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引言

一部出色的電影好比一趟人生,有悲歡離合,有風雨驚魂,有琴聲如訴,更有歲月如梭,影片《海上鋼琴師》便如此。

作為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的“回家三部曲”之一,影片通過一個棄嬰、一架鋼琴、一艘遊輪、一片大海意象的刻畫,以其浪漫荒誕的藝術手法展現了弗吉尼亞號上一位傳奇人物——1900的悲劇人生。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海報

影片通過落魄好友小號手麥克斯的視角展開敘述,用浪漫魔幻的藝術手法刻畫了主人公天才鋼琴家1900, 生於海洋、死於海洋, 終其一生在一艘“弗吉利亞”號巨輪上創作和演奏獨屬於自己的音樂的悲劇。

影片中,1900擁有天才般的鋼琴技藝,一雙飛舞在黑白鍵之間的雙手,譜寫出一首首看似無章法卻又能緊扣人們心絃的優美旋律,其身上永遠散發著一股無拘無束恣意灑脫的浪漫氣息。然而,正是這樣的氣質與心境,將他永久地留在了與陸地生活隔離的大海之中。他的存在,也許於那個年代並非真實, 但導演在對其藝術形象的塑造上, 使其具有了非常鮮明的存在主義悲劇性與荒誕性特徵。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影片中,1900放棄了三次下船的機會, 寧可死在船上也不願踏上陸地,選擇與船共存亡,選擇回到大海的懷抱。1900不下船的人生選擇反映他濃濃的歸家之情, 表現了人類對故鄉、愛情、精神家園的追求。

可以說“出走”與“迴歸”是影片的主旋律,也是影片所要表達的意象,通過圍繞這兩個意象而展開的故事描述,進而完成對1900的掙扎與彷徨、孤獨與虛無等主題的刻畫,表達出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壹·出走與迴歸:走下扶梯那一瞬間的踟躇

“出走”與“迴歸”是影片中表達的意象, 也是故事發展的一個主旋律。影片中的1900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形象, 對於是否下船, 1900 有逐步發展的心理歷程。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 三次下船的機會

影片用平淡祥和的語氣講述了1900的故事,一生沒有離開 “弗吉尼亞號”,其實他一生中有三次下船的機會,第一次是為了生命,第二次是為了愛情,第三次是為了生命。

第一次,是戰勝爵士樂鼻祖傑尼後, 1900名聲大噪, 眾多音樂商紛紛邀請他下船演出。但當得知自己的音樂將被成千上萬地發行時, 他拒絕了,從中能看到, 音樂已經成為1900生命的全部。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第二次,是為了尋找心愛的姑娘, 這也是1900惟一一次付諸於行動的事件。影片中1900“遭遇”了一見鍾情的愛情。當女孩從視線中消失後, 1900決定為愛出走。然而走下旋梯的1900看到眼前的城市時,他凝固在懸梯之上若有所思。最後又義無反顧地回到了船上。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第三次,是船被炸之前, 好友馬克斯勸他離開船踏上陸地過現實的生活, 然而1900不願離開, 選擇了與船共沉海底。對於在陸地上沒有出身記錄, 也沒有身份證明的1900而言, 他就像流逝的音符一樣悄無聲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 出走意味著迴歸

船、大海是1900的棲身之地, 是他生活、生存的背景, 也是他真正能夠感知、屬於他的世界。而音樂則是他的靈魂, 已經完全融入1900生命中不可分離。只有在船上, 在音樂中, 他的才情才可以盡情揮灑、他那脆弱的靈魂才可以得到片刻的寧靜。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1900的“出走”源於外界的各種因素, 而他的“出走”也是他個人的一個成長過程。1900只有走出去才能收穫更多, 才能明白什麼對他來說是彌足珍貴的。他“出走”的每個足跡都印證著他的存在, 當然 “出走”就意味著“迴歸”。

