內,搞政治則非常蹩腳。


薩沙


是的,對於歷史的定位,或者大多數人的認知來說,項羽是位名將。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他確實是軍事天才,單純以軍事來說他不算輸,他輸在對人才的挖掘與掌控上,他不是位好的伯樂,也註定他當不了君王。

項羽的一生從他早年的性格與認知中就已經決定了,他的人生格局不夠宏大,從來沒有認真的為了成就帝業積攢能量,積攢人才,積攢智慧。



在古代以少勝多的戰役並不多,能夠因此留名青史的此類戰役就更少了。而項羽一人便有兩場以少勝多的大戰役。

破釜沉舟,項羽憑藉他的膽略與決心,以不到十萬軍隊大敗王離二十萬軍隊,致使二十萬的章邯軍最終投降。此戰把虛弱多傷的秦政權徹底推向了覆滅,一戰成名,名動天下,諸侯既懼且服,從此項羽成了滅秦各路諸侯的領袖,此時或許沒有人能肯定的說出未來的天下如何歸屬,但是無疑所有人心目中項羽是最有可能問鼎帝業的人了。



轉折點,發生在鴻門宴上,劉邦佔領咸陽,這並不表示劉邦的成功,但是鴻門宴上 項羽優柔寡斷,縱放劉邦卻是他失敗的開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自然要有流血有犧牲,要有人成為這場權利爭霸之戰犧牲品,陪葬者。

項羽是大丈夫,大英雄,自幼熟讀兵書,但是想來前人爭奪江山的爾虞我詐他了解的太少,要得天下,要讀兵書,更要讀史書。


關於彭城之戰,有人說,有史學家認為,項羽出征之前,要有預謀,千里奔襲驅虎狼的戰術是一開始就設定好了的。按說留著大本營空虛,全軍冒進的戰略如果沒有詳細的考慮應該是太潦草簡單了些。於是最終三萬鐵騎千里奔馳,劉邦與諸侯聯軍一敗塗地。那時候的項羽有他的自信與勇氣,包括他的軍隊。

從項羽在齊地的作戰和彭城之戰的放虎歸山,其實諸侯的人心向北已定,項羽熟讀兵書,但是恐怕歷史讀的少了一些,戰國時期才過去幾十年,合縱連橫之術不只是看歷史看的漏掉了,還是他自視甚高不把天下其他諸侯放在眼裡,人心是需要籠絡的,很多時候就需要一些冠冕堂皇的藉口,哪怕有時候這些藉口荒唐的可笑。

終於垓下之戰,劉邦,韓信,英布,彭越,四路諸侯聯合伐楚,楚軍已經人心渙散,人才流失相當嚴重,范增的離去,英布的背叛,就連不被項羽重視的陳平也去劉邦麾下做了重要幕僚。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是一支曾經的鐵軍的恐慌與緊張,沒有了曾經的堅毅,沒有了可以預見的前方的光明。終於,烏江自刎,英雄落幕。

是的,項羽沒有識人之明,沒有用人之能,沒有容人之量,沒有天子之德,沒有君王之智。他的失敗完全是他本身自身缺少了帝王該有的品質。


撫劍兮聽風


劉邦在晚年的時候,曾對人說:帶兵打仗,我不如韓信;治國安邦,我不如蕭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我不如張良。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就當了皇帝,開闢了大漢四百年江山,為何,就是因為他能帶領這些人。總的來說,就是劉邦會用人。反觀項羽,本來手下有許多能人,因為不會識人,韓信走了,因為不聽范增的,范增氣走了。一個人就算武藝再高也不行,打江山要靠一個團隊的,你把人都氣跑了,還怎麼帶隊伍。最出名的就是鴻門宴,當時如果聽范增的,把劉邦直接殺掉,也不會有後來的結果。在看劉邦,韓信佔領了齊地,想要個“齊王”噹噹,當時劉邦氣的差點吐血,張良拉了他衣袖,劉邦反而笑了說:不就是齊王嘛,給。可看出劉邦從善如流。 項羽可以當個威武的大將軍,但是為帥則很欠缺,缺什麼,缺的是眼光。拿下咸陽後,可以休養生息,安邦定國嘛,但他不是的,秦地雖好,可是不如自己老家好,而且回到家可以顯示衣錦還鄉。接著把咸陽的金銀財寶給搶了,屠殺秦國人,還燒了阿房宮,直接燒了三個月,簡直就是又一個暴君。另外,項羽還殺了秦國的俘虜以及降將,導致人們的憤恨以及將軍的惶恐叛亂。 項羽是個英雄,但是其性格註定是個悲劇。如果認為武力可以解決一切,項羽決不會用腦力去化解,縱然力氣再大,失敗了卻怪老天給的時機不好,最後的結果也不會好。





八零後不哭


這裡是芒果論史!

