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名臣溫嶠是如何用離間計防備小人錢鳳的?

鈺眀


東晉名臣溫嶠是如何用離間計防備小人錢鳳的?

  先簡單回顧下溫嶠的經歷。

  東晉時代的溫嶠是一個軼事多,也比較有趣的人,作為司徒溫羨的侄子,他17歲即永興二年(305年)就出仕,擔任司隸校尉的都官從事,負責監察官員言行,少年郎不畏權貴,彈劾出身潁川庾氏的庾敳搜刮民財,庾敳一看,這小夥不錯,對他大加讚賞,溫嶠名聲大噪。後來,溫嶠仕途通暢,擔任潞縣縣令。永嘉四年,幷州刺史劉琨升任平北大將軍,溫嶠被任命為平北參軍。當然了,劉是他姨夫,替溫謀點福利也應該,但同時,溫嶠也的確是有才。劉琨職位不斷上升,溫嶠在此期間也建立了不少功勞,咱們也不多說了。公元317年,溫嶠南下,與晉明帝結為布衣之交,從此顯貴。

  東晉王朝建立後,王家內有王導,外有王敦掌權。王導還比較有顧忌著君臣之禮,而大將軍王敦則完全不講究這些,他的驕橫是出了名的,朝中重臣能臣多少都和王家有關,而溫嶠卻是一個未知。溫嶠離間錢鳳的事情,大致是什麼時候呢?

  永昌元年即公元322年,王敦以誅劉隗刁協的名義起兵,進逼建康,最終逼死了晉元帝,晉明帝上位,以溫嶠為侍中,第二年,溫嶠任中書令,執掌詔命文翰,參與機密大事,深得明帝倚重。此時,王敦鎮江州,遙控朝政,對此,自然是深為忌憚,他請求溫嶠做他的幕府左司馬。

  溫嶠能不去嗎?不能。於是,溫嶠對王敦極盡恭維,為他出謀劃策,準備共同對付朝廷。王敦本人是沒什麼政治心機的,他也就武夫,莽夫,但是他手下的錢鳳相當厲害。溫嶠假意與錢鳳交結,投其所好,但錢鳳不是好糊弄的,也和溫嶠打哈哈,表面親熱,內裡防備,兩人半斤八兩,算是棋逢對手了。

  王敦名為大將軍,實際上也和皇帝差不多了,東晉軍馬他有一半,東晉天下他有一半,可是人心從來貪婪,他一直想坐上最高位,並一直在努力。溫嶠當然知道這點,他希望找到合適的藉口,迴歸朝廷,密報此事。錢鳳盯得緊呢。怎麼辦?

  此時丹陽太守位空缺,王敦想讓自己最心腹的人赴任,王敦問溫嶠誰合適,溫嶠推薦錢鳳,錢鳳也不好大大咧咧地說,啊,我想去,我能去,我得去,只好推薦溫嶠,溫嶠假裝推託,說一番冠冕堂皇的套話,王敦當即拍板,讓溫嶠去。

  溫嶠心裡當然美滋滋,但為了保險起見,他在臨行前的餞別宴上,離開坐席,處處敬酒,喝得爛醉似的,他走到錢鳳身邊,不等錢鳳開口,就打翻他酒杯開罵:“你錢鳳何等人,我溫嶠敬的酒你都敢不喝?”錢鳳沒法和醉鬼計較,宴不歡而散。

  錢鳳明白過來後,對王敦說溫嶠是個有私心的人,他心向朝廷,要防著他。可是王敦親眼看過溫嶠醉酒的樣子,再看看錢鳳,心裡起了嫌隙:你小子當初和溫嶠好得不得了,甚至重要職位還互相推薦,現在他喝醉了得罪了你,你就要告黑狀,啥品行呢?

  就這樣,溫嶠離間了兩人。只是事實如錢鳳所料,溫嶠後來幫助朝廷起兵對付王敦,王敦雖然知道,卻為時已晚。(文/宛如清揚)


宛如清揚


溫嶠,字泰真,一作太真,太原祁縣人。東晉名將,司徒溫羨之侄。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不少軼事,其中一起便是與小人錢鳳有關。


