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創城,一直是城市發展中的一個主題,多少環節主抓的一項工作,各級部門緊繃的一根弦。呼和浩特距離全國文明城市還有多遠?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什麼是文明城市及文明城市如何評選。

全國文明城市自2005年開始,已經評選了5批,總共評出176個城市(含城區),其中省會城市23個。內蒙古有6個城市先後為評為了全國文明城市,我們先了解什麼是文明城市吧。

一、什麼是文明城市?

全國文明城市,簡稱"文明城市",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體現出"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組織評選。

全國文明城市是大陸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反映整體城市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中國城市評選中的最高榮譽、最佳城市品牌,屬於NO.1。

早在1997年,我們國家對精神文明建設特別重視,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就是指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其職能包括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志願服務、文明旅遊、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

2、 大陸目前哪些城市被評為了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測評週期是3年,自2005年第一批,至今已經有5批文明城市,其中4個直轄市是以城區來參加評選的。為什麼呢?自己思考。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第一批文明城市名單

第一批評出了12個城市,其中地級市8個(含副省級城市)、直轄市城區3個,縣級市一個。內蒙古包頭市在第一批就被評為了全國文明城市。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第二批文明城市名單

第二批評出了14個城市,含3個省會城市,6個地級市,3個直轄市城區,2個縣級市,

內蒙古的滿洲里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第三批文明城市名單

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共有27個城市,其中省會城市9個,地級市14個,直轄市城區3個,縣級市1個,鄂爾多斯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第四批文明城市名單

第四批全國文明城市共有34個,其中成為省會城市6個,地級市22個,直轄市城區4個,縣級市2個,內蒙古無上榜城市。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第五批文明城市名單

第五批全國文明城市共有89個,其中省會城市5個,直轄市城區4個,地級市30個,縣級市50個,本批次內蒙古的通遼、鄂托克前旗、準格爾旗三地被評為文明城市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內蒙古至今有6個文明城市

截止到第五批,內蒙古已經有6個城市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其中地級市有3個,分別是包頭、鄂爾多斯、通遼;縣級市有3個,分別是滿洲里、鄂托克前旗、準格爾旗。

綜上,在1-5批中,省會城市共有27個(含4個直轄市的城區),在31個省(不含港澳臺)、自治區、直轄市中,還有4個省會城市沒有被評上,分別是

山西省太原市、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甘肅省蘭州市、雲南省昆明市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前文說了,文明城市的測評週期是三年,在第六批的提名城市名單中,這四個省會城市都位列其中,以上是內蒙古在2018-2020年創建週期的城市名單。我們真的很期待在這個創建週期中,呼和浩特能眾望所歸。

2018年發了兩個測評結果,一個是"

文明城市測評結果"就是已經獲得的;另一個是"提名城市的測評結果"。然而在2018年的提名城市測評結果中,呼和浩特得分不那麼令人滿意:69.87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4個提升省會城市的測評結果

這個得分是一個什麼水平,還有希望嗎,提名城市的測評結論倒是沒有具體的說呼和浩特的,如下圖。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提名城市測評截圖

而我們在2018年文明城市測評結果中瞭解這麼一條信息,得分不足80的文明城市將被通報批評;銀川市測評成績未達到70分,被停止全國文明城市資格一年。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那麼全國文明城市的評分到底是怎麼評的,和哪些因素有關,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三、 文明城市的申報條件

申報文明城市需要滿足如下條件,通過比對,2018版的申報條件比之前要少了兩條,新一版的要求如下:

1、獲得並保持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榮譽稱號;

2、申報前連續兩年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3、申報前12個月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無嚴重違紀、違法犯罪;

4、申報前12個月內未發生有全國影響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第1條,獲得並保持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榮譽稱號作為申報下一批的前提條件,2009年鄂爾多斯市先在第二批文明城市中獲得了"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鄂爾多斯也順利獲得2011年第三批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申報條件不僅僅是作為申報考評,在評選之後如果發生類似事件也會有停止資格的考評,例如:2013年10月,因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違紀違法,發生《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一票否決"相關事項,南京市被中央文明辦停止全國文明城市資格,直到2016年,才重新復牌。

四、文明城市測評體系

全國文明城市主要是依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評選的,最新的版本是2018版。2018版進一步優化測評內容和測評方式,在新版《測評體系》中充分貫徹落實十九大安排部署的各項重大工作。在全國機構改革之後,結合新的機構現狀和需求,2018版測評體系將解決了全國文明城市"考什麼、怎麼考"的問題,突出其導向作用,實現對全國文明城市創評管理的全面規範。

新版的測評體系將重新給文明城市賦予新的定義:

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發展,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群眾生活質量較高,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城市。

新的定義強調了經濟建設到黨的建設共6大建設全面發展,新版《測評體系》包括思想道德基礎、經濟社會發展環境、長效常態的創建工作機制3大板塊,共有12個測評項目、88項測評內容、180條測評標準和40個負面清單,配套《測評體系操作手冊》。

2018測評體系指出,對已經獲得文明城市的,年度測評成績低於80分做出通報批評;年度測評成績低於70分的,停止資格1年;年度測評成績低於60分,取消榮譽稱號。上文說的2018年銀川未達到70分,將被停止資格一年,就是源於此規定。

