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過年,教你如何巧妙應對親戚的“問候”

還有不到一個星期就到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無論你是在外學習的學生,還是努力奮鬥的工作狂,在這個節日,必不可少的便是回家。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年味也不如以前那麼濃厚,但是拜訪親友仍是春節中免不了的一項流程,也成為當今讓眾多年輕人頭疼的問題。

在七大姑八大姨各種問題的連番轟炸之後,往往會令很多人不知所措,也給原本喜慶的節日帶來了那麼一絲的不快。那麼面對親戚朋友的各種問題,我們該如何巧妙回答,避開雷區呢?

做什麼工作的呢?

首當其衝的一個問題,一般都是與工作相關,一個人的工作決定了他所處的人脈圈,而這些人脈則決定了能否給親戚們帶來一些便利或好處,又或是將來可否有合作的空間。因此,無論是親戚還是朋友,對於工作內容都會顯得格外上心。

面對這類問題,謹記的一點就是,一定不要按大的專業類別去解釋自己的工作。比如,當別人問到你的工作是什麼的時候,你回答“醫學、建築、金融、法律……”,由於這些大的類別範圍太大,說出去不但不會讓人明白,還會帶來之後無窮無盡的問題。

所以,當別人問及你的工作的時候,最好不要簡單的以專業去說明,更多的應該是以“工作地點+工作內容”的形式去解答。例如,假如你是某銀行職員,可以說:“我現在在XX銀行工作,平時的工作主要是解決客戶往來的訂單”;假如你是醫生,可以說:“目前在XX單位工作,主要負責的是XX科,一般給XX人群看病”。這樣的回答可以讓別人很直接的瞭解到你的工作狀態,也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煩。

臨近過年,教你如何巧妙應對親戚的“問候”

另外,由於每個職業都有其特殊性, 在解答工作的時候也要記住保留一份工作應有的神秘感,不要隨便的將行業潛規則或是發展侃侃而談,也不要隨便將你工作中的同事或夥伴當作談資,更不要為了面子誇大其詞,否則的話只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同時,很多親戚朋友會接著深入問下去,讓你對自己的工作做更多的解釋。一般來說,將自己的工作類型和內容大致解釋清楚即可,面對追問可以回答“不好意思,剛剛工作沒多久,很多事情也不是很清楚”、“這個有些複雜,一時半會解釋不清楚,如果有機會咱們再聊”等等,來處理這些問題。需要記住的是,無論關係遠近,都要學會去禮貌的回絕他人,學會說“不”也是一門學問。

一個月賺多少錢?

如果說一個人的工作內容決定了他所處的人際關係,那麼一個人的薪資水平則決定了他的消費能力和生活水平。所以,比起工作內容,更多的人往往會更關心你的收入,尤其是在很多不瞭解你工作情況的人來說,透過薪資便會了解工作的好壞,這種本末倒置的理解,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想法。

對於薪資相關的問題,回答的時候切記:一定不要回答準確的數字。很多直性子的朋友往往會直接把工資講出來,其實這樣並不好。如剛才所說,無論何時都要給自己和自己的工作保留一份神秘感,一方面,直接表明收入會給人一種直白而刻板的印象,將自己的工作固有化;另一方面,自己也會成為別人的一個談資和對比對象。

因此,一般對於收入的回答,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範圍化,即說出具體的範圍,一般這個範圍的最好和最低值相差1000-2000最合適。例如,可以回答“大概四五千左右”、“一萬左右吧”等回答。另一種方式是類比法,即通過和彼此都熟悉的人對比,來加以說明。比如,如果你們家中有人的工資差不多是1W,而你的薪資約是8000左右,你便可以說:“和咱們家XXX差不多,但是我沒有他掙得那麼多”。也可以以當地的其他職業工資做參考,比如“和這邊普通公務員的工資差不多”等等。

臨近過年,教你如何巧妙應對親戚的“問候”

隨著社會的進步,詢問一個人的收入也不似從前那般普遍,而個人收入也越來越成為如年齡一般,成為個人隱私。尤其是像數字這類東西,很容易作為攀比的對象。但是,隨著專業不同,在每個年齡段所能拿到的工資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專業開始工資高,但是上升空間低;而有的專業則是開始薪資低,但是有很高的上升空間。所以,暫時的收入水平並不能成為衡量一份工作優劣的標準,因此,對於親戚的詢問,尤其是不懂你行業的人來說,不必太過上綱上線,也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不要讓一絲不和諧而毀了整個假期的氛圍。

期末考試怎麼樣?