在1900眼中, 陸地太大,也太過複雜了, 1900 在 88 個琴鍵組成的鍵盤上, 創作出無盡的、給無數人帶來歡樂的音樂。而陸地, 對他來說是一個無法數得清琴鍵的鍵盤, 是一隻過大的船。因此, 他最終 放棄了陸地、城市、名利以及愛情,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1900無悔自己的選擇, 當他選擇與“維吉尼亞號”一同共沉海底時, 他可以幽默與朋友說笑。在常人眼中的死亡與毀滅, 對 1900 來說, 卻更像是回到自己的故鄉, 沒有畏懼, 只有期待。

貳·掙扎與彷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孤島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孤島,島上有著最令人嚮往的生活與環境,一旦進去就不想再出來。而對於1900來說,他的孤島就是這艘船,所以他不願意離開,即使離開了仍然堅持要回來。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 一個孤獨的個體

孤獨是貫穿整部影片, 對1900來說,那是一種無法依靠, 看不到未來, 渺小的感覺始終縈繞在觀眾心中。當1900剛出生時, 鏡頭由一雙藍色的眼睛緩慢拉向正在行駛的大型遊輪, 渺小在巨大的反差下顯得格外醒目。

當1900準備下船時, 他停在了旋梯中間, 鏡頭通過展現對立面的街道、高樓來凸顯1900孤獨的一人, 或者說是站在一種人生與另一種人生的轉變中, 表現出他的孤獨,以及對未來無比的迷茫, 甚至是還有他面對未知的膽怯。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他與普通人不一樣, 他出生在船上, 他沒有接觸過任何外界的事物, 他在船上呆了太長時間, 他沒有身份、親人,甚至家人和朋友, 他是一個孤獨的個體, 他只能在鋼琴的藝術中獨舞, 沒有人可以瞭解他, 孤獨在此時也被無限得放大。在影片中, 1900就像最後被炸燬的弗吉尼亞號, 在大洋中孤獨著, 隨著時代的變化終結。

  • 不能掌控的命運

海德格爾認為, 畏是人先天固有的基本情緒。畏不同於怕, “怕”是有所指向, 即怕“什麼”。而“畏”是不知所“畏”, 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畏懼的是什麼, 但總是在操心、憂慮著, 畏懼著。

憑藉1900的音樂才華, 他卻拒絕下船,與船船共亡。對此,或許1900已經給出了回答:我所看不到的是,我下船之後的未來,我看不到世界的盡頭。用鋼琴打比方, 鋼琴鍵就是有始有終的。你也清楚, 鋼琴一共有88個鍵,沒有無限的因素在裡面,你才是那個無限的因素的主導,在那些琴鍵上,你演奏的音樂才有千變萬化。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其實, 1900不願下船去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內心的畏懼。因為從小生活在船上,並不知道陌生世界的情況,也害怕陌生世界裡太多的未知而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因為害怕那裡有太多的選擇而不知該如何選擇, 因為害怕在那裡無法做自己。

害怕、畏懼, 其實不僅僅是1900的一種生存狀態, 實際是我們所有人共有的存在情緒。

叄·象徵與嘲諷:現代人價值跌落和精神堅守

電影在用時空構建夢想的時代背景時, 也將夢想從現實生活中剝離出來, 從而強化電影本身對於資本主義社會誕生之初的反觀與思考。影片中,1900對陸地世界的過度恐慌就是以一種具有儀式感的荒誕戲劇手法來表現夢想世界與真實社會之間的差距與矛盾。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 對新時代的嘲諷

