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九旅四支队粮食储备库

359旅独立第四支队(补充团)粮食储备库布展方案

一、历史背景 三台庄位于阳湾(南泥湾垦区政府所在地)通往九龙泉(359旅719团驻地)红土沟、阳岔沟的三岔路口,地处交通要道,三道沟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是屯垦开荒的好地方。1940年秋,八路军总部为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成立三边盐务局。1941年4月,359旅独立第四支队(补充团)从绥德警备区出发,在支队长苏鳌、政委龙炳初的率领下,进驻盐场堡驻防打盐,为359旅10000多官兵食盐提供保障。1943年春,359旅独立第四支队(补充团)奉命开赴南泥湾三台庄地区,5个连1000多官兵参加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二、恢复四支队(补充团)粮食储备库的重要意义 通过史料和图片、老物件等结合现代化的声光电设施恢复四支队粮食储备库,体现当年四支队官兵按照王震旅长提出“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贯彻执行“从旅长到每一个战士,无一例外参加生产开荒种田”的规定。通过系列展室真实描绘当年战士们在三台庄村开荒千顷良田,种植玉米、小米等粮食作物和洋芋、白菜、萝卜、兰瓜、茄子等蔬菜以及牛、羊、驴、猪、鸡、鸭等养殖大生产运动的场景再现,还原“昔日荒无人烟的三台庄村打造成南泥湾的米粮川”这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三、恢复四支队(补充团)粮食储备库设计思路 (一) 根据在三台庄村预备役二团农场内现存的原粮食储备库“地窝子”和地道遗址基础上依旧修旧的遗址恢复原则不变,还原当年359旅在南泥湾地区就地取材创造性发明挖掘“地窝子”形式实现粮食储存、冬季御寒、防御日本帝国主义空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空军空袭延安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年359旅留在南泥湾的马槽、牛槽、石磨、碾子、青砖、石板、小瓦片用于遗址恢复的建筑装饰材料。首先打造岗哨连接地道进入地窝子到达第一展室(图片展示区)、第二展室(农具展示区)、第三展室(粮食储备展示区)、第四展室(蔬菜瓜果肉类展示区)组合成的四支队粮食储备库展室体验区。(二)岗哨、地道、展室中,布置明线,灯光采用马灯造型的壁灯;种植花草装点展室,花盆采用马槽、牛槽为载体布设。(三)“地窝子”屋顶设计风格各异。从安全角度出发,展室屋顶采用内置钢架外涂抹油漆的仿真屋顶。第一展室“人”字90度斜坡屋顶造型,采用小石片压岔整齐铺设;第二展室内置钢架外涂抹油漆的仿真平顶造型,用带树皮的木椽整齐铺设;第三展室屋顶采用“一边倒”内置钢架外涂抹油漆的仿真屋顶造型;第四展室“人”字120度小斜坡内置钢架外涂抹油漆的仿真屋顶造型,用蒲草整齐铺设。四、四支队粮食储备库展室陈列方案(一)入口:岗哨楼。摆放一套老式桌椅,桌子上摆放老式军用望远镜、老式军用手摇电话、老茶壶、老碗;布设亮点:墙上粘贴“朱德和毛主席”合影图片和老麻纸书写的“三项纪律八大注意”告示,王震、苏鳌、龙炳初图片及359旅军歌歌词展示。参观者可以使用望远镜、军服和枪支等道具体验359旅岗哨值班场景。(二)地道:从岗哨楼到展室,开挖一条高2米、宽1.5米、长20多米的地道。布设亮点:沿石台阶下行2米开始前行,通过崎岖蜿蜒的地道才能到达展室;地道石板铺地,两边做木扶手,地面做好防水防滑处理;地道内采用明线铺设电线,沿2米远一个马灯造型壁灯照明。参观者可以通过穿行弯曲通道,体验了解当年359旅修建地道防空袭保财产的重要性。(三)第一展室:四支队地下指挥所展示区。展室用展板介绍四支队战斗、打盐、屯垦开荒等大生产运动中日本帝国主义空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空军空袭延安的史料及图片等革命历史,包括介绍原四支队支队长苏鳌将军、政委龙炳初将军生平简介。布设亮点:四周墙角边布设长短一致的牛槽和马槽种植花草、大水缸种植荷花装饰房间;房间左上角靠墙摆放老式桌椅板凳,桌上摆放物品有油灯、马灯等。对应桌子墙上挂军用水壶、桦树皮饭盒、值班登记表和进出库登记表;右上角用砖头和黄土砌成长2米、宽1.5米,高0.6米的土炕,配套直径0.3米圆形土灶台。炕台上选用老羊毛毡铺炕和老羊毛毯整齐摆放,土炕墙上挂仿真八路军服装、粽叶雨披、老羊皮坎肩等,屋顶用老麻纸糊阳尘,房屋中央用木桌和老帆布搭建指挥桌,桌上布展地图、放大镜、军用电话等物件。综合恢复当年359旅指挥所场景。参观者可在该区域背景音乐的带动下合唱《南泥湾》,加强参与感。(四)第二展室:农具展示区。房间左右墙壁上挂满镢头、连枷、耙子、木锨、麻绳等老农具。布设亮点:房间中央摆设承载用老麻包装满粮食的独轮车、木风车和石磨;房间中墙用老秤布展,挑选一根木椽制作秤杆,搭设木架安置大秤及秤锤,旁边用大大小小的木杆秤装饰墙面,打造“天下第一秤”景观。参观者可体验杆秤的使用,学习杆秤计量知识。还可以使用手推车、木风车、石磨等老物件,体验当年粮食加工及运输劳动场景。(五)第三展室:粮仓展示区。房间墙角四周等距离按2米的间隔摆放石条,用木椽搭建摆放粮仓的平台。布设亮点:粮仓采用藤条编制的大笼子,里外糊泥做成的粮砘子;用稻草和蒲草填充老麻包,垛齐摆放在木椽上,左右墙壁上采用木斗和木升装饰,正面墙壁下角用木斗、木升整齐摆放,中间位置空白处用仿真山丹丹花。参观者可以用碾子体验稻米脱壳和粗粮变细粮、木风车筛壳的粮食加工过程。学习了解当年粮食加工储存计量等相关知识(斗、升的重量换算)。(六)第四展室:蔬菜瓜果肉类展示区。在左右两侧的土墙挖高0.8米、宽0.5米,深0.5米的两层小土窖,一层3个,左右两侧共计12个小土窖。亮点布设:采用12个小土窖摆放仿真蔬菜瓜果;正面墙下边采用石条和木椽搭建兰瓜摆放平台,墙壁上挂仿真腊肉,房间四周墙壁空白处用成串的仿真蒜头、辣椒、西红柿烘托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参观者可使用当年的木筐等容器进行采摘、搬运蔬菜瓜果游戏,体验当年359旅丰收的喜悦场景。(七)出口。一条高2米、宽1.5米的地道。布设亮点:沿石台阶两边的木扶手上行10米达到地面;马灯造型的壁灯贯穿其间,美不胜收。五、运营方案计划收取门票(包括体验费用)每人20元。配备专业讲解员收取讲解费(讲解费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

拟稿人: 马 杰

2019年7月29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