當時溫嶠受命為丹陽尹,這對溫嶠是一件好事情,可是他心裡也是犯嘀咕的,因為王敦的手下有個叫錢鳳是個小人,特別喜歡向王敦進讒言,溫嶠就特別怕錢鳳搗亂,於是使了一計離間錢鳳與王敦的關係。王敦為了慶祝溫嶠的升職,就特地準備了一場酒宴為溫嶠踐行。溫嶠在酒宴上故意給錢鳳敬酒,而錢鳳沒想到溫嶠給他敬酒,所以錢鳳的動作稍微有點遲緩,溫嶠便假裝喝醉,不小心打到了錢鳳,並扯下了錢鳳的頭巾,併發酒瘋說道:“錢鳳何人,溫太真行酒而敢不飲。”王敦以為溫嶠喝醉了,便出言勸解。溫嶠離開的時候,鼻涕眼淚流的到處都是,進一個地方進了三次才進去,只能說溫嶠是個演技派,把醉漢的形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錢鳳就感覺不滿,便對王敦說:“溫嶠與朝廷關係密切,跟庾亮的關係也好,不能真相信他。”王敦就替溫嶠說道:“溫嶠昨天喝醉了,發了個酒瘋罷了,沒想到你這樣詆譭他。”這樣錢鳳就失去了王敦的信任,而溫嶠也有機會回到朝中,並向朝廷反映了王敦意圖謀反的事情。

溫嶠能夠離間錢鳳與王敦兩個人,靠的全是他的一身好演技,把一個醉漢的形態表現得是出神入化,讓人對他喝醉了是深信不疑。


歷史百家爭鳴


古人的智慧在歷史上多有所展現,既有殺人術,也有自保策,溫嶠這一計是自保之策,正如唐朝的姚崇利誘張說以達保家的道理一樣。姚崇是唐玄宗的愛相,治國十事讓盛唐踏上輝煌之路,但在朝中有政敵張說屢次中傷,姚崇將死時,怕張說死後中傷他,名聲損失事少,恐難逃過抄家滅族之禍,讓兒子在他死後,不惜奇珍古玩賄賂張說,請他代寫墓誌銘,並呈皇帝御覽,以此堵住張說中傷之路。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死姚崇智算活張說”的故事。溫嶠的事也與此類似。


溫嶠與王導是同時代人,西晉滅亡,東晉在江東偏安繼承宗廟,王敦王導兄弟居功至偉,溫嶠參與其中與有力焉,他原隨姨父劉琨在河北當平北參軍,劉琨是五胡亂華時晉朝在北方的堅城,對抗過石勒劉聰,溫嶠在與石勒的戰爭中屢建戰功,被劉琨倚為謀主。司馬睿欲稱帝顧忌阻力,劉琨便讓溫嶠前來江東勸進,被留在建康,直到劉琨失敗後,才受朝廷官職。(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司馬睿當上皇帝后,雖然對王氏兄弟多所拉攏,還以共天下為姿態,實際上卻不願受制於世家大族,努力組建班底,這時候,使用了劉槐聯合尚書令刁協推行“刻碎之政”,壯大力量,以圖鞏固皇權,抗衡門閥士族勢力,防範王敦、疏遠王導。這一舉動引起鎮守武昌、兵權在握的大將軍王敦的不滿,立即起兵直撲建康,以清君側為名,實欲控制皇帝。一路勢如破竹,直達國都,進入朝廷控制大局。(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對於王敦的舉動,溫嶠初時支持理解,等到王敦不臣之心顯現,意欲對司馬睿不利,還欲廢掉太子時,溫嶠就站出來據理力爭,也得到王導的認同,王敦無奈只得作罷,進行系列政事改變後,王敦退兵回江州,在新皇帝登基後,怕朝中有人反對,忌憚溫嶠,便把他調到身邊做事,方便監視。溫嶠見形勢如此,也不爭辯,來到江州後,放下身段,曲意逢迎,又結好王敦的心腹錢鳳。(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待王敦對他防範之心大減,有所親近時,恰好丹陽尹出缺,丹陽地近建康,是國都門戶,一番運作後,王敦決定派遣溫嶠前往任職鎮守。溫嶠離開虎穴目的已到,但憂慮多謀的錢鳳發現他的心思而阻止他,想出一策,在王敦為他舉行餞別宴時,故意到錢鳳面前敬酒。利用錢鳳反應較慢的時機,假裝酒醉,迅速打落他的頭巾斥責說,本大臣敬酒,你算什麼東西,竟敢不喝?王敦以為他酒勁發作,便過來勸解。第二天,錢鳳向王敦提意見,勸他不能放溫嶠回去,以免縱虎歸山。王敦以為他還為昨晚的酒席耿耿於懷,不聽。後來王敦二次出兵,果然為溫嶠所擊敗身死。


南方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