項羽失敗的原因很明顯,因為他是一個將才,而非帥才!

為什麼說項羽是一個將才?

因為在項羽的手中,兵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時針對一場具體的戰役給出相對應的打法。鉅鹿之戰中,項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在各路諸侯軍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大敗王離大軍,接受章邯投降,以強大的軍事實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西楚霸王。

田榮兼併三齊後,項羽一怒之下率兵攻打齊國,大敗齊軍,田榮倉皇逃竄至平原地區後為平民所殺。與此同時,劉邦率五十六萬大軍破項羽都城,在大部隊仍然陷在齊國大地的泥潭之時,項羽帶三萬精兵星夜火速回援,大敗劉邦。以少勝多這種傳奇事件對於項羽而言不過是家常便飯,他的用兵之道不可謂不高深。能打仗,會打仗,打勝仗,如此霸王自然是將才。

為什麼說項羽不是帥才?

將才和帥才的區別在於,將才只需要打好一場具體的戰爭,而帥才需要統領全局,把握好戰場上的整體局勢。也正是如此,將才多奇功,而帥才反倒是看起來平平無奇,甚至讓人覺得帥才可以取勝匪夷所思。

劉邦不是帥才,但他的手下有帥才,而且有很多。楚漢戰爭的真正轉折點在於范增的離去,從此之後再無為項羽指點大政方針的人才,“蠻幹”成了項羽在楚漢戰爭後半場的整體表現。

所謂蠻幹,就是打仗不考慮目的,沒有目的性,一場戰爭打完了都不知道自己的得與失。

從滎陽到南陽,項羽一直追著劉邦打,殊不知劉邦此舉意在拉長項羽軍隊補給線,給彭越擾亂項羽大後方,韓信開闢第二戰場提供條件。所以當時的情況就是,項羽帶兵打劉邦,彭越就斷其補給線,項羽回軍攻打彭越,劉邦就趁機推進。粗一眼看來,項羽次次都打的是勝仗,但實際上卻是被劉邦和彭越牽著鼻子走,完全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其軍隊動向完全被劉邦和彭越所左右,更不要說還有個安穩發育,開闢第二戰場的韓信了。

根本原因:項羽的格局太小,眼界太淺

一,格局太小

其實看完楚漢戰爭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項羽手下幾乎沒有什麼能人,劉邦手底下反倒是才者倍出。其實,這種現象的出現和項羽本身的格局脫不了關係,正是由於其格局太小導致了人才外流,漢初三傑中除去蕭何,其餘二人皆是被項羽逼往了劉邦陣營。

韓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在此就不多加贅述,我就在這裡談一談張良被項羽逼往劉邦陣營的故事。

其實在項羽分封天下之前,張良並不是劉邦的手下,他和劉邦之間可以稱之為知己,但並非上下級。當時的張良一心想要恢復韓國,力勸項梁立韓成為韓王,在韓王的命令下,張良隨劉邦一起西入滅秦。說到這裡大家也就明白了,張良此時效忠的是韓成而不是劉邦,除此之外,相較於劉邦的帝王霸業,項羽的分封制才更符合張良此時的追求。

但在項羽分封天下後,韓成雖然被封為韓王,但卻被項羽勒令不得前往封地,而是跟隨他一起前往楚都彭城。由於在張良的幫助下,劉邦得以先一步入關,項羽對韓成非常怨恨,韓成沒有等到去封地就位的機會,在彭城就被項羽弄死了。走投無路的張良連夜逃回蜀地投奔劉邦,同時視項羽為死敵。

田榮、彭越、陳餘等一大批“反楚先鋒”也都是由於項羽在分封時沒能做到公平公正而反。更不要說本是項羽手下大將後來投奔劉邦的英布,被項羽猜忌不得不退隱的范增了。項羽的手下人才並不少,但由於其“任人唯親”的用人方略,導致這些人才無處施展才華,或是受其迫害一個個離開了項羽,格局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二,眼界太淺

