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戰爭罕見照片:慈禧太后希望日本獲勝,日軍慘勝俘敵7.9萬人


【日軍軍官會餐】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日本和俄國在中國東北、朝鮮半島、黃海地區以及對馬海峽發生了戰爭,史稱“日俄戰爭”。這場戰爭對近代世界產生重大影響,有人甚至把日俄戰爭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

【被擊沉的軍艦】之所以把日俄戰爭稱為“第零次世界大戰”,軍事專家給出這樣的原因,“在這場戰爭中,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艦和威力最大的火炮都投入了戰爭,雙方各自動員了幾十萬陸軍對陣廝殺。海戰、攻堅戰、夜襲戰、白刃戰,都是戰史上規模空前的,無不體現了當時最高的軍事對抗水平。”

【山坡上的日軍軍官】大家都知道,這場戰爭以日本的勝利而告終。但是,這場戰場帶來的影響是驚人的,沙俄一蹶不振,並很快爆發“十月革命”;日本則從此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加速了在軍國主義道路上的迅跑,最終開始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僧尼給戰死軍官禱告】1900年義和團運動時期,沙俄利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以替清廷維持秩序和保護中東鐵路為藉口,出兵佔領了中國東北,並且拒不撤軍。清廷自然不願意沙俄霸佔東北,但自己有沒有能力,最終決定將東北問題國家化,最終日本介入,致使沙俄獨霸東北的願望落空。

【日軍在調運武器裝備】1904年2月6日,日本宣佈與俄國斷絕外交關係。2月8日,日本海軍突襲了旅順港內的俄艦,日俄戰爭爆發。耐人尋味的是,作為與這場戰爭最大的利益相關者,清廷選擇了“局外中立”。

【日軍炮兵陣地】事實上,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廷守舊頑固派,傾向日本能獲得勝利。當時清廷以張之洞為代表的多數地方督撫主張“聯日拒俄”,袁世凱則希望清廷保持“中立”,給出的理由是:“附俄則日以海軍擾我東南,附日則俄分陸軍擾我西北,不但中國立危,且恐牽動全球。日俄果決裂,我當守局外。”


【受傷的日軍】儘管日本是勝利者,但是也是慘勝。日俄戰爭中雙方的傷亡情況是這樣的,日本方面:參戰40萬人,死亡82847人,傷153584人,被俘約2000人;沙俄方面:參戰50萬人,死亡14262人,傷146032名,被俘79454人。據此計算,雙方的死亡比例約為1.94:1;受傷比例約為:1.05:1;被俘比例約為1:40。

【被俘的俄軍】日俄戰爭被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當時混凝土碉堡、塹壕、機槍、鐵絲網等防禦工事已經在戰場上出現。經此一戰,沙俄國弱展現在列強面前,結果沙俄急於與英國緩和關係,而英國也不再將沙俄視作頭號對手。

【日軍的巨型大炮】反觀慘勝的日本,也未能獨自佔領東北。最後日俄在美國調停下,雙方均承認了清政府對中國東北的主權,沙俄保留了滿洲里-綏芬河的鐵路支線,日本得到了大連租借地和長春-大連的鐵路支線,雙方各自從中國東北撤軍。

【日軍在修建防禦工事】總體上來看,日俄戰爭實質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代理人戰爭,對於中國而言,收回了幾乎已經失去的東北主權。但是,這場戰爭使得日本走上軍國主義擴張的道路,並開始了對中國的瘋狂侵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