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僧賈島:“尋”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著的才是“師”

賈島因其詩常寫“淒涼枯寂”的境界被稱為“詩奴”,與其早年出家為僧的關係密切。《法華經》所謂“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描述的就是這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狀態。“春至”自然百花開,黃鶯也會在柳樹上啼鳴,只是不到春天這些都見不到,什麼辦法都沒有,愁死自己也沒用。

詩僧賈島:“尋”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著的才是“師”

自我周旋的原理

《道德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三個等式中間去掉就是“人法自然”的“天人合一”,而天又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所以“真人”看起來都有那麼點無情,王陽明謂之曰“無善無噁心之體”。

詩僧賈島:“尋”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著的才是“師”

但這只是“聖人有情而不為情所累”的相,“為善去惡是格物”必然是“有所為”的。既然不為所累就沒有執念,只是執念的問題在“執”之一字本身,而不在“執”的內容。所以,很多“執善”、“執佛”以及“執道”者就被自己的內容給矇蔽住了。

一旦掉進“執善”裡比“執惡”的更難抽出來。“惡”是很明顯的東西,只要別人提醒,自己略微一反思就很容易察覺出來。但是,一旦覺得自己對呢?也就不存在反思的可能性了,反而是越“反思”越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越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又會反過來固化自己的執念,越固化就會形成越來越多的“知見”,但《楞嚴經》有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知見”的迷惑性

“知見”就是自我設限,可以把“無善無惡”看作一張白紙,一個“知見”無論“內容”好壞都看作一條直線,只要一個“知見”出來就等於自己捨棄一半的見聞覺知,直線越多把自己框出來的空間越狹小,直到交匯成一個點就只能被順著了,學佛、學道、學易、學心理學把自己玩瘋的就是這個原理。

詩僧賈島:“尋”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著的才是“師”

前面說過,這些直線如果是“惡”就很容易被擦掉,但恰恰自以為是“善”才讓人一籌莫展。佛家所謂“見取見”、“戒禁取見”:你吃素,和你一起吃飯的人要吃肉,分兩鍋做嗎?你不殺生,人家打死蚊子,你會指責嗎?如果包容不了就不叫“見全體”,自己早已落入“斷見”而不自知。自己不吃葷,別人來了為了不讓別人尷尬陪著一起吃,自己的時候不想吃就不吃,這才是真正的“隨順”,才是真正的“出入無礙”大自在。不敢入魔實則是沒有功力怕自己被魔帶走的膽怯,故而徑山道欽禪師有云:“學佛乃大丈夫事。”

兩大極具迷惑性的病根

賈島名詩《尋隱者不遇》有云: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如果主動想要,心存一個“要”,那是“要”不到的。

詩僧賈島:“尋”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著的才是“師”

“松下問童子”就是“要”;“言師採藥去”就是告訴你你想“要”的東西求不來;“只在此山中”是說雖然你“要”不到,但這玩意又確實存在;“雲深不知處”是說越往深了“要”就會越著魔,不管想要的是什麼。

但是反過來如果不去“要”呢?它就會來找你。這就是所謂“道不遠人”、“人人皆是因地菩薩”、“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也非道”……

吾仿《尋隱者不遇》有拙作兩首,以《循隱者不欲》名之:

詩僧賈島:“尋”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著的才是“師”

其一

歸山思絕嗔,雲夢縈若存。

欲解人之痛,便是痛之人。

這是“尋”的病根,人人皆喜問個“怎麼”,“怎麼”解決,“怎麼”轉過來,“怎麼”出來。殊不知這個“怎麼”才是“系驢橛”,系得更緊的原因是這個“怎麼”,“剪不斷,理還亂”就是它“怎麼”出來的,“怎麼”控制情緒就是入坑後又自己掉得更深;

詩僧賈島:“尋”得到的都是“童子”,“遇”不著的才是“師”

其二

廬隱林野深,齋心欲絕塵。

離得青山去,還是霧中人。

這是“躲”的病根,退出江湖不解決問題,持戒同樣不是目的,這些看得到的“有為法”即是“夢幻泡影”,它如露亦如電,是指月之手,非是月也。

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全在有心無心。

《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就是這“萬物”的一環。

而修行則是反過來,萬物返三,三返二,二返一,一返道。沒有“分別”,故曰:“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這一正一反便是“順則凡,逆則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