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歲的老教師,為了評高級職稱再去上課,當班主任到底值不值得?

睿媽教育在線


當班主任當然值得。

我已經工作十年,這兩年也是為了副高職稱才申請當班主任。當了班主任後,才發現之前的那麼多年自己錯過了多麼美好的一份責任;也慶幸能夠在自己各方面都成熟的時候當上了班主任。

第一,班主任工作可以推動自己不斷學習。

作為科任老師,教學任務相對單一,上好自己的課,抓出學生的成績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班主任的工作卻要繁雜得多,你需要開班會課,需要引領學生的學習和三觀。現今的學生能夠接觸到海量的信息,他們的知識面有些領域超過老師。班主任要想自己的工作有效,必須得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比如多媒體的運用,教育學心理學書籍的閱讀。這兩年為了更好勝任班主任工作,我積極學習最新的網絡技術,申請了班級公眾號,及時發佈班級活動信息,讓家長更好的瞭解自己孩子的狀況。讀了幾十本心理學教育學書籍,在理論上更好的充實了自己。

我相信在當班主任期間學到的這些技能知識,會使我終身受益。

第二,班主任工作可以讓我們和學生走得更近。

科任老師一般只管教學,很少有機會了解學生學習以外的狀況。比如在我只當科任老師的那些年,我對絕大多數學生的家庭情況瞭解得很少,也很少有機會和他們走近。

當了班主任後,我對學生的認識更全面,學生犯錯也多了更多的體諒。

第三,班主任會收穫更多的情感反饋。

我們學校是一所全封閉的寄宿制學校,所有班主任從早上七點一直陪伴到晚上學生睡下為止。在這個過程中師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當班主任的這幾年我收到學生幾百張卡片,教師節學生也錄下了祝福視頻,畢業的學生回來也會約我吃飯。雖然班主任工作辛苦,這份情感的反饋卻是無價的。

在我以後的教學生涯中,只要沒有特殊情況,我想我會一直當班主任。




文三


對於這個問題,我身邊的很多老教師給出了他們的答案:寧願少拿一點錢,也不會去為了晉級而當班主任!

教師職稱是廣大教師最關心的問題。

我是湖南的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從教二十多年,工資3606,另加一個月的績效工資700左右,工資僅能夠維持勉強維持基本的生活。而職稱的晉升能明顯提升我的工資收入水平。我在七年前已經評了一級教師,到現在還在拿著十級工資,要想將工資提升到九級還不知道要排到什麼時候。但如果能評上高級教師,我拿到手的工資就能直接跳到七級,工資從十級跳到七級是什麼概念,身為圈外的人可能不知道,上漲一級工資,每個月要多兩百多的收入,漲三級,那就是將近七百元一個月。如果再算上其他多出來的各種隱形的收入,如公積金、醫療保險、社保等,基本上可以讓我在現有的收入的基礎上增長五分之一。試問有哪個當教師的不心動。

可如果為了晉高級而讓我去當班主任,我是不願意的。

現在的班主任工作很少有教師願意做。為什麼不願意,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累”,

應付學生心累。

從早上7:00開始,班主任就要開始迎接學生的入校、入班、進行早讀或打掃衛生。班主任每天都在和不同性格的孩子打交道,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必然存在,特別是對於“問題學生”的管理,所花費的精力是超乎想象的;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留守兒童、打工子女、單親子女等越來越多,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後,不理不睬,不聞不問,全都指望著班主任來管教,管出了效果還好,管出了一點點 小問題,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指責。

應付各種檢查心累。

除了各種學生的問題,來自上級的各種行政命令,也讓班主任疲於應付,無論是正常上班,還是可以好好休息的節假日,上面來了各種檢查、評比,學校領導首先想到的就是聯繫班主任。他們不會考慮班主任是否願意接受,只一句:所有的材料都要無條件完成的。現在上級各個部門,不同科室的檢查又都種類繁多,這樣週而復始,豈會不心累。


吳斌老師講數學


我是李說九道,高級中線一線教師。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說點我的看法。


題主的問題可以說有三個方面,40多歲的老教師,評高級,當班主任。我分別來說下。

首先先來說下40多歲的老教師。


很多人都對這個說法不認可,說你看鐘南山院士八十三歲還拼在一線。這不一樣,聽我慢慢來說。


先來說下我的情況,我是中部省份十八線小縣城裡省示範高中的一線老師,教齡11年。按照年齡,學校裡的一線骨幹教師基本上都應該在三十到四十五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老師,年富力強,教學經驗豐富。

但實際情況是,縣城高中裡四十多歲的教師說自己的老教師,是沒有問題的,這個主要是從人體的生理機能消耗上來說的。我所在的學校,班主任早上5點30和學生一起到學校,晚上10點半學生就寢後班主任才能離開(班主任查寢有排班)。作為不是班主任的老師,語文英語老師六點二十前到教室,其他老師上午上課。這樣一天下來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強度,沒有經過的人很難體會,而且這樣的生活是長年累月的。


