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孫山不等於失敗,看落榜才子宋應星如何讓自己載入史冊

導語:

縱觀歷史,我國古代有許多的著作,從文學到玄學,從理論到實踐,各個方面的著作都極為豐富。其中,《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百科全書,可見地位之崇高。然而誰能想到寫出這本偉大著作的人,會是一個科舉考試多次都名落孫山的讀書人。讓我們細讀歷史,看這位讀書人到底是如何從落榜的陰影中走出,將自己的名字寫入史冊的。

早年接受文化薰陶

宋應星1587年出生於江西奉新,剛好是明朝統治時期。宋應星幼年時在叔祖宋和慶開辦的私塾讀書,由於他從小就聰明好學,記憶力驚人,所以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喜愛。因此,宋應星在小時候就被親人看做是將來通過科舉進入官場的希望,而宋應星自己也希望能夠入朝為官,以便能夠為國家效力。

名落孫山不等於失敗,看落榜才子宋應星如何讓自己載入史冊

(古代私塾)

待到宋應星稍微年長,他很順利地進入了縣學學習。在縣學學習期間,宋應星接觸到了許多的著作,其中就包括了理學,以及《本草綱目》。前者讓得宋應星的世界觀漸漸形成,因為宋應星推崇的是張載的觀念,所以他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堅定的唯物主義者,這對他將來的選擇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名落孫山不等於失敗,看落榜才子宋應星如何讓自己載入史冊

(本草綱目)

而後者,不僅開拓了宋應星的眼界,更為重要的是,李時珍那種從實踐中求真知的行為深深的打動了宋應星,讓他學會了不在是停留在書本所提到的知識之上,要多注重現實生活。這就讓得宋應星漸漸養成了觀察現實的習慣。也讓他對於各個行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農業和工藝製造學。

受挫的科舉之路

按照宋應星的天賦而言,科舉之路應該十分順暢才是。可是現實卻是那般的殘酷,將人們的幻想無情的摧毀。宋應星的科舉之路只能用坎坷來說,而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得這位天才在仕途走的不長。

名落孫山不等於失敗,看落榜才子宋應星如何讓自己載入史冊

(宋應星)

1615年宋應星與自己的兄弟一起參加了鄉試,這次考試兄弟兩人發揮都非常好。兄弟二人都上了榜,成為了宋家的兩個舉人。這次的成功讓得兄弟兩人很是興奮,於是兩人在當年的秋天進入京師又參加了會試,原本兄弟二人信心滿滿。認為這次考試應該也會容易通過,可是當結果出來,兄弟兩人都悲慘落榜。

兄弟兩人並未因此而放棄,宋應星落榜後進入了白鹿洞書院繼續深造,希望下次會試能夠金榜題名。在書院學習期間,宋應星格外努力,同時也閱覽了許多的古代著作。這段時間他的眼界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且平時喜歡觀察現實的他也在許多實用性著作中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待到下一次的會試開始,宋應星兄弟兩人再次踏入考場,同樣是信心滿滿,然而結局也是驚人的相似,兩人雙雙落榜。在這之後宋應星又進行了兩次會試考試,當然也以落榜收尾,這就讓得他對於科舉失去了念想。

但是雖然名落孫山,但是宋應星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更加多的去閱讀古人所留下的書籍。從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營養,這種不斷的積累使得量變轉化為質變,這就成為宋應星在後來寫出許多著作的底氣。更加重要的是,這也為他今後載入史冊提供了機會。

政局變動下,宋應星的改變

其實宋應星還是進入過仕途的,1635年他作為縣學教諭任職。雖然只是未入流的一個職位,但是宋應星還是非常認真的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正是因為這樣,他在之後被誥封為文林郎。也正是這段時間宋應星完成了自己一生之中許多的著作。

名落孫山不等於失敗,看落榜才子宋應星如何讓自己載入史冊

出任官吏的宋應星

在這以後宋應星升任為福建汀州府推官,可以說他的仕途就是從此開始。宋應星為官期間與很多官吏只注重虛假的字面政績不同,他非常注重實踐。因此,他的很多措施對於地方的作用非常大。

雖然宋應星並沒有像許多官吏那樣四處宣傳自己的政績,但是治理的成績放在那裡就是最好的政績體現。雖然他政績可以但是他因為看不慣官場的許多黑暗,決定辭官。1640年,宋應星迴到了故里。

之後,政局開始了動盪,明朝內部開始了瓦解,許多的動亂爆發。宋應星再次任職期間,在自己管轄的州內就因為戰亂被破壞。他不得不採取措施來恢復發展,為了發展,他不得不向古人學習。其中許多的農業著作和工藝製作的書籍就被他閱覽,這就讓他產生了想要去總結古人智慧的想法

在之後,明朝逐步走向滅亡,宋應星徹底放棄仕途,專心研究。不僅在古人所遺留的著作中學習到了很多的知識,而且也在自然科學方面有了許多自己的發現,宋應星成為了一個專注於研究的人。

天工開物的囧境

《天工開物》是宋應星的大成之作,這本著作不僅總結了古人的許多有用的知識,而且之後更加上了自己的發現。書中包含的方面非常多,其中實用性的知識佔了很大一部分。許多的知識下面還精心的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圖畫,讓人們能夠很好的理解。而且這本書中的內容基本解決了明朝農業和手工業發展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這就奠定了它作為17世紀中國百科全書的地位。

名落孫山不等於失敗,看落榜才子宋應星如何讓自己載入史冊

(天工開物插圖)

如果從現在我們的視野出發,《天工開物》這本著作無疑是一本促進但是各方面發展的好書。但是在那個時代甚至更長一段時間,這本書的價值還不如一本普通的農業著作。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作為以小農經濟為主以及重農抑商的國家,國家對於擴大生產和發展工商業就顯得不是那麼的積極。加上那個時代理學對於社會上人們思想的束縛,讓得書中描繪的這些知識成了人們口中的奇淫巧技。

在那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為主的時代裡,這種記載多方面實用性技巧的著作,是非常不受待見的。識字的讀書人對於它不屑一顧,不識字的平民百姓又看不懂。這就讓得《天工開物》陷入了種囧境。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的如此少的主要原因,可以說這完全是時代的侷限性所導致的啊。

結語:

失意不能自暴自棄,不斷地積累知識,這是宋應星取得成就的原因,也是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地方。他的著作因為時代的侷限而未能發揮出自己的價值,實在是令人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