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編者按】2020年,創新求變才能生存。新冠疫情突然襲擊,給養殖業帶來巨大沖擊。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起建設“保供穩價安心”平臺,養殖業積極響應參與,並湧現出養雞博士微信賣雞的典型案例。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時間回撥到一個月前,春節剛過,封開縣杏花鎮三禮村村民石因君的養雞場內,漫山遍野的杏花雞長勢良好,大部分都已經到了適合出欄的體重,這一批雞看來又可以為石因君帶來一筆沉甸甸的收入了。然而此時石因君不僅沒有迎來收穫的喜悅,更是充滿了焦慮。因為她剛剛得知,由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附近的活禽批發市場全都關閉了,還有部分村鎮開始封閉道路,一個從來沒想過的問題擺在了她面前,自己的雞要賣到哪裡去呢?這個問題此時也困擾著封開縣眾多杏花雞養殖戶們,他們中的不少人還是貧困戶,全靠養雞脫貧,究竟該怎麼辦呢?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市場關閉,道路阻隔,杏花雞銷路突然全斷

關注到這一問題的不僅有養殖戶們,還有一個人,那就是與其中部分養殖戶簽訂了合作協議的封開縣智誠家禽育種有限公司董事長曾華。曾華對於杏花雞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在讀博士期間,曾華在參加全國家禽地方品種資源調查的工作時,第一次接觸到了杏花雞,當時發現杏花雞保種工作薄弱,已面臨絕種,作為一個家禽研究者的責任感讓他感到責無旁貸。於是2008年博士畢業後,曾華便直接去封開縣杏花鎮成立了封開縣智誠家禽育種有限公司,開始了對杏花雞保種、選育和開發的工作。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智誠已經形成了一套“保種場+育雛基地+合作社+保底價回收”的成熟生產模式。智誠向合作養殖戶提供雞苗和飼料,然後以合理價格回收上市的雞。因此銷售渠道的突然中斷,同樣是對智誠的極大衝擊。曾華表示,平時在春節這個月,智誠一般要銷售十幾萬只雞,90%是通過傳統的活禽市場渠道,如今卻突然清零。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各地封路斷路的措施,讓養雞場運輸飼料也受阻,雞不僅賣不出去,如果飼料跟不上,甚至可能會餓死,情況可謂十萬火急。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提前佈局冰鮮雞,危難時刻起作用

難道十幾年的心血要毀於一旦?曾華沒有慌亂,而是開始有條不紊的從各方面著手解決問題。首先是飼料運輸必須保證通暢,這才能讓基地和養殖戶的正常生產不會亂。值得慶幸的是,政府也意識到了防疫的同時,保障畜禽生產的重要性。2月9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出《關於辦理民生保供企業資質證明的緊急通知》(簡稱《通知》),將為糧食、蔬菜、畜禽、水產、苗種、飼料、獸藥、動物防疫物資等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生產加工企業,辦理《保供證明》,保障廣東農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有序流通。

智誠運著30噸救命飼料的運輸車原本被攔在了離養殖場四十公里以外的地方,當曾華通過當地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反映情況之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及時為智誠開出了《保供證明》,再加上當地政府的協調,飼料車終於在停滯15小時後,順利通行。

但曾華還沒法鬆口氣,因為他知道解決飼料運輸只是第一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得為這些雞找到出路才行。當時疫情會如何發展誰也猜不出來,等待活禽市場短期內重開顯然不現實。有不少同行此時選擇了將活雞屠宰儲存進凍庫的做法。但曾華考慮之後,認為這個方法不適合杏花雞,只能作為最終的保底方案,因為杏花雞作為優質雞,它的最大價值就是體現在鮮雞時的更好的口感,全部做成凍品,便喪失了這一最大優勢,價格上也只能和其他凍品一樣低廉。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此時曾華首先想到了電商,這並非偶然起意。早在幾年前,曾華就組建了智誠的電商部門,當時考慮到廣州等大城市開始禁止活雞銷售,不可避免要轉為冰鮮雞,於是開始嘗試拓展新的銷售渠道,幾條腿一起走路。智誠一方面在廣州花都找到了固定的合作屠宰廠,同時在屠宰廠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冷庫,同時設計了自己的包裝,實現了從屠宰後的光雞經過抽真空,包裝,最終變成完整的冰鮮雞產品的生產線。這一系列的準備如今派上了大用場,將雞變成產品的問題解決了。下一步就是要把產品賣出去了。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電商、扶貧、供銷社多管齊下,好雞終於不愁賣