項羽太容易被個人情緒所左右,從而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在項梁未死,項羽未掌大權之時,他就曾經因為城池久攻不破而屠城,入關後,由於秦楚之間的私仇,他將對秦朝王室的憤怒發洩到普通百姓身上,火燒秦宮更舉動更是讓秦人瑟瑟發抖。

這種“易怒”“暴躁”的性格貫穿了項羽的一生,為其最終的失敗埋下了伏筆。田榮動亂之後,項羽發兵前往齊國作戰,大敗齊軍,逃跑的田榮為平原百姓所殺。這意味著齊國的百姓大多還是對項羽的分封表示滿意的,他們已經厭倦了戰爭,對於田榮主動挑事的做法其實並不贊同,項羽若此時安撫民心,那麼齊國可定。但項羽再一次“遷怒於他人”,把對田榮的恨發洩到了齊國普通百姓身上,在齊國燒殺搶掠,大肆屠殺,齊人不得不團結起來反抗項羽。這就導致了,整個楚漢戰爭期間,項羽的大後方始終不能穩定,也讓他後來的長線作戰不堪重負。

有一句話叫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現在人們看項羽,大多驚歎於其戰爭才能,感嘆其為真英雄。但對於當時的數量巨大的普通百姓而言,項羽政權無異於又一個暴秦,其暴躁易怒的性格導致普通百姓的生命在他眼中如草芥一般可以隨意踐踏。多年以後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李世民說過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普通百姓就是水。

垓下之戰後,項羽被漢軍圍住四面楚歌,最終決定拋下大部隊逃亡,他率領少數親兵在半夜逃走,留下大部隊作為誘餌迷惑漢軍。等到天亮後漢軍才發現項羽已逃,若是正常情況下,項羽本應可以逃走但他偏偏迷路了,在今安徽境內向一老者問路,老者指出來一條錯誤的道路。項羽循此路走入沼澤,最終被漢軍追上。

若是老者沒有亂指路,漢軍又如何追得上項羽?西楚霸王又何以至於喋血烏江?項羽平生自認為是貴族,視普通百姓為草芥,多次屠城,把自己對他人的憤怒和不滿發洩在普通百姓身上,最終也栽在了普通百姓身上。君不愛民,民又怎麼可能愛君?這就是項羽眼界的淺顯導致的失敗了。

小結

項羽表面上的失敗在於只懂戰術不懂戰略,無無頭蒼蠅一般打出亂打。但實際上他的對手劉邦戰略能力並不比他高明,論戰術能力還差他一截。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格局太小,眼界太淺,眼裡容不了人才,心裡愛不了百姓,最終越打人越少,可憐他到死也沒有明白自己的失敗是自己一手造成的,這是可悲,將自己的過錯歸咎於老天,這是可笑。

唉,好一個西楚霸王!

喜歡別忘了點個關注哦!


芒果論史


軍事天才不假,政治蠢材也是真的。

項羽從鴻門宴開始便一步一步走向深淵。當政治作用大於軍事作用時,項羽就開始玩完了,巧的是這一局面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本來滅秦之後,項羽可以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聲威稱帝,結果偏偏他要迂腐到搞分封。


分封也行,關中之地沃野千里易守難攻,巴蜀世外桃源成都平原連年豐收。這麼好的地盤不給自己留著。自己卻跑到彭城這個一馬平川沒遮沒攔的地方當霸王。曾有人建議項羽留在關中。可項羽卻如同富家翁一般說到:“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大好的統一天下的機會被他白白浪費。

緊接著,張良一紙書信把他的目光轉向山東,劉邦趁機一統三秦,坐擁巴蜀和三秦的劉邦,已經基本復原的前秦的所有國土,全力向東。

而項羽則在四戰之地不斷消耗著自己的國力,其他的諸侯們就不要指望,個人利益永遠是高於一紙文書的。更別說有韓信以一己之力完成一穿四壯舉,有英布彭越一直牽扯項羽。在大環境下,個人能力再強也是無濟於事的。


守仁讀仁


解讀項羽

近幾年,圍繞楚霸王項羽似乎形成了一個不小的文化熱點。電影、電視連續劇、電視書場、專題出版物及MTV不一而足,其間或多或少有些許為項羽鳴冤叫屈的情緒。項羽身後向來不寂寞,宋人李清照“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的名句當為其評價最力者,然而只涉及其生其死而不及其他。待到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直評項羽因不厚不黑而敗,這就牽涉到劉項優劣論。時下洶湧的不平之氣,或許就是對不黑不厚說的呼應。其實,不論人們對項羽懷有何等情感,事實總是事實。細讀《史記》就不難發現,項羽絕非人們心目中的直腸漢,也不可能與厚黑無涉。有關項羽的歷史功過得失,學界論之甚詳。筆者只想對一些一向為研究所忽略、又關係項氏成敗並對後世有啟示意義的項羽現象略作歸納。

