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塵世煙火間,流水浮沙後,真情湧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著,或許是一種視死如歸的決心,可能是一種以身試險的對抗,亦或是一種煎熬於歲月而不放手的身與心的語言。

這種執著不在其值與不值,在與其就這樣不顧一切地去行動。只有這樣做了,等到回頭過來時,還能有機會對自己說這樣是對的。

對與不對,無法完全以世間規則去衡量,有時就得別具一格一點,才能不辜負初心選擇和內心渴求。

如果按著別人值與不值的標準來作為自己的行事要領,那魏無羨不會成為現在這樣讓很多人欽佩的人物,藍忘機也不會等到佳人的迴歸,薛洋也不會讓人又愛又恨,聶懷桑也不會從天真少年郎變成現在足智多謀、善於算計的能人。

《陳情令》塵世煙火間,流水浮沙後,真情湧現

魏無羨執著於世間正義,做初心的選擇,行正義的路,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鋤奸扶弱,無愧於心。”

簡單的八個字,開啟了他不簡單的一生,開始了他為正義奔波煩擾的一生。

此後,他經歷了溫氏給他的一切磨難,以至於讓他身心俱疲、心如死灰。以溫氏聽訓為序,以溫晁將他丟至亂葬崗為始,他這磋磨的一生開始了與以往不同的人生顏色。

粗略地來看,悲切血色的人生裡,他的執著被禁錮在亂葬崗一處。從這裡,他由生到死,由死到生,漸至消失了魏無羨的自由散漫,開始了夷陵老祖的邪肆人生。

在這裡,他轉換了人生角色和世間名聲。從這裡,他逐漸領略到了痛的顏色、悲的聲音,他明白了一個人的活法,他知道了一個人活不下去的樣子。

他這一生的精彩決然是與悲痛、哀切、苦難等共生的。想到他的精彩,自然而然地想到糾纏於他的人生經歷之痛和成長之傷。而想到他一生陷於的苦痛,同樣能想起他這輝煌的一生。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人生際遇裡的執著,不總是薄倖的,等到大浪淘沙後,塵埃落定時,總能明白人生經歷的真意。

《陳情令》塵世煙火間,流水浮沙後,真情湧現

從頭回顧魏無羨的一生,的確受了現實和世俗之人很多的薄倖。但就像很多人知道的那樣,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你,不是所有事都能如你願,做到自己就好了,有些不能控制的事,不要往自己身上攬。

所以即便不夜天之夜,被一眾人討伐、嫉妒與不喜,魏無羨也不曾忍氣吞聲、甘於被罰,直接回懟他們其憎惡和仰慕都如此的廉價。現實就是如此,沒必要為了傷他們的人苦惱,把心放在為他好的那一小部分人身上即可。

放在師姐、藍忘機、溫寧和溫情等人身上。因為他們的存在,魏無羨這薄涼的一生,才有了時光和人心的溫度。這也是經歷了滄桑後,所收穫的真心真意。

《陳情令》塵世煙火間,流水浮沙後,真情湧現

所謂真心總在苦難後,真情起於悲痛時。很多東西真的要等到物是人非和滄海桑田後,才能夠明白自己一直都不是一個人。那些為自己擔的心、煩的事兒、苦悶的情,原來一直都在身旁間。

一切都見證於16年後的歲月裡,那個一直等待著魏無羨的藍忘機,那個似恨似惱,以複雜心情保管著陳情的江澄,都在苦苦等待著魏無羨的迴歸,夷陵老祖的重生。

所以即便消失過在塵世煙火間,痛苦過在流水的時光裡,至少一切不是白白遭受了一場。失去的同時也收穫了很多,是苦難後湧現的真情,是苦痛裡萌生的真心。

這樣得來的人和心,無論餘生是什麼光景,他魏無羨也不會再有孤獨的一天。

《陳情令》塵世煙火間,流水浮沙後,真情湧現

曾經薄涼的現實讓魏無羨慘烈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可到底不是完全地消失在了人世之間。他消失的16年完全可以看做是他療傷的時間,等到又有重新起航的動力之後,那七色的人生將在不遠的天邊。

天邊有人在向他招手,有人在等待,有人在微笑,期盼著與他攜手,重新開啟一段新的人生。過去的人生很苦,今生陪你過一段不苦的人生。

有他在的這一生,為你擋風,為你遮雨,為你涉險,為你而活。他是魏無羨重生後遇到的人間最大的真情,世間最大的真心。他是藍忘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