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從2011版到2018版,內容在修改,體系在健全,文明城市不是一次評選、長期受用的,創建稱號之後還要維護稱號,將創建和管理工作長效化,切實保障文明城市的含金量,也突出了我國在文明建設的關注度。

測評指標:

測評體系包括基本指標和特色指標,基本指標反映的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情況,7個測評項目,共計37條,設置了5個調節性指標,在考察西部城市時可以適用下一檔標準;特色指標體現的是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特色、整體形象共3條。基礎指標占100分,特色指標占20分,一共120分制。

基礎指標包含的37個指標如:廉法高效的政務環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規範守信用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紮實有效的創建活動等7個大的測評項目,裡面有37個具體的指標,由於版面限制,感興趣的可以去網上了解。

特色指標只有3條,我們來學習一下: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特色指標3個

文明城市的測評換言之就是對一個城市的考試,考試部分分為基礎和特色,考試形式就是數據的採集形式,包括:聽取彙報、材料審核、問卷調查、實地考察、整個觀察五種形式。文明城市考核的數據是市區數據,取測評年度的前兩年的平均值,材料審核以測評年度前兩年的材料為主,比如2019年測評,數據要用2017和2018的數據均值,這就說明文明城市評選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個長期創建管理的過程;實地考察地區為建成區,這裡有一個關於"建成區"的知識點,我們引用【體系】來說明:

【建成區】指市政範圍內經過徵用的土地和實際建設發展起來的非農業建設地段,包括市區集中連片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區的與城市密切聯繫,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設施的城市建設用地(如機汙水處理廠、通訊電臺等)。

評分方法:

評分方法是採用"狀態描述法",以A、B、C描述測評內容的狀態。A為該項測評內容的滿分;B為該項測評內容滿分的66%;C為該項測評內容滿分的33%(部分測評內容的最低得分為0,用C#標示)。每一指標的狀態確定後,經過計算機處理,得出測評總分。我們來舉例說明: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指標舉例

在測評項目第2項"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中的第4個指標"公共安全保障"測試內容裡,測評的標準分為A-B-C,通過狀態描述滿足1)、2)3)三個條件的可以得A;滿足1)、2)或者1)、3)的可以得B;只滿足1)的得C;其餘情形德C#。評測的方法是1)、3)採用材料審核,2)採用實地考察。該項權數是2.2。

文明城市的測試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將所有指標都數據化是評測的一個特徵,在測評的過程中有的城市做的很好能獲得很高的分數,像2018年文明城市測評的分數最高的是濟南、杭州、廈門、青島等28個省會、副省級城市。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全國文明城市中的28個省會(首府)、副省級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測評成績及排名

也有很多城市因報送資料弄虛作假被點名批評:

對報送的測評材料中有個別文件資料存在明顯弄虛作假問題的浙江省寧波市、江西省南昌市、河南省鄭州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4個城市予以通報批評。來自《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

四、 創建文明城市、市民能做什麼?

創建文明城市不僅僅是黨政機關的工作任務,也和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每個人息息相關,如果從市民角度思考我們應當做點什麼呢?

1、做文明市民、規範個人行為

內蒙已經有6個了,呼市離文明城市還有多遠,到底是怎麼評的?

市民文明行為的指標

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裡對市民的行為是有標準要求的,每個市民的行為直接會影響到城市的文明程度,比如規範停車、文明過馬路不闖紅燈、服從交警指揮、商戶門前三包、排隊不插隊、公共場所不大聲喧譁、不亂扔雜物、不抽菸;安靜場所如圖書館、會場無嬉鬧、無手機鈴聲等等,我們發現這些指標都是在實地考察中,都是人家過來看你的城市的市民是什麼姿態、表現,可能你走在馬上來吐了一口談、扔了一個菸頭就被人家看到了。

2、勸導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身邊的人發生不文明行為,你要用於要求他更正自己的行為,這不是多管閒事,有的時候這種不文明習慣在影響大家的利益,比如在公共場所吸菸,輕者被吸二手菸、重者各種疾病的致病因子。希望市民要有意識、有行動去要求和督促周邊的人規範自己的行為。

3、參與志願活動和公益事業

積極參與各類志願服務,做創建文明城市的參與者和使能者,在環境衛生、社區關愛、青少年保護、為老服務等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

城市是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在城市的發展中會經歷由壞到好,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我們往往會伴隨一個城市的發展。在創城過程中,我們真切希望每個人能放下抱怨、牢騷,思考我們能做什麼,文明城市的創建其實就是社會治理的過程,我們可以做參與者、使能者,通過自己的行動去改變一些人、一些行為,讓創城伴隨我們生活的進步。相信在政府、社會、大眾的積極努力下,創建文明城市的目標終將能實現。

1、本文原創,不代表任何立場、觀點。

2、參考《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2018)》、《中央文明辦公佈全國文明城市中的28個省會(首府)、副省級城市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中央文明辦公佈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中的141個地級以上城市、城區2018年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及相關政策規定。

3、本文表格自制,數據來源於《中國文明網》歷年數據公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