第一,項羽的個人品質造成了他的失敗。首先項羽絕非智力低下,正相反,司馬遷認為他才氣過人。劉邦也認為在勇悍仁強方面自己非項羽可比,對此韓信亦有同感。但項羽這種過人才華並沒有給他帶來幫助,反而使他成為直繼暴秦的統治者。項羽的本性是極度自負。陳平對其鑑定為“不能信人”、“意忌信讒”。在項羽眼裡,他人均不足道,所以他事必躬親,弄得自己很辛苦。這使人聯想起秦始皇。侯生、盧生有言:“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以為自古莫及己……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項羽也是逢戰必到,疲於奔命,最後又中了陳平的反間計,更加形單影隻,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獨夫。司馬遷評秦始皇曰:“自以為功過五帝,地廣三王,而羞與之侔。”評項羽曰:“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其次是苛察。苛察大概是項氏家風。其叔項梁起義後不久拒絕一門人求職時指責對方某時未辦好某事,是為其證。日後,殷王司馬卬叛楚,項羽派陳平等擊降之。不久,司馬卬降漢,項羽就要追究上述軍事行動的參與者,導致陳平歸漢。相形之下,劉邦的部屬中有許多人曾反對過他或投降過項羽,均未受追究。所以,項羽雖常勝,人卻越打越少;劉邦雖常敗,人卻越戰越眾。又其次,項羽繼承了趙高的一套統治術。趙高曾獻計於秦二世,說欲鞏固其統治,唯有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項氏在分封時正是這樣乾的。他將原來的齊燕之王分別貶為膠東王、遼東王,而將齊燕之將分別封為齊王、燕王。正是這種統治術,迅即釀成了不安定因素,並最終斷送了項氏統治。經歷過暴秦統治的廣大人民是絕不能忍受項氏統治的。天份反成事業之累,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二,項羽現象提出了歷史人物作用的階段性命題。彼得原理有無能極一說,即某個系統裡的人達到其力難勝任的崗位,不稱職現象便隨之產生。項羽的情況正合此理。可以說,在反秦風暴中,如果沒有項羽的摧枯拉朽之力,其成功是不可想象的。他在奪權前對形勢的正確判斷,在救趙時的果敢絕決,奠定了其歷史地位。但以此為限,其後的局面就非項羽所能勝任。歸降的二十餘萬秦軍,既是項羽的最輝煌勝利,也成了他失敗的開端。這些與諸侯聯軍人數相去不遠的俘虜,如果不殺,總是心腹之患。而一旦殺降,項羽就失去了道義上的支持,並且無法在關中立足。又如分封,也非項羽份內事,項羽挾威勢強行包辦,弄得怨聲載道。於是,項羽就從順應歷史潮流走向了反面。對此,項羽本人固然有推卸不了的責任。他以為自己既然在軍事上有一套,其他方面估計也差不了。耐人尋味的是,時過兩千年,項羽的思維方式在中國仍可以大行其道。生活中經常能看到某些領域的成功人士,情不自禁地要對各種事物指點江山。那麼,項羽同時代的人默認了他的自負就不足為奇了。但事實讓天下及項羽本人大失所望。如果項羽當時不去爭奪支配權,他肯定不會迅即覆滅。或許應了老子的一句話,“知止可以不殆”(王弼《老子注》)。可惜,項羽及其他情形相類者當時絕不會有這份自覺。人類註定要在錯誤中成長。

