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水滸傳中,所向無敵的梁山好漢,為什麼徵方臘時損失慘重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是大家熟知的經典名著,各種版本,包括影視劇作品很多,那麼家喻戶曉、所向無敵的梁山好漢108將,為什麼徵方臘時損失慘重呢?這裡面的原因很多,還要從招安以後說起。

宋江帶領眾人招安後,宋徽宗確實想把這一地方武裝反叛勢力歸屬於朝廷所用,但是手下的蔡京和高俅合謀欲保其位,不給對手機會,也為了在宋徽宗面前邀功,就建議梁山眾人出征去打方臘,俗話說二虎相爭必有一傷,借力打力,可以利用梁山之力剿滅方臘,達到平叛的目的,即使沒有剿滅,梁山也必然元氣大傷,結果真的是這樣,梁山和方臘折損殆盡,其中方臘破城身亡,梁山眾人死傷無數!

四大名著水滸傳中,所向無敵的梁山好漢,為什麼徵方臘時損失慘重

梁山好漢眾生相

武松攻打方臘是失去左臂,留在六和寺照看林沖,後來出家為僧,到八十歲故去;

張清徵方臘時攻打獨松關,被一槍刺中腹部而亡;

秦明徵方臘時,被方臘的侄子方傑刺到馬下而亡;

楊志徵方臘時在途中病故;

董平徵方臘時被炮火傷了左臂,為了救張清,被張韜一刀砍成兩截;

徐寧徵方臘時,走到杭州城東新橋時,徐寧去救郝思文被毒箭射死;……

水滸傳梁山好漢108將,出征方臘死傷過半,戰場上戰死59人,又病死10人,戰爭結束後出家2人,坐化1人,加起來就有72人,宋江打大遼時傷亡率為零,怎麼打一個方臘就損失這麼慘重呢?

四大名著水滸傳中,所向無敵的梁山好漢,為什麼徵方臘時損失慘重

梁山好漢眾生相

方臘手下的能人眾多,武藝高強。

方臘手下人才濟濟,而且有完整的政權體制。八大金剛可不是吹牛吹出來的,不在梁山眾人之下,這直接導致了戰場上梁山好漢的死傷慘重。方臘手下將領之中,最有名也是最厲害的,當屬石寶,此人殺鄧飛、刺馬麟、誅索超,更與大刀關勝大戰數百回合而不落下風。就連關勝也不得不承認‘石寶的刀法不在我之下’。其次,鄧元覺、王寅、方傑等人,也不弱於魯智深、武松,直接導致了梁山的損兵折將!

宋江和盧俊義分兵動,力量分散。

整個水泊梁山只有六萬人,卻分成兩股人馬來作戰,其中盧俊義走的又是危險的宣州和徽州山區,拼命三郎石秀、九紋龍史進、打虎將李忠等六條好漢,都是這一階段丟了性命,這和錯誤的分兵策略有很大關係。同時,宋江和軍師吳用的軍事能力也是很爛,在烏龍嶺,宋江和吳用居然派出實力平平的鐵笛仙馬麟和錦毛虎燕順,去迎戰方臘手下石寶元帥,這是最大的敗筆,遠比三國時期的馬謖守街亭還要不靠譜。

四大名著水滸傳中,所向無敵的梁山好漢,為什麼徵方臘時損失慘重

梁山好漢眾生相

南北地理環境、氣候變化的差異。

水泊梁山宋江等人都是北方人,而方臘所在的地區卻是南方,所以梁山好漢徵方臘時,光是病死的將領就有楊志、林沖、張橫、楊雄和時遷等人,更不要說底下的那些小兵了。而且北方的官兵多擅長騎馬射箭,但是南方多山多水,北方的騎兵優勢沒辦法發揮出來。而且方臘又佔有天時地利人和,和宋江等人相比,已經搶得先機了,梁山好漢長途跋涉遠道而來,在朝廷的催促下,只能一味的死打硬攻,到最後必定吃大虧。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這是梁山徵方臘以後失敗的主要原因。

《水滸傳》這本書,依照大部分人的觀點來看,寫的就是農民起義的故事,結果和歷史上大多數農民起義一樣,失敗的居多。況且宋江招安以後,在朝廷面前急於表現自己的衷心,不明白成王敗寇的道理。如果宋江以及梁山眾人,能夠突破當時的農民階級的侷限性,突破骨子裡封建禮儀的約束,一舉拿下京都,為帝為相也未嘗不可。雖然這個過程可能給梁山帶來的損失會很大,但是依照梁山好漢徵方臘時的英勇,拿下天下也是有可能實現的。

以上為個人觀點,還請老師們欣賞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