不要拿高中老師和大學老師比,完全沒有可比性。無論是工作強度、福利待遇、社會認可和自我實現等方面,高中老師要完敗。

接著我來說說評職稱這個問題。


職評可以說是目前高中老師不能言說的痛,中間有不甘心,有無能為力。我是18年評的中級,和我一起參評的有一個老師已經小五十,而類似這個年齡沒有評上中級的老師我們學校還不少。


為什麼非得去評職稱?當然是經濟利益決定的。在一個單位,幹一樣的活,別人拿的工資要比你高那麼多。舉個例子,中二教師拿12級工資,中一教師拿10級工資,差一級工資大概差200,中二和中一的工資差距在五六百塊錢。


最近這幾年國家不斷提高教師工資,但大都是以支撐為依據。比如人均三百的話,中一大概三百,中二大概兩百五左右,中高則要在三百五左右。關鍵這個差距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往後去終身的。


如何不心動!

然後我再來說說為了評職稱當班主任這事。


根據現在的職評要求,要晉升職稱,必須要有一定年限的班級管理經歷。這也是很多老師去幹班主任的一個重要動力,我愛人就是因為沒有班主任經歷一直耽誤著。


前面說了,高中的班主任工作對人的身體消耗是相當厲害的。題主所在的地區不清楚,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情況。不過已經四十多歲的老師,在學校裡應該和領導們都比較熟了,應該可以爭取到一些照顧。


那年升高二,領導把我從實驗班調到年級成績最差的普通版當班主任,那時候咱剛參加工作,沒有發言權。而把那個快五十歲的普通班班主任調到實驗班任課並帶班主任。只一年,優秀班主任有了,教學積分也有了。第二年,評了高級後就離開教學一線去了後勤。

最後,針對於這個老師說的問題,我的建議是結合當地學校的實際壓力和自己的身體狀況,綜合考慮。不要只看中那一個月幾百塊錢,多活一年什麼都有了。


針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歡迎點擊關注+留言交流。


李說九道


46歲女高中班主任來報個到,我是我們學校唯一過40的女班主任,高級職稱也過了。每個學校的班主任工作量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像我們學校這樣每天不到5點起床上班的極其少,一般人都想象不了。工作時間超長,16個小時在校工作,沒有周六週日,所以有太多剛過40就累挺的,想休息的。越是名校班主任越輕鬆,首先學生好,不需要班主任操心班級,一切放手讓學生去做,越差的學校班主任也好乾,沒有那麼大升學壓力。最難的就是二類高中。


璨然6


這個談不上值不值,在大學裡教書育人是根本,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最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一班引路人。一個稱職的班主任,會給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學業生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我幹過兩屆班主任,前後差不多8年,帶出來兩屆學生,現在都乾的不錯,經常會給我打電話問好,有時候回校小聚一下,我也經常關注他們事業的成長;我自己感覺,特別有成就,尤其是學生取得好的成績,自己非常欣慰和高興;曾經有個班,27人,有18人碩士畢業,12人最後博士畢業;幹企業,公務員的,高校當教師的,各個乾的不錯!


鄰居家的叔叔


呃。。。。。。我今年41了,我怎麼沒覺得應該退居二線啊,我2000年參加工作,一直是班主任啊,開始在中學,現在在小學,幾乎跟包班一樣啊,我沒覺得自己老啊,重要的是我們學校數我年輕[捂臉][捂臉]。那些老教師都要退休了,還做著和我一樣的工作,我也沒有見到他們抱怨過。


23080276


我喜歡從幸福指數的角度,把教師分成四個層次:

最高層的是那些名實相副的優秀教師,他們既認真工作,也適應社會,獲得了應有的榮譽,得到了同事的尊敬,受到了學生的愛戴。他們很偉大,也最幸福。

其次,是那些有真才實學、認真工作的老師,他們雖沒獲得榮譽,但從工作中獲得了樂趣,是身邊同事和學生眼中的真正名師。他們淡泊名利,在工作中獲得心流的感覺,一樣幸福無比。

再次,是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想方設法攢材料,走關係,得到了一切想得到的,但就是得不到身邊人的承認。他們得到了榮譽和職稱之後,工作中能混就混,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這些人,表面上春風得意,內心卻無聊空虛,稍微達不到目的就心理失衡,連靜下心來讀一本書的能力都沒有,幸福指數能高到哪裡去呢?

