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碧桂園、美的等企業“跨界”組建口罩生產線?

憤青的思想陣營


從2月10日的一個緊急會議開始,博智林機器人承接了集團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任務,而博方眾濟作為博智林機器人的醫療科技子公司,發揮自身優勢,承接了具體執行任務。全公司上下迅速組建力量,串起採購、生產、法務、銷售、品質等各個環節,搶時間、搶資源為全碧桂園集團的安全復工保駕護航。

到了3月5日,碧桂園的口罩生產設備終於調試完成,原材料採購也基本到位,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新生產的口罩包裝完畢後立即發貨,到了3月6日,碧桂園海南區域第一個收到了碧桂園自產的口罩。

從決定投資口罩生產線到首批口罩下線,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碧桂園用了25天的時間。南方+記者瞭解到,碧桂園自主生產的口罩將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你可以叫我把哥


不光捐錢,為抗擊疫情,還組建生產線生產口罩,這就是大企業的擔當。、

廣東博方眾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方眾濟)是碧桂園集團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營業務覆蓋福祉類設備產品、社區機構醫養服務及健康大數據應用三大領域。

公司以技術創新為驅動,致力為全球老齡醫養照護問題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博方眾濟依託世界500強碧桂園集團的平臺,通過自身資金、團隊優勢以及整合研究能力,打造世界尖端的醫療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全產業鏈平臺。


2月10日,鳳廠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生產的口罩將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當天下午,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鳳廠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設備採購、口罩包裝設計、銷售工作鋪排、財務資金核算等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

2月20日起,來自博智林機器人智能製造、建築智造研究院及博方眾濟的15名廠工便駐守口罩生產一線,支援設備的安裝調試。

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

經過25天努力,碧桂園口罩下線。從中可以看到一個企業的情懷和努力。


看見西安


從決定生產,到產品出廠,碧桂園僅僅用了25天!

這些“博方眾濟”牌口罩,是碧桂園旗下的博智林機器人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方眾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

廣東博方眾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方眾濟)是碧桂園集團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19年,主營業務覆蓋福祉類設備產品、社區機構醫養服務及健康大數據應用三大領域。

公司以技術創新為驅動,致力為全球老齡醫養照護問題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博方眾濟依託世界500強碧桂園集團的平臺,通過自身資金、團隊優勢以及整合研究能力,打造世界尖端的醫療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全產業鏈平臺。

新冠疫情施虐,令到口罩一罩難求。

2月10日,為了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碧桂園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

當天下午,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鳳廠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

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設備採購、口罩包裝設計、銷售工作鋪排、財務資金核算等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

說到研發醫療機器人,博方眾濟是專家,但生產口罩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口罩團隊要快速從研發醫療機器人跨界到生產醫用口罩,遇到的困難不只是無法面對面溝通,還有和供貨商的溝通,生產線改造,設備調試,還要取得口罩的生產資質等等流程。

設備採購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當時,全國大部分企業仍都處於停工狀態。博方眾濟團隊,自2月10日起便馬不停蹄地為口罩順利投產搶時間、找資源。

從廣州到深圳,採購團隊尋遍各供應商,與各個廠家艱苦談判,歷時5天的現場考察,終於將兩臺生產設備買回來。

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碧桂園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

這時候,無論是奮鬥在生產一線的團隊,還是在後方默默支援的員工,大家都既是滿懷期待。

3月6日,通過團隊的努力,碧桂園海南區域率先收到第一批碧桂園自家產的口罩,其它區域的口罩也將陸續到貨中。

歷時25天,碧桂園生產的口罩,從無到有。碧桂園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碧桂園的速度和擔當。


桐梓林歐陽娜娜


就在“有錢難買,一罩難求”的時候,國內3000多家企業突然宣佈“跨界”,無論是賣汽車的、賣手機的、賣衣服的、賣衛生巾紙尿褲的、還是賣酒賣藥,甚至以豆製品聞名的清美集團都統統“改行”做起了口罩!

那個以生產麵包車出名的五菱汽車要做口罩了!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車宣佈,聯合供應商通過改建生產線的方式轉產口罩,14條生產線建成後,口罩日產量將達170萬隻,將佔全國總量的17%。

同樣,那個造房子的碧桂園也要做口罩了!從決定生產,到產品出廠,碧桂園僅僅用了25天

在這個關鍵時刻,大家都是為了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吧,挺好的,生活在中國挺好的。


做一個合格的馬甲


為了共同抗擊新冠病毒,各大企業可謂使足了力氣。

美的、格力、碧桂園等很多企業都在跨界生產口罩啊。

舉個例子,來說說碧桂園。

2月10日,碧桂園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生產的口罩將支援抗疫一線。

當天下午,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鳳廠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設備採購、口罩包裝設計、銷售工作鋪排、財務資金核算等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

說到研發醫療機器人,博方眾濟是專家,但生產口罩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口罩團隊要快速從研發醫療機器人跨界到生產醫用口罩,遇到的困難不只是無法面對面溝通,還有和供貨商的溝通,生產線改造,設備調試,還要取得口罩的生產資質等等流程。

尤其是設備採購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當時,全國大部分企業仍都處於停工狀態,博智林採購部王秀芬總經理及曹高翔副總經理帶領的團隊,自2月10日起便馬不停蹄地為口罩順利投產搶時間、找資源。

