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法院訴源治理“三網”全覆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泰州法院主動作為,積極創新,緊扣立案、保全、調解等環節,全面推行網上立案、電子送達、遠程庭審等訴訟服務,同時與訴前調解共同發力,通過“網絡調解”“網格走訪”“網點受理”的方式,有效做好訴源治理工作,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上下功夫,讓司法便民的“最後一公里”更加便捷、通暢。

“網絡調解”常態化

“通過審查,我們發現一起案件被告是主營醫療衛生用品的企業,當前形勢對醫療器械、醫療用品的需求量很大,考慮到這個因素,我們迅速組織雙方在網絡上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順利達成和解,企業重新恢復活力。”據泰州醫藥高新區法院院長鬍欣榮介紹,達成調解後,企業立即投入生產,陸續收到全省各地1000多家醫療機構、政府與企事業單位的訂單,目前已經連續產出消毒產品200噸。

泰州法院诉源治理“三网”全覆盖

面對疫情,泰州法院積極運用“智慧法院”科技手段,積極推進在線立案、在線庭審、在線調解等線上訴訟活動的常態化、智能化、規範化,特別是抓好在線調解,設置訴前調解熱線,將大量案件化解在訴訟前。

泰州法院诉源治理“三网”全覆盖
泰州法院诉源治理“三网”全覆盖

為降低訴訟發生可能,泰州法院陸續出臺《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開展法治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行動的十條意見》《公民、法人、行政機關疫情防控精粹法律知識十五講》《復工企業疫情防控涉企民事法律問題三十問》等指導性文件,市委書記史立軍、市長朱立凡先後批示肯定。

“網格走訪”腳力行

3月2日下午,泰州市中級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徐軍來到米蘭諾沙發泰州有限公司,看望兩週前來到該公司擔任企業復工“駐廠員”的民二庭副庭長李樂文。

泰州法院诉源治理“三网”全覆盖

為指導企業規範做好開復工準備工作,減少合同糾紛、用工糾紛的發生,泰州法院結合“法官入網格”活動,讓法官走出去,深入到企業單位,並出臺實施“駐廠員”制度,建立三級“防控網格”,由法官擔任駐企疫情防控督查員。既是防疫監督員,也是事務協調員,更是法律幫助員,幫助企業確定符合復工人員,檢查復工條件,講解疫情法律,幫助解決困難,全面指導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解決生產難題,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體現了法院與企業共渡時艱責任擔當。

與此同時,泰州法院還利用遍佈鎮街村居的糾紛化解網絡,藉助調解員、網格員、村幹部、鄉賢等能人,打造“情理法”矛盾化解新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排查與化解,在訴訟前端構築起法律諮詢、專業調解、訴訟輔導“三道防線”,有效降低疫情期間案件的發生。

“網點受理”全天候

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聚集流動、最大程度保障群眾司法訴訟權利,泰州中院立案庭採取網上立案、郵寄立案、24小時自助訴訟服務等工作方式,受理相關案件,並在相關法院和法庭設置涉疫情糾紛訴前調解中心,構建起覆蓋全市的“網點”,建立了100多人的專業審判調解隊伍,對已經進入法院,但尚未開庭審理的案件提前介入,巧妙化解。

年前,一起案件的當事人因在外地打工不便回泰,醫藥高新區法院駐窗口民調員晏埝便與雙方約定節後調解解決,然而疫情突發,打亂了原定計劃。經過再次與雙方聯繫,並徵得雙方同意,晏埝開啟了“宅”調解模式,通過電話和網絡微信方式與雙方進行深入溝通、瞭解,經過反覆協商、溝通、釋明,最終達成一致。2月15日,原被告現場通過銀行卡轉賬、支付寶及現金一次性履行完畢了調解協議的內容,原告向法院提交了撤訴申請書。

泰州法院诉源治理“三网”全覆盖

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泰州法院訴前調解通過微信、電話、視頻等“不接觸”“不見面”的“指尖調解”方式,有力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效降低了疫情蔓延的風險,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