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對老百姓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了聽首歌

中國的兩彈一星,指的是原子彈跟氫彈,還有中國的第一顆衛星,也即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東方紅一號衛星。

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對老百姓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了聽首歌

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同時也使得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的第五個獨立研製併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

在那個一窮二白時代裡,中國還能像其他有錢的國家那樣,完成這樣的任務,那也是相當了不起的了。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運送上去的,而它在太空的任務除了播放一首《東方紅》樂曲之外,還有要執行的就是衛星技術測控以及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等的任務。

而對於當時的老百姓而言,什麼任務不要緊,能聽到天上傳下來的東方紅才是件讓人心潮滂湃的事。

可惜,東方紅一號衛星向地面發出的廣播並不能像往常的收音機那樣隨隨便便調個頻道就能收到的,因為當時這顆衛星的波段與發射功率,只適合專業的衛星地面臺,也就是俗稱大鍋的衛星通訊天線才能被接收。

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天,對老百姓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為了聽首歌

地面站接收後轉換成音頻信號,再通過廣播電臺發射,這才成了各位家裡收音機都能收到的廣播信號,再有就是即使東方紅一號的衛星的發射功率再大,它的波段也在各位收音機的接收頻率以外。

所以說當時的東方紅,到底還是得經過廣播電臺的手才能傳播到老百姓的收音機裡面的。

由於設計壽命的問題,東方紅在太空中播放了28天的東方紅後,因電池電量耗盡的問題,一號衛星於1970年5月14日停止了東方紅樂曲的播放,並也停止了信號發射,結束了其工作的壽命。

如今將近50年的時間過去了,東方紅一號早已經變成了太空垃圾在近地點為429 千米,遠地點為2033千米的橢圓形軌道上運行著。

我們從衛星的結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它沒有太陽能板,因此當電池的電量被耗光了之後,那就永遠不能再復活了。

東方紅一號衛星,如果你拿它的外形來跟其他的衛星對比的話,也許你就會發現,它是一個對稱結構的,因為早期的衛星都是中心對稱或者軸對稱的設計。

對稱的設計可以使用自轉來維持姿態,因此衛星上採用的天線是多根全向天線,而不是後來的直播衛星使用的拋物面天線。

不過,實際上,早期衛星對稱的設計都是因為技術上不成熟,還沒有什麼能力控制衛星自旋的形態而採取的一種方案而已。

東方紅一號在與火箭脫離時,它是在太空中不斷轉動的,而在這種空氣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太空環境中,衛星一旦自轉下去,那就跟地球的自轉一樣,幾乎是不會停下來的了。

既然它停不下來,那麼它什麼時候會掉下來?

東方紅一號當年在發射時的軌道近地點為439公里,而遠地點為2384公里。

這距離與現在的對比,50年的時間,近地點下降了10千米,而遠地點則下降了300多千米。

近地點高度大概要下降到300千米以下,衛星才會出現大幅度的高度丟失,最終返回大氣層。

東方紅一號要完成這100千米的軌道下降任務,那至少也得要500年以上,因此,目前得這個運行軌道保證了它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仍然會繼續得運行下去。

為什麼以前會出現這樣得一個說法,說是很多人都能在地面上直接看得到東方紅衛星?

實際上,這顆只有173千克衛星,儘管它在72面上都佈滿了發射片,但它直徑不超過1米,實際地面觀測也只能達到7等星而已。

等星得級別數越大,表明地面可觀測到亮度也就也就越暗,而我們得肉眼能觀測極限是六等星,所以當時為了大家能看到的這顆衛星,那只是在三級火箭上設置的一個充氣的反射面而已,並不是真正東方紅一號衛星。

不過三級火箭和東方紅一號分離時幾乎是處在同一軌道上的,所以大家看到那個充氣大球體時,前面不遠就是東方紅啦,所以這也差不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