你看深圳那位名師,被曝光後,竟然說:“小女子不知抄襲是錯,所作所為皆為公益,大人們若不能原諒,妾身只有以死明志。”能說出這樣的話,真讓人避之不及。

但最慘的是那些沒有得到名利卻又耿耿於懷的人,他們因為社會的不公而討厭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從而失去了進取心,找不到幸福感,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又可憐,又可恨。

但願評上職稱、得到榮譽的人,不管是怎麼評上的,都對得起那份名譽。也祝願那些不能、不願、不屑參評的人,能在工作中自得其樂,獲得充實的幸福感。



中學生讀寫


針對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值與不值得,反正是作為一名老師就應當去代課,最好的辦法就是取得班主任,瞭解孩子,瞭解家長,這是一種教學生活。如果把它當成心理負擔的話,就會感覺到非常鬱悶。

晉高級職稱有一項規定: 不在一線的教師不能參評高級職稱。像這種不上課,不擔班主任的肯定是沒在一線。

估計是男教師。現在的學校,女教師是主力軍,男教師在學校要麼是領導,要麼打醬油。40多歲,就已經不上課,不當班主任,真幸福。但是想評職稱,還得老老實實上幾年課。

言歸正傳,如果幹幾年能評上高級職稱還是值得的。

1.年齡不大,離退休時間還長。

40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不要給自己定義為老人,聯合國最新的年齡段界定,45歲以下都是青年。而事實上,40多歲,也正是能幹的時候,雖然精力沒有二三十歲旺盛,但依然充沛,況且經驗豐富。

還有重要的一點,離退休時間還長,這麼長的時間,如果不給自己一個目標,早早地休息了,多沒意思呀,生命價值似乎也沒有得到大的體現。

2.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還挺差錢。

中級職稱和高級職稱的差別還是不小的,一個月差了1000多,一年就差了小兩萬,這小兩萬塊錢是可以做好多事的,夫妻兩個都是教師的,會差更多。 我們普通的教師,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人,全指望著工資養活呢,所以,晉級還是要努力的。

再說,幹什麼指望什麼,做這一行的,追求的不就是個高級教師嗎?一方面是錢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榮譽問題啊。如果別人都晉級了,你自己沒晉,顯得自己多慫啊。

3.將來老了,還是中級職稱,說起來多丟人呀。

我師範畢業時,老師臨別留言: 好好工作,別到老了,大家聚會,說起來的時候,人家都是高級,正高級,而你還是中級、初級,好丟人的!

我記住了老師的話,每年努力工作,力求無愧於心,什麼活動都積極參加,就是為了不給自己留遺憾,到老的時候,可以告訴自己,這一輩子沒白活。時間不可回溯,世上沒有後悔藥。

4.如果有別的更有意義的事,職稱可以放棄。

我初中時有一個老師,當時被家人逼著當了教師,自己不喜歡,就在學校擔一副科,課外時間自己做生意,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一輩子中級職稱,人家快快樂樂。

所以,這就看你自己的具體情況了,如果在你心裡,職稱比較重要,那就回來好好上課,如果有更重要的事,職稱可以放棄。


知新學苑


40多歲老教師???!!![恐懼][恐懼]

我們中國人真的應該改變對年齡的觀念,美國大學裡70多歲的老教授比比皆是。沒有任何人覺得奇怪 怎麼到了我們這40歲就是老教師了?!

中國人口出生率下降 生二胎都得鼓勵,人力資源缺乏,人才要儘量用起來,40-60歲 幹事情正當年,怎麼會老呢?!


在NYC


怎麼40歲就老教師了嗎?現在對年齡的劃分是越來越往下走了嗎?40多歲在現在這個壓力重重的時代,只能算青年好嗎?哪有說“老”的資格哦。40多年正當年了!

第二,40多歲難道就不用教書了嗎?我覺得這種情況至少在我們身邊好像沒有,不要說40多歲,50多歲,60來歲教書的不是很多嗎?

第三,教書是為了評職稱?那我想問問,這個老師之前的20來年教學生涯是怎麼過來的啊。難道這麼煎熬的嗎?教學如果需要一個硬性的關乎自身利益的東西,作為牽絆,讓自己這麼難受地在教書崗位上煎熬,那我覺得不如干脆點,直接放棄。畢竟生命有限,何必讓自己一直煎熬著呢?去經歷,去嘗試那些讓自己心潮澎湃的事情,此生才算沒被辜負。

第四,既然已經選擇了教師行業,那就不存在當班主任值不值得的說法。做老師,其實做班主任應該是最有成就感,最有存在感的了。只有班主任才最瞭解自己的學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學生更多的信息,才能真的做到因材施教、個性化教育,走進孩子的心,才能真正做好教育。

所以我的結論是:教師是一種選擇,這份選擇本身就放棄了浮躁、功利和自我。這份工作把成就他人作為終生所求,點燃一個個生命之光的背後,是自己無數的付出和心血在澆灌。這份職業的本身就是偉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