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建議規範貸款管理,柔性監督彰顯剛性效果


檢察建議規範貸款管理,柔性監督彰顯剛性效果

近日,昌寧縣人民檢察院針對“借用”他人名義騙取創業貸款多發,創業貸款管理存在漏洞的問題依法向多個部門發出檢察建議,截止目前,7戶借款人員到銀行償還了本息,追回被騙取創業貸款資金29萬元。

2017年至2018年間,犯罪嫌疑人楊某某虛構經營項目、隱瞞借款用途,使用不具備創業貸款的主體資格的段某某、楊某某、趙某某等借款人名義從雲南省昌寧縣農村商業銀行卡斯支行貸出“貸免扶補”創業貸款10筆歸自己全部使用或與借款人共用;同時,楊某某還為其他人借名騙取“貸免扶補”創業貸款多次提供幫助。相關推薦部門、財政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經辦銀行未全面履行監管職責,大量到期創業貸款未按時還本付息,存在重大損失可能。

案件移送審查起訴後,該院嚴格落實“一案一分析一建議”制度,從涉案人員、推薦單位、人力資源部門、銀行及其工作人員等多個維度深入分析前述現象發生的原因,提出規範“貸免扶補”創業貸款管理,防範貸款金融風險的建議,以三項措施建立健全檢察建議制發後的延伸工作機制。

一是上門送達,爭取支持配合。院領導親自上門走訪送達檢察建議,向被建議單位告知檢察建議的內容,指漏洞準確、析問題專業、挖根源深刻、提措施具體,誠心誠意地幫助被建議單位規範管理,從而爭取對方的支持和理解,引發對方的共鳴和警醒。

二是座談分析,強化以案釋法。參與到被建議單位對檢察建議的整改落實中,在1月10日縣人社局召集,縣農商行、縣個私協、縣工商聯、縣婦聯、團縣委、卡斯鎮、縣公安局、縣檢察院、縣法院等10部門及相關借款人、備用聯繫人參加的座談分析會上,縣檢察院對檢察建議制發的背景、法律依據等開展釋法說理工作,以規範專業展示檢察形象,真正起到建議一份、整頓一行、警示一片。

三是跟蹤回訪,保證整改效果。通過事後回訪,對措施建議是否符合實際、是否適當等進行考察,及時掌握檢察建議的落實、採納情況及落實中遇到的困難,幫助被建議單位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目前,被建議單位均全部採納檢察建議並書面回覆該院。檢察建議發出後已有7戶借款人員到銀行還款,追回被騙取的創業貸款資金29萬元,相關追繳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社會管理中要有檢察的影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中也要體現更多的檢察參與,但同時,這種參與也應是有底氣、有底蘊的。昌寧縣檢察院以檢察自覺、法治自覺積極參與創業貸款行業治理,柔和卻不柔弱,以“柔性監督”彰顯出剛性的監督效果,有力地提升了檢察建議的監督質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