1900年,意味著人類從此跨入一個嶄新的世紀。影片的故事情節設定在二十世紀之初的世界趨勢和社會形態,在這個看似瘋狂的“新世紀”, “弗吉利亞號”承載著奔赴美國的歐洲人, 每年五次往返於歐洲和北美洲之間。在數千箇中, 只有一個人最先透過濃濃的海霧, 看見那座巨大的、象徵著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隨著一聲聲嘶力竭的“America”, 然後萬眾狂歡。而影片中這一幕在多次出現, 展現了當時的移民熱潮。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這些情節, 連同故事人物的獨白或對話, 串聯起來折射出了世界政治經濟大趨勢, 以及由此反映出的當時西方文明的動態。移民、戰爭,以及工業化、商業化,歐洲文明的衰退以及美國文明的崛起。電影以弗吉利亞號為故事情節的容器, 將一系列的大事件濃縮在了1900的一生當中,通過1900及其身邊的人的故事來窺見這個大動盪的年代。

而1900對未知的害怕,更是隱晦地道出了現代性在啟蒙運動後暴露出的種種問題,如隱藏的黑暗、喧囂、以及在物慾的膨脹中日漸缺失的人性。

  • 一個冷靜旁觀者

影片的結尾,1900選擇與船同歸於盡,而在生命的最後,他留給朋友的話仍在表達他內心世界對於城市的失落和自己的追求,他的一生,用有限的琴鍵彈奏出無限的音樂,他也將用自己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自由和真實。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1900的存在,在20世紀這樣的文明社會的時代,像一個冷靜的旁觀者,1900對現代社會的捕捉和洞察,映射在了1900眼中的現代社會里,形成了一個“看與被看”的發生,在1900和城市之間的二元對立,而在這樣的對立中,1900成為了追求自然、嚮往自由的象徵,城市成為了約束人們自由意志和靈魂的地方。他毅然決然地選擇留在了船上,甚至選擇放棄了自己美好的初戀,旨在表達自己內心對自然的堅定和自由的忠貞,他是一位精神的堅守者。

他的存在,對於步入文明和工業革命的20世紀來說,像一個寓言的存在,他逃離了那片充滿規則的陸地,,逃離了塵世的喧囂,而在世俗不屑的眼光中堅守自己內心純潔的追求。

寫在最後

存在主義者認為,人生活在一個與自己對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確定的。絕對自由的人也是煩惱和無所依靠的孤獨者。人雖然有選擇的自由,但他面對的未來的生活卻是混沌而沒有目標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來,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實的終結就是死亡。死亡作為人生的最後歸宿,對於個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所以存在主義者都是悲觀者,在他們眼裡,人生是一場悲劇。

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的是一場悲劇,是他自己能預料到的悲劇。就如同他自己所說“城市那麼大,看不到盡頭,我停下來不是因為所見是因為所不見,是因為看不見的東西。連綿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我需要看見世界的盡頭。上了岸,何去何從?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太多的選擇我無所適從。漫漫無盡,思前想後你不怕精神崩潰?那樣的日子怎樣過?我無法遺棄這艘船,寧可遺棄自己的生命。”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義思想的體現,他藐視規則,藐視這個社會認可的規則,他害怕上岸其實是拒絕上岸、藐視上岸。他看重自身的存在大於外界對自身的認可,他可以輕易打敗爵士樂的開山祖師並對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華賺取無數的名利但是他拒絕音樂與自身的分離,他可以用音樂去探究所有人的心靈,可以在音樂裡去旅行,可以尋覓到自己的愛情,但是他沒有常人那樣去要去追,他輕輕地將這些丟進了大海,他將邁向陸地的腳收回。

所以說,1900的孤獨是極致的。

《海上鋼琴師》:喧囂世界中,1900詩意的“逃離”與“堅守”

電影《海上鋼琴師》影片畫面

電影中有個鏡頭很耐人尋味:當人們圍繞在1900身邊為音樂起舞的時候,數千人中有人看到了自由女神像,一下子所有的人呼啦啦作鳥獸散,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而他卻不為所動。

影片通過1900,帶給了我們一個看似不真實不合理卻充滿詩意的生活境界,這個被放大的純潔高貴的靈魂已觸及到了我們心靈深處。

------------------- END ----------------

如果您對本文喜歡,歡迎關注@星壹娛樂。星壹會持續輸出高質量、原創文章,解讀娛樂領域最新的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