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關於農村老話,很多都是說"家敗人丁散""家敗人也亡",說的如此嚴重,事實上倒不至於如此,只是為了警示人們要注意有的事情不能做,比如說不要"引水入門",否則就對自己家人不好,話是沒有說錯的,只是"家敗人丁散"說的有些過於嚇人。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農村老人們說"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意思就是說,家裡一定要比外面的地勢高,鄰居家門前水渠流水也要通暢,不然引"外水"入家就會影響家中的運勢,惹得家人生病,人丁不興旺。這種說法自然是有些玄乎,雨水又不是紅顏"禍水",怎麼就能惹出這麼些禍事來呢。其實任何事都是有因有果的,假如家裡地勢低而院子地勢高,那麼院子裡的水倒流入家中,就會引起家裡潮溼,像南方農村本來就多雨溼熱,如果再加上水往家裡流,那可真是雪上加霜,房屋潮溼發黴,人住在這樣的屋子裡邊久了就容易生病,自然就是俗語中所說的"家敗人丁散"。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村裡住農房門前水渠的流水也是家家戶戶比較關注的問題,誰家要是把水渠給擋住了,不讓別人家流水,那麼就會引發之間的矛盾。日下雨的時候,尤其是像這兩天台風帶來的大雨,很多人家水流不及就倒灌回家裡了,即使沒有到流入家中,迴流就很不好,有的人為了防止這樣的事情發生,就將鄰居家往自己家水渠這流的地方給堵上,好保證自己家水流暢通。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疏而並非是堵,要想水不進入家裡,就要梳理好水道,保證排水暢通,同時也要把屋子高度抬高,不要外高內低,這樣水才能流得出去。換句話說:"引水入門,家財人丁散"就是告誡後輩不要將房子建在低處,蓋房的時候,自家房子所處的位置,要比門外的道路高。 就好像現在的概率學,可能"引水入門,出現災禍"的事情歷來出現過很多,因此需要小心了,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當然也有的人說農村俗語是玄學,是偽科學,是不能相信的,農村的人文積澱博大精深,包羅萬象,在歷史的長河裡,咱們先輩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用的經驗,其中大多是以通俗易懂的俗語表達出來,包含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業氣象等多方面。就"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這句俗語而言,就跟諸事宜忌有關,在蓋房的時候需要綜合各方考慮,以確定最佳的選址,尤其重視老輩人留下來的蓋房風俗。

農村俗語“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大門前方不能有大的遮擋存在,因為會影響家庭的運勢,也即"門前有堵,前途未卜"。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蓋房的地基應該比周圍地勢要高些,不然遇到雨天,雨水很容易流進房屋。如果房子建得太低,長期住在這裡就會給人產生一種隱隱的壓迫感,對家人的精神面貌不好。而且,房子太低還容易出現一些安全隱患,比如大雨造成滑坡、泥石流會對房屋安全產生隱患。 民間風俗這種東西,說存在什麼科學道理,好像有點太誇張了,最多可歸為風水學,不過呢,既然是拿不準的東西,那咱就寧可信其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