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在《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中記載了這樣的故事。在過去無數劫以前,有一個世界名叫“無量德聚安樂示現”,這個世界有一位佛名叫“金光師子游戲如來”,他的佛國清淨莊嚴,無比美好。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在這位佛教化的時代,有位名叫威德的國王,以正法治理著上千個國家。一天,威德王在園林中修行,進入了禪定三昧。


有兩位童子來到了他的面前。威德王:“你們是天龍還是夜叉?是人還是非人?請告訴我,你們的名號。”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寶意童子答:“一切諸法空,云何問名字;過去法已滅,當來法未生;現在法不住,仁者問誰名;空法亦非人,非龍非羅剎;人與非人等,一切不可得。”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寶上童子:“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一切法無名,而欲問名字;欲求真實名,未曾所見聞;夫生法即滅,云何而問名;說名字語言,皆是假施設。”寶意童子:“您可以稱呼我為寶意,稱呼他為寶上。”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一天,威德國王,寶意、寶上童子來到金光師子游戲如來面前,恭敬頂禮。


寶意童子問:“無上尊貴的佛陀啊,請問什麼是供養?” 寶上童子:“願您講解它的意義和方法,讓聽聞者依此行事。


香花、音樂、衣服、醫藥和臥具這些供養裡,哪一樣是最好的呢?”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金光師子游戲如來:“能發起利益一切眾生的菩提心就是供養佛;用無數珍妙的物品,奉獻供養給諸佛,不如以慈悲心迴向成佛的菩提道,這就是最好的供養。


其他任何供養都不能超過它,獲得的福報無量無邊、不可計算。發這種菩提心,必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寶意、寶上童子聽後,共同發願道:“一切天龍鬼神請聽我說,我們今天在佛陀面前立下大誓言,願發菩提心!”


寶意童子:“生死流轉了無數劫,不知道哪裡才是邊際。為了救一個眾生都要多劫地行菩薩道,何況每一劫中都能救度、解脫無量的眾生,所以修行菩提道又怎能生起疲憊厭煩之心呢?我從今天開始,要是還生貪慾心,就是欺誑十方一切的諸佛。”


寶上童子:“要是還生瞋恚、愚痴、慳貪、嫉妒的心也是如此,今天我說的是絕不虛妄的真實話語。”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寶意、寶上兩位童子:“從今天開始,我如果像聲聞眾那樣只顧自利,而不去行救度眾生的菩提道,就是欺騙世尊;我不去求,只能自我覺悟的緣覺聖果;我要在萬億劫中,以大悲心救度、解脫一切眾生。


今日世尊的國土清淨安樂、美妙莊嚴,願我成佛時,國土超越此百千億倍。沒有聲聞、緣覺這樣的眾生,只有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數目沒有限量。他們都清淨無垢,具備上妙的喜樂,在正見的佛法中出生,能受持一切佛法寶藏。


我這些誓言如果誠實不虛,大千世界應當為此震動。”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那時的威德王,就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而兩位童子就是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這兩位大菩薩,是在金光師子游戲如來前,初發了菩提心。


他們在發菩提心之前就懂得“名字不可得”這樣深的智慧,是因為他們曾經無數生供養佛,種下過種種的善根。那時的“無量德聚安樂示現”佛國,就是現在的“西方極樂世界”。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在將來久遠不可計數的時劫後,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也會涅槃。涅槃後,正法住世的時間與阿彌陀佛無量的壽命相等。阿彌陀佛住世和涅槃後所度化的眾生,也是一樣無量無邊。


阿彌陀佛涅槃後,也許有的眾生見不到佛,但如果有菩薩能證得唸佛三昧,就可以常見阿彌陀佛的不滅法身。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阿彌陀佛滅度後,極樂世界的一切寶物,流水、浴池、蓮花、寶樹仍然恆常的演說法音,和阿彌陀佛親身說法沒有差別。


阿彌陀佛正法滅後,過了中夜明相出現時,觀世音菩薩將在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名號為“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他的佛土是自然的七種寶物,巧妙組合而成。莊嚴的美景用無數劫時間都說不盡,比金光師子游戲如來的佛國還要莊嚴億萬倍。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那裡沒有聲聞、緣覺,都是發菩提心的大菩薩充滿國土,佛國的名字就叫做”眾寶普集莊嚴世界”。


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在世時,由大勢至菩薩親近供養直到涅槃。涅槃後,大勢至菩薩仍然奉持正法,正法滅盡後,大勢至菩薩就在這個國土圓滿成佛,叫做“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觀世音菩薩的故事之《童子發願》


他與普光功德山王如來的國土,光明、壽命和菩薩數量乃至正法住世的時間全都平等一樣,毫無差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