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不等于失败,看落榜才子宋应星如何让自己载入史册

导语:

纵观历史,我国古代有许多的著作,从文学到玄学,从理论到实践,各个方面的著作都极为丰富。其中,《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百科全书,可见地位之崇高。然而谁能想到写出这本伟大著作的人,会是一个科举考试多次都名落孙山的读书人。让我们细读历史,看这位读书人到底是如何从落榜的阴影中走出,将自己的名字写入史册的。

早年接受文化熏陶

宋应星1587年出生于江西奉新,刚好是明朝统治时期。宋应星幼年时在叔祖宋和庆开办的私塾读书,由于他从小就聪明好学,记忆力惊人,所以很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因此,宋应星在小时候就被亲人看做是将来通过科举进入官场的希望,而宋应星自己也希望能够入朝为官,以便能够为国家效力。

名落孙山不等于失败,看落榜才子宋应星如何让自己载入史册

(古代私塾)

待到宋应星稍微年长,他很顺利地进入了县学学习。在县学学习期间,宋应星接触到了许多的著作,其中就包括了理学,以及《本草纲目》。前者让得宋应星的世界观渐渐形成,因为宋应星推崇的是张载的观念,所以他很快就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这对他将来的选择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名落孙山不等于失败,看落榜才子宋应星如何让自己载入史册

(本草纲目)

而后者,不仅开拓了宋应星的眼界,更为重要的是,李时珍那种从实践中求真知的行为深深的打动了宋应星,让他学会了不在是停留在书本所提到的知识之上,要多注重现实生活。这就让得宋应星渐渐养成了观察现实的习惯。也让他对于各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农业和工艺制造学。

受挫的科举之路

按照宋应星的天赋而言,科举之路应该十分顺畅才是。可是现实却是那般的残酷,将人们的幻想无情的摧毁。宋应星的科举之路只能用坎坷来说,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得这位天才在仕途走的不长。

名落孙山不等于失败,看落榜才子宋应星如何让自己载入史册

(宋应星)

1615年宋应星与自己的兄弟一起参加了乡试,这次考试兄弟两人发挥都非常好。兄弟二人都上了榜,成为了宋家的两个举人。这次的成功让得兄弟两人很是兴奋,于是两人在当年的秋天进入京师又参加了会试,原本兄弟二人信心满满。认为这次考试应该也会容易通过,可是当结果出来,兄弟两人都悲惨落榜。

兄弟两人并未因此而放弃,宋应星落榜后进入了白鹿洞书院继续深造,希望下次会试能够金榜题名。在书院学习期间,宋应星格外努力,同时也阅览了许多的古代著作。这段时间他的眼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平时喜欢观察现实的他也在许多实用性著作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待到下一次的会试开始,宋应星兄弟两人再次踏入考场,同样是信心满满,然而结局也是惊人的相似,两人双双落榜。在这之后宋应星又进行了两次会试考试,当然也以落榜收尾,这就让得他对于科举失去了念想。

但是虽然名落孙山,但是宋应星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更加多的去阅读古人所留下的书籍。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这种不断的积累使得量变转化为质变,这就成为宋应星在后来写出许多著作的底气。更加重要的是,这也为他今后载入史册提供了机会。

政局变动下,宋应星的改变

其实宋应星还是进入过仕途的,1635年他作为县学教谕任职。虽然只是未入流的一个职位,但是宋应星还是非常认真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正是因为这样,他在之后被诰封为文林郎。也正是这段时间宋应星完成了自己一生之中许多的著作。

名落孙山不等于失败,看落榜才子宋应星如何让自己载入史册

出任官吏的宋应星

在这以后宋应星升任为福建汀州府推官,可以说他的仕途就是从此开始。宋应星为官期间与很多官吏只注重虚假的字面政绩不同,他非常注重实践。因此,他的很多措施对于地方的作用非常大。

虽然宋应星并没有像许多官吏那样四处宣传自己的政绩,但是治理的成绩放在那里就是最好的政绩体现。虽然他政绩可以但是他因为看不惯官场的许多黑暗,决定辞官。1640年,宋应星回到了故里。

之后,政局开始了动荡,明朝内部开始了瓦解,许多的动乱爆发。宋应星再次任职期间,在自己管辖的州内就因为战乱被破坏。他不得不采取措施来恢复发展,为了发展,他不得不向古人学习。其中许多的农业著作和工艺制作的书籍就被他阅览,这就让他产生了想要去总结古人智慧的想法

在之后,明朝逐步走向灭亡,宋应星彻底放弃仕途,专心研究。不仅在古人所遗留的著作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而且也在自然科学方面有了许多自己的发现,宋应星成为了一个专注于研究的人。

天工开物的囧境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的大成之作,这本著作不仅总结了古人的许多有用的知识,而且之后更加上了自己的发现。书中包含的方面非常多,其中实用性的知识占了很大一部分。许多的知识下面还精心的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让人们能够很好的理解。而且这本书中的内容基本解决了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这就奠定了它作为17世纪中国百科全书的地位。

名落孙山不等于失败,看落榜才子宋应星如何让自己载入史册

(天工开物插图)

如果从现在我们的视野出发,《天工开物》这本著作无疑是一本促进但是各方面发展的好书。但是在那个时代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本书的价值还不如一本普通的农业著作。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作为以小农经济为主以及重农抑商的国家,国家对于扩大生产和发展工商业就显得不是那么的积极。加上那个时代理学对于社会上人们思想的束缚,让得书中描绘的这些知识成了人们口中的奇淫巧技。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主的时代里,这种记载多方面实用性技巧的著作,是非常不受待见的。识字的读书人对于它不屑一顾,不识字的平民百姓又看不懂。这就让得《天工开物》陷入了种囧境。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如此少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这完全是时代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啊。

结语:

失意不能自暴自弃,不断地积累知识,这是宋应星取得成就的原因,也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地方。他的著作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未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实在是令人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