這個問題對於絕大多數同學來說可以說是晴天霹靂,正所謂“考好全家樂,考砸習題做”。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教育逐漸成為每個家庭的重心。而春節臨近每個學期的期末,一份完美的成績單對於每個學生來說,也是能否安心過好一個年的因素之一。對於考的好的同學,面對家人的提問自然都會喜笑顏開,而那些發揮不是很優秀的同學,似乎就並不太喜歡這個問題了。

臨近過年,教你如何巧妙應對親戚的“問候”


其實,在家長面前,無論考的好壞,我們都應該從容的去面對這些事情。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拿孩子的成績攀比,所以自己在回答的時候,儘量放低姿態,尤其是在對方也有孩子出現的時候,不要先聲奪人。當被別人問及的時候,也要淡定的說:“這次就是發揮比較好”、“正好考試出的都是會的題”。

而作為家長來說,更不要出現“我家孩子要是有你家那麼優秀就好了”、“這次只是我家孩子走運罷了”之類的話。一方面,對於孩子的成績要加以肯定,比如“這次考試孩子發揮挺好的,做家長的也挺開心的”。同時,也不要隨便對別人的孩子作比較,面對別人孩子的成績,可以說“一次考試沒關係的,有機會可以一起學習學習”。

有男/女朋友了嗎?結婚了嗎?

聊完了工作和學習,就到了中國傳統家庭必不可少的一個話題——找對象。似乎比起工作和學習,催婚成為了當今年輕人更加棘手的一個話題。現在很多上了年紀的長輩,能夠子孫滿堂也成為他們的一個心事。

對於這類問題,首先我建議大家不必太過排斥,也不要因為這個和長輩起衝突。在現在的年輕人心中,緣分這個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比起以前以家庭為契機的戀愛,現在人眼中更加追求一種自由的環境。面對催婚,不要表現太過抵抗的情緒,可以說:“正在找呢,我今年爭取給您領回來一個”、“我也在找啊,您別急,我找到肯定告訴您”。

臨近過年,教你如何巧妙應對親戚的“問候”

而同時,肯定又會有長輩厲聲厲色地說:“多大年紀了還不找對象”、“再過兩年你就找不到了”這類話,雖然聽著不好聽,但也都是家人對自己的關心。對於這種情況,一定要耐心地和他們談談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處境,不要發生進一步的衝突。

另一方面,家中肯定還會有一些熱心腸的親戚向你介紹對象。如果自己有需求,可以接受。如果比較牴觸的話,也要合理的說:“謝謝您,但是這大過年的大家都在家過年,您看年後我有需要再聯繫您可以嗎”、“謝謝,但是我還是想自己再找找,如果哪天我找不到了,再聯繫您”。

能不能幫個忙?

作為親友,互相幫忙原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現在的很多家庭裡,這個事情卻漸漸變了質。很多親戚會借拜年的時候求人幫忙,這種事情本無可厚非,但是現在很多人往往不顧別人的感受,提出一些合理的請求,而作為親戚,再加上是大過年的,有很多事情也不好意思拒絕。尤其是自己父母或長輩在身邊的時候,還沒等自己回答,父母就先替自己答應了。

臨近過年,教你如何巧妙應對親戚的“問候”

對於幫忙,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情況,很難一概而論。但是對於自身來講,一定要知道不要強人所難,也不要為了面子或家人而打腫臉充胖子。如果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幫一把,如果超出了能力範圍,一定不要隨意答應。

同時,現在很多人總喜歡替別人攬活,當別人有請求的時候,雖然自己辦不到,卻會說:“我有個朋友能怎麼怎麼樣”。首先,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儘量不要提別人答應,同時,也不要把話說的太肯定,語氣完全可以婉轉一些:“這個忙我可能幫不了,但是我有認識的人可能會有一些幫助,過完年我幫你問一下他”。

結束

走親訪友作為春節中的傳統活動,原本是為了能夠增進家庭團結,讓彼此更加了解。但是在時代的發展中,這個活動又被賦予了很多新的意義。作為在外奮鬥的年輕人,春節回家本是一件開開心心的事情,卻也因為各種問題而煩惱。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從容面對各種問題,在家裡過個好年。

最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