最後,項羽蔑視知識或代表了一定的中國社會情緒。少年時代,項羽學書學劍學兵法均淺嘗輒止。在項羽眼裡,“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可見,知識在其心目中一文不值。項羽抹煞義帝的功績一事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國社會對知識的情緒。他說:“身被堅執銳首事,暴露於野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將相諸君與籍之力也。”話雖說的有力,可卻不是事實。義帝是在項梁敗死,楚國受重創之後出面主持大計的,他親自佈署了攻秦的兩路人馬,完成了陳勝、項梁未能完成的大業——滅秦。設想,如果印刷廠廠長出面否認一本暢銷書作者的作用,建築隊長出面否認一個傑出建築的設計師的作用,一定沒有人會信以為真。但項羽的上述言論卻能深得人心。甚至司馬遷或者都被其騙住,《史記》就沒為義帝立傳。無獨有偶,劉邦定天下論功行賞厚封蕭何,遭到武將們的一片反對之聲:“臣等被堅執銳,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看看,項羽心態有多麼大的市場啊。但劉邦不是項羽。他以獵為譬:“夫獵,追殺獸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劉項原來不讀書”。然劉邦對待知識的功用能深明大義如此,劉勝項敗,固其宜矣。項羽先抹煞義帝之功,後殺義帝之身,此等行徑豈是與厚黑無涉。按劉邦的上述說法,項羽之謀殺義帝無疑是功狗噬功人。其厚其黑,天地共鑑。

深究起來,對項羽的歧讀皆源於司馬遷的記敘。特別是將劉項二人相互參看時尤其如此。當司馬遷著力描摹時,項羽總是威武雄壯,氣勢奪人;劉邦則平淡無奇,甚或猥瑣。於是便有阮籍登廣武戰場“世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之嘆。確實,劉項相爭,項羽處處壓劉一頭。然而,項羽的剛猛無儔恰恰是逆時代潮流而行。所以,雖然頻頻取勝,卻最終魂斷烏江。欲讀通項羽,必須讀司馬遷為劉項二人各自所下的讚語。司馬遷對劉項二人所下的讚語恰好與正傳相反。對劉邦評價極高,對項羽則貶斥甚多,若再與各自的本紀相參,卻又都是與事實兼容的。令人驚奇的是,這種成於一手且反差明顯的評價竟能完全諧和地出現在歷史的背景上。其原因在於,歷史本身就是由無數矛盾著的事實所構成。項羽的事實是,他的確威武雄壯,可惜這只是小節。大節是在滅秦之後,項羽其人其情是反社會的。那麼,看歷史人物,只管往大節處看。當一個人大節有虧時,即便其小節可歌可誦,不提也罷。


菜九段的酒


首先,我們先說一個事實啊,就是西楚霸王的烏江自刎是不一定存在的,這可能是後者為了凸顯霸王編造出來的故事。下面我們就按照樓主的思路進行回答,歷史上項羽是一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絕世英雄,很多的人都是非常的敬佩他,甚至超過開國皇帝劉邦。

按理說項羽的軍事才能還是比較突出的,但是往往有天賦的人都是有一個非常的明顯的特點的,就是比較自負,非常的相信自己的能力的,這也是很多的風華絕代歷史人物有一個非常的不好的結局的原因。項羽當然也成為其中一個,唯一厲害的亞父他也不怎麼重用。

但是反觀劉邦,張良,小盒,韓信等等,雖然一個人可能戰勝不來項羽,但是這麼多時代選擇出來的人物一起和你打仗,就算上天在偏愛你,估計結局也是非常的不好的,所以項羽是失敗了用讓人之上,也是項羽性格的悲哀吧。

但是小編個人還是非常欣賞項羽這個傢伙的,非常對我的胃口,要是現在有個項羽必要死皮賴臉的結交。


笑看流年世態


用西楚霸王自己的話來說是:“天亡我,非戰之罪也。”霸王項羽認為,自己由戰無不勝到垓下之圍,四面楚歌,是上天的意思,並非戰爭的勝負導致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追蹤一下這位軍事天才由勝轉敗直致烏江自刎的命運軌跡。


一、鉅鹿之戰:

項羽24歲跟隨叔父項梁起義,僅用幾個 月的時間,叔侄倆從八千子弟兵發展到六七萬的軍隊,成為當時最有希望奪取大秦天下的力量。然後項梁在與章邯交戰中兵敗身死,項羽在受到楚懷王和宋義的猜忌、排擠的不利形勢下,殺宋義奪兵權,打了一場名垂青史的鉅鹿之戰,成了真正意義上推翻強大秦王朝的英雄。我們來重溫一下公元前208年至207年那一場令中原大地為之震顫的戰爭:

秦二世三年。項羽殺了臨陣不戰的大將軍宋義之後,名揚諸侯。當時趙軍被秦軍圍困在鉅鹿多時,項羽立刻以楚國大將軍的名義,帶領各諸侯國展開救援趙軍的軍事行動。但實際上各諸侯國面對強秦時,都是心照不宣地高築營壘,做觀望狀。項羽先派遣英布和蒲將軍率2萬義軍渡過黃河,卻只打了幾個小勝仗,於是項羽親自率領全軍渡過黃河,破釜沉舟,堅定了將士們不勝即死的決心,楚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秦軍,斷絕秦將王離部的運糧甬道,俘虜王離(秦國名將王翦之孫),殺死蘇角,涉間舉火自焚;秦軍統帥章邯向項羽求和不成,又迫於奸相趙高的淫威,於是向項羽投降,20萬秦軍盡降。

據《史記》記載,打敗秦軍之後,項羽召見各諸侯國將領,將領們“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何等的榮耀!