此前智誠的冰鮮雞產品主要是供應部分酒店,餐廳等,這一渠道疫情期間同樣大受打擊,基本全部暫停營業。如今只能著眼於電商平臺,但是此前幾年智誠在部分大型電商平臺上運營效果不甚理想,運營店鋪,導入流量的成本非常高,利潤微薄。於是智誠開始了進行各種社區電商的運營,包括使用微信接龍小程序,在各個小區的群裡面推廣,此時竟然取得了奇效。這回疫情算是幫了一個忙,當大部分居民也被迫宅在家裡,怎麼買菜也成了個大問題。電商成為了唯一的渠道,疫情期間整個生鮮電商的營業額都大幅上升,5倍10倍都不成問題。杏花雞作為廣東三大名雞之一,產品口碑吸引到了許多消費者。不僅如此,封開杏花雞的魅力還吸引到了廣之旅、農商行等多家企業的內購平臺前來與智誠合作,智誠的電商部門一下子成為了全公司最忙碌的部門。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此時另一個機會也找到了曾華,中山市駐封開縣扶貧工作組的負責人希望智誠能協助一起解決工作隊負責的貧困戶的賣雞難題。儘管這些貧困戶並非智誠的合作農戶,但作為整個杏花雞產業的一部分,曾華一直積極參與其中,不僅賣雞苗給農戶,還提供技術指導。這次中山工作組經過努力,成功的聯繫到了中山市的各機關單位團購貧困戶的杏花雞,但是必須通過冰鮮雞的形式送過去。智誠的電商渠道剛好彌補了這一需求。順利的搭建起了貧困戶與中山消費者之間的橋樑。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封開縣政府也一直積極協助包括智誠在內的整個杏花雞產業解決銷售難題。封開縣副縣長張周興表示,在縣政府的牽線搭橋下,杏花雞成功的進入了肇慶市供銷社 “菜籃子”服務快線電商平臺,讓廣大肇慶市民和杏花雞之間也實現了無縫對接。

根據封開縣新聞秘書,縣供銷社主任韋石明的介紹,在疫情期間,通過中山市扶貧工作組、封開縣農村農業局、肇慶市供銷社等多方的合作努力,成功銷售了近1.6萬隻杏花雞。曾華也透露,再加上其他電商渠道,目前已成功銷售了超過3萬隻雞,而且隨著復產復工的不斷推進,廣東許多地方已經率先恢復了活禽交易市場,杏花雞銷售最艱難的時刻可以說是順利度過了。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石因君如今總算可以放心的繼續養好杏花雞,曾華則開始了更長遠的考慮,只有將杏花雞產業真正升級為現代農業,才能避免養殖戶們始終受困於行情,疫病等風險。智誠如今也是封開縣杏花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牽頭主體實施單位之一。在未來的規劃中,產業園不僅要有產業鏈所必須的育種中心、飼料廠、屠宰廠等,還應該進一步建設線上線下的生鮮銷售平臺,並且繼續在食品深加工、美食節、餐飲連鎖店等方面發力。只有真正的面向消費者,才能讓杏花雞未來的發展之路更美好。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博士遇上雞:新冠肺炎疫情下,雞農“叫苦連天”,他卻靠微信賣雞銷量猛增10倍

【統籌】彭進

【撰稿】吳昊暉

【攝影】楊鵬

【攝像】譚家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