從廣州到深圳,採購團隊尋遍各供應商,與各個廠家艱苦談判,歷時5天的現場考察,智能製造張軒廠長、博方眾濟周生光廠長等採購同事,終於將兩臺生產設備買回家。

2月20日起,來自博智林機器人智能製造、建築智造研究院及博方眾濟的15名廠工便駐守口罩生產一線,支援設備的安裝調試。

往常,他們都是研發、製造機器人的“大神”,但口罩機、耳帶機、包裝機器卻是第一次接觸,在調試中也遇到了各種困難。專業的不說,單是口罩耳帶到底是折起來朝內還是直接朝外包裝,都會影響出貨效率,為此他們進行了無數次實驗。

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

碧桂園生產口罩的整個流程,從無到有也就花了20來天,不能不誇一下,牛皮!


攻城獅本獅


為保障抗疫一線,以及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正式承擔組建“碧桂園”牌口罩生產線;


每一箇中國人都是英雄,我們都應該積極的獻出我們的力量,不過是央企,私企,民營企業,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專攻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博方眾濟公司,承擔起建立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任,不但積極利用自己的優勢給疫區人們帶來機器人,還捐贈了2億元,積極承擔起了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


等風來了


個人覺得,為保障抗疫一線,以及員工、合作伙伴、施工單位的生產經營安全,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博方眾濟公司正式承擔組建“碧桂園”牌口罩生產線還是很牛逼的;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首批10000個“博方眾濟”牌醫用一次性口罩生產成功,日產量可達40萬個;作為碧桂園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專攻醫療機器人領域的博方眾濟公司,承擔起建立口罩生產線、生產口罩的重任。企業在短短十餘天,7條生產線已“準備就緒”。“6條生產大人口罩,1條生產孩子專用口罩。”朱文斌說,幾條生產線一下來,就投入了500多萬元,還參照了上市藥企的口罩生產車間規格造了一個GMP潔淨生產車間。“投產後,單條生產線可實現日產8萬個醫用外科口罩。”企業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及時出來援助,很給力,良心企業。




小飛象會跳舞


2月10日,鳳廠研究決定投資醫用口罩生產線,生產的口罩將支援抗疫一線,同時確保員工、合作伙伴、施工企業的口罩供應。

當天下午,博智林機器人公司旗下的博方眾濟正式肩負起鳳廠投資口罩產線、生產口罩的重要任務。一支40人的口罩生產專項工作隊伍迅速組建起來,從生產合作方的洽談、口罩銷售資質的申請認證、生產場地安排、原材料及產線設備採購、口罩包裝設計、銷售工作鋪排、財務資金核算等等,各項相關工作有序展開,口罩生產專項團隊正式投入運營。

集齊口罩生產線

說到研發醫療機器人,博方眾濟是專家,但生產口罩對於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命題,口罩團隊要快速從研發醫療機器人跨界到生產醫用口罩,遇到的困難不只是無法面對面溝通,還有和供貨商的溝通,生產線改造,設備調試,還要取得口罩的生產資質等等流程。

尤其是設備採購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當時,全國大部分企業仍都處於停工狀態,博智林採購部王秀芬總經理及曹高翔副總經理帶領的團隊,自2月10日起便馬不停蹄地為口罩順利投產搶時間、找資源。

從廣州到深圳,採購團隊尋遍各供應商,與各個廠家艱苦談判,歷時5天的現場考察,智能製造張軒廠長、博方眾濟周生光廠長等採購同事,終於將兩臺生產設備買回家。

採購團隊寒冬深夜在工廠門口運設備

第一批口罩投產

2月20日起,來自博智林機器人智能製造、建築智造研究院及博方眾濟的15名廠工便駐守口罩生產一線,支援設備的安裝調試。

往常,他們都是研發、製造機器人的“大神”,但口罩機、耳帶機、包裝機器卻是第一次接觸,在調試中也遇到了各種困難。專業的不說,單是口罩耳帶到底是折起來朝內還是直接朝外包裝,都會影響出貨效率,為此他們進行了無數次實驗。

3月5日,生產線終於調試順利,原材料的採購也基本到位,鳳廠牌口罩生產線正式啟動運作。

這時候,無論是奮鬥在生產一線的團隊,還是在後方默默支援的廠工,大家都既是滿懷期待,又是如履薄冰,既期待這近一個月的工作成果,又緊張接下來生產的口罩資源是否符合需求。


驀然之蒼


想到一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詞“哪裡不會點哪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碧桂園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一直為全力支持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做出自己的貢獻。如今,歷時25天鳳廠牌的口罩也上線了,廠工們再也不擔心沒口罩了!

碧桂園捐贈設立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基金規模累計已達2億元,並啟動全球資源採購平臺籌集急缺醫療物資,相關物資將於近期陸續運抵抗疫一線。除了為重點疫區社區提供各類防控物資外,還向武漢疫區方艙醫院捐贈自主研發生產的煲仔飯機器人,為相關人員提供飲食保障。

江河之流,成於微瀾。每一個企業的力量也許微小,但我們相信每一個社會個體點滴的努力和善意匯聚在一起,將給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同胞以溫暖與力量,在防疫的賽場上,我們一定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