當是之時,項羽是眾目所矚,眾望所歸,他應該是那個將秦帝“取而代之”的人,那好像才是他年少時的夢想。可是,他沒有,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1、他分封了十八路諸侯之侯 ,開了歷史的倒車。

項羽 沒有接續秦朝的制度,而是回到春秋時期的諸侯分封制,致使中原大地仍處於分崩離析的局面。由此可以說,他沒有一統天下之志,沒有帝王之志,在歷史的長河裡,他沒有給自己明確的定位。

而且他沒有分封原來各諸侯王的後代,而是憑軍功分封了十八路諸侯,並依據自己的好惡,把跟隨自己的將領分封在土地豐饒的封國,把自己看不上眼的人打發到偏遠荒涼之地,直接導致田榮、陳餘、彭越等聯合反楚。

2、項羽主動捨棄了關中這個重要的戰略之地,回到了自己的封國彭城。美其名曰:“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這就是項羽的人生哲學。雖不能斷言他只是一介武夫,但確定地說,他壓根兒不能算一個政治家。而他的敵人劉邦,則根本沒有到封國巴、蜀之地,而是原路返回,佔有關中,還定三秦。相比之下,誰更有戰略眼光,誰更有歷史遠見,高下立叛。

3、鴻門宴:

項羽打敗章邯,劉邦卻依照事前和楚懷王的約定,搶先入關,要做關中王。於是項羽一怒之下,要消滅劉邦。劉邦自度打不過項羽,採用張良之計,主動到鴻門向項羽表忠心。在酒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項羽殺了劉邦,項羽婦人之仁,終是下不了手。

最終劉邦不辭而別,抄小路逃跑,把范增氣得大罵”豎子不足為謀“!

二、彭城之戰:

項羽以3萬楚軍,大敗劉邦及諸侯國聯軍56萬,把劉邦打得丟了老爹和老婆,只帶著幾十名騎兵逃到滎陽。卻又被隨之追來的楚軍斷了糧道,困在滎陽城內。劉邦向項羽求和,項羽原本要答應,范增勸他說不能放虎歸山,於是繼續圍著打。

劉邦用了陳平的離間之計,項羽趕走了手下唯一的佐國之才:亞父范增。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劉邦金蟬脫殼,逃離滎陽,再一次猛虎歸山。

三、垓下之圍:

劉邦向彭越和韓信畫下大餅,約定共分天下,於是劉邦、彭越、韓信結盟,各諸侯國也紛紛加入,項羽陷入眾叛親離的困境,兵少糧盡,被圍困在垓下。

當夜,韓信讓士兵們唱起了楚地的民歌,項羽以為真有這麼多楚國士兵加入了敵對陣營,頓時惶恐起來。他作《垓下歌》,一邊唱一邊舞劍,帳中侍衛無不垂淚。美人虞姬拔劍自刎。項羽帶八百騎兵突出重圍,至天明時,因為迷路而被漢軍追上。項羽對部下說:“天亡我也,非戰之罪。”


正是因為他認為這是天意,所以在到達烏江時,烏江亭長要載他過江,他笑著拒絕了:“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他拒絕了生存的機會。我把《史記》中這句話原文照搬,因為,這正是項羽性情的最真寫照:重情重義,尊嚴比性命還重要。


經過以上三場戰爭,項羽由極盛轉衰。正如項羽自己所說:”非戰之罪。“他敗在無帝王之志;敗在重兄弟情義;敗在不會用人;敗在虛榮心或者說自尊心太強。

西楚霸王,這是項羽給自己的封號,也是他給自己的定位。他從來只是霸王——一個悲劇的英雄,他不可能成為帝王。自刎而死,是他能給予自己的最後的榮耀。


歷史星空裡最亮的星


主要在於眼界不夠。過於執著錢財,看重個人力量,團結幹事的思想不夠


洛水漢宮


性格決定命運,項羽太優柔寡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